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作文评讲课

合集下载

作文讲评教案

作文讲评教案

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作文讲评的重要性和目的;2. 掌握作文讲评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讲评的概念和意义;2. 作文讲评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作文讲评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文讲评的意义和目的。

解释作文讲评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作文讲评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作文讲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供改进的建议,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3. 步骤讲解(20分钟)详细介绍作文讲评的基本步骤和技巧:a. 阅读作文: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理解其主题和内容。

b. 分析问题: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法错误、逻辑不清等。

c. 提出建议:根据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包括修改语法错误、调整句子结构等。

d. 给予肯定: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4. 实施方法(20分钟)介绍作文讲评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a. 个别讲评: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个别讲评,让学生更加专注和深入地理解自己的问题。

b. 小组讲评: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作文,提出改进意见,并互相学习借鉴。

c. 整体讲评:将学生的作文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讲评,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他人的作文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

5. 注意事项(10分钟)提醒学生在作文讲评中需要注意的事项:a. 言辞温和:在指出问题和提出建议时,要用温和的语气,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b. 重在改进:作文讲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所以要注重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仅仅是指出问题。

c. 鼓励表扬: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讲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其对作文讲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管建刚执教的一堂作文讲评课[精.选]

管建刚执教的一堂作文讲评课[精.选]

管建刚执教的一堂作文讲评课管建刚执教的一堂作文讲评课执教者:管建刚赏析者:薛法根一、欣赏:让作文快乐起来1.现代感★看着史若欣如此优秀的品质,真让我有些“羡慕嫉妒恨”呀!——郎彩辰★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奔回了教室门口。

——江泽宇【一生读句子,再齐读划线部分。

】师:“羡慕嫉妒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网络流行语?生:是。

师:我小时候要写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老师准会写:管建刚小朋友,你发烧了吧?(生笑)——写作文,要用你这个时代的语言,你的作文里的词语、句子,要和你生活的这个时代联通。

——你还知道什么网络流行语?生:给力。

生:神马都是浮云。

生:围脖。

师:用你这个时代的语言来写作文,你的作文就充满了现代的气息。

2.“勇”感★刘璐又矮又瘦,一见她,我就不喜欢。

课下,我经常为难她、欺负她。

——侯沂辰★张伊婷对他说:“你以后不许说‘臭不要脸’。

”刘佳琦说:“那我以后说‘臭不要face’。

”……有的时候,我特别不想跟刘佳琦做同桌。

——李一菲【一生读,众人笑。

】师:侯沂辰,你要是知道管老师会当众出示,还敢不敢这么写?生:敢。

师:好样的。

记住,勇敢就是一种写作的能力。

写作文,要说有秘诀,第一秘诀是,说勇敢地说自己心里翻腾的话,哪怕别人听了会不舒服,会反击。

——你看,我们班同学写的——★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我身后响起了枪声,谁在打枪呢?前面,讲台,左面,黑板,右面,课桌,后面,管建刚,什么,管建刚!师:要是你,敢不敢写老师的名字。

生:不敢。

【众笑】师:可我就不信,你们私底下没有喊过老师的绰号,老师的名字!【生轻声地笑。

】★“呵什么呵,喝尿啊,厕所有!”那臭架子摆得不知有多难看,再加一副苦瓜脸,戴个眼镜,嘴往下撇,一脸老皮,还有眼屎,鼻涕,嘴干得很,一看就恶心。

师读,众人笑,师:只有勇敢的同学,才能写出那么有杀伤力的文字。

3.框架感★听了这些事,我的这个同桌是不是很好?忘了告诉你们,他的名字是——魏浩文。

我的一堂作文讲评课

我的一堂作文讲评课

我的一堂作文讲评课《我的一堂作文讲评课》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我的一堂作文讲评课本周的作文讲评课,我一改往学生日自改、同桌之间互改的做法,而是第一次尝试让孩子们分小组相互批阅自己的作文。

具体作法是这样的:每三人为一个小组,其中一人担任组长。

从组长开始,每位成员先自读自己的作文,其他三人都看着他的本子,边听边划(好词佳句、其中的错别字、病句等),听完后,其他两人结合听到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读作文的人最后也要说说自己读后的想法。

组长负责记录。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能再一次读读自己昨晚创作的作品,看看句子是否都写通了,想表达的意思是否都表达清楚了,还有,这个话题在脑海中酝酿了一天后是否会遭受到灵感的再袭......把时间交给他们,就是要让他们去感受他们自己的创作历程!开始讨论了,每一小组的孩子都很投入地参与其中,凑近身子去看看,他们的“评语”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像老学究似的写着“选材新颖,语言流畅”;有的像豪爽的山东汉子说道“蛮不错的嘛”!还有的用美食家的眼光深刻地写着:文章缺少了好词好句就好像美食里没有了放调味品!呵呵,这孩子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啦!也许,过段时间他会明白:作者真实的情感抵得上千万个好词好句!这节课我一直和孩子们一起参与讨论,感觉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同龄人的建议;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没有隔阂的,所以这样的交流也是有效的。

