公民健康素养66条介绍
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66条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五谷杂粮,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2、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参加适当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期进行伸展运动,缓解身体疲劳3、积极管理压力- 学会放松自己,如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舒缓压力- 寻求社交支持和情感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4、维护良好的睡眠质量- 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和适宜的温度- 避免在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如方式、电脑等5、防止疾病传播-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源- 遵守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使用纸巾或袖子遮嘴咳嗽和打喷嚏-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6、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倾听他人,尊重他人意见- 学会解决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7、关注心理健康- 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如通过表达、写作、绘画等方式宣泄情绪- 寻求心理学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培养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8、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遵守交通法规,如礼让行人、安全驾驶等- 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避免危险驾驶行为-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9、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预防性体检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根据年龄和个人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体检项目- 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估和咨询,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10、充实自己的生活- 培养爱好和兴趣,如阅读、旅行、音乐等- 学习新知识,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参与公益活动,回馈社会,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附件】- 附件1:健康食谱推荐- 附件2:常见疾病预防指南- 附件3:运动计划表【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健康管理条例》- 注释:该法律规定了对个人健康责任的规范和管理措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而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
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
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贡献。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无偿献血利国、利人、利己、利家人。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66条健康素养的内容

66条健康素养的内容1.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适当的运动和活动。
3.效果良好的睡眠。
4.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
5.疾病预防措施。
6.坚持体检和定期检查。
7.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8.合理的药物应用。
9.首要防护和安全。
10.适当的防晒。
11.健康的性行为。
12.充足的水分摄入。
13.将烟草和酒精消费最小化。
14.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中。
15.保持合理的体重。
16.抵制流行病和传染病。
17.健康地预防和处理急性和慢性疾病。
18.健康的社交环境。
19.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疼痛。
20.健康的心理辅导。
21.安全地从易感染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22.学习急救和心肺复苏等技能。
23.督促养成卫生习惯。
24.省去有害物质的使用。
25.遵从医生的指示。
26.将手洗的方法包含在内。
27.合适的药物储存。
28.海外旅行前的医疗计划。
29.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30.安全的烹饪技巧和存放食物的方法。
31.怀孕和生育的注意事项。
32.健康的睡眠习惯(包括睡眠时间)。
33.健康饮料的选择。
34.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
35.健康用品的使用。
36.适当的灵活性和伸展。
37.长期医学疗法。
38.大规模突发事件后的健康问题。
39.环境卫生和安全。
40.突发状况下的药物应用。
41.安全的心理治疗方法。
42.避免两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风险。
43.合理的曝晒时间。
44.避免残留的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
45.饮用水和其它液体的消毒方法。
46.面临重大环境变革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47.防止意外撞击和伤害。
48.健康的减肥方法。
49.心理剧烈应激下的危险。
50.健康的营养饮食。
51.经常锻炼的重要性。
52.避免宠物和其它动物带来的健康问题。
53.健康的医疗知识和技巧。
54.疾病预防和机会均等问题。
55.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的过度暴露或冻伤。
56.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57.避免毒害和误食。
58.看护长者的卫生注意事项和健康扶助。
59.健康的耳鼻喉习惯。
60.生态和健康。
居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总结

居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总结1.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糖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2. 坚持适度的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跑步,并结合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和骨骼。
3. 维持健康的体重。
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达到适当的体重,减少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
