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水管的作用

合集下载

第七章 水轮机尾水管

第七章 水轮机尾水管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一节 概述
直锥形尾水管
弯管形尾水管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一节 概述
弯肘形尾水管
直锥段
肘管段
水平扩散段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二节 尾水管的作用原理
一、尾水管作用原理
转轮进口的水流能量 转轮出口的水流能量 水轮机利用的能量
E1 H
1

pa
g
v2
2
E2
第七章 水轮机尾水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尾水管的作用原理 第三节 尾水管的选择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一节 概述
一、尾水管的作用
1.将转轮出口水流平顺地引向下游 2.利用转轮出口动能,减少出口动能损失 3.当转轮装在下游水面以上时,利用转轮出口至下游水 面的高程差
二、尾水管的类型
1.直锥形尾水管: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好。 2.弯管形尾水管: 卧式机组。 3.弯肘型尾水管: 减少开挖工作量。性能较直锥形差。
第三节 尾水管的选择
弯肘型尾水管的选择
尾水管的高度、肘管形 式、水平段长度是影响 其性能的主要参数。
尾水管单线图的绘制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三、尾水管内的损失
hw v5
2
相对损失
hw v5 hw 2g
2
v5
2
2g
hw v2
2
H
h w 1 w v2
2
由于
2g
hw
2g
1 w 所以,有

2 gH
不同比速水轮机(水头不同),相对损失不同!何宝海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尾水管选型计算[指南]

尾水管选型计算[指南]

第三节尾水管选型计算尾水管是水轮机重要通流部件之一,尾水管的作用是将流过水轮机转轮的水引向下游,同时回收一部分水流能量,因此水电站都设有尾水管。

其型式和尺寸对水轮机的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大型立式机组,由于土建投资占电厂总投资的比例很大,故一般选用弯肘形尾水管以降低水下开挖量和混凝土量。

弯肘形尾水管的几何形状及主要参数,如图1—2—1所示。

图1—2—1 弯肘形尾水管一、尾水管类型选择尾水管分为直锥形尾水管和弯肘形尾水管两类。

该电站总容量为58.7万KW,为大型水轮机组,如采用直锥形尾水管,将会带来巨大的挖深,因而是不经济的,所以尽管弯肘形尾水管的水里损失大些且水里性能不如直锥形尾水管,但由于挖深较小因而采用弯肘形尾水管。

该电站最高水头为95m,肘管宜设金属里衬。

二、尾水管各部尺寸的选择1.尾水管的高度h尾水管的高度h是指水轮机底环平面到尾水管底板的高度,它对尾水管的恢复系数、水轮机运行稳定性及电站开挖量有直接影响。

高度h越大,锥管段的高度可取大一些,因而降低了锥管段出口即肘管段进口及其后部流道的流速,这对降低肘管中的水力损失有利。

一般情况下,通过尾水管的流量愈大,h应采用较大的值,但h增大受到水下挖方量的限制。

h的确定,与水轮机型式有关。

由于混流式和定桨式水轮机在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时,尾水管中会出现涡带,引起机组振动,如果h太小,则机组振动加剧,故h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能量指标和运行稳定性。

根据经验,h一般可作如下选择:H<120 m的混流式及定桨式水轮机,取h≥(2.3~2.7)D,取1=2.5 4.5=11.25m。

h=2.5D12.肘管的选择肘管段的形状十分复杂,因为水流要在肘管内拐弯90 ,同时要由进口圆形断面逐渐过渡到出口为矩形断面。

它对尾水管的恢复系数影响很大,且肘管中的水力损失最大。

肘管难以用理论公式计算,通常采用推荐的标准肘管,图1—2—2所示为4号系列肘管。

图中各部分的尺寸参数列于表1—2—4中。

第五章 反击式水轮机的基本结构(二)

第五章 反击式水轮机的基本结构(二)

