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38张PPT)

善于学习思考、勤于动手实践、 谨于治学研究、 勇于探索创新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 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 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 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 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早期 图画
晚期 甲骨
雕塑
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 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 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 教艺术的同时,有机 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 术风格,造像粗犷、 威严、雄健。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 始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 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 绝。
人物 贾思勰
成就 《齐民要术》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钟繇
楷书《宣示表》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取得 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感悟历史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民族 融合带来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繁荣。 2 、这是多民族国家分裂对峙时期,统治阶级为了 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对科学技术给予相当的重视。
王羲之 推算圆周率
顾恺之 《神灭论》
范缜 《齐民要术》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B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A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15张PPT)
1.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作者 贾思勰 3.主要内容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
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 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 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4.评价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 科技与文化
本课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农学、数学、 书法、绘画与雕塑等领域发展的历史。
通过本课学习
1.识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与圆 周率等基本史实。
2.掌握王羲之与《兰亭集序》、顾恺之与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 龙门石窟等基本史实。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他看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认识到在农业生产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才能确保农业丰收。
二、科学家祖冲之
1.人物概况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
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 成就。 2.数学成就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 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 年。代表作是《缀术》。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了中国 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 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5.影响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研读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 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 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 应天时地利?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 北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 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39张PPT)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 在 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 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 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 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雕塑艺术——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 省大同市西北的武州山 北崖上,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现存主要 洞窟53个,大小造像 51000多躯。200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 冈石窟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四、成功原因:
兴趣;创新; 淡泊名利;追求真理; 吸收前人成果; 刻苦钻研;坚韧不拔
除了圆周率,祖冲之 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 测和推算。他制定的《大明历》是 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他还很擅长机 械制造,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 磨、千里船等。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
最佳农学家
二、入选理由:
《齐民要术》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 的农业科学技术著作, 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 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 神,对后世农学的发 展有深远影响,在世 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19世纪英国著 名生物学家达尔文 先生称《齐民要术》 为“古代中国的百 科全书”。 这一书 被翻译成多种外文 传阅,在国际上有 着广泛影响,尤其 是日本非常重视此 书。
洗砚池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摹本
魏碑——张猛龙 碑
魏碑——比丘道将造像题记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 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 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 重,粗犷雄浑。
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草书 金文 行书 大篆 楷书 小篆 隶书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8张PPT)
返回
1.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 题目是选择“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 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他的正确答案是 A、顾恺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王羲之 2、《齐民要术》是一部 A、地理学专著 B、农学著作 C、数学专著D、医学著作 3、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显著特点是 A、承上启下 B、繁荣昌盛 C、辉煌灿烂 D、成就突出 4、下列各项不属于《齐民要术》的内容是 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D、强调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3.地理学
郦道元的《水经注》【北魏】
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 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 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 地形物产、风土人情、 历史古迹等。
返回
1.书法
二、艺术
(1)“书圣”王羲之的 《兰亭序》【东晋】Biblioteka “天下第一行书”返回
王羲之
《兰亭序》
返回
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商]
金文
[商周]
大篆 小篆
[秦汉]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 书巨著,成书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以后, 一说为533年至44之间。《齐民要术》全书共 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七万字,注释 四万多字,共十一万多字;书前有《自序》和 《杂说》各一篇。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 种,记载的农谚三十多条。全书介绍了农作物、 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 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 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 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 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 论述。
精算圆周率 古书的记载只有《隋书· 律历志》 中一段文字:“宋末,南徐州从事史 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 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 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 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 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 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 十二。”也就是说,人们只知道祖冲 之给出了圆周率介于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这个答案,以及两个π 的近似数355/113和22/7。其他就没有 线索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获。”
——《齐民要术》
(1)根据以上材料,选出正确答案(多选)
A.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 B.汲取农民经验,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 C.他的父亲传授了他许多农业知识 D.采集民间的歌谣、谚语 (2)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种作物要充分利用“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 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 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 “二王”。
为古今之冠,笔势
“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
书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课堂小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课堂巩固
1、我们在研究南北朝农业技术发展状况时,主要参考谁的书
A. 祖冲之 B.贾思勰
2001年12月14日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3张PPT)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绘画
雕塑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美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美课件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 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算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方面成就
第四单元三 国两晋南北 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 朝时期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祖冲之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创造了中国 纪协世界之最。这一纪录直到1596年由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打破。
科学家祖冲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天文历法方面成就
第四单元三 国两晋南北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 朝时期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_。 《兰亭集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三 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
本名:王羲之 别称:王右军、王会稽 字号:逸少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汉 出生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 出生日期:321年—379年
书圣
书法、绘画与雕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书法方面成就
地位
如何理解“齐民” 探究 和“要术”?
学习与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 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 民也。""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种谷》 写道:“顺天时, 量地利,则用力少 而成功多。任情返 道,劳而无获。”
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 基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 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 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 没有收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6张PPT)

