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020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_自动化专业

2503020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_自动化专业
2503020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_自动化专业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学时:80 学分:3.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课程编码:25030210

开设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撰写人:郑雁翎

审核人:XXX

一、课程说明

《数字电子电路》是自动化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阐述数字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入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的数学及物理基础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计算机控制》、《微机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的处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常用数字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潮流和方向,掌握具体数字电路及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能应用常用的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进行逻辑电路设计等,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本科生在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分析、设计、综合与创新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达到掌握先进电子技术的目的。

(表格内容为五号楷体,可分节,与第七项教学内容相一致)

四、教学方式

本门课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并辅之以课堂讨论,讲练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重点难点辅以板书。用于基本概念、理论分析及应用的课堂讲授约占总学时的80%。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约占总学时的20%。本课程安排了5次实验课,以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五、教材及参考资源

教材:

阎石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资源:

[1] 江晓安. 数字电子技术.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克农.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六、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教学目的] 1.掌握数制的定义及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2.掌握掌握BCD码、格雷码编码方法;3.了解编码的一般原则。

[重点难点] 1.几种常用数制间的转换。主要内容: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2. 二进制算术运算。主要内容: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不同之处,补码运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主要内容: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的含义、

研究对象、特点与应用。

第二节几种常用数制间的转换。主要内容: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第三节二进制算术运算。主要内容: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不同之处,补码运算。

第四节常用编码。主要内容:8421BCD码、Gray码的概念。

[考核目标] 课堂考练,每周布置作业,作业量2~3小时,主要针对基本数制转换和逻辑运算问题。

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教学目的] 1.掌握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三项基本定理、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2. 掌握逻辑函数的四种表示方法(真值表法、逻辑式法、卡诺图法及逻辑图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3.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图形化简法;

4.了解最小项、最大项、约束项的概念及其在逻辑函数化简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主要内容:逻辑函数的四种表示方法(真值表法、逻辑式法、卡诺图法及逻辑图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2.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主要内容: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逻辑与逻辑代数的概念。

第二节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主要内容:与、或、非三种基本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

第三节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第四节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主要内容:替代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

第五节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主要内容:逻辑函数的四种表示方法(真值表法、逻辑式法、卡诺图法及逻辑图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第六节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主要内容: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第七节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主要内容:最小项、最大项、约束项的概念及其在逻辑函数化简中的应用。

[考核目标] 作业,课堂考练。主要针对:1.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定理;2.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3.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第三章:门电路

[教学目的] 1.了解门电路的基本概念。2. 了解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3.熟悉CMOS 门电路和TTL门电路。TTL集成门系列,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掌握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以及二极管与三极管的常用开关应用

电路。CMOS门(与非门、或非门、OD门、传输门、三态门等)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TTL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二极管及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1.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2.BJT的开关特性。

3.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二节TTL逻辑门电路:TTL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及TTL门的改进系列,OC门、三态门。OC门的负载电阻的计算。

第三节MOS逻辑门电路:与非门、或非门、OD门、TG门、模拟开关、三态门。改进的COMS门及CMOS门的正确使用。

[考核目标] 课堂讨论和课堂考练。主要针对常用TTL门和COMS门电路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目的] 1.掌握门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2.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即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及数值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3.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重点难点] 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步骤。2.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及数值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主要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

第二节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步骤。

第三节常用组合逻辑电路。主要内容: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及数值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四节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现象。主要内容: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考核目标] 作业,课堂考练和实验操作。主要针对组合逻辑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第五章:触发器

[教学目的] 1.掌握触发器的定义以及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与动作特点;2.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与电路结构的区别。

[重点难点] 1.脉冲触发的触发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与动作特点;

2.边沿触发的触发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与动作特点。

3.触发器的异步置“0”、异步置“1”。

[教学内容]

第一节SR锁存器。主要内容:SR锁存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与动作特点。

第二节电平触发的触发器。主要内容:电平触发的触发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与动作特点。

第三节脉冲触发的触发器。主要内容:脉冲触发的触发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与动作特点。

第四节边沿触发的触发器。主要内容:边沿触发的触发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与动作特点。