4.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每晚7-9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心理健康。
5. 避免过度饮酒与吸烟。
限制饮酒量,避免长期酗酒。
尽可能戒烟或减少吸烟量,以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6. 加强心理健康。
学会应对压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寻求支持和帮助,保持积极的心态。
7.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
8.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定期检查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
9. 避免过度曝晒太阳。
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防晒霜和遮阳帽,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和皮肤癌的风险。
10. 均衡的工作与生活。
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适当调整工作压力,放松身心。
11. 预防传染病。
养成勤洗手、咳嗽时掩口掩鼻、打疫苗等良好习惯,以预防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12. 维护眼健康。
定期眼科检查,远离长时间盯着屏幕,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护。
13. 建立健康的性行为观念。
正确使用避孕措施,避免性病的传播,维护性健康。
14. 学会急救措施。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前采取措施,为他人和自己提供紧急救助。
15. 增强防护意识。
在目标区域和季节适当时使用防虫、防蛇、防驱治措施,以减少接触野生动物和植物的风险。
16. 坚持自我检查。
学会自查皮肤、乳腺、睾丸等部位的异常情况,并定期进行专业检查。
17. 保持良好的姿势。
正确的坐姿和站立姿势,减少脊柱和关节的负担,预防脊椎疾病。
18.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66条

居民健康素养66条2020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大体知识与技术》,这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
公告界定的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大体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大体技术。
一共有66条,也确实是俗语说的《健康素养66条》。
一、大体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单单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保护和增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要紧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稳4个方面。
4.劳逸结合,天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抽烟和被动抽烟会致使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何时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物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爱惜环境增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安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幸免没必要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爱惜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14.肺结核要紧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高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显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不是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医治,绝大部份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可不能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样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初期报警信号。
20.碰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保护心理健康,碰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忙。
22.每一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忙、不歧视病残人员。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而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
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
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贡献。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无偿献血利国、利人、利己、利家人。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

中国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生存的基础。
2.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交、环境等多个方面。
3. 饮食均衡,膳食多样化,避免暴饮暴食。
4. 合理控制饮酒,不超过每天两杯,不要酗酒。
5. 戒烟限酒,远离二手烟。
6. 睡眠充足,每天保证七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7. 坚持运动,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
8. 爱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
9. 注意保护耳朵,避免噪音过大的环境。
10. 注意洁净卫生,避免传染疾病。
11.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1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13. 频繁洗手,避免病毒感染。
14. 疫苗接种,预防疾病。
15.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
16. 不滥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
17.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18. 坚持科学的治疗方式,不轻信偏方。
19. 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20. 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保持身体活动。
21. 注意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压力。
22. 坚持正向思维,保持乐观心态。
