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案例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处集城市公园、旅游区、文化名胜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武汉市的一个经济支柱行业。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效益,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需要编制一份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谋求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背景东湖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拥有武汉市五大区域公园和众多文化名胜古迹,是武汉市的旅游“名片”。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游客对景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问题主要包括:1.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单一,游览体验差。
2.景区内环境卫生脏乱差。
3.信息发布手段陈旧,游客导向不明显。
以上问题存在仍需解决,需要通过规划来寻找解决之道。
二、规划内容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根据东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制定适宜的旅游线路和景点,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和游览体验质量。
鼓励开展多样化课程,如生态、体验、文化等,增加游客互动性。
注重科技化开发,在景区内普及电子导游、VR、无人机等旅游新科技。
2.环境卫生管理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景区内各个区域的管理,根据旅游高峰期的情况加强巡逻和清洁工作,确保景区环境干净整洁。
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对游客进行分类灯具,提高环保意识。
3.信息发布手段改进利用智能公告系统,把实时的旅游信息展示在大屏幕、APP等适应的设备上。
制作并投放新媒体广告,定期展示新的旅游项目和活动推荐。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游客的购买力,进行宣传推广方案的创新,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东湖风景名胜区。
三、规划目标1.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规划的实施,东湖风景名胜区将得到全新的面貌,品牌形象更加明确,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逐步形成"绿色生态、人文风光、宜居生活"的特色品牌。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经典案例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经典案例一、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东与饶平接壤,西与揭阳毗邻,南临汕头、澄海,北与丰顺交界。
1、城市性质潮州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兴旺的以轻型、高效、外向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为重点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2、城市规模潮州市区现状城市〔常住〕人口35.21万人〔1999年末〕,其中非农人口28.90万人。
规划远期〔20__年〕,规划城市常住人口为55万人,流动与暂住人口为14万人。
潮州市现状〔1999年末〕城市建立用地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立用地72.84平方米。
规划远期〔20__年〕,潮州市市区城市建立用地应控制在44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立用地确定为人均80平方米。
3、城市开展方向 1、规划保持原规划确定的城市总体向西开展,适当向桥东地区开展的大方向。
2、在城市的近中期开展中,以开展充实潮州大道两侧〔枫溪区和湘桥区之间〕地区为主,重点完善该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
改变城市现状两大区片〔枫溪区、湘桥区〕的松散格局,使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城市中远期的开展以城市的西向外延扩展和沿滨江开展为主,火车站站区亦会有较大规模的开发建立。
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韩江东岸开展。
4、远景城市开展以西南、西北向为主。
主要开展形态由圈层式拓展向轴带状开展演进,并根本形成具有滨江特征的城市景观与环境。
4、规划布局和分区 1、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将古城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和居住分区,重点控制在城区东、北、西三面的自然景观环境。
将古城区和自然景观环境作为潮州市最重要的旅游资加以保护。
2、建立山水园林城市。
保存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渠水系,并将东、北、西侧的自然山林组合入城市的形态构造中,形成城中有山水,山水绕城区的城市总体布局形态。
3、充分利用城市南面滨江、北部靠山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东古西新的城市开展格局,形成“北居、南商、东游、中贸、西产”的城市布局构造。
案例分析之哈尔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五条主干旅游线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分析之哈尔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 划
•中心都市旅游区空间发展格局 •一环三廊四区
•
森林植物园—名都滑雪场—运粮河旅游区—金河旅游公
冰 城
一环
园—农展园—冰雪大世界—太阳岛—东北虎林园—天恒 山—俄罗斯风情园
之
松花江风景休闲廊道
松花江市区段两岸
梦 三廊 马家沟城市生态休憩廊道
森林旅游。
