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的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兰溪水灾

兰溪水灾

兰溪水灾包刮清顺治至宣统灾情记录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大旱,米昂贵,民食草木。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大水,砚山与大寺岩同夜崩裂,平地水高二丈余。

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水灾。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四月地震。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十二月,大雪月余、深五六尺。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大旱,夏秋无收,饥民多流离,或以观音粉充食。

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大水。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 五月至闰六月不雨,大早,是年大饥。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大水。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六月十三日大水。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大水。

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九月十一日地震。

嘉庆廿五年(公元1820年)大水。

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五月大水。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自四月至次年二月不兩,禾、豆栗、麦无收,大饥。

道光卅年(公元1850年)五月廿五日衢江大水,八月十六日婺江大水,两次皆入城,唯署前与官井头无水。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四月地忽动,门环窗铃琅琅有声。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地震。

十月又地震,凡物悬者皆动摇。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四月大水。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夏大旱,饥民食草木,饿殍满途。

复大疫,死亡枕藉。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四月大水,八月又大水。

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五月大水,水入城市,涨高三、四尺。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自五月至七月初不雨,大旱。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五月初五日大水进城,深五、六尺。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七月大水。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大水入城。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七月大水,衢江两岸民居漂没。

光绪卅年(公元1904年)六月十七日大水。

民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大水。

- 1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4月大水入城,高六尺,一天退。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夏,大杠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七月大水入城,深4尺,二天后退。

【中考真题】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卷(附答案)

【中考真题】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卷(附答案)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1年一群亚洲象一路北上“逛吃逛喝”,人们对它们的爱护与宽容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让世界看到了守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所贡献的中国智慧。

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的是()A.保护、还原生物栖息地B.过度、无序开发旅游资源C.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活动D.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2.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

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

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B.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幔、地核、地壳三层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4.植物豆腐柴(如图),其叶子是制作金华特色小吃“观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长在山坡、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

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种类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5.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加热液体B.测溶液pHC.盖盖玻片D.检查气密性6.司南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

小科将条形磁体置于塑料勺内,在勺下垫泡沫,一起置于装水的纸盘中,漂浮在水面上,能自由转动,从而得到一个仿制“司南”(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南,标为N极B.“司南”能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C.“司南”的纸盘换成铁盘后也能正常使用D.“司南”勺柄的指向与勺内磁体的磁极方向无关7.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金华水资源公报

金华水资源公报

金华江 上游
金华江 下游
兰江及 富春江上游
富春江 下游
浦阳江
曹娥江 百官以上
大溪
永安溪 始丰溪
全市
2016 年 1947.3 1480.7 1605.1 1650.0 1823.3 1821.2 3240.0 2341.7 1623.0 1722.2 1743.9
2015 年 2104.8 1901.4 1983.5 1977.2 2153.0 1949.7 2082.9 2059.2 2018.3 1955.3 1985.4
全市 29 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 7.2615 亿立方米,较上 年末减少 1.8603 亿立方米。
全市总供水量为 17.1923 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 0.5246 亿立方 米。金兰水库向金华市区供水 0.8650 亿立方米。
全市总用水量 17.1923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 7.6710 亿 立方米,占总用水量 44.7%;工业用水量 5.3179 亿立方米,占 30.9%;生活用水量 3.3242 亿立方米,占 19.3%;其他用水量 0.8792 亿立方米,占 5.1%。
单位:毫米
各 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2016 年 136.0 41.8 73.8 262.6 259.9 355.1 72.2 75.7 248.1 105.9 2015 年 50.4 123.5 104.1 116.7 216.3 359.6 257.5 176.8 131.1 115.8 多年平均 70.8 75 149.8 167.4 177.3 257.5 150.1 164.7 117.9 71.1
多年平均 13.1110 5.1404 10.5082 13.1364 8.2007 8.4469 6.7508 15.5791 10.8523 91.7258

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作者:朱华杨琛来源:《工业设计》2021年第05期摘要:“弹性”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去除作用力时能恢复原本形状的性质。

近年来,弹性设计的理念已被应用于设计领域。

本文通过对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解读,并以获得2015年世界建筑最佳景观奖的金华燕尾洲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对弹性设计理念的应用,以应对诸如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关键词:弹性设计理念;滨水景观;应用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5-0100-021弹性设计理念概述弹性概念是国内外景观规划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国外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于1973年首次提出和定义的。

