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演唱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课两岸情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师:请大家一边看歌谱一边思考,歌曲是在赞美什么呢?
赞美: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姑娘美如水,少年壮如山,阿里山的景美人更美。
问:哪一个乐句最能表达赞美之情?
课件出示歌谱,重点练唱这一句。
唱旋律,提示附点节奏。
唱歌词。带着赞美、自豪之情来演唱。
(四)再听一遍歌曲,赞美的这一乐句出现了几次,有与它相似的旋律吗?
重点练唱第三次出现这一乐句,提示结束音有7拍,并练唱。
(五)师生合作演唱,生唱色块部分,同时思考老师唱的部分有什么特点(提示从音乐符号上去区别)
有圆滑线的语句连贯优美,没有连线的乐句轻快、活泼。唱一唱有连线的乐句,并处理第二房子的结束句,提示唱好装饰音。
总结: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既轻快活泼又抒情优美。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歌曲、律动体验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和流畅婉转的旋律,运用歌唱技能唱好歌曲。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了,但是他们也比较害羞腼腆,在唱歌中需要激励孩子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注意运用歌唱技能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打棒、碰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题
《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歌舞律动、节奏律动等活动感受高山族音的音乐风格,体会歌曲优美、轻快地情绪,了解高山族人民热情、淳朴的风土人情。
2、能用优美、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识谱演唱主题旋律。
3、能用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歌编舞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通过律动、听唱、模唱法学唱歌曲,随音乐边唱边跳,感受高山族歌舞风情
(二)再听歌曲,节奏律动
示范敲击打棒,模仿杵舞的节奏: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阿里山的姑娘》 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阿里山的姑娘》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6阿里山的姑娘》是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曲调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阿里山姑娘的美丽身影。
歌曲以五声音阶创作,节奏明快,富有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尚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2.学会演唱《6阿里山的姑娘》,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民族特色音乐元素,如五声音阶、民族节奏等。
2.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3.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舞台表演。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民族音乐特点和歌曲背景。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创作法:学生创作歌曲,进行表演。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曲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吉他、民族乐器等。
3.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制学生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6阿里山的姑娘》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民族音乐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曲谱,讲解五声音阶和民族节奏,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结构。
然后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同时,教师记录学生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创作歌曲,可以是对《6阿里山的姑娘》进行改编,也可以创作全新的民族风格歌曲。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阿里山的自然风光和姑娘的美丽为主题,歌词描绘了阿里山姑娘的勤劳、善良和热情。
歌曲采用民族五声调式,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轻快。
整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绘了阿里山的景色和姑娘的美丽,第二乐段则表现了姑娘们的勤劳和热情。
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谱,并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需要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氛围,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对阿里山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演唱阿里山的姑娘》,并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阿里山的美丽风光,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榜样。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演唱,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乐谱和教材。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阿里山吗?谁能描述一下阿里山的景色?”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他们对阿里山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演唱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演唱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节奏和情感,为学生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课两岸情深-阿里山的姑娘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用舒展流畅和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歌曲美好、快乐的情感。
2.在声势、体态律动、图形谱等活动中感受歌曲节拍、乐句、旋律等音乐要素的特点,体会它们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以及歌曲欢快祥和的氛围。
3.初步了解、体验台湾高山族音乐文化特点。
二.学情分析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是电影《阿里山风云》的主题曲,1947年由邓禹平作词、张彻作曲,四四拍子,一段体,C羽调式,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
