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是什么文档

合集下载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决定与决议“决定”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泛,“决定”不限于会议通过的,也可以是某个单位、某个组织或者某个人确定的。

还有,“决定”所关涉的,可以是重大的事情,也可以是普通的事情。

例如可以说“议案提出后,要提请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然后由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也可以说“此时,李先生心中已经有了这么个决定”。

跟“决定”比较起来,“决议”的使用范围比较窄,一般是指会议通过的决定。

而且,“决议”涉及的事情,一般是比较重大的。

通知与通报通知, 适用于转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

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通报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是通报的生命。

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

2、目的的告知性。

要求受文单位了解、协助、执行和办理的知照性公文。

意见与报告意见是提出意见和解决办法的公文,可以下发意见,上报意见,平行意见。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件。

意见与请示意见既可以为上行文,也可以为下行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请示是单纯的上行文文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需要得到上级机关的回复。

区别在于:一是请示是请求上级解决问题,意见是向上级反映问题;二是请示需要上级行文批复,意见不需要回复,如上级机关认可,可以用转发意见的形式行文。

请示与报告“请示”是请求上级给予批准或答复,同意或不同意,上级都要给予明确的意见;而“报告”,只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上级可以不予批准或答复。

“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呈送和抄报;而“报告”一般情况下,虽然也只有一个主送机关,但可以就相关的上级部门进行抄报。

公文写作之文种区别、公文格式及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之文种区别、公文格式及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之文种区别、公文格式及行文规则一、公文的主要文种: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一是行文目的,二是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

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文种选择不当,混用文种,生造文种等。

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一)请示与报告“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

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公文种类及其主要区别

公文种类及其主要区别

公文种类及其主要区别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公文种类及其主要区别⏹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单位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

→批复与复函的区别:批复属下行文,复函是函的一种形式,属平行文;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对不相隶属的单位请求批准事项不使用批复,而应使用复函予以答复。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公文格式定义:公文格式就是公文的表现形式。

它相对于公文的内容而言,既由公文的内容所决定,又服务于公文的内容需要。

⏹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纸型,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边距)为37±1mm⏹公文用纸订口(左边距)为28±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行数与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并撑满版心。

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3号仿宋体字。

特定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文字的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版心内公文格式要素: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门为版头。

→主体: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部分称为主体。

→版记: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为版记。

总结归纳各相关的文种的异同点

总结归纳各相关的文种的异同点

总结归纳各相关的文种的异同点1、决定与命令的异同点:相同之处:两者都涉及重大事件,都要求下级机关和有关人员服从或贯彻执行。

两者的区别:(1)在使用权限方面,“命令”非常严格,“决定”则可较普遍地使用;(2)在实用方面,“命令”所涉及的是重大的具体的特定的事务,“决定”则既可涉及这类事务,也可是一般的普遍的经常发生的事务;(3)在表达方面,“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和要求,且时效性相对较强,而“决定”既表达意志要求,又阐发一定的道理,并可交代实施方面的要求,指明界定有关事物的标准。

2、通告和公告的比较:相同点:通告和公告都属于周知性的文体,内容都具有知照性,发布范围都是面向全社会的。

不同点:(1)发文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同。

公告是用来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涉及内容多是国家大事或省市级的行政大事,或者履行法律规定必须遵循的程序。

小的局部性事项和非法定的事项,不能采用公告的形式公布。

通告是用来发布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它所涉及的事项一般没有公告那么重大,多是一些局部的、具体的业务性事项。

(2)发文机关的权限大小不同。

公告是一种高级别的文体,只有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才能由高级别的行政部门发布。

通告是一种高级机关和基层单位都可使用的文体,不仅行政机关可以制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也可以制发。

(3)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采用的文种,它的发布范围比较大,面向全国,有时面向全世界,遍示天下,一体周知,接受的人越多越好。

通告虽然也是面向社会发布的,但多是限定在一个特定社区范围内,而且内容也多是指向某些特定的人群,要求某一社区的某一类特定人群遵守或周知。

所以通告的定义中特意强调了“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4)发布的方式不同。

公告多数是在报刊上刊登,一般不用红头文件的方式下发。

通告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刊登,也可以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还可以公开张贴。