相对开度:导叶在任意位置时的开度a0与最大径向开 度a0max的比值。
a0

a0 a0 max

a0 Z 0
D1
对几何相似的水轮机相对开度值相同: a0 a0M
a0

D1 D1M
aoM
中小型水轮机真机与模型的导水机构,由于结构原
因不能保持几何相似。为此使真机导水机构的出水角
与模型相等,来获得导水机构出口水流的相似关系。
另一方面又要求减小电站水下开挖量及混凝土量, 土建工程最小,即减少电站一次性投资。
影响弯肘形尾水管性能的三个因素: (1)尾水管的深度:水轮机 导水机构底环平面至尾水管底 板平面之间的距离。
深度越大直锥段的长度可 取大一些,因而降低其出口即 肘管段进口及后面的流速,有 利于降低肘管内损失。
尾水管深度对运行稳定性影响很大,特别是混流式 水轮机因叶片角度不能调整而容易产生偏心涡带及振 动,研究表明:采用较大的深度可改善尾水管偏心涡 带所引起的振动。
D0 / D1 1.13 ~ 1.30
按导水机构能紧密关 闭的原则,确定叶栅密 度和翼弦长度L0:
L0Z0 1.1
D0
三、径向式导水机构的基本结构
基本要求 1.导水机构过流部件的尺寸应与模型水轮机相应部
件的尺寸保持几何相似,过流部件表面应光滑以减小 水力损失;
2.导水机构的最大开度要可靠并应留有一定的裕量, 以保证水轮有足够的过水能力;
1、4、6—尼龙轴瓦;2—导水机构底环;3—导叶;5—轴套; 7—水轮机顶盖;8—连接板;9—转臂;10—分半键;11—剪断销;
12—连杆;13—推拉杆;14—控制环;15—支座;16—补气阀
第五节 水轮机调节
电力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应 保持在额定值附近的一定范围内。我国规定电力系 统频率为50Hz,偏差在0.2-0.5Hz。

尾水管的作用和原理

尾水管的作用和原理

尾水管的作用和原理
1. 尾水管安装在水轮机的尾水道中,用于收集和利用水轮机尾水的能量。

2. 水轮机使用水流产生动力时,水流动能没有完全转换为机械能,还有部分残余动能。

3. 尾水管可以收集和利用这部分残余的水流动能,提高水能的利用效率。

4. 水从水轮机排出后速度较大,进入尾水管,对管壁产生动量冲击压力。

5. 这个压力会使管壁变形,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6. 尾水管的橫截面积会逐渐增加,减慢水流,维持压力来驱动管壁运动。

7. 也可以通过调节尾水管出口的断面来控制压力,改变发电量。

8. 尾水管发电方式简单可靠,没有额外水头要求,可以有效发挥残余水能。

9. 但输出功率较小,因此多用作水电站的辅助发电方式。

10. 合理设计尾水管的尺寸、材质、传动等参数,可以提高发电效果。

《流体机械原理》思考题

《流体机械原理》思考题

《流体机械原理》思考题1.绘制水轮机的分类图表2.绘制水泵的分类图表3.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有哪些?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形式?P30 P57(原理)(与ppt对照看)答: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有:引水室,导水机构,转轮,尾水管。

①引水室的作用是将水流按所需要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引入转轮。

其原理是引水室内速度矩保持不变。

主要形式:开式引水室,闭式引水室。

②导水机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水轮机的流量,以改变水轮机的功率,适应负荷的变化;在非蜗壳式引水室中,导水机构还用来改变水流方向,以适应转轮需要。

其原理是导叶转动,改变了水流的方向及过水断面的大小,从而改变流量大小。

主要形式:径向导水机构(圆柱式),斜向或圆锥式导水机构,轴向或圆盘式导水机构。

③转轮作用是改变水流方向并产生能量。

其原理是水流对转轮叶片做功,使水的动能和压力能转换为转轮机械能。

主要形式:混流式,斜流式,轴流式(定桨式和转桨式)。

④尾水管作用是将离开转轮的水引导至下游并利用转轮出口水流的部分能量。

原理是能量守恒(伯努利方程)原理。

主要形式:直锥式,弯管,肘形。

4. 水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有哪些?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形式? P32 P62(原理)(与ppt 对照看)答:水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有:吸水室,叶轮,压水室(扩压元件)。

① 吸水室作用是按要求的速度和方向将流体引入叶轮。

其原理是吸水室中速度矩不变和连续性原理。

主要形式:直锥管形(包括喇叭形),弯管形,半螺旋形,环形。

② 叶轮的作用是改变流体流动方向并对流体做功。

其原理是功能转换原理。

主要形式:离心式,混流式,斜流式,轴流式。

③ 压水室的作用是将从叶轮流出的流体收集起来并送往下一级或管道中,同时将其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以进一步提高压力。

原理是连续性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理。

主要形式:蜗壳,环形吸出室,叶片式扩压器(径向导叶),无叶扩压器,组合式,空间导叶,轴向导叶。

第四节 尾水管

第四节 尾水管

第四节尾水管尾水管结构是指尾水管流道的外围结构,见图18-14。

尾水管结构位于一期混凝土范围内,即厂房结构的最下部,在整个厂房结构中承受厂房的全部荷重和水压荷载,起厂房基础的作用。

尾水管结构的体形复杂,尺寸大,整体性较强。

在结构设计中,根据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将尾水管结构分成三个部分:锥管段、肘管段和扩散段。

