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1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

用带有各种纹样的木制、陶制的拍子或卷缠绳索的木棍 直接在半干的坯体表面进行均匀的拍打,使坯体坚硬、 致密,并在坯体表面留下纹样。后来,随着制陶工艺的 发展,人们将在木拍上缠绕草绳、藤等的拍印方法,逐 渐演变成刻模拍印技术,使古代制陶拍印技术大大地前 进了一步。手工拍印装饰性花纹图案,是制陶工艺的一 道工序,在坯体拍打后进行。
指刻好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
捏塑
泥条盘筑
陶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 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有 白、红和灰等。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陶 衣",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陶衣作用 大体有三种:一、美化胎面,起装饰作用;二、避免坯 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三、填补坯胎气孔。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除磨制石器外,还有陶器。
新旧时期时代的区别彩陶(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二色的陶器,因含铁烧成后可以直接成型,大型器则用泥条盘筑成型,风干后用含铁或锰的矿物颜料绘制纹样,有些在绘制前还加一层白色陶衣,然后烧制而成。
彩陶的出土以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丰富。
——名词解释。
仰韶文化的几种类型(简答题):1、半坡型:半坡型彩陶发展时期为7000至6000年前,典型代表为西安半坡村遗址。
典型器型有:圆底盆或钵、卷唇盆,其次有折腹盆、细颈大腹壶、葫芦形器等。
优点:容易成型,不易损坏,容量较大等等,同时在审美心理上容易接受。
装饰纹样:有写实与抽象两种,是彩陶文化中写实纹样较多的类型,主要有人面纹、鱼纹、鹿纹、蛙纹和鸟纹等,还有少量植物纹样。
其中以鱼纹最多。
黑白色。
2、庙底沟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现最为代表,发展时期距今6000至5000年前。
典型器型:“小底鼓腹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此外还有瓶、罐等。
造型体从单纯向复杂多变方向发展。
装饰纹饰也体现出这种趋势,并由半坡的直线发展成活泼流畅的曲线,在器腹部形成一条连贯的横向装饰带。
纹样并无一定程序,随写随成的天真自然图案。
纹样:鸟纹、蛙纹、火焰纹等。
3、马家窑型:是庙底沟型在甘、青地区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彩陶工艺推向新的高潮。
从造型看,除半坡、庙底沟已有的盆、钵外,出现了瓶、壶、翁等大型器型。
装饰纹样:在庙底沟型的运用基础上使线条更加生动并富有韵律,最有代表的是旋纹。
马家窑彩陶不仅外壁绘有纹饰,内壁也往往满饰纹样,即有内彩的特点。
4、半山型:以甘肃宁定半山的发现为代表。
典型器型:壶、罐等。
装饰纹样:进一步表现出不同部位的区别,如在腹部主要由马家窑的旋纹发展成的涡纹,涡纹的中心点发展成连续纹、线格纹、水波纹等,腹部装饰多以连孤纹或帐纹收尾,颈部装饰主要为弦纹和锯齿纹。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35P)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 ·绪论
1、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史 2、工艺美术的分类: 3、学习工艺美术史的意义 4、工艺美术史学习方式
4
第 一 章
原 始 的起源
6
第二节 石器工艺
7
第二节 石器工艺
石器时代前的推断:木器时代 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分期: 旧石器时代:打制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磨制,光洁、规整、对称 石器工具的社会功能意义和制作:
(2)彩陶的地区分布 (3)彩陶文化类型 半坡:器形;纹样 庙底沟:器形;纹样 马家窑:器形;纹样 半山:器形;纹样 马厂:器形;纹样
21
第三节 陶器工艺
5、陶器的装饰手法: (1)刻画 (2)泥条堆贴 (3)拍印 (4)雕塑 (5)彩绘
22
第三节 陶器工艺
23
第三节 陶器工艺
24
14
第三节 陶器工艺
3、陶器的种类 按陶质可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泥质陶一般作饮食、储
藏之用;夹砂陶一般作炊具。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有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和黑陶等。
15
第三节 陶器工艺
4、黑陶的陶土经过精细淘洗、捏练,泥料颗粒细腻均匀,颗 粒周围产生大量胶质薄膜,使坯泥获得良好的可塑性和成型稳 定性,用快轮成型,坯件均匀、细薄、美观,经精心修刮, 坯体可薄到 0.2厘米,犹如蛋壳。烧成后期又用浓烟薰,使 胎体渗透大量的炭粒,通体呈黑色,表面打磨,熠熠发光。 其陶质之细腻,胎壁之坚硬、轻薄,造型之精巧纤细,为中 国古代陶艺的精品、绝品,是原始社会制陶技艺顶峰的代表 作。
4、彩陶: (1)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图案,
有几何形线条纹和植物花纹的陶器。 (垂帐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葫芦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第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单元总结——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时代背景:在原始社会漫长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石器成为主要的武器和生产工具,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因此以石器工具的水平作为划分不同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称为石器时期。
二艺术风格: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是生动、活泼、纯朴、天真的原始设计。
三设计成就:a、从旧石器时期演变成新时期时期;b彩陶和黑陶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标志着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独特成就。
