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班级姓名1、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面地相距12厘米,一架飞机从早上的8:30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

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几时几分?2、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3、在比例尺是1:40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运动场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圆形运动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量得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是25厘米,且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长方形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一个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

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尺画出这个篮球场的平面图?6、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7、用一批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每本40页,可装订90本,现在要装订100本,每本多少页?(用比例解)8、一个自来水龙头3天要浪费600升水,照这样计算六月份要浪费多少升水?(用比例解)9、一本书3天看了51,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多少天看完?(用比例解)10、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行40千米,10小时到达,返回时,速度提高41,可节约几小时?(用比例解)11、给教室铺方砖,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200块,若改用面积是5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0 40 80km12、给教室铺方砖,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要200块,若改用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13、给教室铺方砖,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要200块,若改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14、一件商品原价80元,现打七五折出售,原来买12件商品的钱,现在可以买多少件?(用比例解)15、两个圆柱体积相等,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30平方米,高6米,另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45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米?(用比例解)16、一段木料锯成3段要12分钟,照这样,锯成8段要多少分钟?(用比例解)17、一个服装店的所有服装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①、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原价250元,现价150元,李阿姨还想买一条裤子,原价180元,现价多少钱?(用比例解)②、张伯伯有一笔钱,如果买现价90元一件的衬衫,正好买4件,如果想买原价200元一件的夹克衫,能买多少件?(用比例解)18、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按3:1放大后,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9、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厘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20、希望小学装修多媒体教室。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分析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难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例3分析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例1相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两个数量的比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些。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题意。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结合图叙述题意。

活动二:动手画图,分析题意。

1、你能不能用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道的意思呢?学生动手画线段图,分析。

小组交流。

与教师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画线段图。

(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确定解题的思路。

3、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5、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活动三: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单位1?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与全班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班级:姓名:
一、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
3、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走的路程和时间。

()
二、解决问题。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2、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3、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4、一辆货车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2小时行驶了30千米。

从出发地点到灾区有90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5、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

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

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6、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支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只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
7、小明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

如果每小时收割0.3公顷,40小时能完成任务。

(1)现在想用30小时收割完,那么每小时应收割多少公顷?
(2)每公顷产小麦8t,这块地共产小麦多少吨?
8、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0.6m的方砖铺地,需要100块。

如果改用边长是0.5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9、中国发射的科学气象卫星,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10.6小时,如果运行15周需要多少小时?。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应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3、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解比例。

重点难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说我们都学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好,下面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出示:6:2=( ):3你是怎样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师:如果我们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2页,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什么叫解比例。

(指名回答,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标注,同时板书意义。

)教学意图: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索取对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提供合适的空间。

活动2【讲授】新授内容教学例2:师:有谁知道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哪些同学去过那你们知道它大概有多高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座塔的高度是320米,在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的比是1:10,同学们想知道这座模型的高是多少米吗出示例 2.那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做,师生共评,指名板演。

分析:题目中的1:10你是怎样理解的(模型:实物=1:10)列比例需要四项,未知的项要怎样(设未知数X) 怎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比例(先试做再小组交流,然后我们求同存异,总结出你们的方法。

指名板演,老师规范格式,对比方法。

两种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等积式;利用求比值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课件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课件ppt

解:设甲城到乙城有xkm。
1240=x5 2x=140×5
x=350
答:甲城到乙城有350km。
课堂练习
比例
修一条长300米的公路,3天修了75米,照这样计算, 余下的要几天才能修完?
解:设余下的要x天才能修完。
735=300x−75 75x=3×225
x=9
答:余下的要9天才能修完。
课堂练习
比例
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 (一定),这两种量不成比例。
探究新知
比例
数量
总价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上
个月用了10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
单价? 不变
总价÷数量=单价
从上面的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探究新知
比例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上 个月用了10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
①分析题意,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②找出相关联的量的对应数值,根据比值一定 列出比例。
③解比例。
课堂练习
Hale Waihona Puke 比例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
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解:设要用x元。 64=x3
4x=18 x=4.5
每支圆珠笔的价钱一定
答:要用4.5元。
课堂练习
比例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 城到乙城行了5小时,甲城到乙城有多少千米?
总价÷数量=单价(不变)
水费 用水量
张阿姨
40 元 8t
李奶奶
?元 10 t
探究新知
比例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上 个月用了10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两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两课时)

答:元元的身高是1.4m,此时迎客松的影长是36m。
3.(1)某农场收割小麦,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这样计 算,要收割224公顷的小麦需多少天? (2)某农场收割水稻224公顷,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 这样计算,剩下的水稻还需要多少天收割完?
(1)解:设要收割224公顷的小麦需x天。
84∶3=224∶x
100x=25×30
x= 25×30 100
x=7.5
答: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7.5天。
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不变量,判断题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 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找出两组相对应的数,并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 方程。
③解比例。 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 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 要用多少钱?
天数 5天 ?天
100×5÷25 =500÷25 =20(天)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方法二
先求出每天用电量的倍数关系,再求现在的
用电天数。
原来 现在
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千瓦时 25千瓦时
天数 5天 ?天
100÷25×5 =4×5
=20(天)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么发现?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100×5÷25 =500÷25 =20(天)
25x = 100×5 x = 100×5 25
x = 20
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
解:设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x天。
原来 现在
平均每天照明用电 100千瓦时 25千瓦时
天数 ?天 30天
=50(元)
40 =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
问题
一、体积是40dm3的钢材重312kg,重1248kg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
少立方分米?
二、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
装,需要多少天?
三、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页的练习本216本,如果要多装订
出72本,那么每本应该装成多少页?
四、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一个长4cm,宽3cm的长方形。

再改围成
一个面积和它相等的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cm,那么宽是多少厘米?
五、把一根3m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m,同时测得旁边
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m,这棵树高多少米?
六、一个客厅,用边长3dm的方砖铺地,需要112块,如果用边长
4d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参考答案
一、体积是40dm3的钢材重312kg,重1248kg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
少立方分米?
解:设体积是X立方分米。

X:1248=40:312
X=160
二、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
装,需要多少天?
解:设需要X天。

X:540=3:180
X=9
三、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页的练习本216本,如果要多装订
出72本,那么每本应该装成多少页?
解:设每本书应该装成X页。

(216+72)X=216×24
X=18
四、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一个长4cm,宽3cm的长方形。

再改围成
一个面积和它相等的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cm,那么
宽是多少厘米?
解:设宽是X厘米。

6X=4×3
X=2
五、把一根3m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m,同时测得旁边
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m,这棵树高多少米?
解:设这颗树高X米。

3:2.7=X:(2.7+3.6)
X=7
六、一个客厅,用边长3dm的方砖铺地,需要112块,如果用边长4dm
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解:设需要X块。

4×4×X=112×3×3
X=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