最让人高兴的是,这节课上,所有的人都开口了,而且是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了,我想,课堂时间是被他们最大程度的利用并创造出价值了。

事后,我觉得这样的作文讲评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能力,对我自己的写作和教学能力也是一很大的提高。

不仅积累了教学材料,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科研能力。

我的一堂作文讲评课这篇文章共2094字。

一堂作文评讲课

一堂作文评讲课

一堂作文评讲课
《一堂作文评讲课》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起来,这节课是作文评讲课呀,我
既期待又有点小紧张。

老师抱着一摞作文本走进了教室,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我的心
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不知道我的作文会被老师怎么评价呢。

老师开始读起了优秀作文,我聚精会神地听着,心里想着会不会
有我的呢。

当老师读到一篇特别精彩的作文时,我简直惊呆了,哇,原来可以写得这么好呀!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我也要向这位
同学学习。

终于,老师读到了我的作文!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老师说我的
作文有进步,还点出了我作文里写得好的地方,那一刻,我感觉自
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不过老师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
认真地听着,把老师的话都记在了心里。

其他同学的作文也各有特点,有的很有趣,让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有的很感人,让我们都沉浸在其中。

在这堂课上,我学到了好
多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堂作文评讲课下来,我收获满满。

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别人的优点。

我想,下次我的作文一定会写得更好,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新的创作啦!。

作文讲评教案4篇

作文讲评教案4篇

作文讲评教案作文讲评教案4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讲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讲评教案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4.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修改习作1、激发兴趣。

CAI出示学生想象的各种人和物及好的作文题目。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习作自评要求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承接语: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指名2人)4、复习合作评改要求: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四人小组评改习作。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评改作文。

评改之前,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合作修改习作有哪些要求呢?5.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1)首先看故事编得是否具体,其次才是看故事编得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

通顺的句子、段落,尽量不要改。

(2)在四人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

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

评出组内有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1、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课件出示有关内容:非常好,现在就是团队合作的时间了,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

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老师可以帮帮你们。

刚才每个小组都拿到了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

其中,希望星奖给本组习作最好的同学,冲刺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最大的同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最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评时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小学作文讲评课实录模板

小学作文讲评课实录模板

小学作文讲评课实录模板时间,2022年4月15日。

地点,XX小学四年级三班。

主讲老师,李老师。

参与学生,全班学生。

一、课前准备。

1. 课前准备,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让学生准备一篇自己的作文,主题为“我的假期生活”。

2. 教学准备,准备好黑板、粉笔、学生作文本。

二、课堂实录。

1. 开场白(5分钟)。

李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作文讲评课,希望大家都准备好了自己的作文。

我们将通过互相分享、交流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首先,我将给大家讲解一些作文写作的技巧和要点。

2. 作文点评(30分钟)。

李老师,首先,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文递给旁边的同学,让他们看一下,然后我们进行点评。

请大家就对方的作文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学生A,我觉得小明的作文写得很生动,他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让人读起来感觉好像亲眼见到了他的假期生活一样。

学生B,我觉得小红的作文结构很清晰,她先介绍了假期去了哪里,然后又介绍了做了什么事情,最后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写得很有条理。

李老师,非常好,大家的点评都很到位。

接下来,我将就一些常见的错误和改进方法给大家讲解一下。

3. 作文改进(20分钟)。

李老师,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避免使用太多的“好、坏、大、小”等形容词,要尽量用更具体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另外,要注意避免重复和啰嗦,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C,老师,那如果我们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呢?李老师,很好的问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多积累一些词汇,同时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一起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作文分享(15分钟)。

李老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分享一些优秀的作文,看看我们的同学是怎么写的。

学生D,我写了一篇关于去动物园的作文,我觉得动物园里的动物都很可爱,我写得很开心。

李老师,非常好,动物园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你可以用更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动物们的生活,让读者感受到你的快乐。

一堂高三作文讲评课

一堂高三作文讲评课

·215·思维空间摘 要:处于新世纪下,科技在整个社会中是以飞速发展的。

在信息飞跃发展的背景之下,互联网时代也席卷而来。

教育界的教学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因为它的单一化似乎开始不受欢迎,然而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地位的正是新兴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教学,完全取代的说法显然也是不太正确的,确切的来说只能是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个有机的整合,从而让教学方式更具特色,更具多元化,更复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新形势。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教育界是十分广阔的,它已经席卷了中国百分之九十的中小学,大学更是无需多说。