c、旧石器是打制的、新石器石工具进步表现为磨光和钻孔技术。
4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A、彩陶文化分为五种类型:a半坡型:1设计特点是小口尖底瓶造型优美,符合力学原理,很适合原始人的打水、提水之功能,是一种简单而优秀的古代设计作品。
船型壶又称菱形壶,壶体两头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口的两边器体上各有一耳,上饰类似渔网的纹样,造型别致灵巧,装饰简朴,是一件优美的工艺品。
2尤以鱼纹和人面鱼纹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3变现手法:由写实到抽象、直边三角形。
4风格特点朴质。
5距今年代约70000-6000。
b 庙底沟纹:1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最为典型,小口尖底瓶制成“双唇”式样,而敛口小平底大翁、圆底釜则是半坡型所没有的。
2主要以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为主。
3表现手法以双关手法和曲边三角形。
4风格特点律动节奏。
5距今年代约6000-5000年。
c马家窑型:1以小口的壶、罐居多。
2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旋涡的巧妙运用。
3表现手法以繁彩和内彩为主。
4风格特征旋动华美。
5距今年代约5000年d半山行:1最具特色的是短颈广肩鼓腹彩陶罐,罐体近视球体,造型饱满。
2主要以旋涡纹和葫芦纹最有代表性。
3表现手法以多效装饰法和双关法、黑彩、红彩合用。
4风格特征是富丽精巧。
距今年代约4500年e马厂型:1主要以小口双耳罐最为典型。
2以人形纹最有特点。
3表现手法是注意大效果、盛行陶衣和喜用浮雕技法。
第1章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一)旧石器
早期:蓝田人;北京人 中期:丁村人 晚期:河套人;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
丁村文化石器
三、石器的分类
砍砸器:石球
刮削器 尖状器:石簇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裴李岗石镰
四、石器的制作
打击
磨制 钻孔:管钻;两面对钻
打制石器和压制石器示意图
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出土的石磨盘
五、石材的选择
注重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选择
纹饰: 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 辫形纹等几何纹。 鱼形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多装饰于卷唇折腹圜 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 体鱼纹,由写实化逐步演变为抽象化、样式化,形成横 式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 人面纹最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于翻唇浅腹盆的 内壁。 此外还有鸟纹、蛙纹等。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使用直线,大多组成直边三 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土为原料的白陶);纺织工艺(游地区)
(四)良渚文化
三、各地远古文化各具特色
• 1.2 装饰的萌芽 • “北京猿人”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 • 山顶洞人在工艺加工方面已开始使用钻 孔、刮削、磨光、刻纹等技术,从而使 工艺制作能初步符合人们的物质生活要 求,并表现人们的审美需要。 • 山顶洞人把石块、骨片、兽牙、海贝等 制成装饰品,是我国最早的工艺品。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章 元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教学内容] 1.1概述 1.2装饰的萌芽 1.3石器工艺 1.4陶器工艺 1.5其他工艺 1.5章节小结 [学时安排] 4 学时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史前工艺美术的 特点及类型。 [重点和难点] 1. 彩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2. 黑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中国工艺美术史-1-绪论ppt课件

玉雕 清
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9.近现代 衰败和新生、模仿和创造、恪守与分化构成近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景观。
竹雕
寿山石
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
一、工艺美术的概念 二、工艺美术的分类 三、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四、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1.材质之美 对材料的光泽、质感、纹理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感受 2.工艺之美 “百工”,制作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3.鉴赏之美 一是鉴别,二是欣赏 4.功能之美 实用功能体现的美 5.造型之美 物品的外形和结构 6.装饰之美 附丽于器物上的装饰
唐三彩骆驼载乐佣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
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6.宋元 宋代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清新典雅、平淡含蓄的美学
风范。元代工艺美术风格趋向粗狂、豪放和刚劲。 染织工艺的织金锦、陶瓷工艺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
錾花银盘 宋
釉里红瓶元
青花罐 元
哥窑 宋
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工艺美术的概念
D 美学思想不同 工艺美术:手工技术装饰美常带有
