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精

合集下载

兰州理工大学排名

兰州理工大学排名

兰州理工大学排名兰州理工大学是我国一所具有较高学术声誉和教学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45年,是中国学院派大学之一,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所重点高校。

兰州理工大学在中国大学排名中一直保持较好的竞争力。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兰州理工大学在全国综合排名中稳定上升,在2018年位列全国综合排名第170位。

在“中西部地区综合排名”中,兰州理工大学位列第12位。

这一成绩显示了兰州理工大学在中国大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兰州理工大学不仅在综合排名上有所突破,在一些专业排名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根据中国学科排名发布的数据,兰州理工大学的化工与材料科学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位列前100名。

同时,兰州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兰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也在国内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兰州理工大学在研究生教育领域有一批优秀的学科和导师。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排名中,兰州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都处于较好的水平。

兰州理工大学严格遵守国家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多年来,兰州理工大学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办学、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等方式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这一举措也为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兰州理工大学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尽管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待提升的空间,但兰州理工大学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生的关注和追捧。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兰州理工大学将会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是兰州理工大学下属的研究生教
育机构,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

下面将对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进行详细介绍。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XXXX年,是兰州理工大学
传统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科研设施。

研究生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的研究生,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设有多个研究方向,涵盖工科、
理科、文科等多个领域。

研究生院拥有一流的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同时,研究生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

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院的核心工作之一。

研究生院秉承“严谨、求实、创新、博学”的培养理念,注重学术研究和科学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研究生教育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研究生院还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积极组织学
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研究生院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总之,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是一个注重学术研究,培
养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的机构。

在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
培养下,学生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为科研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将继续努力,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研究生。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校友汇总(企业界精英篇)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校友汇总(企业界精英篇)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校友汇总(企业界精英篇)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兰州理工大学以“工程师的摇篮”而著称,是中国近代培养国防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丁法斗:高级政工师,现任甘肃机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于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

王习诚:现任宏业集团董事长。

王延合: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昌银:现任重庆市黔江区恒热冷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建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向家坝水力发电厂厂长,党委书记。

王垚浩:现任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

王俊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新疆第四建筑公司总工程师。

王胜航: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王起新:现任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晓东:现任捷酷喷涂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骐:现任甘肃三联自控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新惠:现任东风日产(北京)福源专营店董事长。

文小红:广州润肤堂化妆品有限公司。

方天容:研究员,现任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质量标准部部长。

卢长城:现任上海华龙测试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军伟,现任中国建筑装饰集团华鼎北京分公司经理。

田世忠,现任环球阀门集团独立董事。

田国庆,现任烟台智联科创科技园管理公司董事长。

田修平,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兰州维尼纶有限公司董事长。

史仁明,现任上海瀚盟傲拓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付大志,现任北京世纪和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志坚,现任中联认证中心主任。

代慧忠,现任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文章,现任甘肃泓文建筑设计院院长兼高级工程师。

冯永钢,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博森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兰金庄,现任沈阳博林特电梯天津分公司总经理。

兰建军,现任小拇指创始人、总裁,司辉,现任重庆欧瑞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吉西平,现任《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

兰州理工大学+学校周边

兰州理工大学+学校周边

兰州理工大学学校周边1.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距市中心约3公里,海拔高度1550米-1750米,占地面积2800亩。

是全国距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之一,它交通便利。

公园依山傍水,山势起伏,园内树木葱郁,空气清新,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多处纪念林、纪念碑最具特色。

造林历史始于1942年,据载是中国最早开展干旱荒山水土保持造林的地方。

2.雕塑—黄河母亲: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

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

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3.中山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

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

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4.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

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

5.兰州水车园:水车园位于市内滨河路西段,东邻“黄河铁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

6.甘肃省博物馆:坐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南侧,是一座省级地志性博物馆。

它的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组建的甘肃科学教育馆。

兰州理工大学网络拓扑图

兰州理工大学网络拓扑图

H3C服务于兰州理工大学案例相关内容相关方案兰州理工大学创建于1919年,历史悠久,几易校名, 2003年,学校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同年,学校同时实现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零的突破。

兰州理工大学校园网终端接入点达到13000多个;校园网覆盖了相距4.5公里的西校区和主校区的全部区域,建设了3节点的万兆环形骨干网。

2009年校园网改造后,纯IPv6网络投入使用。

校园网拥有一个1000M教育网IPv4出口、一个1000M教育网IPv6出口、1条百兆电信线路、1条百兆网通线路和一条百兆铁通线路,对外连接总带宽达到了2300M。

