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辞古琴谱
成公亮秋籁居琴课1:说吟猱,琴曲的段落速度原则、《归去来辞》全曲讲解

《琴课笔录》小引传统的古琴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对弹。
通过对弹,老师以“示范”作为最主要的传授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涉及弹奏技法、音乐结构等等通常不作详细的解说,琴曲曲情内容也只是简单数语的介绍,学生可以自己去琢磨思考。
学生通过和老师无数次的对弹,觉察出自己的弹奏和老师的差异,老师也会从这些差异中指出学生的错误或者差距、不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渐渐体会到琴曲的境界、情感和内涵。
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也使得学生能够很方便地模仿和复制老师的弹奏,尽可能保存老师的某种流派弹奏风格和传承曲目。
对于辨认能力强,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讲,自然是很受用的了。
他把老师的示范作为启发思考的依据和起点,逐步掌握琴曲音乐乃至流派表达的要义。
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法,它的进度是相对缓慢的,效率是相对低下的。
就像当年私塾先生只教学生死背硬记艰深的古文而不作解释一样。
显然,我们不必把这种教学方法当成唯一的金科玉律,而且,在当今如此多样丰富的器乐音乐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学习的方法很多很多,对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余地是很大的。
在我的教学中,完整地示范弹奏一首琴曲固然是重要的一环,也偶有对弹,但会围绕琴曲音乐分析讲述更多的内容,同时会作较多片段的弹奏示范。
古琴的指法、技法在传统的琴谱之中都有简短文字的解释。
然而仅仅靠这些解释和示范动作是不够的。
譬如琴曲中的吟、猱、绰、注,除了示范弹奏动作之外,还应该讲解各个技法动作的要领,左手弹奏动作过程中的指关节、腕关节的动态,手臂的动态,以及各个部分的协调。
就是说,要深入讲解,要直接地、具体地说明,不要总是期待多少年之后才由学生自己领悟出来。
同一个指法到了不同的琴曲之中,为适应该琴曲音乐的表达,或因音乐的柔弱或者刚强的不同、节拍上是“散板”还是“入拍”的不同、速度是快弹还是慢弹的不同,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因此,在传授琴曲过程之中讲解指法技巧更加重要,更加有效。
学生学到的是为音乐内容而设置的一个个指法技能,以及它们在乐曲中完备妥善的安排。
琴学丨《吟猱论》丁承运(上篇)

琴学丨《吟猱论》丁承运(上篇)古琴书论操缦,多转载有传为唐代曹柔的有名的一首《指诀》:“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
把浩如烟海的古琴左右手的演奏方法,概括为吟猱绰注、轻重疾徐八个字,可谓要言不烦。
其中尤以吟猱居首,吟猱(读nao)即今之所谓吟音,俗称颤音、揉弦(相当于西方音乐的vibrato),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音乐表演技巧,有人说不用吟音就无法唱歌,弦乐、管乐器更是无时不在使用着吟音,中外皆是一理。
但中国古琴的吟猱指法无论在变化、表现和使用上又与西方的vibrato有着很大的差异,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极富表现力。
它的显而易见的特点表现为:一、历史悠久——一千三百年前的琴谱《碣石调·幽兰》与《琴用指法》卷子中就记载有吟、獳等指法;晚唐的陈拙在他的古琴指法论述中,就记载了各种吟猱指法及不同的组合变化,如吟、振、撼、猱、敦等计四十一种,足见其渊源之久远,非少数人所能杜撰。
二、蔚然大观,极尽变化——吟猱不但有各种不同特征的变化方式,且各有专名,迄今为止,有名可据的吟猱指法就有六十种之多,成为世界乐坛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中国古琴文化之博大精深,于此可见一斑。
但吟猱之精髓与特色,又远非上述的两个数字所能概括,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为便观览,分为上下两篇论述,上篇专论指法,下篇则探讨其功能特点与审美意义。
吟猱的含义从发声来讲,吟猱是由原音与稍低或微高一点的音迅速交换而产生音的“波动”的演奏方式。
关于吟、猱二字的含义。
“吟”,琴书称“若吟哦然”,或喻之为“寒蝉吟秋”,这是以其音响效果接近于人声或蝉鸣的自然波动而得名的。
“猱”,原字义是猿类的一种。
宋田紫芝《太古遗音·手势图》解释说,“若猿猱升木,躋攀而吟号也。
”猱字取其动作之曲折往复,如猿猴爬树,伸缩自如。
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有:“攀躋分寸不可上”之句,最为猱法传神。
又似急水行篙,水湍篙颤,用尽气力,不离故处。
古琴减字谱对照表

古琴减字谱对照表
古琴减字谱是古琴演奏中常用的一种简谱方法,它适用于那些熟悉
音律的琴友,因为它使用了音符的字谱简写,能够有效提高演奏的速
度和准确度。
下面是古琴减字谱对照表及其使用方法,供琴友们参考。
一、古琴减字谱对照表
1. 前切(Q):箭头向上,表示该音符的演奏应该从前一个音符上滑动
到当前音符。
2. 后落(H):箭头向下,表示该音符的演奏应该从当前音符向下滑动
到下一个音符。
3. 单按(S):一个点表示该音符只需单按琴弦演奏。