近似公文文种异同辨析

近似公文文种异同辨析

近似公文文种异同辨析
这两个文种都是陈述性公文,都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进行说明、分析、评价、建议等,但它们的作用和使用场合略有不同。

意见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和建议,是对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参考的一种文种;而报告则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陈述和说明,是对领导机关了解情况、研究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文种。

在使用上,意见通常是由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的,而报告则可以由各级机关或有关单位向上级或同级机关提出。

此外,意见往往是对某一问题或工作的一种专题性分析,而报告则往往是对某一时间段或某一领域的全面性陈述。

这三个文种都是用于下行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文的对象不同,决定和命令(令)是对下属机关和个人做出具体要求和指示,通报则是向下属机关或个人传达信息;二是行文的内容不同,决定和命令(令)是具有强制性的正式文件,通报则是一般性的信息传达;三是行文的形式不同,决
定和命令(令)一般采用正式的格式和措辞,通报则可以采用简要的语言和格式。

这三种文种都适用于表彰先进,其中决定和通报还可用于批评错误过失。

在表彰先进方面,命令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嘉奖具有突出成就或做出重大贡献且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一般授予荣誉称号,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制发的机关层级规格高。

决定主要用于命名性表彰,表彰的事项、事迹比较突出,表彰在全国、全路或某一系统、某一单位内有较大贡献、较大影响、能在更大范围内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通报则用于表彰一般性典型,对于某一具体工作、人物或者业务工作性质的表彰,制发机关层级较低,越是基层单位越应多用通报少用决定文种表彰先进。

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中相似文种的比较

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中相似文种的比较

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中相似文种的比较【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公文中相似文种的比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公文的种类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事业单位考试的核心重点,根据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具体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然而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去区分相似文种之间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对其中比较类似的文种进行一个简单比较。

1.决议与决定:主要区别是是否经过会议集体讨论并表决通过。

决议主要是通过会议表决的一些全国、全党性质的重要事项。

2.决定与命令:决定和命令都可以用于奖励个人或单位,然而决定可以用于奖励也可以用于惩罚,命令只能奖励不能惩罚,而且命令奖励的人通常死了,通常都是一些重要人物领导人物。

命令更加权威,绝对不能拒绝和商量,决定虽然也必须执行但可以适当的提出建议。

命令的制发单位有明显要求,范围小。

只有国家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国务院各部门,乡镇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他们的本身权限内可以制发命令。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发布命令,党使用的公文没有命令这种。

决定的范围广,上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下至地方基层部门都可以使用决定。

另外,命令内容要很重要,不是重大的政策法规、重大的问题与决策、重大的任务与嘉奖一般不用命令。

决定一般都是较重要的事项,或有重大行动与活动要安排部署。

请示和报告:(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为了听取上级机关意见,解决工作中亟待处理但又无权或无力处理的问题,故请上级答复;报告是为了使下情上达,取得上级的支持与指导,并不要求直接批复。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不受时间限制,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可以行文。

(3)内容含量不同。

公文相似文种辨析

公文相似文种辨析
四、语言表达不够规范、精炼。类似“你们好!”这样的语句,不宜出 现在公文之中;而“眼看就要过春节了”、“基本没有什么工作可做”之类 的口语,也应摒弃;“有无不妥,请批示”一语,表意含混不清。
五、成文日期应当改用阿拉伯数字。
关于提前一次性发放年终奖金的请示
总公司: 时近年终岁尾,我部已顺利完成厂方年初制定的销售计
相似文种之二
报告 与 请示
——从一则公文谈起
关于××110KV输变电工程加大投资的申请报告 ××电力公司:
我局农网二期建设改造工程,××110KV输变电工程 项目,为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市政府及市规划土地 管理局要求该站110KV进线自北塔路北侧以110KV电缆入地 至变电站内,长度约580米,由此引起该站投资较原科研报告 投资增加284万元(110KV电缆价格330元/米,电缆头6万元/ 个),请予批复。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之规定,“请示”采用公文格 式类型中的基本格式——文件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 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文头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 附件、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印章、附注、抄送机关等。
妥否,请批示。 附件:投资估算表 (印章)
第一分公司 2017年7月24日
对一篇请示的评析与修改
请示 总经理:
你们好! 眼看就要过春节了,根据大家的意见,希望提前下发本 年度的奖金。因为在以往也有类似的做法,我部门有特殊情 况,在春节前一个月,我部门因为季节关系,基本没有什么 工作可做,比其他部门要提前放假,而开春后我们将有特别 的工作压力,完成下一年的重要的工作,希望积蓄力量,为 来年做准备。 请批准在1月5日下发奖金,在1月7日放假。以鼓励我们 员工的积极性。 如有不妥,请批准。
XX营业部 二〇××年一月三日