第五节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主要内容: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触发器逻辑功能与电路结构的区别。

[考核目标] 作业,课堂考练和实验操作。主要针对触发器RS、JK、D、T、T’等五种逻辑功能及主从与边沿触发器的触发方式,各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目的] 1.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深刻理解时序电路各方程组(输出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常用时序电路,尤其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组成及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异步时序电路的概念。

[重点难点] 1.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同步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3.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时序电路各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输出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主要内容: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组成、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四节计数器。主要内容:同步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五节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考核目标] 作业,课堂考练和实验操作。主要针对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常用典型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功能。

第七章:半导体存储器

[教学目的] 掌握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容量与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的关系,RAM的扩展连接,ROM 的应用。

[重点难点]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半导体存储器的功能及分类,了解它们在数字系统中的作用。

第二节存储容量的扩展方法(位扩展、字扩展)。

[考核目标] 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主要针对不同存储器的存储的特点、使用方法、扩展技术。

第八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教学目的] 1.了解脉冲产生及整形电路的分类及脉冲波形参数的定义;2.掌握一种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脉宽及周期的计算方法;3.重点掌握由555定时器组成三种脉冲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单稳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参数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由555定时器组成三种脉冲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单稳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参数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矩形脉冲的获取方法与主要参数。主要内容:脉冲产生及整形电路的分类及脉冲波形参数的定义。

第二节施密特触发器。主要内容: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计算、分析方法和应用。

第三节单稳态触发器。主要内容: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计算、分析方法和应用。

第四节多谐振荡器。主要内容: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计算、分析方法和应用。

第五节555电路定时器及其应用。

[考核目标] 作业,课堂考练和实验操作。主要针对掌握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以及波形分析。了解波形参数的计算。

第九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教学目的] 1.了解ADC、DAC在数字系统中的作用及分类方法;2.掌握权电阻网

络DAC,倒T型电阻网络DAC的工作原理及DAC的转换精度与速度;3.对具有双极型输出的DAC及权电流网络DAC只做简单介绍;4.掌握ADC的转换步骤、取样定理,掌握逐次逼近型ADC与双重积分型ADC的工组原理及性能指标。

[重点难点] 1.模/数转换器与数/模转换器在转换系统中的应用与地位。2.数/模转换器的原理及其电路,D/A转换的速度和转换精度,模/数(A/D)转换过程中的取样、保持、量化、编码。3.V-T变换型、双积分式A/D、并联比较式A/D、串并型A/D转换器。

[教学内容]

第一节D/A转换器。主要内容:权电阻网络DAC,倒T型电阻网络DAC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A/D转换器。主要内容:ADC的转换步骤、取样定理,逐次逼近型ADC 与双重积分型ADC的工组原理。

[考核目标] 课堂考练。主要针对掌握数字器、模拟器相互转换的方法,D/A、A/D 转换器的精度和速度。了解其中必要的模拟开关,取样保持电路的结构与原理。

七、实践(实验)环节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实践/实验内容] 1.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测试方法;2..测量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利用与非门组成与门、或门和异或门电路,设计三变量表决器,其中A具有否决权,并测量其逻辑功能。3.设计用与非门或者与门和异或门组成实现半加器。

[实践/实验要求] 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即写出用与非门组成与门、或门和异或门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进行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二)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践/实验内容] 1. 测试BCD一七段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计数一译码一显示电路的功能;2. 测试3线一8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3.用74LS138译码器实现逻辑函数。

[实践/实验要求] 1.正确连接测试电路,测试七段译码器的LT、RBI、和BI/RBO 的逻辑功能及译码功能。2.测试由四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组成一个十进制加法计数、译

码和显示的电路,3.测试3线一8线译码器的G1、G2A、G2B的逻辑功能及译码功能,列出功能表并分析其功能。4.实现逻辑函数。写出设计具体步骤、画出接线图、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三)数据选择器及应用

[实践/实验内容] 1.测试数据选择器74LS151,74LS153的逻辑功能,正确连接测量各端点逻辑功能,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151、74LS153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及其应用;2. 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实现逻辑函数;3.用数据选择器74LS153设计三输入多数表决电路;4.用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实现全加器。