酷 主要依托:阿城金源文化旅游区、 爽 森林动物园、玉泉(国际)狩猎 之 旅游度假区、松峰山旅游区、 都 平山旭东高尔夫旅游区、
尚志碑林文化旅游区和乌吉密滑雪旅游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分析之哈尔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 划
•山水森林旅游带
•
冰 空间范围:
城
哈尔滨市区←→呼兰←→
马家沟市区段
阿什河绿色生态休闲廊道
酷
爽
文博与商务旅游区
之
冰雪、休闲、娱乐旅游区
都 四区 文教、科技与会展旅游区
战争遗址与工业旅游区
阿什河市区段
道外区和道里区为主
太阳岛、松北新区
南岗区和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平房区和动力区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分析之哈尔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 划
•哈尔滨旅游总规核心发展体系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五 大 •战 略 •模 式
•旅游与经贸互相促进, •区域性经济贸易中心 •与世界冰雪旅游、避暑旅游
•名城共建共兴
之 都 •龙头带动 区域联合战略
•生态优先 持续发展战略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分析之哈尔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 划
•哈尔滨旅游总规核心发展体系之——•旅游发展定位
区域旅游总体规划案例

区域旅游总体规划案例咱来说说桂林这个超美的地方的旅游总体规划,那可老有意思了。
一、规划背景。
桂林啊,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它本来就有特别多的游客,像什么漓江啊,那山水就跟画似的。
但是呢,随着旅游市场越来越复杂,光靠自然美景还不够,得有个全面的规划。
比如说周边的一些小景点,还有旅游服务设施啥的,都有点乱,得好好整整。
二、目标设定。
1. 首先就是要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旅游目的地。
不能让游客来了就光看看山水,看完就走了。
得让他们能留下来玩个几天,体验各种各样的东西。
比如说开发一些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像去阳朔的小村子里,跟着村民学学做桂林米粉,那多有趣啊。
2. 还要提高桂林旅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桂林山水外国人也喜欢啊,得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来。
可以搞一些国际旅游文化节之类的活动,把桂林的特色文化和美景展示给全世界。
三、资源整合。
1. 山水资源。
漓江肯定是重中之重。
以前游客就坐个船游览一下漓江,现在呢,规划里增加了很多漓江两岸的徒步路线。
你想啊,沿着漓江徒步,一会儿看看清澈的江水,一会儿抬头看看奇特的山峰,那感觉棒极了。
而且在徒步路线上设置了一些观景台,让游客可以停下来拍照、休息,好好欣赏美景。
除了漓江,桂林还有很多小湖泊和溪流。
把这些小的水域资源也整合起来,开发一些水上运动项目,像皮划艇啥的。
在阳朔就有一些小湖泊可以让游客玩皮划艇,又刺激又能近距离感受桂林的水。
2. 文化资源。
桂林有很多古老的村落,像龙脊梯田周边的瑶寨、壮寨。
这些村寨里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
规划里就把这些村寨串起来,搞了个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游客可以在寨子里住上一晚,参加少数民族的篝火晚会,看他们唱歌跳舞,还能住住吊脚楼,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还有桂林的历史文化遗迹,像靖江王府。
对这个王府进行了重新修缮和开发,增加了很多导游讲解,把王府背后的历史故事讲给游客听,让游客不仅仅是看个古建筑,还能深入了解桂林的历史。
四、旅游设施建设。
规划案例—大唐芙蓉园

3、西安打造“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 古都旅游目的地城市”战略目标要 求
2020/12/17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焦点关注及战略目标
——填补西安的大多数历史文化遗迹娱乐性、参与性较差的缺憾
展示盛唐文化,让游客“走进历史,感受人文, 体验生活”
构筑文化大格局,形成一个古今辉耀的唐文化 旅游区
推动中华文化复兴,打造曲江——“中国西部第 一文化品牌”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资源赋存及综合评价
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区域景观组合条件好
支撑保障体系
配套体系建设 交通体系
系
现代技术应用
体
形象设计及营销推广
划
规
主题设计及体系规划
核心规划体系
体
总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园
蓉
战略模式与空间布局
芙
唐
客源市场分析及定位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
园 蓉 芙 唐 大
支撑保障体系
配套体系建设 交通体系
系
现代技术应用
体
形象设计及营销推广
划
规
主题设计及体系规划
核心规划体系
体
总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园
蓉
战略模式与空间布局
芙
三类工业用地控规案例

三类工业用地控规案例
1. 北京市通州区昌平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用地控制案例:
根据《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将昌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工业用地区。
该区域的规划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建设集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区。
规划控制措施包括:合理布局产业类型,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强环境保护,要求工业污染不得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确保供应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用电、用水、供暖等资源;加强生态补偿,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