4. 双按(D):两个点表示该音符需要同时按下两根相邻的琴弦。
5. 快打(K):该音符只需短暂地敲击琴弦即可演奏。
6. 浮动(F):表示该音符需要轻轻地用手指摇动琴弦,并持续演奏。
7. 滑音(G):箭头向下,表示该音符需要从当前音符向下滑动到下一
个音符,并保持演奏。
8. 扫弦(W):表示该音符需要从上往下扫过一排琴弦,产生一种清
晰的声音效果。
二、使用方法:
1. 根据曲谱的要求,从减字谱对照表中查找相应的减字符号。
2. 按照减字符号的要求进行演奏,注意操作的力度和速度。
3.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乐器或声音的配合,保持节奏和和谐。
4. 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技巧,对减字谱进行调整或改编,创造出更
加优美的音乐作品。
古琴减字谱是古琴演奏中必备的谱表之一,虽然需要一定的学习和练习,但是一旦掌握了技巧,便可以演奏出一些非常传统和优美的曲目。
所以,希望广大琴友们可以认真钻研古琴减字谱,创造出更加绚丽多
彩的音乐生活。
古琴减字谱

古琴减字谱古琴的减字谱也是指法符号,每个部分都是文字的缩写而来,历史上早期的古琴谱是比较繁琐的,后来经过历代琴家的改进,逐步统一,到清末时期已经相对规范。
《琴学入门》是初学者习琴很好的入门资料。
减字谱可以和现代汉语相吻合,取汉语整个字的一半或偏方部首。
顾梅羹先生的《琴学备要》已谈及指法是用来表达意境的技巧,释及细微,各家各谱自有其取音之法,会有些差异解释和用法不同,务必字字分清,不可牵混假借忽略过去。
古琴减字谱 1二、音色符号:声音扩散。
也就是弹空弦。
:泛音。
用你的左手轻轻的指在琴徽上,同时用你的右手弹奏琴弦。
:按提示音。
通过左手钢琴面上的琴弦来弹奏。
音标法在某个音或某个段落前不标注。
:齐平。
泛音句子或段落的开始。
:常规检查。
泛音句子或段落停止。
三、古琴右手指法弹琴是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位置在岳山和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也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体弹入叫“入”,不论弹出弹入,都略倾向琴面,音就会丰满。
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右手弹弦只用大、食、中、名指,小指不用故叫禁指。
四个指头分别弹入和弹出,产生了尸(擘)、乇(托)、木(抹)、乚(挑)、勹(勾)、(剔)、丁(打)、(摘)等八种基本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的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指法演变或者组合而成。
尸(破):大指指向身体内侧,大指中间和最后两段略弯曲,仰卧于手掌下。
玩的时候会突然直立倒下,放开虎口,用碗顶着中段。
食、中名、名三指平直,中指粘在一起,末梢部分凹凸不平,小指微翘,指甲尖微翘。
弹即刻不宜过重,取清脆之音。
陀(陀):大指颠倒,虎口张开,先肉后钉,串出。
它的运动与中段的碗力相结合。
弹完后大拇指仍在掌心下,中、后两根中指伸直,略低于第二中指,手指微张开,小指微翘,指甲尖微翘。
木(擦):食指向内弹。
先肉(摸弦)再钉(拨弦)。
食指弯曲其根部并伸入最后两段。
大拇指中间和最后两段略弯曲,躺在食指下侧。
琴歌 归去来辞 流变考略 - 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 …

使用音列少了“7”; 各段结束音与 谢谱一致; 旋律与谢谱大部分相 同。
指法: 右手增加“擘”,左手没有出现“撞”、“吟”、“绰”,用 “上”、“下”表示移动方向; 没用十一徽位; 泛音、按音弹奏 中增加中指的运用。
《风 宣 玄 品 》( 公 元 1539 年)
同《新刊发明琴谱》
使用音列少了“b7 7”; 各段结束音 与谢谱一致; 旋律与谢谱大部分相 同; 曲尾增加一句旋律。
琴谱的分析主要包括: 分段布局、旋律、节奏、指法。由于 各谱本统一为正调定弦,这一内容将不在表格中重复。另外, 考虑到古琴谱的 节 奏 不 仅 仅 通 过 速 度 标 记 来 体 现 ,一 些 指 法 本身就有特定的速度变化含义,为方便比较,遂将表格中节奏 与指法合称为奏法。
的强弱对比,提 升 音 乐 的 感 染 力。 当 然,琴 歌 讲 究 词 曲 的 搭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Transmutation of Qin Music "Going Back Home" KE Li,ZHANG Wei
( School of Music,Jiangxi Normal Univerasity,Nanchang,Jiangxi 330027)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 此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诗文透露出这位江西 籍大诗人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陶渊明所倡 导的这种田园生 活,不 仅 开 启 了 古 代 知 识 分 子 新 的 生 活 理 念 与方式,而且在赣鄱大地播撒下“耕读”的种子。由于散文之 意与琴乐之趣甚 为 相 合,后 人 遂 将 此 辞 赋 入 乐 创 作 出 同 名 琴 歌,由于作品呈现的生活意境能让人无限向往,所以这首琴歌 数百年间都被广为传唱。
100首古琴音乐,清和淡雅,韵味悠长

100⾸古琴⾳乐,清和淡雅,韵味悠长中国古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弹拨乐器之⼀,距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