分别选择相应的方法分析内力。

图18-14 尾水管结构组成图1~5-断面号一、设计荷载和计算情况尾水管结构的设计荷载有以下几种。

(1)结构自重;(2)尾水管顶板以上的结构和设备重;(3)内水压力及水重;(4)外水压力及水重;(5)扬压力。

尾水管结构的计算情况有以下四种。

(1)正常运行。

组合荷载为结构自重、尾水管顶板以上的结构和设备重,正常尾水位情况下的内水压力、外水压力和水重,以及正常水位情况下的扬压力。

(2)检修放空。

组合荷载为结构自重、尾水着顶板以上的结构和设备重,检修尾水位情况下的外水压力和水重,以及检修情况下的扬压力。

(3)施工情况。

组合荷载为结构自重和尾水管顶板以上的结构和设备重。

(4)非常运行。

组合荷载与正常运行相似,只是内、外水压力和水重以及扬压力取校核洪水位情况的数值。

上述计算情况中,正常运行为基本组合,其余为特殊组合。

二、扩散段结构扩散段结构由顶板,底板、边墩和中墩等构件组成。

厂房基岩完整坚硬时,采用分离式底板,顶板、边墩和中墩构成整体结械其他情况下,底板与边墩、中墩整体浇注成为整体结构的一部分。

1.平面框架计算将尾水管扩散段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空间结构来分析内力,至今没有一种适于设计应用的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空间结构简化为严面结构,按平面框架计算内力。

图18-15 尾水管扩散段计算框架顺水流方向选择若干个结构特征不同的断面,如图18-14所示,在每个断面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在扩散段结构中切取单宽的平面结构,如图18-15,图上标注的数字为图18-14中的断面号。

(6)--水电站综合试卷(1)

(6)--水电站综合试卷(1)

12.有压进水口的高程应低于水库的( )。
A、 正常蓄水位 B、 最低死水位 C、 设计洪水位 D、汛前限制水位
13.机组进水口的主要设备有栏污栅( )及充水阀。
A、输水管、闸门、启闭装置
B、闸门、启闭装置、通气孔;
C、输水管、启闭装置、通气孔。
14.渠道的经济断面是指( )的断面。
11. 某水电站水轮机转轮直径为 1.4m,平均水头为 28m,最大单位转速为 84.0r/min, 最小
单位转速为 65 r/min ,最优单位转速为 72r/min,则水轮机的转速为(
n
)。(
n1' H a D1

A、 317.5 r/min B、 272.1 r/min C、 245.7 r/min D、 295.5 r/min
(1) A、圆筒式 B、阻抗式 C、差动式
D、A 和 B
(2) A、丢弃部分负荷 B、丢弃全负荷 C、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D、A 和 B
25.河床式厂房的特点是(1) ( );适用于( ) 。
(1) A、 坝高决定水头 B、 厂房高度取决于水头高低
(2) A、 低水头、大流量电站 B、 高水头、小流量电站
B、副厂房
C、主变压器场
D、开关站。
29.水电站的排水系统可以分为( )。
A、技术排水
B、检修排水
C、渗漏排水
D、生活排水。
30.根据地下厂房在引水发电系统中的位置,地下水电站可分为:( )。
A、首部式
B、中部式
C、尾部式
D、局部式
三、 简答题(40 分)
1. 简述反击式水轮机主要组成部件和作用。 2.压力管道的供水方式有几种?镇墩、支墩、伸缩节的作用是什么? 3.压力前池起何作用?有哪些组成建筑物? 4.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计水轮机尾水管回收能量的认识与尾水管简单设计

计水轮机尾水管回收能量的认识与尾水管简单设计

对水轮机尾水管回收动能机理的认识一、水轮机的尾水管的作用1、将转轮出口的水流平顺地引向下游.2、利用下游水平面至转轮出口处的高程差,形成转轮出口处的静力真空,从而利用转轮的吸出高度 。