[实践/实验要求] 1.学生掌握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学习用数据选择器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组合电路的技能电路的功能。3. 设计实现对应逻辑函数功能,要求写出设计全过程,画出接线图,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四)触发器及其应用

[实践/实验内容] 1. 测量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由D触发器转换成JK、T和T’触发器,由JK触发器转换成D、T、T’触发器。2. 运用双D触发器设计并制作乒乓球练习电路。

[实践/实验要求] 1.掌握基本RS、JK、D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熟悉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时序电路的技能。2.写出各类触发器的特性方程,正确连接测量各类触发器逻辑功能的电路,列出各触发器功能测试表格,并说明其逻辑功能,分析CP、RD、SD端的作用。

3.正确连接转换电路,测量逻辑功能并列出特性表,写出各触发器间转换的方法。

4.设计项目要求画出设计路线。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五)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实践/实验内容] 1.测试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逻辑功能。2.根据移位寄存器特点设计实现环形和扭环形移位寄存器。

[实践/实验要求] 1.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和构成环形计数器。对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能够独立进行分析。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六)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践/实验内容] 1.测试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的逻辑功能。2.利用单片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独立设计任意进制加计数(复位法、预置法均可)。

[实践/实验要求] 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3.画出接线图,正确连接电路并进行测试,自拟表格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七)555时基电路及其应用

[实践/实验内容] 1.测试555定时器逻辑功能,555定时器构造施密特触发器,测试施密特触发器的性能,用示波器观察波形;2. 555定时器构造单稳态触发器的性能测试(*选做),用示波器观察波形;3.测试555定时器构造多谐振荡器的性能,用示波器观察波形;4.设计模拟声响电路。

[实践/实验要求] 1.熟悉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2.掌握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基本应用。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指包含于理论课程内的实践/实验内容环节,与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无该环节的课程不填写此项内容)

(八)综合创新实验

[实践/实验内容] 1.测试按BCD计数/时序译码器组成的分配器CD4017;2.自拟设计实验方案实现多分频电路。

[实践/实验要求] 熟悉集成时序脉冲分配器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实践/实验学时周数] 2学时

[实践/实验方式] 设计型实验

[实践/实验场所] 电子技术实验室

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可开卷或闭卷进行测试,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小测验占总成绩的10%,实验占总成绩的20%。考核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具体内容

九、其他说明

1.课堂讲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全面的教与学习,以基础为主,重点难点突出,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建议本课程在理论讲解的同时,根据情况安插重点章节的习题课;增加较多的上机仿真虚拟实验;在条件具备时,亦可开设一定的硬件实验。

2.课堂讨论:对相关内容及实验安排分析讨论课。

3.课后作业:课后的作业环节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及练习,并结合课程论文和算法程序巩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对整个课程体系的认识。课后作业包括教材每章后面的习题和补充作业,具体形式有:计算题、问答题、算法程序编写、课程论文。

经常浏览国内外各个工科院校电子电子信息类专业方面的网站,搜索有关数字电子技术的信息,参与网上讨论,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参与一些小的科技制作;撰写科技论文等。

……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办公自动化》是我校计算机和财会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全面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主要组件以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全面掌握办公自动化所必备的相关技术手段,并能在今后的办公室管理以及其它管理工作中熟练运用。通过学习该课程,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办公技能,包括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熟练运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时安排】 四大模块共计120学时,如下表: 二、【教学大纲】 编号:ISBN978-7-115-17130-6/TP 课程名称:办公自动化基础教程 xp、Internet知识)、Windows实习实训模块(常用办公软件)(主要内容:基础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 36学时)Windows操作系统(1、互联网知识 主要内容: Windows操作系统、电子邮件的收发、软件下载及安装、可移动磁盘的使用、计算机维护中文打字教程键盘指法练习(键位、功能/快捷键)熟悉手指指法;(所使用软件有金山打字通、打字高手练习) 计算机远程协助应用、推广个人或公司网站、网上购物发布信息资料等: 电子商务. 国际互联网:浏览器的使用、国际著名网站认识(搜索引擎网站的使用)、博客网(电子邮箱及博客主页注册及建立)、网上资料下载(MP3、资料等)、系统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病毒及网络安全等 教学要求:

了解Windows 基本特点、功能;熟悉桌面系统的组成;掌握鼠标、键盘功能键及一些常用快捷键的使用;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资源管理器的使用;了解控制面板与常用附件的使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的输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教学重点: Windows的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开始菜单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控制面板中一些主要应用程序的使用。 实习实训模块 36学时)(2、Word2007 文字排版软件 主要内容: 1.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文字编辑、文字格式化、段落编辑 2. 项目符号及编号:多级目录的制作 3. 制表位:日历的制作、图形的制作 4. 表格的处理:表格的制作、编辑、格式化、公式的操作 5. 图片处理:插入图片、编辑图片 6. 长文档的编辑:书刊的制作、目录的制作、页眉页脚的设置 7. 打印输出:页面设置、打印预览、打印输出 8. 使用公式:运算符及优先顺序,输入和编辑公式,相对、绝对和混合引用,链接公式、外部应用。 9. 工作表函数:函数及其参数,输入函数,编辑函数,组合函数(数学、文本、逻辑、查找函数)、插入函数。使用名称创建名称等。 10. 创建数组公式,控制计算,审核公式,公式的其他高级应用 11. 用图表表示数据:使用图表向导,图表类型,图表选项等数据地图及其编辑。 12. 在Word 2007中插入数据(在Word 2007) 教学要求: 了解Word的功能及运行环境;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熟悉Word工作窗口、菜单、工具栏的操作方法及获得帮助的方法;能熟练运用Word进行工作分析与工作说明书、岗位设计与组织结构图、理念和员工的结合、人员招募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团队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设计制作。 教学重点: Word的功能;Word进行工作分析与工作说明书、岗位设计与组织结构图、理念和员工的结合、人员招募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团队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具体运用。 教学难点: Word运用的设计制作。 24学时)电子表格(3、Excel主要内容: 1. 在Excel 2007工作表中插入数据(在Excel 2007工作表中使用Word 2007 2. 绘制图形对象:使用绘图工具栏、创建形状、添加剪贴画、使用艺术字,使

2503020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_自动化专业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学时:80 学分:3.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课程编码:25030210 开设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撰写人:郑雁翎 审核人:XXX 一、课程说明 《数字电子电路》是自动化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阐述数字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入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的数学及物理基础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计算机控制》、《微机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的处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常用数字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潮流和方向,掌握具体数字电路及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能应用常用的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进行逻辑电路设计等,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本科生在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分析、设计、综合与创新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达到掌握先进电子技术的目的。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地位: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目的: 本课程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木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在实验实月训基础上,能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要求,完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课程任务: 1.掌握电工技术领域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掌握一般电路和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2.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作用和功能,并能正确使用 3.受到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能使用最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能独立完成不太复杂的电工电子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4.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一 后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要求: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二章电路的稳态分析 教学要求: 通过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 定理、诺顿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正弦电压与电流;正 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电容、电感、兀件的交流电 路;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复杂交流电路 的分析与计算;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负载星形 联接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电 路的功率。 一 重点:戴维南定理;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 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功 率。、 、亠、 亠 难点: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复杂交 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 教学内容: 模型通过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和电的作用与號部分姆路 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电路 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 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等 重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 念及计算 难点: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概念 第一节电路的基本 (四) 路元件 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电路模型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电路的工作状态 第二节基本理想电 (四) (五 ) 电阻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兀件 电压源 电流源 第三节基尔霍夫定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路原理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80 (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20)学分:6 适应专业:自动化专业开课单位:电力学院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大学物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电路原理》是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不仅使电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也直接为解决电工电子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近代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能分析计算电路,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 主要知识点: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集总电路的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重点: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的灵活应用。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的区别。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主要知识点: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5.支路电流法。 重点:实际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求法通过本章的学习 难点:等效的实质。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主要知识点:独立方程个数,支路电路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重点: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难点: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主要知识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 难点:戴维南定理的灵活应用8.叠加定理 第六章储能元件 主要知识点: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电感电容元件的串并联重点:两种元件的伏安关系 第七章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主要知识点: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重点:换路定律;零输入和零状态的概念;三要素的分析一阶电路暂态过程;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办公自动化》 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办公自动化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系统科学与工程,以计算机、通讯、自动化技术作为支持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和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了解常用办公软件和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在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办公礼仪。 2.掌握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和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 3.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4. 了解和使用常用办公设备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 本课程适用全校非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学时为52课时。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设备要求 本课程采用“情景导入-任务讲解-上机实训-疑难解析与拓展-课后练习”五段教学法,将职业场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的驱动下,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时,要注意配置与课程内容相一致或兼容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以供教学演示和实际练习之用。 (五)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推荐教材:《办公自动化应用教程》 主编:曾海文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Office 2010 办公软件应用教程》 主编:赖利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模块一认识办公自动化 基本知识点:

办公自动化的概念、网络化办公的相关理论、办公自动化系统、基本办公礼仪 学时分配:理论1学时、实训1学时 模块二Word2010的应用 基本知识点: 启动和退出Word 2010、Word 2010界面的窗口组成、空白文档的新建、文档的保存、文档的关闭、打开文档、模板的使用、文档内容的选取方法、文本内容的删除、文本内容的移动与复制方法、快速查找与替换、撤消与恢复、字符格式化、字符常规格式化、段落格式化、设置带项目符号和编号的段落格式、边框和底纹、分栏、首字下沉、自选图形、文本框的应用及图文混排、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艺术字的应用、图片的应用、制作与编辑表格、表格中公式计算和排序、版式设计与打印输出、设置页眉和页脚、文档的打印预览。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训14学时 模块三excel2010的应用 基本知识点: EXCEL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单元格格式化的方法、数据快速录入和批注录入、样式与条件格式、自动套用格式和样式、使用自动套用格式、条件格式的应用1.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创建公式、使用函数、使用不同的单元格引用方法计算数据、创建二维图表、处理三维图表、编辑和格式化图表、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使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预览页面整体效果、设置打印页面、输出报表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训14学时 模块四PowerPoint 2010的应用 基本知识点: PowerPoint 2010的用途以及新功能、PowerPoint 2010的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 2010窗口的组成、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概念、PowerPoint 2010六种视图的作用、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幻灯片中各种对象的处理、幻灯片各种对象的插入、演示文稿中各种动画效果的配置、手动放映方式、自动放映幻灯片、自定义放映、交互式放映、放映方式设置与放映时的其它控制、页面设置的方法、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打印预览及打印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输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训10学时 模块五常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 基本知识点: 阅读软件的应用、看图软件的应用、截图软件的应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照片视频制作软件的使用、光盘刻录软件的使用、打印机的安装和使用、扫描仪的安装和使用、复印机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一、学科基础课 (1) 1.《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1) 2.《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7) 3.《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27)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34) 5.《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41) 6.《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55) 7.《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64) 8.《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74) 二、专业主干课 (82) 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82) 2.《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95) 3.《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08) 5.《互换性及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19) 6.《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28)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36) 8.《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145) 9.《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53) 三、专业方向选修课 (164) 1.《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64) 2.《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大纲 (174) 3.《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80) 4.《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91) 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10) 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16) 7.《机械制造技术装备》课程教学大纲 (223) 四、专业任意选修课 (230) 模块1 (230) 1.《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30) 2.《电机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236) 3.《数控机床检测及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247) 4.《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7) 5.《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263) 6.《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72) 模块2 (280) 1.《UG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80) 2.《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86) 3.《汽车原理与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293) 4.《有限元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305) 5.《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312) 6.《自动机与自动线》课程教学大纲 (320)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教学大纲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教学大纲 一、实训项目名称: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二、实训学时:32学时 三、实训学分:2 学分 四、实训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巩固已学的机电一体化知识,包括机械知识、气动电气动知识、传感器知识、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知识、电子电路知识、PLC技能等,它的特征是项目式教学,即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六单元(六个模块),从实际工业项目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解决思路,学生在实训室“仿真性”的工业环境中,在工业训练设备上寻找解决的方案并加以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上升到理论,补充理论内容,提供部分解决方案,学生进一步实践,直到彻底解决问题。项目之间的联系是以模块的形式搭接,从而使学生掌握综合应用技术。 五、实训要求 第一部分:PLC技术 PLC基础、PLC语言及指令、PLC编程、PLC应用实例;复习巩固PLC基础、熟悉PLC 语言及指令、能解决一般课题并进行PLC编程、掌握常见工业PLC应用实例。 第二部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单站技术 概述、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结构与原理、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了解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什么;掌握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结构与原理;熟悉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的结构原理与控制并能进行故障检修。 第三部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联网技术 概述、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联网原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各站信号的传递协议;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每相邻两站、相邻三站、全六站联网;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联网原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各站信号的传递协议;上料检测站与搬运站联网、上料检测站与搬运站再与加工站联网、加工站与安装站再与安装搬运站联网、安装站与安装搬运站再与分类站联网、全六站联网。 六、考核方式 实操考核。 七、实训步骤 实训的步骤具体如下:

自动化PLC教学大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西门子PLC实训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本课程任务是: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构成,掌握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拆装;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结构,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掌握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与应用;掌握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指令简单应用;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应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气工程人员的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电气工程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S7-200结构、工作原理、拆装 2.能够掌握S7-200编程语言的使用 3.能够应用S7-200PLC实现常见自动化控制 4.掌握如何进行系统安装、接线、调试 5.熟练运用电工工具检查和维修设备线路 6.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应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自动化专业PLC应用基础模块、PLC功能指令应用模块、PLC工业应用模块三部分组成。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基础 课题一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构成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电子、电信、电气、自动化 修课方式:必修 总学时数:40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廖先芸(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叶致诚《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孙梅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陈有卿《新颖电子制作138例》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8 钟长华《电子技术选修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陈大钦《电子技术选修实验》(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卢庆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综合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电子类专业的技术实践课之一,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智力技能的重要媒介。本课程的任务是:进行比较系统的电子技术实验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实验技能方面 (1)正确和熟练使用以下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以下基本电量的测量和测试方法: 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和峰值 正弦交流电压信号的峰值、频率 多谐振荡信号的峰值、频率和占空比 2.在工程应用能力方面 (1)对基本和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选择应用:

能熟练地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精度、功率; 能熟练地根据标识判别电容的容量、极性、耐压;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三极管的好坏、极性等; 能根据管脚图正确应用线性集成电路、常用数字集成电路; 能正确使用逻辑功能相同的TTL电路和CMOS电路。 (2)对基本电路的结构和应用: 熟悉三极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结构,掌握静态工作点是调试方法、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熟悉开关电路的结构,掌握开关状态的调试方法; 掌握普通及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三极管基极电阻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熟悉几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形式。 (3)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并根据技术要求选用合适元件的能力。 (4)借助辅助资料,读懂一般的电子线路原理图的能力。 (5)独立组装中、小电子系统的能力;分析、寻找和排除应用电路中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 (6)独立写出有理论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文理通顺的、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方法和技能 4 仪器及元器件基本知识2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2 验证性实验 8 基本放大电路 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2 三端集成稳压器 2 集成门电路特性2 应用性实验选题参考* 26 课题一电平指示电路2 课题二光控开关和报警电路2 课题三红外线光电开关电路2 课题四有线对讲机电路2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教学大纲-2017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032005 课程英文名称: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Examples 课程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适用专业:自动化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系统”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主要的控制方法、控制技术,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例教学,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全方位、多视角介绍采用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要求学生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建立起“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前沿技术。 (三)实施说明 在讲授具体内容时,从一个具体的被控对象分析入手到合理的控制要求的形成,从控制装置、元器件部件选型到控制方案的产生,从硬件结构到电路细节,从软件框图到控制算法以及实施过程一一进行分析讲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自动控制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了解程度;考核学生自动化产品研发思路和独立思考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学生成绩采用二级制(通过、不通过)。成绩由学术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及课堂表现组成,占总的40% ;学术报告成绩占总的60%。 (七)主要参考书目: 1. 《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实施》,林敏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孙自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PLC编程及应用》(第4版),廖常初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课程通过对精选实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选型、研制、调试和实施等讲授,使学生建立“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本课程将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等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本课程将为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备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简单电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掌握电子技能实训,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子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84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2学时。 3.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96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 二极管及其应用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能在实践中合理使用二极管;了解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功能和实际应用;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优劣 整流电路及应用通过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了解整流电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能从实际电路图中识读整流电路,通过估算,会合理选用整流电路元件的参数; 通过查阅资料,能列举整流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 搭接由整流桥组成的应用电路,会使用整流桥 滤波电路的类型和应用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学时:48 适用对象: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 业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简介 机器人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管 理、维护维修、系统安装调试和集成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及其应用,掌 握机器人系统组成、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机器 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 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 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概述 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组成原理、机器人应用与外部的关系、机器人应用技术的现状 