23. 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
24.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
25.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内心压抑。
26. 坚持学习新知识,保持学习能力。
27. 关注健康资讯,了解健康知识。
28. 爱护自己的身体,避免伤害身体。
29. 避免长期处于压力和负面情绪中。
30.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
31.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工作压力过大。
32.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
33. 坚持正常作息,保持规律性。
34.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5.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36.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避免突发情况。
37.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8.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清洁卫生。
39. 学会正确使用保健品,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健康素养66条宣传内容

健康素养66条宣传内容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备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能够积极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为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以下是66条健康宣传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五大营养素。
2. 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足够的纤维。
3. 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
4. 控制食用盐的摄入量,预防高血压。
5. 饮食多样化,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6.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7.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
8. 运动至少30分钟,至少5天每周。
9.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活动肢体。
10.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11. 限制饮酒量,避免过度饮酒。
12. 学会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13. 避免使用毒品,远离吸毒环境。
14. 保持身体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5.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清洁口腔。
16. 学会正确的洗手和咳嗽礼仪,预防传染病。
17. 建立良好的饮水习惯,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18. 避免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和环境中。
19. 防止意外伤害,注意安全。
20.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增强社会支持。
21. 学会正确的营养标签阅读,选择健康食品。
22. 教育儿童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
23. 学会正确的手部消毒方法,预防传染病。
24. 定期检查牙齿和眼睛,保持良好的口腔和视力健康。
25. 防止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使用防晒霜。
26. 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妇科检查,预防乳腺癌和妇科疾病。
27.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良好的肺健康。
28. 学会正确的姿势,保护脊椎和骨骼健康。
29. 学会正确的眼保健操,预防视力问题。
30.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和颈椎健康。
31. 学会正确的婴幼儿喂养方法,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
32.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预防抗药性细菌感染。
33. 学会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救助昏迷或心脏骤停患者。
34. 建立良好的个人时间管理,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每项“重点内容”下包括基本信息和释义两部分内
容 基本信息:每条信息要尽量精练、通俗、准确,原则 上不超过30字。 释义:即围绕每条信息的基本知识点做出简明的解释, 原则上不超过150字。 4. 注明信息来源和主要参考资料。
2.组织编写与研讨
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共70余人
进行了20余次研讨
健康素养基本结构
(4)要整合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信息入选标准
(1)与该领域主要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2)与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的信息。
(3)全体公民应掌握和具备的信息。 (4)本领域最基本的信息。
写作要求
1.在总的信息量方面,把握平均每项“重点内容”不 超过5条。 2.提供的基本信息要按重要性排序。
膳食宝塔
饮 食 注 意
不暴饮暴食
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 勉强进食伤脾胃 饮食有度,饥饱适中 缩食减肥,节食益寿
按时进食
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
饮食注意
冷热适度 快乐用餐 专心用餐 细嚼慢咽 宜忌适当(均衡营养) 五味调和 食后散步 漱口洁齿
(价格)
心理健康
适应能力
耐受能力
控制能力 社交能力 康复能力 荣辱、成功与失败、苦乐观
道德观
体重明显下降
癌 症 的 可 能 信 号
食欲不振,上腹饱胀 乳房肿块,乳头溢液 淋巴结肿大 持续性声音嘶哑
溃疡经久不愈
进行性吞咽困难 阴道不规则出血 便血、尿血、咳血 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预防癌症
多吃植物性食物,限制进食红肉及避免
使用加工肉类
每天做30分钟或以上任何类型的运动 以终生保持健康体重为目标
慢 性 病
WHO估计:
2005年 死亡 5800万人 其中3500万 死于 慢性病 60% 2015年 死亡 6400万人 其中4100万死于 慢性病 64%
慢 性 病 10 大 误 区
传染病(重新出现和新出现) 慢性病 恶性肿瘤 伤害 地方病 寄生虫病 职业病 出生缺陷 残疾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
疾病负担
吸烟
吸烟率 35.8% (男66.8% 女3.08%) 15岁以上吸烟者人数 3.5亿
吸毒 登记人数 > 100万 1∶5?
疾病负担
死因顺位(城市,2006)占死亡总数的90.4% 1.恶性肿瘤 6.内分泌、营养与代谢病 2.脑血管疾病 7.消化系疾病 3.心脏病 8.泌尿生殖系疾病 4.呼吸系疾病 9.神经系疾病 5.伤害和中毒 10.精神障碍