古琴的⾳⾊,不似⼆胡如泣如诉,却⽐之婉转缠绵;不如古筝响亮欢快,却见平和沉稳;不像琵琶⼤珠⼩珠落⽟盘式的直接了然,更是细腻含蓄……它和雅⾼贵、悠远沉静,⼀切是淡淡的,却慢慢浸润着⼈⼼,让⼈远离浮躁和喧嚣,回归⽆上⾃然。
今天听歌君为⼤家整理了100⾸古琴名曲,⼤家⼀起来听听看有没有你熟悉的那⼀⾸!01《潇湘⽔云》02《⼴陵散》03《⾼⼭流⽔》04《渔樵问答》05《平沙落雁》06《酒狂》07《梅花三弄》08《阳关三叠》09《胡笳⼗⼋拍》10《醉渔唱晚》11经典曲⽬第⼀辑鸥鹭忘机⾳乐:管平湖 - 古琴碣⽯调幽兰⾳乐:管平湖 - 古琴欸乃⾳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离骚⾳乐:管平湖 - 中国古典乐欣赏唐霓裳⽻⾐长清⾳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获麟⾳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良宵引⾳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春晓吟⾳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乌夜啼⾳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四⼤景⾳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 12经典曲⽬第⼆辑列⼦御风⾳乐:管平湖 - 歌曲合辑静观吟⾳乐:管平湖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普庵咒⾳乐:管平湖关⼭⽉⾳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秋鸿⾳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雪⾳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阳春⾳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渔歌⾳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龙翔操⾳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归去来辞⾳乐:管平湖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 13经典曲⽬第三辑岳阳三醉⾳乐:管平湖 - 歌曲合辑获麟操⾳乐:管平湖 - 古琴回忆⾳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天风环佩⾳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仙操⾳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长门怨⾳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风雷引⾳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胡笳⾳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伐檀⾳乐:管平湖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秋江夜泊⾳乐:管平湖 - 歌曲合辑14经典曲⽬第四辑禅院钟声⾳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碧涧流泉⾳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平湖秋⽉⾳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怀古⾳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双鹤听泉⾳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树临风⾳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秋风词⾳乐:赵晓霞 - 中国民乐⼤师纯独奏鉴赏全集:古琴猿鹤双清⾳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秋塞吟⾳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美⼈兮⾳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15经典曲⽬第五辑⼼何属 [琴歌] ⾳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华严阑若⾳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明⽉⼼⾳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仙翁操 Fairy Old Man ⾳乐:瑞鸣⾳乐;赵晓霞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凤求凰 The Male Phoenix Pursui ⾳乐:瑞鸣⾳乐;赵晓霞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湘妃怨 Resentment