它是指一个系统能够在经受干扰和冲击后,迅速恢复到原状态并保持其主要功能、结构特点和自我调节能力。

沃克(Walker. B)认为弹性是通过利用其不稳定性来吸收破坏,动态的改变自身系统,达到新的“稳定性”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吸收破坏并还原到受破坏之前的过程。

依据弹性的不同内涵,弹性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定义、特性和功能。

弹性设计理念是强调城市规划的新理念。

其强调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概念,它将景观设计的弹性与生态系统的活力结合起来,以防止一些不可预测的变化和灾难。

同时它不仅关乎视觉欣赏,还关乎自然、人类和生存。

因此,将弹性设计理念应用于滨水景观中,应充分考虑景观本身的工程性和生态弹性,在危机发生时仍能保持其主要功能的运行,以创造一个能发挥景观灵活性的空间环境。

2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意义“弹性”设计并不局限于生态研究。

国外一些学者在土地开发利用、水系规划、城乡规划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但由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缺乏针对性,且大多集中在海绵城市规划等领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于弹性理念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是促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最优途径,是一种新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浅析宁海县1988 年“7.30”暴雨洪水灾害

浅析宁海县1988 年“7.30”暴雨洪水灾害

浅析宁海县1988 年“7.30”暴雨洪水灾害宁海县“7.30”暴雨洪灾发生在 1988 年 7 月 29—30 日。

暴雨主要集中在白溪、凫溪和青溪流域境内。

7 月 29 日 16 时到30日23时,白溪、凫溪和青溪流域内的里加坑,马岙,黄坛,榧坑等站过程雨量超过510.0毫米,最大里家坑站526.0毫米,其余站在370.0毫米—470.1毫米之间,降雨时间主要集中于前6—12 小时内。

白溪、凫溪和青溪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水灾害(暴雨及灾害影响情况见附图表)。

1、受暴雨影响主要流域情况。

白溪流域主要由白溪干流和支流大溪组成,流域总面积627 平方公里。

白溪干流流域面积426 平方公里,发源于天台县华顶山,天台县境内流域面积 115.7 平方公里,在庙下坑流入宁海县境内,经水车入白峤港,注入三门湾。

2001 年 12 月建成的白溪水库(大Ⅱ型)位于白溪干流中游白溪村,总库容 1.684 亿立方米。

流域内设有白溪水文站,测站以上集雨面积 266 平方公里,“7.30”洪水冲毁该测站,没有洪水实测资料,根据洪水调查资料计算“7.30”洪水时该测站洪峰流量为 3700立方米/秒。

大溪又称杨(洋)溪,流域面积 201 平方公里,是白溪流域最大支流,发源于深圳镇马岙第一尖南麓,流经宁海城关,在马婆园与白溪汇流后入白峤港。

流域内建有黄坛水库(中型),2006 年建成的西溪水库(中型),总库容 8500万立方米,位于黄坛水库上游 8 公里处。

根据洪水调查资料计算,“7.30”洪水时大溪跃龙街道屠岙胡村断面洪峰流量 2540立方米/秒。

凫溪流域发源于深圳镇马岙的第一尖东麓,主流长 28 公里,流域面积 183 平方公里,注入象山港。

下游设有洪家塔水文站,水文站断面以上集雨面积 151 平方公里,“7.30”暴雨平均降雨量(算术平均值)472.2 毫米,实测洪峰流量为 2280 立方米/秒,径流系数为0.897,洪水总量7133万立方米。

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映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分布越均衡。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折线①表示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2010—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乡村经济繁荣B.城市建设发展C.产业结构调整D.人地矛盾突出热浪是指天气持续保持过度的炎热。

近几十年来,热浪的频度、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在增加。

下图为1979—2020年世界热浪强度和影响面积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越低,热浪强度越大B.南半球热浪强度较北半球大C.纬度越高,热浪影响面积越大D.南半球热浪影响面积较北半球大4.受下列天气系统影响,最有可能形成热浪的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低空经济是指以各种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目前,我国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中具有显著优势的是()A.现代物流运输业B.无人机研发及制造业C.高端芯片制造业D.航空核心设备制造业6.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积极影响有()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①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网络①加快区域人口迁移①提供经济发展的新空间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粮食生产中的碳减排有助于我国实现粮食生产绿色转型。