健康素养推广演讲技巧
如何把健康素养的讲演水平提高
心理准备
让你变恐惧为自信 感情准备 让你的讲演更具亲 和力 身体准备 让你的讲演更有感 召力
重视临场发挥
眼神的魔力 表情的微妙 动作的效应 仪态的影响 服饰的选择
声音准备
让你的演讲更具吸引力 呼吸的掌握 音量的掌握 说话速度的调节 声音高低的控制 流利程度的操练
健康体重
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² 适宜范围: 18.5 – 23.9
中国 WHO BMI>=28 >=30 肥胖 BMI=24.0 – 27.9 25.0–29.9 超重
WHO烟草控制措施
监测烟草使用和预防政策 保护民众不接触烟草烟雾 为戒除烟草使用提供帮助 警示烟草危险 执行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的规定 提高烟草税
健康生活方式
注射安全
用药安全
职业安全
食品安全
饮水安全
孕期安全
食 品 安 全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完全煮熟
安全存放
材料安全
膳食指南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合理,零食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饮酒,应限量 吃卫生新鲜的食物
健康生活方式
不健康生活方式
保健食品的滥用(不是药品、误导) 生活方式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 高血脂 冠心病 脑血管病 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龋齿 骨质疏松 传染病?(行为、习惯)
健康生活方式
洗手 刷牙 用眼卫生 开窗通风 咳嗽、打喷嚏遮口鼻、不随地吐痰 安全套 卫生厕所 病、死禽畜处理
基本知识和理念 25条
66条基本 知识与技能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34条
基本技能 7条
健康66条具体构架
关于健康的基本概念有4条; 与个人卫生良好习惯和就医行为的6条;
与环境卫生有关的为3条;
与营养合理、膳食平衡有关的11条; 与预防传染病有关的为10条; 有关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3条;
健康危险行为
是指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各种行为 如吸毒、 吸烟和酗酒等。
健康促进行为
是指那些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行为 如合理饮食、 适度锻炼、 劳逸结合等行为。
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危害
在中国,有近50%的死亡与行为生活方式
有关 吸烟、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等是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传染病也是由于人们自身的行为而导致疾 病的感染或传播。另一方面,通过采纳合 理的行为,也有助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 复。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一、动员关键人物,利用当地资源; 二、根据大众需求,选择重点优先;
三、使用百姓语言,群众喜闻乐见;
四、多用漫画图片,通俗易懂简练; 五、大家都来参与,能人就在身边; 六、推广健康技能,别忘操作示范; 七、多种途径宣传,知识不断强化; 八、66条家喻户晓,健康素质提高。
慢性病主要危害高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应先控制传染病然后在控制慢性病 有钱人才得慢性病 老人才得慢性病 慢性病主要攻击男性 慢性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 自己的责任? 慢性病不可预防 慢性病防治所费不菲 我祖父抽烟又超重,活到96 循证 死亡不可避免 生活质量
一二一行动
运 动
步行、慢跑、游泳、骑车、体操等 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9-10,15-17时 好处:增加血流量、肺活量、改善心功能 增加骨密度、减少脂肪、调节心理 心率:最大心率的60-70% 最大心率=220–年龄 150-170减年龄 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 6000步 8000步 10000步的身体活动。
总体设计和准备
从2007年1月以来,经充分的文献复习、8次研 讨论证,确定了开展该项工作思路、主要领域 和范围、承担单位和专家等。 不但请部分专家做了些前期工作,还研讨论证 了后期配套工作方案。
制定原则
(1)要符合国情,注意信息的可行性。 (2)要突出重点,信息不要太烦琐。
(3)要与现有的有关工作规划和相应举措相结合。
健 康 素 养 含 义:
1.健康的知识: 重要的医学观念,健 康问题和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健康知识; 2.具备技能:沟通、理性思考和探究问 题等思辨的技能。
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卫生部2008年第3号公告
基本知识和理念
25条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34条
基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
7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研讨制定过程
疾病负担
死因顺位(农村,2006)
占死亡总数的92.3% 1.恶性肿瘤 6.消化系疾病 2.脑血管疾病 7.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 3.呼吸系疾病 8.泌尿生殖系疾病 4.心脏病 9.神经系疾病 5.伤害和中毒 10.精神障碍
公共卫生挑战
双重负担(传染病、慢性病) 传染病突发事件
与行为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
日本《高龄社会白皮书》
65岁以上占全国人口 21.5% 2746万(男 1170万,女 1576万) 65-74岁 (前期) 1476万(男 694万,女 782万) 75岁以上 (后期) 1270万(男 476.5万,女 793.5万) 2017年 后期超过前期 2055年 老龄人口占40.5% 供养比 1.3∶1
健康66条具体构架
关系到妇幼儿少卫生保健的有4条; 与戒烟和拒绝成瘾性药物、毒品有关的
内容有5条; 涉及到劳动保护的有2条; 预防意外伤害的有6条; 维护心理健康的有2条; 应知应会的技术操作有10条。
66条健康信息
言简意赅 内涵非常丰富 每一条的背后都是深层次的医学知识 充分体现了我国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
老年疾患
·关节炎 冠心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中风 ·抑郁症 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症 肥胖 ·帕金森氏综合症 肿瘤 ·视网膜黄斑退化 慢阻肺
健康行为
关注人的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它们包括健康行为、 健康危险行为、 健康促进行为等等。
健康行为是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 都正常的行为表现,是一种理想的行为, 象征着人类行为的方向。
主”方针的重点领域和工作。
范围和内容
传染病
妇幼保健与生殖健康 食品安全 口腔卫生 利用卫生服务的技能 健康生活方式 卫生法律法规 其他保健信息
慢性非传染病
预防伤害与自救互救 地方病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职业卫生 环境卫生
学校卫生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 殷大奎:
慢性病、地方病与伤害
高血压
肿瘤 肥胖 碘缺乏病 伤害
交通、溺水、农药中毒、煤气中毒
急救知识与技术
心跳、呼吸驟停 止血、包扎、搬运 触电 火灾 紧急电话 量体温、测脉搏 危险标识 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