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4 古代诗歌四首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竦.峙(shǒng) 萧瑟.(sè) B.天涯.(yá) 枯藤.(téng) C.沧.海(cāng) 碣.石(jié)D.澹.澹(dàn) 咏.志(yǒng)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

4、古代诗歌四首复习题(解析)一、基础知识巩固.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澹澹()竦峙()枯ténɡ( ) 天yá( ) xiāo sè(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临:(2)水何澹澹澹:(3)山岛竦峙竦峙:(4)海日生残夜生:(5)乡书何处达书:(6)断肠人在天涯断肠: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

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朝的王湾。

“次”是“停宿”的意思。

B.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东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筒,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1.正确答案为B,应为téng。

2.正确答案为C,应为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1)“丛生”;(2)“海日生残夜,___入旧年”;(3)“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4)“落日熔金,一树如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正确答案为A,应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中的描写之一,不是全诗的重点。

5.诗人写了___尽和子规啼的景物,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气氛。

6.诗人表达了思念和离别的情感。

7.天净沙是地名,秋思是诗名,被誉为元曲中的代表作。

8.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

9.这首小令表达了思念之情,离别之苦。

10.诗人描写了船行经___的景象,融入了自然元素,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11.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5.描述了杨花和子规鸟,渲染出了无限悲凉和感伤的气氛。

6.诗人听闻友人将左迁龙标,感到惆怅和恋恋不舍。

7.这首曲子的名字是《秋思之祖》。

8.这幅画描绘了深秋晚景。

9.表达了游子在天涯漂泊时的孤独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10.描述了船行得很快,让人感到急切、好奇和惊喜。

11.这个场景让人感到急切、好奇和惊喜。

12.描述了千嶂之外的长烟和落日,以及孤城的闭合。

人教七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题

人教七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题

人教七年级上册诗四首练习题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观沧海》一、常识填空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

他的诗以见称。

二、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秋风萧瑟,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XXX。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请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豪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类豪情?3、“XXX生残夜,XXX入旧年”一联,向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扼要分析。

《钱塘湖春行》一、常识填空1、《钱塘湖春行》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钱塘湖春行》选自《》,作者,字,号;是代著名诗人二、用/划分诗句的朗诵节奏: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按请求写出诗句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2、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3、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4、抒写墨客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四、探究提高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到处”“家家”就没有这类效果。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古代诗歌常常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A. 丰富的词语B. 优美的韵律C. 生动的描写D. 深刻的思想2. 下列哪一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A. 《鼓诗》B. 《古朗月行》C. 《塞下曲》D. 《望岳》3. 古代的诗歌多以 __________ 开头。

A. 丰收B. 秋风C. 春天D. 往事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明日歌》D. 《静夜思》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乌衣巷》C. 《静夜思》D. 《春晓》二、填空题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描写 _______ 的诗句。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 _________ 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3. “看取眼前人,胜似闻名人”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代杜甫的《望岳》中的描写_______ 的诗句。

5.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三、判断题1. 南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秋”字可以理解为子夜。

2.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写了远方的风景和壮丽的景色。

3. 宋代苏轼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4. 古人的诗句通常要求严格地去对仗和平仄。

5.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人生多变的感叹之情。

四、简答题1.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的“以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2.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的“用典”手法。

3.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对仗、平仄。

4. 《塞下曲》是一首描写什么主题的诗歌?5. 在古代诗歌中,用“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样的描写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五、论述题《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表达了古人对时光流转的感叹之情,请以这首诗为例,说明古代诗歌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传递出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和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代著名诗人(姓名)字,号。

4、《天净沙. 秋思》中的“天净沙”是,“秋思”是,作者是代著名作家。

二、整体感知。

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2、《观沧海》是写景抒情诗,描绘了一幅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抱负。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4、《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5、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6、《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基础知识1、按原文填空。

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③《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____ 。

④《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jié()石澹澹()()萧瑟()()没马蹄()白沙堤()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B.《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翼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乐府诗,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前三句都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辩。

B.前三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1:
( 一) 观沧海
曹操
1. 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 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 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4. 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 最好也是四个字) ,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5. 填写。

(1) 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___________ 。

(2)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 ___________ 后四句写___________ 。

(3) 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 ___________ ,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 。

(4) (4) 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 选择。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
A. 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 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 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2) 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 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 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 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 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 《钱塘湖春行》一诗,处处紧扣早春西湖的特征,描绘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迷人景色,
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发了诗人之情。

2. 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
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3. 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 这首曲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
2. 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
3. 展开想像的翅膀,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改写成一段散文。

4. 本曲可分两层。

在文中用“II”标出,并写出层意:
5. 全曲感情的基调是()
A、依恋
B、悲伤
C、惆怅
D、痛苦
(四)次北固山下王湾
1. 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2. 请找出本诗的韵脚。

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

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
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
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2:
一、用原文回答:
1、曹操在《观沧海》中用,写出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与磅礴的气势。

2 、表达了王湾的思乡之情。

3 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春意的诗句是
4、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最能表达天涯游子心境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怎样的感觉?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字暗示了季节?
4、诗中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喜欢诗中的哪些诗句?请你从中选出一句,做一点赏析。

三、阅读《天净沙。

秋思》,回答:
1、一切景语皆情语。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绪。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3、小令描绘的景物带有鲜明的时令特征,如与秋、夕阳相照应的景物就有、。

4、写出两句连贯的,且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种含义的诗句。

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