下图为2000—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碳排放量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时段内,我国粮食生产的碳排放量()A.持续增加B.2004年时最大C.整体减少D.2017年后减少8.有助于粮食生产中碳减排的措施有()①加强碳减排的监测和管理①增加化肥、农药、地膜等物资投入①实施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①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粮食播种面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9.我国西北地区某气象站所在地为平坦的沙石戈壁滩。

浙江省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参考样例)

浙江省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参考样例)

浙江省自然灾害时空特征描述概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会杭州。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08年底全省共有地级市11,市辖区32,县级市22,县36(其中自治县1),乡446,镇747,街道318个。

2009年全省人口____,人口数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回族、壮族、侗族。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该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浙江大陆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

浙江海岸线全长2253.7公里,沿海共有2161个岛屿,浅海大陆架22.27万平方公里。

受东亚季风影响,浙江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由于浙江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洪涝、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

据浙江农业受灾面积统计数据,对影响浙江农业的几种自然灾害进行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旱灾。

每年因灾造成的损失约为______元。

主要灾种时空特征洪涝与暴雨灾害时空特征概述:浙江梅汛期每年都有暴雨与洪灾,洪涝灾害是浙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所造成的损失占浙江各类灾害损失的40%左右。

受两种类型的洪水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浙江洪涝灾害划分为梅雨型暴雨洪水、台风型暴雨洪水和过渡性洪水。

时空分布:①梅雨暴雨由西向东逐渐减少,而台风暴雨则逐渐增强。

钱塘江中上游地区,特别是在新安江、兰江、衙江流域雨涝灾害偏多。

起源于天目山南北两侧的东、西若溪沿溪两岸及下游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时有雨涝灾害发生。

湖州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对策

湖州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对策

湖州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对策叶 彤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要: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最北端的地级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本文介绍了湖州市的洪涝灾害,简要分析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古今的例子论述了洪涝给湖州市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提出了一些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关键词:湖州市;洪涝灾害;防灾减灾1 研究区域概况湖州市地处太湖南岸,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宣城,北濒太湖,地理位置东经119°14′-120°29′、北纬30°22′-31°11′,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湖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总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湖州市东部为水乡平原,平均海拔仅3米左右;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市河流、湖泊面积达536平方公里,境内水系密如蛛网,交织一起,形成江南水乡。

湖州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二区。

总人口259万,其中市区人口108万;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8%。

湖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水陆交通发达,多条公路、铁路、水运航道贯穿湖州全境。

[1]2 湖州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通常是指由于大气降水偏强,致使江河湖海水量泛滥,淹没田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它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洪涝灾害细分还可分为洪灾和涝灾。

湖州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多发生于夏季,且连续洪涝灾害年较多,属太湖流域洪涝重灾区。

 湖州易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可归为四点:一是湖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充足,有些年份可达1500mm以上。

并且由于湖州5-7月受到梅雨带控制,7-10月又受到台风频频侵袭,延续性降雨和短时性集中降雨都有发生,导致夏季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的自然灾害
金华是浙江省各种自然灾害交错发生较多的地区,以旱灾、水灾为主,台风、龙卷风、冰雹也较常见,此外还有霜、寒等气象灾害,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虫灾等生物灾害发生,但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

金华大气含水量较少,气候干燥,盆地小气候多样。

有“金华田多沙,势不受水,五日不雨则旱”的古训,旱灾发生频率相当高。

金华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下游地势平坦开阔,一旦降雨过多过急,就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

虫灾主要种类是蝗灾、螟灾等,蝗虫喜欢干燥,所以往往和旱灾密切相关。

金华历史上发生灾害三个明显的时期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时期和明清时期。

都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垦土地,人口剧增,造成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灾害次数迅速上升。

金华地域旱灾集中在农历六、七、八3个月,尤以六月最多。

部分旱灾延续到十一、十二月。

水灾发生月份比旱灾更集中,以农历五、六、七月居多,七月频率最高,其他月份很少发生。

这种夏、秋季节水、旱交汇,冬、春季节水少旱多的自然条件,容易造成疾疫和饥荒。

公历4-9月是洪涝高发期,尤其集中在5-7月上旬的梅雨季节,大面积、长时间的暴雨,使境内几条主要河流中、下游形成持续时间长达5-15天的多峰洪水过程,当上游干、支流洪峰叠加时,则形成大洪水。

历史上最大的洪涝发生在明永乐十四年(1416),明《金华府志》记载:“金华府五月大水漂屋,七月十五又发洪水,高逾八尺。

”据调查考证,其时,兰江最高水位达37.12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