√B、《水经注》 D、《九章算术》
当堂达标
5、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6、北魏统治者修建石窟、佛像的目的是
√A、宣扬佛教
B、弘扬艺术
C、发展旅游
D、迫使人民信教
数点后的第七_____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 年。 <<缀术>>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数联学合著会作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祖冲之山”。
祖冲之的贡献 圆周率
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刘歆
3.1547
东汉 张衡
3.16
曹魏 刘徽
3.1416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天文历法方面成就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
2、《齐民要术》是一部
√ A、地理学专著 B、农学著作
C、数学专著 D、医学著作
当堂达标
3、下列各项不属于《齐民要术》的内容是
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D、强调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4、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
况,应查阅
A、《论衡》 C、《齐民要术》
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石窟。 (2)代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雕塑艺术——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的武 州山北崖上,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现存主要洞窟 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躯。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龙 门 石 窟
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 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 下第一行书”。他被后人誉为“书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延伸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成就的原因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国家分裂、对峙时期,统治阶级为了 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对科学技术比较重视。 (2)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3)科学家的刻苦钻研和注重实践等精神。 (4)在各民族的密切交往中,不同生产方式的交融,为农业和手工 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 图2 是《女史箴图》摹本,东晋_顾__恺__之__创作的绢本绘画作 品,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3. 图3人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他生活在 _南__北__朝__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 的_圆__周__率__,领先世界近千年。
材料三 如图所示。
材料四 如图所示。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体现了怎样的农学思想?
人物:贾思勰。 农学思想:遵循自然规律。
(2)材料二中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谁?他在数学方面有何贡献?
科学家:祖冲之。 贡献: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材料三中图1和图2的作品名称分别是什么?作者是谁? 图1:《女史箴图》; 图2:《洛神赋图》。 作者:顾恺之。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5)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 影响。吸收异域文化的成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 因素。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 图1是《兰亭集序》摹本,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_王__羲__之__ 的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 D ) 13.|唯物史观|魏晋士人将书法艺术提升到表达人生态度和 展现思想文化的境界,他们的作品崇尚写意与和谐,力 求从书法中寻觅人生的归宿和寄托。这一现象的出现 A. 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 B. 与前人的发展无关 C. 得益于书写工具的进步 D. 源于社会动荡不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 书法“飘若浮云,
(“天下第一行 书”美誉)
矫若惊龙”,被
称为“书___圣___”
《女史箴图》、 擅长人物画
《洛神赋图》
___云___冈_____石窟
继承了秦___汉以来造
型艺术的传统风
__龙___门______石窟
格,也吸收外来
佛__教的艺术特点
《 水经注 》
是一部综合性的 地理学著作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 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
雕塑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
与香山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
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 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 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 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 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北朝书法艺术 魏碑体
《 龙 门 二 十 品 》
绘画
【东晋】的_顾__恺__之_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 《_女__史__箴__图__》__《__洛__神__赋__图__》_。
顾恺之擅长的人物画, 线条优美活泼,人物 传神,富有个性。
三绝: 才绝、画绝、痴绝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九月无霜地也寒。
祖冲之
数学方面成就
时期:中国南北朝时 期数学家,科学家
著作:《綴术》
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 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 的第七位数字,即 3.1415926到3.1415927 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目录
CONTENTS
01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02
科学家祖冲之
03 书法、绘画与雕塑
农学
贾思勰
时期: 北魏 代表作品:《齐民要术》
内容:
1.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 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 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2. 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3. 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
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认为《齐民要术》 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洛神赋图》
洛神的一双眼睛,含情脉脉,似来又去,有无限的 思慕愁怨之情。而岸边的曹植,则不失为一位贵族诗人, 他雍容华贵,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依恋和怅惘。
雕 塑人教南版七北年朝级时上册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 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
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 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 开凿。存有主要洞窟45个, 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与敦 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 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 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领域 农业 数学 书法 绘画
雕塑 地理
人物 贾思勰 祖冲之 王羲之 顾恺之
郦道元
时间 北朝 南北朝 东晋 东晋
南北朝 北魏
代表作
成就、贡献、 地位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 部完整的农书
《 缀术 》 世界上第一次把 《大明历 》圆_周小__数的率点数后值第计七_算_位到
王羲之《兰亭集序》拓片
材料:王羲之自幼好书法。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 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 台。据说,久而久之,池 水都变成黑色了,后来就有 了“墨池”的名胜古迹。
看完上述材料,你有什么体会?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 么做? 我们要学习艺术家们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敢于创新的 精神。
书法方面成就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 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 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除了圆周率,祖冲之 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结果只差50
天文历法方面成就 秒。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
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
《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 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 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本名:王羲之 别称:王右军、王会稽 字号:逸少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汉 出生地:琅邪临沂(今属山 东) 出生日期:321年—379年
书圣
书法方面成就
王羲之的行书、楷书、草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 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 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 代表作《兰 亭集序》被 誉为“天下 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 他与其子王 献之合称为 “二王”。
《女史箴图》
“女史”是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 司马衷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 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 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 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 故称《女史箴图》。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
拓展探究:
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思考:魏晋南北朝 科技与文化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1、北方各族人民的大交融; 2、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3、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 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4、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03 书法、绘画与雕塑 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早期
晚期
图画
甲骨
金大Leabharlann 文字文文篆






小 篆
成型
楷 书
书法方面成就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曹魏:锺繇和胡昭
钟繇 《宣示表》
胡昭作品
钟氏小巧,胡氏豪放
卫恒语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 胡肥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模楷。”
科学家祖冲之
机械制造方面成就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定时器等。
日行百余里
指南车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祖冲之千里船
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 其他方面成就 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
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 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 冲之小行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