第2章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基本术语与图形符号、机器人的技术参数、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础、机器人的动力学基础 第3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的腕部机构、机器人的手部机构、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第4章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概述、电动机及其特性、液压驱动系统及其特性 第5章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及其参数、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速、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机器人控制的示教再现、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第6章机器人的感觉系统 机器人的传感技术、机器人的内部传感器、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机器人传感器的选择 第7章机器人的语言系统 机器人的语言系统概述、常用的机器人语言简介、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机器人的编程示例 第8章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 工业机器人概述、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实验 其他教学 环节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4 第三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 6 1 第四章机器人的驱动系统8 第五章机器人的控制系统8 第六章机器人的感觉系统8 1 第七章机器人的语言系统 6 第八章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12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模拟部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电子技术(模拟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78学时,其中理论70学时,实验8学时 (四)学分:6 (五)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3学期,周6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及信号的产生处理,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的能力。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毕业后从事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主要参数。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阅读和应用常见模拟电路的能力,测试常用模拟电路功能,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基础模块 课题一半导体基本知识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内容 a)半导体基本知识 b)PN结及其特性 c)半导体二极管结构、特性及其基本应用 d)特殊半导体二极管 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正偏和反偏,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整流滤波等基本概念 2.掌握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外特性 3.掌握单向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和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的关系 4.熟悉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主要参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选用原则;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性能、使用方法

0803701069《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3701069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 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8 学分:2 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 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业机器人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分析。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6.了解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7.对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有一般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0.1概述 0.1.1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 0.1.2机器人的定义 0.1.3机器人技术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围 0.2机器人的分类 0.2.1 按机器人的开发内容与应用分类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办公自动化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的相关知识,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在办公自动化领域的办公事务处理、数据处理、信息管理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企业真实的岗位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任务,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及教师演示指导相结合;实施项目化实训:以任务为驱动,基于现代办公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应用于教学中,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行动导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结合。使学生既学习计算机办公操作人员的岗位知识又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使用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能直接进行取证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典型任务 作为计算机操作员,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其次是能较熟练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再次是能灵活地运用office 2003的主要软件Word 2003、Excel 2003以及PowerPoint 2003的使用;具有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常规操作;熟悉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1)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打字速度达到30字/分钟以上;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利用Word2003对文字、表格、图形艺术字等多种对象进行综合编排,以及对复杂结构的长文档进行排版; (2)熟悉电子表格软件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利用Excel2003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熟悉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电子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利用PowrPoint2003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及运用; (5)熟悉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 2、学习能力 要求学生在完成各教学任务时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收集,网络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勇于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3、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与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诚信、坚强的性格;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自动化技术 Automation Technology of Industry 一.课内学时: 32学分: 2 二.适用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三.预修课程: 《现代控制理论》,《机械系统检测诊断与信息处理技术》. 四.教学目的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机械工程及现代制造的大学科背景下,建立工业自动化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研究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主要问题;了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前沿、理论研究的热点等问题。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将把近年来参加的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防先进制造计划、江苏省科技攻关和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用于现场教学,以体现本课程的特色和工程实用价值,最终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具有宽广的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基础,又具有灵活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 1.1制造业信息化概述 1.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1.3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 1.4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1.5本课程的体系、目标及内容 第2 章工业自动化系统分析与设计原理 2.1问题—求解方法的基本概念 2.2西蒙模型 2.3霍尔模型 2.4生命周期法 2.5原型法 2.6复杂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具 第3章伺服驱动及控制技术 3.1工业自动化系统对伺服驱动的要求 3.2伺服驱动的组成与分类 3.3步进式伺服驱动系统 3.4直流式伺服驱动系统 3.5交流式伺服驱动系统