可见多媒体技术此时在教育界在学校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本文就讲述了有关多媒体技术融合初中物理学科并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复习;效率一、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和实时性等特点,满足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讲授内容的需求,如声音、图像、文字和视频,也方便学生通过感官去获取知识,满足了教与学的双向需求。

多媒体技术具有它独特的优点,通过声色具备、色彩斑斓、图文并茂的风采足以俘获大众之心,尤其能够在物理课堂上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同学精力凝聚课堂。

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厌倦之下,必须采用新型模式在物理复习上重获初心,让学生学好物理,为将来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二、多媒体技术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下,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并不能过分依赖它而导致一些不良现象。

所以必要的时候还是得遵循课堂教学原则。

具体由规律、理论和概念组成的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并且以实验为主的一门学科。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自然是要遵守科学原则,而且还要求操作简便,便于学生理解;不管科技如何进步,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再好,传统多媒体仍然具备着现代多媒体技术所没有的优点。

因此,还需要遵循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传統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此外,还需要遵循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与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相统一选择。

一堂有效的作文讲评课

一堂有效的作文讲评课

一堂有效的作文讲评课教学目标:通过肖像描写,直指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在发愁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记住你们这么多人呢?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还是你们大家告诉我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肖像描写。

师:对,通过你们最近交上来描写同学相貌的练笔本,老师已经了解到了大多数的同学,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几位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脸谱。

第一位同学,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他,略高的额头下两条眉毛如毛笔书法中的撇、捺一般劲道,器宇非凡;眉下那犀利的眼神配上那紧锁的眉头就像猎豹盯住猎物般使人望而生畏……嘴唇总是紧闭着,似乎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发言……”请这位同学站起来和我们认识一下,看看是不是描写的这个样子。

老师先分析一下这个片段,眉毛如书法中的撇捺一般劲道(板书“春”)我们看春天的春字,一撇、一捺支撑起了整个字的结构,非常的刚劲有力。

有这样眉毛的同学,长相一定很英俊。

生:(学生笑)师:最后还有一句,“嘴唇总紧闭着”,说明他什么性格?生:严肃,不轻易说话。

师:哎,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很有原则的一个同学,不知道他本人是不是这样的?生:(笑)没有……不像……师:第二个同学,来看看它的描写,请这位同学起来读一下。

生:“……他,一头向后的卷毛如同大海中翻滚的波涛。

而那一根根因“思念”过度而生出的白发夹杂在中间,像海鸥掉落在海中的羽毛,微小却又存在……”师:请同学来分析一下哪里写的好?老师找出了四点,有没有同学比老师还厉害?能发现更多的亮点?生:用了比喻修辞,把头发比喻成波涛。

师:嗯,很好,还有吗?生:像海鸥掉落在海中的羽毛,也是比喻的手法。

师:对,首先有一点,他抓住了一个重点,写他的头发。

如大海的波涛、又如海中的羽毛。

注意他比喻的一致性,没有将本体比作两个不同的物体,这一点写得非常好;其次,比喻用的非常新颖,将白头发比作掉落海中的海鸥的羽毛,思维很发散。

接着又将卷发、白发这两个比喻的本体糅合在了一起,不多写,只用一个句子就写出了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薛法根一师:有人说了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且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

你相信吗?生:(纷纷答)相信!师:没人有疑问吗?生:(纷纷摇头)没有!师:为什么?生:因为这是别人已经证明过了的。

生:因为课文中已经有结论了。

师:真的没人有疑问啦?生:没有!(众笑)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怎么这么快就诞生了呢?(众大笑)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可能是——生:歪理。

(众大笑)生:谬论。

师:对啊!所以,你要敢于怀疑这个观点。

有疑问吗?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生:真理一定要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能诞生吗?生:是不是所有的真理都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诞生的呢?师:(高兴地)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打开课文,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一生朗读)师:理解吗?生:(纷纷)理解。

师:有问题吗?生:(纷纷)没问题。

(众笑)师:看来,你们真是太听话了,都成习惯了,要想有问题都很难。

(众大笑)司空见惯理解吗?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生: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山。

(众笑)生:我们每天饿了都要吃饭,困了都要睡觉。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饿了要睡觉,困了要吃饭。

(众大笑)生:白天升起的是太阳,晚上升起的是月亮。

师:一天又过去了。

(众笑)从来没有想过这流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这些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

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生:(惊异地)没有!不知道!师:我们对于熟悉的事物常常失去好奇心、探究欲,也就没有问号了!“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

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

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

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这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的诗,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明白了吧?生:(恍然大悟的样子)哦!师:不问不知道——生:一问吓一跳。