of Concubine Xiang ⾳乐:瑞鸣⾳乐;赵晓霞;艾鸿波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神⼈畅 Who is singing ⾳乐:瑞鸣⾳乐;赵晓霞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客⾄琴歌⾳乐:哈辉;赵晓霞;喻晓庆;王佳男 - 虞美⼈(哈辉、赵晓霞即兴弹唱琴歌千年)长相知琴歌⾳乐:哈辉;赵晓霞;喻晓庆;王佳男 - 虞美⼈(哈辉、赵晓霞即兴弹唱琴歌千年)连理枝古琴曲⾳乐:赵晓霞;喻晓庆;瑞鸣⾳乐 - 虞美⼈(哈辉、赵晓霞即兴弹唱琴歌千年)16经典曲⽬第六辑如来藏⾳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听松⾳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桃源春晓⾳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空⾳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王操梧冈琴谱⾳乐:成公亮 - 秋籁⽔⾳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龙朔操⾳乐:成公亮 - 孤⽵君风翔千仞⾳乐:成公亮 - 成公亮古琴演奏选辑-秋籁居琴⾳孤⽵君⾳乐:成公亮 - 孤⽵君风⾳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17经典曲⽬第七辑⽕⾳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明君⾳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洞庭秋思⾳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遁世操神奇秘谱⾳乐:成公亮 - 秋籁太阳和风车的对话⾳乐:成公亮 - 成公亮古琴演奏选辑-秋籁居琴⾳识⾳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忘忧⾳乐:成公亮 - 孤⽵君见⾳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地⾳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18经典曲⽬第⼋辑沧海龙吟⾳乐:乐瑛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楚歌⾳乐:姚丙炎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五捣⾐⾳乐:徐⽴孙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七伐檀⾳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韦编三绝⾳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华胥引⾳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五⽯上流泉⾳乐:裴⾦宝 - 秋湖映⽉——裴⾦宝古琴集洞庭秋思⾳乐:查⾩西 - ⼤师·古琴佩兰⾳乐:群星 - 中国古典⾳乐历朝黄⾦年鉴搔⾸问天⾳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七19经典曲⽬第九辑挟仙游⾳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楼春晓⾳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秋风词⾳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极乐吟⾳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墨⼦悲丝⾳乐:吴景略 - 吴景略-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梧叶舞秋风⾳乐:吴景略 - 吴景略-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秋寒吟⾳乐:吴景略 - 吴景略-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神⼈畅⾳乐:龚⼀ - 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春晓吟⾳乐:龚⼀ - 龚⼀·古琴精忠词⾳乐:龚⼀ - 龚⼀·古琴。
古琴54个减字谱全解

古琴54个减字谱全解今天主要说的是古琴的减字谱,减字谱是古人一项伟大的发明,使得古琴曲的流传与传承变得更加的容易与简洁。
那么什么是古琴减字谱呢?古琴54个减字谱全解 1又称古琴指法谱,是古琴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减字谱是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
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
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
弹琴时,应双手配合弹奏,左右手各有分工。
右手主要用以弹弦。
弹弦时,可运用大指、食指、中指、名指(无名指),不用小指(禁指)。
右手弹弦时,要求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右手弹弦时,若向外弹(从身体一侧弹向琴徽一侧),称为弹“出”。