多套校园重要业务系统运行在校园网络之上,如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安校园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实验管理平台、HIS系统等等。

校园网络由3台H3C的S7500E交换机组成了10G RRPP的万兆以太网环网,实现了骨干网的高带宽、高可靠的互联;覆盖了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等区域;汇聚层采用全光纤千兆链路上行到核心骨干;接入层采用了三层到桌面的组网方案。

校园网通过部署全面支持IPv4/IPv6双栈协议的H3C交换机200余台,实现了IPv6校园网用户接入和CERNET2的骨干IPv6互联,为下一代IPv6试商用网络打下基础。

依托万兆校园网和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建成了校园IP智能监控系统,开启平安校园新时代。

如您需进一步了解,请点售前咨询IT/科技兰州理工大学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应用复杂、业务丰富的网络,同时集成了教学、科研、学生、家属用户等综合性网络,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核心层采用华为3Com S8512万兆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西校区核心设备,同时两个S8512 之间采用10GE进行互联,满足校园网骨干的高带宽的要求。

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别采用S6506R汇聚交换机或其他三层交换机。

在校园网的内部为了采用VG语音网关开展语音业务,同时在校园网内部建立了IPv6的科研网络,在出口采用华为3Com NE40路由器作为出口路由器直接与Cernet2相连,NE40上同时增加NAT单板来实现V4网络与V6网络的相互访问,在IPv6科研网络上进行6to4、NAT-PT、BGP4+等相关路由协议以及过渡技术的实验,提高用户对于下一代网络的认识。

兰州理工大学校史

兰州理工大学校史

兰州理工大学校史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13级法学一班李辉辉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日兰州理工大学校史一、1919年5月,甘肃省署创办甘肃省立工艺学校,委任牛载坤为第一任校长。

二、1921年,为甘肃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具有实业救国思想的水枏继任校长。

三、1924年,为甘肃省立工业学校四、1927年,为甘肃省立工科职业学校;五、1929年,为甘肃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六、1936年,为甘肃省立兰州工业职业学校;七、1944年,改为甘肃省立兰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3年8月~1945年7月由崔雨田任校长1945年7月~1946年3月由蒲敏政任校长1946年4月~1946年7月由胡嘉善代理校长1946年8月由王绍文任校长学校从创建起,校址即采取借用和租赁房屋的方式。

1919年借甘肃教育会会址办了第一个班编毛科1927年租兴文社房屋一院。

1936年,属于学校自己的校舍在萃英门举院(又称贡院,地处西关什字附近)终于落成,从此,结束了以借租房屋办学的窘况。

专业设置,基本上是“通才教育”,按照定例,以“科”为单位划分学业门类,安排教学。

同时,也跟着产业的需求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年年有所增加和减少。

八、1949年8月26日,兰州宣告解放,甘肃省立兰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8月由原校长王绍文为代理校长,又派王佑民担任副校长,吴濂为代教务主任。

1950年12月,甘肃省委任命周笃彦为第一副校长,1956年1月,改任校长。

九、1952年11月26日,经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名为甘肃省兰州工业学校(简称兰州工校),归属甘肃省工业厅领导。

1954年,电机制造工业部领导学校,关系由地方转移到中央。

1956年,城市建设部和电机制造工业部协商决定,把土木科从兰州工校分离出来,另建立由城市建设工业部领导的、城市建设总局代管的兰州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并投入基本建设资金,平整校址场地,修建了第一幢教学楼(即今7号楼),筹建工作开始。

1952年,报经甘肃省工业厅同意,兰州市政府批准,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划拨土地420亩,建设永久性新校舍。