3.6其它伺服驱动系统 第4章顺序控制与运动轨迹控制技术 4.1顺序控制 4.2运动控制 4.3轨迹控制 第5章先进控制策略 5.1传统控制策略 5.2现代控制策略 5.3智能控制策略 5.4控制策略的渗透和结合 5.5应用案例:散热器烘焊自动线主烘腔的智能控制 第6章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技术 6.1生产过程优化的概念 6.2生产过程优化的统计建模 6.3生产过程优化模型的求解 6.4基于神经网络的生产目标在线预测 6.5应用实例:切片平均分子量在线预测神经网络系统 第7章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7.1工业控制计算机 7.2输入输出接口 7.3人机接口 7.4嵌入式PC 7.5远程I/O技术 7.6软PLC技术 7.7典型的工业控制组态软件 7.8应用实例:先进烘房自动化系统 第8章现场总线与网络化控制系统 8.1现场总线的产生与发展 8.2典型的现场总线 8.3现代制造系统的管控一体化需求 8.4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现场设备管理系统AMS 8.5 Internet-Intranet-Infranet的集成结构 8.6现代制造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控制 8.7应用实例:铝型材生产线网络化监控系统 第9章 eAUTOMATION系统及其解决方案 9.1eAUTOMATION的概念 9.2 eAUTOMATION的体系结构 9.3 eAUTOMATION的网络控制解决方案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负责人 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电气自动化 二0一四年四月一日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A Course Design on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设计周数:1周 学分:1分 二、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之后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性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和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将其熟练应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制作调试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根据技术指标进行理论设计,并制作调试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对本次课程设计,原则上指导老师只给出大致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思路上不框定和约束同学们的思维,所以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力求设计方案凝练可行、思路独特、效果良好。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电阻、电容、电感元件、无源滤波电路、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及

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门电路及触发器、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为基础,两人一组分工协作、独立设计具有可靠性高及功能明确的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电路,最后编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设计内容可参考设计题目,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拟定。 参考题目如下: 1.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钟,要求能准确计时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能校正时间;(如准点报时、定时闹钟等)2.智力竞赛抢答器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可供四组参赛的数字式竞赛抢答器,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要求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具有计分及计时功能,设置犯规报警电路。(电路具有鉴别和锁存功能,用数码管显示第一抢答组别且该组别对应指示灯亮,电路的自锁功能,使其余抢答开关不起作用;有主持人开关、有复位功能;增加部分扩展功能(如抢答计时及加分、减分电路等) 3.交通信号灯控制器逻辑电路设计:满足绿灯30秒,黄灯5秒,红灯35秒的时序。采用两位数码显示器显示南北方向时间。 4.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转向侧的3灯应按全灭、1灯亮、2灯亮、3灯亮得顺序动作,周期性明亮与暗,一周约需一秒;当紧急闪烁起作用时,六个尾灯大约以1Hz的频率一致地闪烁着亮与暗;制动时,若转弯开关未合上(或错误地将两个开关均合上的情况)所有六个尾灯均连续燃亮。 5.数字温度计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可以测量温度范围0-800C的数字式温度计,精度± 10C。 6.多路防盗报警电路设计:采用多路输入、同一报警输出方式实现,输入端带延时触发功能,具有显示报警地点功能。 7.电梯控制电路设计:设计一个简易4层电梯控制电路,能记忆电梯内、外的所有请求信号,并按照电梯运行规则按顺序响应,每个信号保留至执行后消失。 8.倒计时计时器的设计:最长记时时间为999秒,有三位数码管显示记数状态。 9.洗衣机控制电路设计: 设计一个洗衣机控制器,具有如下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