2. 上海市嘉定区新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用地控制案例:
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要求,将嘉定区新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为功能多元、产业繁荣的特色工业区。
规划控制措施包括:优化用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工业用地;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确保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生态景观等。
3. 广州市黄埔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用地控制案例:
根据《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0年)》的要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规划为现代化制造业示范区。
规划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工业布局;提供高质量的产业配套服务,满足企业需求;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等。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县
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
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县位于通辽市东南部,地处东经 121°30′~123°42′,北纬42°40′~43°42′之间。东 北部与吉林省双辽县接壤;东部和南部与辽宁省彰武、 康平、昌图县相邻;西部和北部与库伦旗、奈曼旗、开 鲁县、通辽市和科左中旗相连。旗所在地甘旗卡镇距通 辽市驻地通辽市79公里。
用地布局规划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旗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旗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旗域产业发展和城镇经济区 规划图: 规划图:
功能分区规划图: 功能分区规划图: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图: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绿地景观规划图: 绿地景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目
录
八、名城保护 九、生态环境 十、基础设施 十一、城市防灾及地 下空间利用 十二、近期建设 十三、实施措施 十四、附 则
一、总 则 二、城市发展目标 三、城市性质与规模 四、市 域 五、市 区 六、中心城 七、城市综合交通
一、总 则
第一条 编制目的
第七条 成果组成
本规划由总体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专题研 究报告、基础资料)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 法律效力。
第八条 法律地位
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将作为宁波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技术 性行政法规,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一切行 为均应遵守本规划。
二、城市发展目标
第十八条 城镇职能等级
按宁波城镇发展的特点,城镇职能等级分都市区核心(中心城)、 都市区外部组团(余慈地区、奉化—鄞南)、二级中心城市(宁海 、象山)、中心镇(13个)、一般建制镇(41个)5级。重点城 镇为宁海县城、象山县城以及13个中心镇,各城镇实现分类指导 、差异发展,明确市域内各级城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及 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第二十一条 余慈组团 第二十二条 奉化—鄞南组团 第二十三条 重点城镇
第三十九条 居住用地
规划以多层及中高层住宅为主,适当布置高层住宅, 控制别墅建设,居住用地按社区—组团结构布置。至 2020年规划中心城居住用地8319.5公顷,人均 33.3平方米,其中三江片6324.5公顷,人均32.4平 方米,北仑片1475.7公顷,人均36.9平方米,镇海 片519.3公顷,人均34.6平方米。
第三条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次规划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 观要求,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 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和 环境承载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坚持现代化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 ;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 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 风貌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调研与踏勘
总体规划
专项规划与评审
• 评审
• 规划汇报 • 规划部门详细研究
成果编制与评审
成果报批
•相关部门批复
4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1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规划指导思想
1.1 规划指导思想