3、回收转轮出口的水流动能,将其转换为转轮出口处的动力真空,减少了转轮出口的动能损失,从而提高水轮机效率。

二、水轮机尾水管的工作原理由能量平衡方程:设转轮所利用的水流能量为ΔE△E=取2-2断面为基准面,则△E=() (1)(1)转轮出口没有装置尾水管水轮机没有装置尾水管,转轮出口直接与大气相通,则代入(1)式可得转轮所利用的能量为a p p =2())2(20221-∆+-=∆E h gH d υ(2)转轮出口装置圆柱形尾水管(如图所示)取5—5断面为基准面,对2—2,5—5断面列能量平衡方程式,则:由于圆柱形尾水管出口断面面积相等,代入上式化简得:代入(1)式可得转轮所利用的能量为:(3)转轮出口装置扩散形尾水管同转轮出口装置园柱形尾水管一样列能量平衡方程式,则式中 由于扩散形尾水管,则: =代入(1)式可得转轮所利用的能量为:由以上可以看出:结论: ())2(20221-∆+-=∆E h gH d υ 52255222202-∆+++=+++h g p g p h H s υγυγ())2(50222-∆+-+=∆E h g H H s d υ52255222202-'∆+++=+++h g p g p h H s υγυγ ())2(50253-'∆+-+=∆E h g H H s d υ())2(50222-∆+-+=∆E h g H H s d υ(1)没有装置尾水管时,转轮只利用了电站总水头的部分,同时损失掉转轮出口水流的全部动能(2)装置圆柱形尾水管时,与没有装置尾水管相比,此时转轮多利用了的能量。

这一多出部分称之为静力真空,它是在圆柱形尾水管作用下,转轮出口处不再是大气压而是相应的负压,由于负压存在相当于增加了作用在转轮两端的压力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尾水管的作用尾水管是反击式水轮机所特有部件,冲击式水轮机无尾水管。

尾水管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水轮机的效率和稳定性,一般水轮机中均选用经过试验和实践证明性能良好的尾水管。

反击式水轮机尾水管作用如下:1.将转轮出口处的水流引向下游;2.利用下游水面至转轮出口处的高程差,形成转轮出口处的静力真空;3.利用转轮出口的水流动能,将其转换成为转轮出口处的动力真空。

图5-69表示三种不同的水轮机装置情况:没有尾水管;具有圆柱形尾水管;具有扩散形尾水管。

图5-69在三种情况下,转轮所能利用的水流能量均可用下式表示)2()(22221g V g P g P H E E E a d +-+=-=∆ρρ (5-38)式中E ∆——转轮前后单位水流的能量差;d H ——转轮进口处的静水头;a P ——大气压力;2P ——转轮出口处压力;2V ——转轮出口处水流速度。

在三种情况下,由于转轮出口处的压力2P 及2V 不同,从而引起使转轮前后能量差的变化。

图 5-69 尾水管的作用1.没有尾水管时如图5-69)(a 。

转轮出口g P g P aρρ=2代入式(5-38)得g V H E d 222-='∆ (5-39)式(5-39)说明,当没有尾水管时,转轮只利用了电站总水头中的d H 部分,转轮后至下游水面高差s H 没有利用,同时损失掉转轮出口水流的全部功能g V 222。

2.具有圆柱形尾水管时如图5-69)(b 。

为了求得转轮出口处的压力g P ρ2,列出转轮出口断面2及尾水管出口断面5的伯努利方程ωρρh g V h g P g V g P H h as ++⎪⎪⎭⎫ ⎝⎛+=+++2222222(5-40)式中ωh ——尾水管内的水头损失。

因此 ωρρh H g P g P s a +-=2上式亦可写成ωρh H g P P s a -=-2(5-41)式中g P P a ρ2-称为静力真空,是在圆柱型尾水管作用下利用了s H 所形成。

以g P ρ2值代入式(5-38),得到采用圆柱型尾水管时,转轮利用的水流能量E ''∆⎪⎪⎭⎫ ⎝⎛++--⎪⎪⎭⎫ ⎝⎛+=''∆g V h H g P H g P E s a a a 222ωρ即⎪⎪⎭⎫⎝⎛+-+=''∆ωh gV H H E s d 2)(22 (5-42)从式(5-42)可见与没有尾水管时相对比较,此时多利用了吸出水头s H ,但动能g V 222仍然损失掉了,而且增加了尾水管内的损失ωh ,即此时多利用了数值为()ωh H s -的能量(静力真空值)。

3.具有扩散型尾水管时如图5-69)(c 。

此时根据伯努利方程可得出:ωρρh g V V H g P g P s a +---=225222断面2处的真空值为:⎪⎪⎭⎫ ⎝⎛--+=-ωρh g V V H g P P s a 225222(5-43)比较式(5-43)与式(5-41)可见,此时在转轮后面除形成静力真空外,又增加数值为g V V 22522-的真空称为动力真空,它是因尾水管的扩散作用,使转轮出口处的流速由2V 减小到5V 形成的。