若向内弹(从琴徽一侧弹向身体侧),称为弹“入”。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古琴的54种指法,初学者用的指法一般不多,最基本的指法有八种,分别为:托、擘、挑、抹、剔、勾、摘、打。
散:只用右手演奏,左手不触弦。
托:右手大指向外弹出。
此手势称为“虚庭鹤舞”、“风前鹤舞”。
擘(劈):右手大指(用指甲)向内弹入。
注:(托、擘)两手势的要义是触弦果断,但同时要松。
抹:右手食指向内弹入。
此手势称为“鹤鸣在阴”。
挑:右手食指向外弹出。
(抹、挑)两手势的要义是:食指触弦应和拇指的托擘一样坚定,但不可过急,动作应平滑。
勾:右手中指向内弹入。
称之为“孤鹜顾群”势。
剔:右手中指向外弹出。
(勾、剔)两手势的要义是:中指的弯曲应如野鸭的脖颈一样:弯曲而不可生硬有角,弯曲过度则触弦过急。
打:右手无名指向内弹入。
称之为“商羊鼓舞”势。
“商羊”是一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只有一条腿。
摘:右手无名指向外弹出。
(打、摘)两手势的要义是:与食指中指平滑的动作相反,名指的触弦应短而脆。
古琴减字谱、指法大全(值得收藏)

古琴减字谱、指法大全(值得收藏)古琴圈琴学 | 琴人 | 琴事 | 琴讯 | 琴论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
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
减字谱指法符号简释大全一.音色符号:散音。
即弹奏空弦。
:泛音。
左手指当琴徽处轻轻一点,右手同时弹弦。
:按音。
左手在琴面上按弦而弹。
按音弹法不在某一音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
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开始。
:泛止。
泛音句或段落止。
二.右手指法:擘。
大指向内弹。
:托。
大指向外弹。
:抹。
食指向内弹。
:挑。
食指向外弹。
:勾。
中指向内弹。
:剔。
中指向外弹。
:勾剔。
勾剔连作。
:打。
名指向内弹。
:摘。
名指向外弹。
:历。
食指连挑两弦或三弦,与挑的区别在于历的节奏较快。
:急历。
食指连挑两弦或三弦,历的弹法比挑的节奏快,急历更有强调快弹的意思。
左手“跪”的古写法符号与右手“急历”符号相同。
:蠲。
在同一弦上急速抹勾,连续出二声,这是蠲一根弦的弹法。
如果是蠲两根弦,并不是按前法先后连作两次,而是在急速连抹相邻的两根弦后,名指随即捂住前一弦的余音。
这两种弹法的蠲节奏相近,弹奏动作则完全不同。
:轮。
在同一弦上急速摘、剔、挑,连续出三声。
:半轮。
在同一弦上摘、剔,连续出二声,其速度通常会比全轮慢。
、:琐、长琐。
在同一弦上急速剔、抹、挑三声为琐,若继而连续抹挑数声为长琐,长琐可加至六到十三声,通常七声使用较多。
、:如一声。
在此符号之前的两声(有时也会数声)要同时弹出。
如相差八度时的按、散音用剔弹出,如同一声。
有时急速弹出的前后两声或数声也称作“如一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化 以 归 尽。乐夫天 命 复 奚 疑!
此曲据《琴学丛书》刊抄本、舞胎仙馆藏本《归去来辞》 译谱,又参照了《中国音乐大全》中杨葆元先生的演奏录音 及郑珉中先生演奏视频增补订正。此曲当属九嶷派古琴大师
6 此减字谱使用广陵神器制作
杨时百传授的琴曲,曲风沉稳,节奏规整,演奏时宜缓慢做 之,归去之兴,似徐徐道来。当体会乐句的语气,从容奏出。 演奏时右手出音要结实,左手吟猱要有度。按音乐句起句两 音均应一绰一注,句尾音亦当徐徐吟哦。即 3 5 3532 1 1 一句,3 当绰上,5 当注下,末尾 1 得音后,要跟随节奏, 徐徐做吟。奏此曲当从细处着手,使每个音均有丰富的音声 变化与层次结构,而乐句又能流畅动听。否则,徒具声表矣!
。
⑥
。
既 窈窕以 寻 壑, 亦 崎岖而 经 丘。
6 6 6 5 5. 5-45 2 2 2 1 1 1-71 2 5. 5 6. 1
。
。
木欣欣以向 荣,泉涓涓而始 流。羡 万 物之 得
1- 2 5. 5 6. 1 1-⑦
。
。收
时,感 吾 生 之 行 休。 第六段
5 5. 5 5 61 6 5 4 54⑧5. 5- 3
7 此减字谱使用广陵神器制作
第二段此处以下以正调记谱,1=F,前 1=后 5
乃瞻 衡宇, 载欣 载奔。 僮
仆
5 3 5 3 5 6 165 5. 5- 5 5 3 5 6 6 1 2
。
。
。
欢
迎,稚 子 候 门。三径 就荒,
2 2 2. 2 3 5 5 5 3 5 2 2 3 3 2 3 2 1
。
。
松菊 犹 存。 携幼 入室, 有
原谱最后一段入慢,然后仍前紧弹,复又又慢、又无板, 曲情跌宕起伏,表现欲了未了,欲止又言之态,耐人寻味。
张心远 2012.6.30
① 郑珉中先生演奏此音为注下,并带有小撞。此曲中相同乐句 中此音演奏方法均同上。 ② 缓慢滑下。下同。 ③ 此处吟要明显略坚硬。 ④ 第二拍时可做小退复。下同。 ⑤ 同注 2。 ⑥ 据郑珉中先生演奏,加小撞。 ⑦ 最后一句要慢收,节奏放缓,似结束。尾音要吟。 ⑧ 做急撞。 ⑨ 吟的幅度由大渐小,最后收于本音。 ⑩ 此处以下原书无板。 11 同注 8。 12 原谱为 一散一泛,改为 的全泛音。
归去来辞
宫调变音不转弦换慢三弦一徽角调宫音凡六段 《琴学丛书》 舞胎仙馆藏本
1=C
河东张心远译谱、整理
定弦:1.2.4.5.6.12
参照杨葆元、郑珉中演奏
第一段 5. 6. 2 2- 3 5 2
1 1 1 6. 1
。 归 去 来 兮, 1- 1 2 5
田园 将芜胡不 6 5 6 5. 5- 3 5
。
⑩ 2 6 5 3 5. 5
。快,仍前紧弹。
。
不 可 期。
怀 良 辰以孤 往,
5. 2 1 6. 1. 1 6. 1 2 6.16.11 5. 5. 5.