个人情趣,贯穿着个人的精神,保 持着经验、感性的特征,以装饰为 美; 艺术设计:机械技术功能美是建立 在流水线基础上的,以实用功能为 目的,反应的是大批量、标准化的 和谐、统一和理性的技术美特征。
工艺美术的概念
3.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适用性和审美性相统一 A 适用性:符合特定的功能要求,符合生活
明代 景泰蓝
唐代 唐三彩罐
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
一、工艺美术的概念 二、工艺美术的分类 三、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四、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工艺美术的分类
按用途分: 1.生活日用品(衣、食、住、行)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1

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著重点难点笔记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著重点难点笔记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图腾P5 彩陶P9 黑陶P25-28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征?〔结语〕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青铜器的装饰—青铜器图案中动物纹样并说明其艺术特点?P48-P54 商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根本无重点了解〕第四章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宴乐水路攻战铜壶 P87 彩绘陶 P99 瓦当P101 战国刺绣〔龙凤虎纹秀衣〕P104 战国漆器的装饰风格?特点,种类?P105-107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画像砖P136 弋射收获画像砖采莲画像砖P137 瓦当P138 画像石P156 秦汉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六章六朝的工艺美术青瓷P166 六朝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七章隋唐的工艺美术彩瓷P193 唐三彩P193-194 隋唐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八章宋代的工艺美术宋瓷P230 影青P235 宋瓷的艺术特点?P238 宋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九章元代的工艺美术青花P262-263 元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十章明代的工艺美术顾绣P293 景泰蓝P295-296 明代家具工艺P298-300 明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十一章清代的工艺美术珐良彩P310 画珐良P322 铁花P323 桔祥图案P330-331 清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十二章近代的工艺美术〔了解〕第十三章新中国的工艺美术〔了解〕此重点根本涵盖所有命题范围,答题时参考课本总结属于自己的固定答案,所以要以“重点结合课本,以书本为主〞,重点的答案自己总结后熟记背熟,考试时题量很少,但是一定要多写多答,在重点的根底上发挥。
名词解释排列,两个圆睁的眼睛永远是最具威慑力的,被着重表现,它张着大嘴,露出尖利的牙齿,头上两只有力的大角向上或向下卷曲着。
臂捧养灯盏,在为尊贵的主人效劳。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原始玉石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品形成。
2.器物的富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富有审美情趣的装饰,构成了原始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
3.陶器制作的方法有手制成型、轮制成型和模制成型。
4.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用红、黑、白等色绘有花纹的陶器。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1.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2.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烙铸等几个过程。
3.青铜器的优点:1.熔点比较低2.硬度可以增高3.由于质地原因,铜液膨胀性加大,可减少气孔,得到清晰花纹。
4.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
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
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
5.偶方彝是一件青铜酒器,它高60厘米,长88.2厘米,重71公斤,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6.装饰纹样的象征阐述:1.图腾标记2.神灵崇拜3.驱神辟邪4.装饰作用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1.《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着作,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2.战国《考工记》所记周代有“六艺”分为32个工种。
3.西周时期的青铜工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继承商代的艺术风格,成康以后形成周代自己的特点。
4.窃曲纹是周代具有标志性的纹饰。
5.周代制作青铜器的目的主要是:A.祭祀祖先的祭器B.歌颂周王的美德C.对贵族的赏赐D.描述交换、婚嫁、诉讼等事情6.六器为:壁、琮、圭、璋、琥、璜。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1.青铜莲鹤方壶产于春秋战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中对于动物形象的模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3.春秋战国时的装饰纹样已从西周时期的二方连续发展到了更加复杂的四方连续。
4.曾侯乙墓青铜尊足失蜡法制作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