公文“意见”文种与相近文种的区别

公文“意见”文种与相近文种的区别

公文“意见”文种与相近文种的区别
一、“意见”与“决定”的区别:“意见”与“决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可以向下级部署工作,提出工作政策、原则、方法和措施,但也有区别。

“决定”的职能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

“意见”则要求“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二、“意见”与“报告”的区别:“报告”的职能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必须用“意见”文种。

三、“意见”与“请示”的区别:凡属要钱、要物、要机构、要编制等问题时,要用“请示”而不能用“意见”。

“意见”与“请示”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向上级要的不是“人、财、物”等“硬件”,而是“政策”、“办法”等软件。

四、“意见”与“通知”的区别:两者的目的都是解决问题,但“意见”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重点问题,它重视阐明有关指导思想、相关政策、提出具体措施和执行要求,发挥的是指导功能;而“通知”则是传达需要下级办理、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发挥的是“知照功能”。

五、“意见”与“函”的区别:“意见”与“函”的相同点是,都可用于平行,都具有商洽功能。

不同点是,对涉及某一重点问题所提的见解和处理办法,如属供对方参考而不需要回复时,应用“意见”,反之,则用“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是什么文

Document Writing
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是什么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公文中相似文种的区别
一、决定与决议的区别
(1)决定属于行政机关公文,决议一般用于党的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

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的决议》。

(2)决议必须经会议表决通过,而决定不一定经会议表决通过。

(3)决定一般用于部署具体工作,不一定充分论述。

而决议涉及面较为宽泛,不做具体的工作部署,有些决议还带有较强的议论色彩。

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二、公告与公报的区别
公告是行政机关文种,而公报是党的机关文种。

公报也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主要有会议公报、联合公报、
专题公报、统计公报等。

除统计公报是政府统计部分发布的以外(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行政机关很少使用公报这一文种。

公告比较简短,而公报则较为详尽,篇幅较长。

三、公告、通告与启事的区别
(1)公告面向国内外,知照范围最广;公告的内容属于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重在知照性,一般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公告属于通用公文,由法定机关单位制发,具有权威性。

一般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各级地方人大及其会、各级地方政府等机关发布。

(2)通告一般面向一定辖区范围的群众,专业性相对较强,如宣布行政措施,告知具体事务等,具有知照性和约束力。

一般通过张贴、登报、广播等方式发布。

通告属于通用公文,由法定机关单位制发,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3)启事不属于通用公文,是事务文书。

启事的制发可以是机关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制作相对比较自由。

如:招聘、更名、改号、迁址、开业、租赁等事宜均可使用启事。

启事没有强制与约束力,这是与公告、通告的本质区别。

四、决定与通知的区别
决定只能用于下行文,通知可以下行和平行。

决定主要是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有较强的决策性和纲领性;通知使用面宽泛,部署工作,要求明确而具体。

决定的指令性仅次于命令,而通知的指令性相对较差。

五、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用途不同
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陈述的特点明显,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而请示是呈请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在请示中虽然也可以陈述情况,但这是次要的,是为请示事项的提出服务的。

2.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往往要涉及多个事项或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即使是专题性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报告比较复杂,篇幅较长;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比较多见。

3.行文时机不同
报告可以在工作进行之前行文,也可以在工作进行当中行文,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完成之后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不能“边干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4.行文处理要求不同
请示要求上级机关及时答复,而且是以批复的文种答复;报告一般不需要答复。

六、函与请示的区别
1.行文对象不同
向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请求批准事项,应当用函;凡是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应当用请示。

2.行文语气不同
向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部门提出请批事项的函,语气要委婉和谦和。

向上级请求批准,要敬重。

3.结语不同
请求批准函的结语多用“特此致函,敬请函复”等;请示的结语多用“妥否,请批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