。
。
或 执 杖而耘 籽。 登 东 皋 以 舒 啸,
5. 2
1 6.6. 1 1
26
此下无板。
。
临清
流 而 赋 诗。 聊 乘
5 3 3 5 5 1 6 5 6 1 1 11---
。 知 还。 景 翳 翳 2 3 2 1 1 1-
。 以 将 入, 抚 孤
。 松 而 盘 桓。 第四段
6 5 5 5- 2 6 5 3 5 5- 5 3
。
。
归 去 来 兮,请 息 交以 绝 游。 世 与
2 1 2 2- 6 5 3 2 5 5-
6. 1
。
。
我 而 相 遗, 复 驾言兮 焉 求。
6.1 6.5. 5. 5.- 5. 2 1 6. 1 1-
。
。
已 矣 乎! 寓 形 宇内 复 几 时,曷
5 6 6 3 2 1 1 1-
2 5. 6.- ⑨ 2
。 不 委 心 任 去 留。 胡 为 乎, 遑
5 此减字谱使用广陵神器制作
1 6. 1. 1- 5. 5. 2. 5. 5.- 6.
5.
。
。 略快
遑 欲 何 之? 富 贵 非 吾 愿, 帝 乡
6. 1 2-
悦亲
。
。
戚 之 情 话,乐 琴 书以 消 忧。 第五段 1 6. 5 356 1 2 2 4 5 51 41 51 2
。
农 人 告 余 以 春 及,
此减字谱使用广陵神器制作
将有事于
4
5. 2- 2 5. 5 55.- 6. 1 1 11-
。
。
西 畤。或 命 巾 车,
。 或 棹 孤 舟。
5③ 5 6 6 5 5. 5-45④ 1⑤1 2 2321 1 1-71
。
归? 既 自 以 心 为 形 役, 奚 惆
3 5 3 2 1 1- 6. 1 6.1 6.5. 5. 5.- 5.
。
。
怅 而 独 悲。悟 已 往 之 不 谏,知
2 1 6. 1① 1- 5 6 1 6 5 5. 5- 3 5
。
。
来 者之可 追。 识 迷 途 其 未 远, 觉 今
1 此减字谱使用广陵神器制作
3 5 3 2 1 1- 5.5.- 6.6. 11 22 55.② 22-
。
。
是 而 昨 非。 舟 摇 摇 以 轻 飏,
3 2 3 2 1 1 1-
。 风 飘 飘 而 吹 衣。 第二段
2 6 5 3 5 5- 5 2 1 6 1 1-
。
。
问 征 夫以 前 路, 恨 晨 光 之 熹 微
55356612 221 223 2 1 2 1 6
。 园 日 涉 以 成 趣, 门 虽 设 而 常 1- 6 1 6 1 5 5- 3 5 3 5 1
。
。
关。 策 扶 老 以 流 憩,时 娇 首 而 暇
1-
5. 2 1 21 5 5. 5- 2 6 5 3
。 观。 云 无 心
。 以 出 岫, 鸟 倦飞而
3 此减字谱使用广陵神器制作
5. 5- 3 5 3 5 3 2 2 2- 1 3
酒
2 此减字谱使用广陵神器制作
6 5 6 1 2- 3 5 6 6 6 6 5 6 5壶 觞 以自酌,眄庭 柯 以
2 2.- 2 1 1 2 1 2 2. 2- 2 5 3 2
。
。
怡 颜。 倚 南 窗以寄 傲, 审 容 膝 之
2. 2-
。
易 安。 第三段
6 1 6 1 5 5- 3 5 3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