(众大笑)师:你吓什么呀?那叫——问了才知道!(众笑)问号才能变成感叹号。

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生:“?”表示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真理。

生:“?”表示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表示最终找到的真理。

师: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

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生:这样说就是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表示,让别人印象深刻。

师:这是你的理解?生:《课文详解》里看到的。

师:书上写的是别人的理解。

你的呢?生:这样说感觉很新鲜,也很简单。

师:这才是你的理解,你的观点。

说得多好啊!新鲜,简单!把一个真理说得那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让人耳目一新。

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

生:(齐读)师:刚才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是“一百个”真理呢?99个不行吗?101个也不行吗?生:“一百个”并不是真的是100个问号,而是说很多问号,无数个问号。

生:“一百个”是形容有很多很多问题。

生:“一百个”是说真理的发现过程是很长的,要经过艰苦的探索。

生:“一百个”是指那种不断探索的求真精神。

师:说得都有道理!“一百个”不是实指,而是指真理的发现要经历长期而艰辛的发问、探索的过程。

比如“这件事交给我,你放一百个心吧!”是不是一定要正好放一百个心?生:不是!是指绝对放心的意思。

师:对了!一起读一读这个观点。

生:(齐读课题)二师: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生:(认真默读,教师巡视并请一生将概括的事例写在黑板上。

)师: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生:(读黑板上的概括)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师:你转动一下眼睛让我看看。

(众笑)能转动的是你的眼珠啊!(学生快速修改)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都是从生活当中的小事开始的。

师:怎么开始?说清楚些。

生: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

师:这是第一个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

师:哦,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生: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那位奥地利医生是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很善于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问题的,是有心人。

师:他们都是“有准备的人”!这是第二个相同点。

生: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

生: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才找到的真理。

师:分别说说?生: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波义耳呢,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的实验;那位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

师:说得清楚明白!这是第三个相同点。

生: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

写法是一样的。

师:你从写法上去发现的!请你写到黑板上。

这是第四个相同点。

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生:起因,经过,结果。

师:对啊!一般写事情,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生:经过。

师: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呢?生: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

生:每个事例中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至于怎么实验?怎么研究的?一个字都没有写。

这是为什么呢?生:(迷茫的样子,师指点题目中的“真理”、“问号”。

)生:为了突出真理是在问号之后诞生的。

生:没有问题就没有结论。

生:问号与真理是因果关系。

生:有这么多的问题才会有这么伟大的结论。

师:对啊!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你们刚才没有一个问题,怎么可能发现这个观点是不是一个真理呢?(众笑)如果要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应该将哪部分写具体些?生:经过部分!把怎样反复试验和研究的过程写具体,就能看出功夫下得多深了。

生:不写具体实验的过程,就体现不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了。

师: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所侧重的角度就不一样。

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生:写一个事例,别人以为那是偶然发生的。

生:一个事例不可信,有两个事例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了。

师:一个是偶然的,两个叫什么?生:必然!师:没这么快!(众笑)出现了一个,又出现了一个……生:无独有偶!师:对啦!只有一个事例那叫“孤证”!三个事例不是多余的吗?生:俗话说“事不过三”,有三个了那肯定是真的了,不会再是假的了。

(掌声)师: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也是人们普遍的看法。

中国人证明观点要用中国人的办法!(众大笑)作者说完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

谁来读一读?生:(朗读)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坚持不懈的人。

生:追根求源的人。

生:锲而不舍的人。

师: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生:洗澡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是发现;石蕊试纸是发明。

师: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生:发现的东西本来就有的,发明的东西本来是没有的。

生:发明是创造了新的东西。

师: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

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

一起读一读这个语句。

生:(齐读)三师: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生:不难!师:何以见得?生:“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

生:只要……就,这个句子也说明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

师:并不难!(板书)往下读!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生:不容易。

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生:“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师:你是这样的人吗?生:有一点。

(众笑)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要恭喜你,你离发现真理不远啦!(众笑)发现真理并不易!(板书)师:(指着板书)你发现什么了?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说发现这里并不难,一段说发现真理并不易。

师: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生:不知道!师:我知道你会说不知道。

(众大笑)一般人都认为科学发现是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的结果,是望尘莫及、敬而远之的。

但是作者说其实科学发现并不难,你听了会——生:(接话)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

生:觉得真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

师:说并不难,就会增强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让我们充满激情地加入科学探索的行列。

可是,正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会盲目和冲动。

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真理!(众笑)一起读一读这个结论吧!生:(齐读)师: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再用的三个事例——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师:证明科学发现需要——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师:最后告诉我们,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机遇”属于那些——生: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师:观点、事例、结论,这是一篇简单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阅读这样的议论文就是要把握“观点、事例、结论”这三个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