兰州理工大学各专业介绍

兰州理工大学各专业介绍

兰州理工大学专业介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成型领域内的工程设计、试验研究、技术改造、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工矿企业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也可从事机器零部件的现代化成型生产和质量控制、性能改善、合理选材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本专业包括金属压力加工等多个专业方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设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硕士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物理化学、金属学原理、材料成型原理、加工过程传输原理、材料加工工艺和设备、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工装模具设计、CAD/CAM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宽广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工矿企业从事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也可从事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材料成型等方面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设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硕士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物理化学、材料学概论、冶金传输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构设置2002年,学校水利水电工程、流体力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0月,组建成立“流体动力与控制学 院”。学院创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
2004年10月,学校成立兰州理工大学风能技术研究中心,挂靠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
2005年,学院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信息显示,学院有5个教学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 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领域2个;有教职工99 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21人,研究生406人。
发展历程
学院前身
组建成立
教育教学(2张)1954年,中国第一个水力机械专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筹建。 1955年,水力机械专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招生。 1961年,该专业水轮机专门化(含部分泵专门化、液压传动专门化及流体力学教师)迁往富拉尔基哈工大分 校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迁至秦皇岛改名为燕山大学)。 1965年8月,中央一机部决定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水力石油机械系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三个 专业共104名教职工、335套(台)设备、4300多册图书资料整建制搬迁到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前身), 并入机械二系,于当年招收新生60名。 历史照片1970年,液压专门化从水机专业分离出来并组建液压专业。 1971年,学校液压专业开始招生。 1981年,学校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水力机械)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点,液压传动(机械电 子工程)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1年,学校从机械二系分出水力机械工程系和液压气动工程系。
甘肃省精品课程:《流体机械原理》、《液压元件》、《工程流体力学》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信息显示,学院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二等奖、大学生 节能减排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三等奖、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大学生互联+三等奖等100余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研究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现代服 务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重大科技任务和加 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大措施;
二、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制造业发展战略与技术经济政 策;
6. 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与技术经 济政策;
7. 研究城市发展与城镇发展战略与技 术经济政策。
三、子项目设置情况
甘肃省新型工业化技术发展研究 一级子项目
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
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子项目设置情况
子项目2—制造业及能源、交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制造及能源、交通的发 展趋势和特点。
现状分析:系统研究我省制造及能源、交通基本情况与省外相对比 提出我省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的重大需求。
信息化及 信息产业 发展科技 问题研究
制造业及 能源、交通 发展科技 问题研究
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 战略研究
二级子项目
装备 制造 业
材料 产业
石油 化工 产业
能源 产业
城市化与城 市发展科技 问题研究
交通 运输

现代服务业 发展科技 问题研究
轻工 业
三、子项目设置情况
子项目1—信息化及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省内外乃至国内外信息化及信息产业
➢ 战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研究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 体布局,提出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及重大项目等。
➢ 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充 分借鉴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安排。
三、子项目设置情况
子项目4—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规律,采用对
局,提出城市化过程中优先发展的领域、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
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我省城市化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而
采取的科技发展对策和措施 。
三、子项目设置情况
子项目5—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省内外服务业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以
及正在进行的服务业大发展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三、子项目设置情况
➢ 子项目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和特点。
➢ 现状分析:系统研究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与省外相对比提出 我省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的重大需求。
➢ 发展思路研究:研究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未 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特别是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
4. 通过研讨会、共享交流材料等方式加强各 子课题之间的交流,运用工程、技术经济和管 理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确定甘肃省工业化 发展中重大科技项目和关键技术,并提出相应 的保障措施。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评价我省工业化、城市化、服务业 发展现状与技术经济的需求;
2.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重点产 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及效益与质量的提 高、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及布局,确定我省新型工 业化发展目标与重点,重大关键技术、重大项目 课题及对策措施;
二、主要研究内容
3.研究伴随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城市化发展 进程、布局及对科技的需求,提出科技发展战 略、目标、重大科技任务和对策措施;
发展思路研究:研究我省制造及能源、交通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 提出未来15年制造业及能源、交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特别是未 来5年的阶段目标。
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研究我省制造及能源、交通发展的战略 重点和总体布局,提出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及重大项目。
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现状分析:分析我省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与劣势,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
题、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
发展思路研究:研究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未来15年服务
业相关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特别是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
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研究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
局,提出服务业发展进程中应当优先发展的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四、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与省政府办公厅工交处、省 发改委、省经委、工业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等沟 通,收集各项统计资料和数据。
2. 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相结合,建立数学 模型,完成对历史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基本摸清 甘肃省工业化、城市化及服务业现状。
四、研究方法
3. 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找出甘肃省与 其它地区工业发展的差距以及存在的问题。
比分析提出我省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需求分析:分析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省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对
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科技发展的切入点。
发展思路研究:提出未来15年城市化科技发展总体目标和量化指标,
特别是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和量化指标体系。
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研究我省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总体布
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四、研究方法
本专题研究将以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 为主,采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借鉴 法、对策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运用技术 经济学、管理学(特别是创新管理、战略 管理)、工程管理等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题中特别注 意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
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现状分析:系统研究我省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基本情况,并与省
外相对比,提出我省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
发展思路研究:提出未来15年信息化及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总
研究:研究我省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发展的
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点 以及重大项目。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甘肃省新型工业化技术发展研究专题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院
二○○五年三月
一、总体思路
本专项的研究的总体思路为:
将工业化、城市化、服务业这三个看似相对独 立领域的发展问题整合到一个专题中予以研究,不 仅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而且充 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