歌曲唱出了劳动人民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深厚感情,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虽不是真正的民谣,但总被误认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
2023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
六年级学生音乐体验、感受与探究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读谱能力,音准,节奏节拍、乐感、模仿能力等方面总体表现较好。
在音乐活动中有部分女生表现出害羞,不愿意做,男生则表现的更为活跃、大胆。
课堂中,利用生动活泼,富有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得到身心的放松。
三.重点难点L重点:感受歌曲鲜明的高山族音乐特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美好、快乐的情感。
2.难点:歌曲“一字多音”的演唱;尝试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四、教学过程活动1:律动感知音乐节拍、乐句1.教师:请同学们聆听音乐,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音乐课堂。
(教师做着杵舞中手拿杵棒舂米的动作,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律动进教室。
)手:XXXX I XXXX I 脚:X - X - I X - X - |2.学生进教室后,随着音乐拉着一个圈,做乐句变化的律动。
(舒展地两拍一步向右侧移动,一拍一步的一起向中间集拢,又一拍一步的向外退回,两组动作随着乐句交替进行。
)3.在音乐的最后一段,继续第一个律动,带着学生回到座位上。
设计意图:体验歌曲的节拍、情绪及乐句。
活动2:了解、体验台湾高山族风情及音乐特点1.教师:刚才这段音乐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学生反馈: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2.教师:你知道阿里山在哪里吗?(点击PPT,学生反馈)对,阿里山在台湾,那里居住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一高山族,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它吧!(点击PPT,播放阿里山风景及高山族人文风情的视频)3.教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反馈:竹杆舞、头发舞、杵舞、鼻笛等)随机教学:(对,你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也来跳一跳吧。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聆听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了解台湾并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高山族”民歌的风格,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
教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电脑、大屏幕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导入师:欢迎大家搭乘音乐航班,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
我们的飞机将飞往美丽的宝岛台湾,祝大家旅途愉快!(飞机声)(台湾风光片)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面上,与福建省相望。
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这里四季气候宜人,物产资源丰富。
素有“宝岛”之称。
我相信大家一定对台湾有很多了解谁来说一说?生:师:沧海环绕,山川秀丽,山山水水被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安排得婀娜多姿。
其中阿里山是更是游客必到之处。
这里春可赏花,夏能避暑,秋冬观日出、看云海。
一年四季皆有精彩!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阿里山去看看吧。
听,阿里山的姑娘唱着歌来欢迎我们了!(播放歌曲)二、新课教学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喜欢师:为什么?生:歌曲的情绪很欢快,热烈。
师:你听了之后什么感觉?生:仿佛站在高山上演唱的。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复听歌曲,整首歌曲分两部分,我们先来听一下引子,在欣赏时要带着这样两个问题: 1、这段旋律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听了这段旋律你的感受如何? 师: 这段旋律呀非常优美,老师听到这段旋律就仿佛站在高山上,唤起对往事的回忆,你听了这段旋律之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师:我认为这段旋律应以优美、抒展的歌声来视唱, 你们说是不是生:是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生: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生:师:引子四小节旋律优美、抒情,让人陶醉,如果我们用线将音符连起来,你们看象什么?生:师:这段旋律听起来连绵起伏、婉转优扬,接下来的旋律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
师: 这段旋律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对比一下,这部分和引子部分有什么区别? (从速度、情绪…)生: 欢快、热烈、活泼……师:那这部分应用什么样的形式演唱呢?(活泼、欢快) 大家随着音乐试着唱一唱生:随琴演唱师: 引子优美抒情使人陶醉,接下来旋律热烈欢快,你听了想做什么?我看有的同学都坐不住了。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阿里山的姑娘》教案1.doc

精品资料
《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了解高山族服饰特点,感受歌曲风格与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歌曲谱例、电子琴。
教学方法:
听唱法、律动法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高的阿里山景色秀美,风光怡人,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生活在这里的姑娘和小伙子们。
二、教学新课:
1、揭题《阿里山的姑娘》。
2、初次聆听:
这首歌曲可分几个部分?各部分情绪有什么特点?
3、小结:歌曲分两个部分。
A、优美
B、热烈
4、出示高山族服饰图片,了解其特点。
高山族的人们能歌善舞,我们也来感受那种热烈的气氛。
5、了解甩发舞特点。
甩发舞是高山族民间舞蹈之一,舞者互相挽臂,轻摇身躯,摆动长发向前俯,使头发几乎碰地,将长发向上甩起,在空中有瞬间的垂直后披散深厚,也可向两侧甩发,美妙别致。
三、课堂小结:
你们听了这首《阿里山的姑娘》后有什么感受?课下请再找一些关于台湾的歌曲,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
1 / 1。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阿里山的姑娘》教案 (1)

二、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1、小伙伴唱歌曲引子部分出场并介绍阿里山并带我们去欣赏阿里山的风景。
2、阿里山不仅山美水美,阿里山姑娘的歌声也这么美,我们也想来学一学。
你可以教教我们吗(高山族小伙伴教唱)那咿努娃那咿呀那哟嘿3.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旋律上方出现了自由延长记号如果没有自由延长记号又是怎样的效果呢听老师演唱作对比,因为阿里山这个地方山脉相连她们喜欢在山间唱歌而歌声就在山间回荡出现,动听极了。
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我们一起来感受阿里山的山脉相连吧!4、阿里山的风景太美了,老师也想唱一唱阿里山的歌。
同学们仔细聆听找找演唱景美的歌词。
①用“啊”进行模唱,再对比旋律。
②阿里山的风景这么美,我们用优美的声音朗读一下景美的歌词。
③分组演唱,对比两句歌词。
5、阿里山不仅风景美,人也很美,我们一起聆听歌曲一边思考哪些歌词是歌唱阿里山人物的①找出描写人物歌词。