• • • 1、城乡统筹的步伐加快,随着哈尔滨市道外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 作的深入展开,土地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撤村并点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大幅 提速,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高效利用是本次规划的核心。 2、随着长江路往东部延伸,整个镇区的道路网布局结构脱离了原规划的构想 。本次规划将充分考虑到长江路打通对整个道路网结构的影响,构建完善合 理的道路网体系。 3、阿什河改造和阿什湖建设带来的契机。阿什河将建设成为哈尔滨市第二条 滨水风景线,天恒山风景区与阿什湖风景区是哈尔滨市的重要生态涵养地, 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景区。团结镇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将成为团 结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重大机遇,团结镇将建设服务于道外区的物流产业园 区,团结镇东部的工业园区也面临产业升级,此次规划将为物流园区和工业 园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规划依据
1.2
• • • • • • • • • • • • •
规划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⑵《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⑷《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⑸《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⑹《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⑼《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⑽《哈尔滨市郊区规划(2002-2020)》; ⑾《天恒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4-2020) ⑿《哈尔滨市市区村镇体系规划(2007-2020)》 ⒀《哈尔滨旧城区产业更新工业用地调整规划(2007-2020)》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规划原则
1.3 规划原则
• • • • (1) (2) (3) (4) 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生态性原则; 文化特色与现代城镇建设相结合的特色性原则; 依托城区,做好城区与镇区城乡统筹的连续性原则; 坚持节约用地与集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
松浦 松北
哈尔滨 中心城 平房
团结 幸福
群力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现状概述
1.6 现状概述
一、现状条件 (1)自然条件 团结镇处于阿什河河谷的滩地及岗埠平原的丘陵地段上,地形平均高差22米。 (2)资源条件 团结镇现有耕地面积27.88平方公里,其中东部丘陵地17.56平方公里,占 总耕地面积的63%,以生产秋菜、粮食、经济作物为主,西部是平川地10.32平方 公里,以生产春、夏、秋菜为主,主要供应道外城区及部分其他地区居民。 (3)对外交通条件 团结镇对外交通便捷顺畅,目前东西向过境道路主要有同三高速和原哈同公 路,南北向过境道路为四环路,长江路向东延伸之后,团结镇南部地区距会展中 心的行车时间将在20分钟之内。哈尔滨市地铁一号线已延伸至天恒山风景区。总 之,团结镇与哈尔滨市区道路交通联系紧密,去往省内东部地区也较为便捷。 (4)经济发展条件 2007年,全镇完成总产值84.5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4.86亿元,三产比重为 2.5:72.5:25.0。团结镇是哈尔滨近郊的农业大镇,传统种植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ຫໍສະໝຸດ 现状概述二、现状问题
(1)城市用地发展形态 不够明确。
(2)城市用地边界零乱, 用地布局混乱。
(3)产业结构不清晰, 原有的镇村模式不适应 城乡结合地区的发展。
( 4 ) 城市用地布局结 构不够明确,各类用地 配置有不合理之处 ,土 地利用率低 。除中心区 外,没有形成明确的功 能分区,因此相互干扰, 相互冲突。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现状概述
(5)工业发展条件 工业是团结镇第一大产业,全镇工业用地3.99平方公里,用地集中在居住区 东部及北部,呈线性分布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企业工业类型较多,包含建 材、机械加工、零配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多种工业产业 类型,其中以机械加工业为其主导产业。 近些年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团结工业小区入驻企业十余家,已初具规模。全 镇现有7个实业公司,18户国有企业,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1000余家,总就业 人数17034人,其中规模企业25家,2007年实现产值61.35亿元。 (6)第三产业情况 团结镇目前第三产业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中心镇区。现全镇商服企业就业 人员1947人,2007年商服业总营业额21.18亿元。 (7)村屯概况 团结镇现辖10个行政村、25个自然屯、4个社区居民委,原丰果村现改为丰果 实业公司。现行政村分别为联胜村、常胜村、团结村、东风村、石人沟、红 利村、百莱村、恒兴村、东新村、勤劳村,其中大多分布在哈同公路及江南 中环路两侧。
城镇发展总目标
•
低碳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基地
1.4 城镇发展总目标
•
•
花园宜居城镇
城镇发展总目标
• 魅力文化城镇
•
山水生态城镇
•
休闲旅游城镇
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镇区位置
1.5 镇区位置
• 团结镇位于哈尔滨市城区东部, 是哈尔滨市的东大门,属近郊 乡镇,其镇区是哈尔滨市的工 业集中小区之一。 团结镇交通便利,哈同公路、 同三国家级公路、江南中路、 四环路等公路以及20多条公交 线路与城区连接。
2008-2020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汇报大纲
汇报大纲 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总体规划分为四部分: 1.规划背景 2.镇区规划 3.镇域规划 4.远景设想
工作阶段划分
总体规划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说明书 文本和专项研究 启动区控制性规划
工作路线
团结镇总规工作路线 • 镇发展思路 • 镇内现状发展情况 • 自然、地理、文化、建设现状 • 各专业规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