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人教版七年级上同步练习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检测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沧.海()碣.石()澹.澹()竦峙.()天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任职之地。
C.“左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且是降职。
D.《次北固山下》的韵脚有“前”“悬”“年”“边”,押“an”韵。
3.文学常识填空。
(1)曹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主要有《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李白,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唐朝____________(诗歌风格)诗人,有“____________”之称。
(3)《次北固山下》选自《____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____(体裁)。
(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天净沙”是__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__。
4.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3)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4)《观沧海》中运用想象的手法进行描写的句子是:(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旧事物必将为新事物所替代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你的想象力,改写下面的句子。
(100字左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是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6.综合性学习。
为培养同学们对诗歌 兴趣,感知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吧。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碣石(jig)枯藤(kū) 断肠人(cáng)
C.萧瑟(sè) 天涯(yá) 夜郎西(láng)
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C项正确。ABD三项修改为:A. 子规啼(tí);B.断肠人(cháng);D.潮平(cháo)。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词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班别:姓名:学号:《观沧海》一、知识填空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 , 它是一首它是一首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家、家、。
他的诗以二、用 / 区分这首诗的朗诵节奏:, 字见称。
诗, 从表达方式看 ,,末年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此中。
星汉绚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4、最能表现作者广博胸怀的诗句是:四、研究提升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概括主题。
2、下边的诗句描绘沧海的情形, 有动有静 , 试作剖析。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3、下边的诗句中 , “若”字用得好 , 请你谈谈幸亏哪里。
日月之行 , 若出此中。
星汉绚烂 , 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一、知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 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 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二、用 / 区分这首诗的朗诵节奏: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四、研究提升1、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风景?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想象“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是如何的情形, 假如你身临其境将会有如何的感觉?4、“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一联 , 向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 作简要剖析。
《天净沙秋思》一、知识填空1、从诗歌的体裁看 ,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练习(共6题;共28分)1.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
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pāo()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chà()那间僵直了,随既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扑撒________ 模________ 样(2)根据拼音写汉字。
pāo________ 举chà________ 那(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4.选词填空。
(1)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________ (A.攀附 B.依附 C.附着)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________ (A.举起 B.掀起 C.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huái shù________上的葡萄wàn________再也pān fù________不住了,才松了一下quán qū________的手脚。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liāo________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1 /5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课《古诗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A.次.北固山下。
()B.客路..青山外。
()C.海日生.残夜.( )D.断肠人...在天涯。
()2、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枯藤/老树/昏鸦,D.断肠/人在/天涯。
3、填空。
(1)《次北因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2 / 52的抒发关怀和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上》的颈联既写了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语言应用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山岛竦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幸甚至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客路青山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海日生残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句名篇2.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牵挂中。
三、选择题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四、语言应用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五、选择题5. 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三套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jié()石澹澹()()萧瑟()()没马蹄()白沙堤()二、下面各句中都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幸甚至栽,歌以泳志。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县。
()3、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三、填空、简答。
1、《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字,(朝代)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长。
他与其子、合称“三曹”。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代诗人。
3、《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按文后要求答题。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在横线上补全省略的句子。
2、这首诗选自《》,作者是代大诗人,字,晚号。
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4、如果在标题的“春”字前补上一个字,以准确显示诗人出行的时间,可为:春。
5、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答:*7、歌咏西湖的古诗词也不少,你能否试着写出两句呢?(作者:)训练二一、找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括号内。
1、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呜蝉。
()2、枯腾老树昏雅()3、路转溪头忽现()二、填空。
1、《西江月》一词选自《》,作者,字,号,(朝代)著名的词人,与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2、“西江月”是名,这首诗里写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图。
词中作者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三、选择题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3.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的?
14.诗中哪几句诗是写现实的?哪几句诗是写想象的?
15.诗中哪几句诗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 Nhomakorabea。(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四、诗歌鉴赏
8.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本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
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牵挂中。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6.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19.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7.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同步练习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甚至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充满趣味性,请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3.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中。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9.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10.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4分)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6.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17.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