②旋律随琴练唱。
③歌词填词演唱及男女分角色演唱。
6、随钢琴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一遍。
7、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8、第一遍结束后出现了反复跳跃记号,从反复记号处再次反复一遍后跳过一房子直接接二房子,对比两遍的结束句,找出装饰音前倚音,说说在它在这里出现给歌曲带来怎样的效果,并教唱结束句。
啊啊9、随伴奏乐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全曲。
10、同学们唱得太好听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唱,请一位同学来为歌曲划分角色演唱,随伴奏音乐分角色演唱歌曲。
1、聆听阿里山的介绍。
2、听老师弹演唱感受歌曲情绪。
3、学唱歌谱,熟悉歌曲旋律。
4、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
三、拓展1、同学们真是唱得特别动听,我们阿里山的伙伴不仅能歌而且还很善舞。
她们邀请我们参加篝火晚会,你们想去吗那赶紧让高山族小伙伴教教我们动作吧!2、教舞蹈动作。
3、边唱边随音乐律动表演。
1、分角色演唱2、边跳边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去欣赏了阿里山的美丽风光,感受到了阿里山伙伴们都能歌善舞。
你们开心吗自古以来宝岛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让我们唱着阿里山的山歌,共同期盼宝岛台湾可以早日回到祖国怀抱吧!唱着阿里山的姑娘离开教室七、板书设计阿里山的姑娘1=bE 4/4 优美欢快景美人美。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六年级音乐阿里山的姑娘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六年级音乐阿里山的姑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fe81ce4b73f242326c5f6c.png)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六年级音乐阿里山的姑娘教案《阿里山的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学生能够了解台湾阿里山的风土人情,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台湾,激发学生“两岸一家亲”的思想感情。
2、学生通过体验、模仿与探究,能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特点,并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由邓禹平作词,张彻作曲,写于1947年,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
歌曲旋律亲切流畅,略带俏皮,体现了阿里山姑娘活泼的性格。
歌曲中连音线贯穿始终,教师教唱中要注意一字多音的演唱特点,引导学生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唱好一字多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聆听法、体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站在高岗上》。
师设问:①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②歌曲中的“高岗”是哪里?生答:阿里山。
2、播放阿里山的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阿里山的风光,了解阿里山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体会到阿里山山美、水美、人更美,为后面赞美阿里山做铺垫。
3“寄来的祝福”,引出“连音线”。
出示旋律:师设问:同学们知道这句旋律出自哪首歌曲吗?《阿里山的姑娘》二、新课教授:1、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师设问:这首歌由几部分构成?引子、主题2、师范唱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唱引子部分。
①师范唱引子部分旋律,生模唱引子旋律。
②师板书引子旋律走向的高低。
③学唱引子部分的歌词。
④了解延长记号。
4、学习主题音乐,找出相同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能找到主题旋律中的相同的旋律吗?点生回答①请女生唱红色相同的旋律。
②请男生唱蓝色相同的旋律。
5、用“lu”模唱旋律①师伴奏学生用“lu”模唱旋律,注音一字多音的演唱。
②放伴奏师生齐唱主题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岸情深》
【教材分析】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由邓禹平作词、张彻作曲,写于1947年。
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由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唯一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名歌,又使用铃鼓和小鼓等乐器,在当时的国语流行歌曲中独树一帜,曾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台湾歌手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
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与欣赏,让学生感受台湾民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用听唱法、情感导入法、合作学习法等方式学习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阿里山的姑娘》热烈欢快的情绪。
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
【教学重点】
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够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阿里山的姑娘》热烈欢快的情绪。
【教具、学具准备】
钢琴(电子琴)PPT课件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整顿坐姿。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七子之歌》提问:你知道七子指的是哪些地方?
(生说,老师补充)
2.现在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已经陆陆续续回来了六个,只剩下了宝岛台湾,尽管回归
之路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坚信总有一天海峡两岸会再次团聚,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
首有关台湾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三、关注音乐,有效聆听
1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抒情优美,欢快活泼
2.再来听一听,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中速稍快
3.这首歌曲是4/4拍,强弱规律是怎样的?让我们打着拍子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分
为几个部分?两个
四、巧解难点,学唱歌曲
1.第一段旋律情绪怎样?
优美抒情,让人陶醉
2观察旋律线,让学生跟琴视唱一下歌谱。
3.加上歌词唱一唱。
4第二部分情绪变得怎样?欢快热烈活泼
5弹琴指导唱,逐句处理感情。
五、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1.接龙的方式唱一唱,老师唱前面的副歌部分,学生唱第二部分。
(弹琴唱)
2.比比看,哪个组唱的好。
(分组跟伴奏演唱)
3.观看宋祖英演唱的《阿里山的姑娘》(放视频跟着跳)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欣赏由鲍元恺改编的管弦乐《阿里山的姑娘》。
1.说说乐曲情绪?
2.拿出自制打击乐器,再听乐曲,当听到主弦出现时为音乐伴奏。
X X|X XX |
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