将式(5-43)中的g P ρ2值代入式(5-38)得扩散型尾水管条件下转轮利用的水流能量E '''∆为:()⎪⎪⎭⎫⎝⎛+-+=⎪⎪⎭⎫⎝⎛++----⎪⎪⎭⎫ ⎝⎛+='''∆ωωρρh gV H H g V h g V V H g P H g P E s d s a d a 22225222522 (5-44)比较式(5-44)与式(5-42)可见,当用扩散形尾水管代替圆柱形尾水管后,出口动能损失由g V 222减少到g V 225,又多利用了数值为g V V 22522-的能量,此值亦称为断面2处的附加动力真空,当然此时扩散形尾水管中的水头损失也有所增加。

故实际上在断面2处所恢复的功能为ωh g V V --22522,比式(5-43)中定义的动力真空值少了管中的损失ωh 。

为了估计扩散形尾水管的恢复功能效能,设想扩散形尾水管内没有水力损失()0=ωh ,且出口断面为无穷大,没有动能损失⎪⎪⎭⎫⎝⎛=0222g V ,则此时断面2处的理想动力真空就等于转轮出口的全部功能g V 222。

实际恢复的动能与理想恢复的功能的比值称为尾水管的恢复系数ωηg V g V h g V 222222522⎪⎪⎭⎫ ⎝⎛+-=ωωη (5-45)式(5-45)表明,尾水管内的水头损失及出口动能越小,则尾水管的恢复系数越高。

因此恢复系数表征了尾水管的质量,反映了其转换功能的能力,故有时也称为尾水管的效率。

根据以上分析,水流经尾水管总的损失ε为内部水力损失与出口动能损失之和,即g V h 225+=ωε将式(5-45)代入上式得:()ωηε-=1222g V (5-46)尾水管相对水力损失ζ,即能量损失与水轮机水头H 之比值为:图 5-70 直锥形尾水管图 5-71 弯肘形尾水管()gH V H 2122ωηεζ-==由上式可见,尾水管的恢复系数ωη不是尾水管的相对损失,它只反映其转换动能的效果。

两个不同比转速的水轮机即使具有相同的尾水管恢复系数,而由于它们的转轮出口动能g V 222所占总水头的比重不同,其实际相对水力损失也不同。

高比转速水轮机的转轮出口动能g V 222占总水头的40%左右,而低比转速水轮机却不到1%。

以尾水管的恢复系数都等于75%来估算,则高比转速水轮机尾水管的相对水力损失达%10=ζ,而低比转速的仅为%25.0=ζ左右。

由此可见,尾水管对高比转速水轮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此也可以看到尾水管对轴流式水轮机比对混流式水轮机更重要。

二、尾水管的基本类型1.直锥形尾水管。

如图5-70所示,这是一种简单的扩散形尾水管,广泛使用于中小型水电站中(转轮直径8.0~5.01<D m )它制造容易,因为在直锥形尾水管内部水流均匀,阻力小,所以其水力损失小,恢复系数ωη比较高,一般可以达到83%以上。

直锥形尾图 5-72 肘管1—锥面;2—水平圆柱面;3—垂直圆锥面;4—垂直面;5—斜面;6—圆环面;7—上翘面图5-73 弯锥形尾水管水管母线多是直线,[图5-70)(a ],也有母线为曲线而使管子呈喇叭状[图5-70)(b ]。

2.弯曲形尾水管。

如图5-71所示,用于大中型水电站的立式水轮机中。

它由三部分组成。

进口锥管A ,肘管B 及扩散管C 。

进口锥管是一个竖直的圆锥扩散管。

图 5-72 肘管是一个90°的弯管,它的进口断面为圆形,出口断面为矩形。

出口扩散管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断面为矩形的扩散管。

这种尾水管的锥管段里衬由制造厂提供,尾水管在现场用钢筋混凝土完成。

在大中型电站的立式水轮机中,如采用直锥形尾水管,由于管子长,需将下游控制得很深,大大增加土建工程量,以致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所以必须采用弯肘形尾水管。

在这种尾水管中,水流经过一段不长的直锥管后进入肘管,使水流变为水平方向,再经过水平的扩散段而流入下游。

弯肘形尾水管增加了转弯的附加水力损失及出口水流不均匀性的水力损失,因此这种尾水管的恢复系数较直锥形尾水管低。

如图5-73所示,为小型卧式机组用的弯锥形尾水管,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为圆段面弯管,转弯角度一般为90°,第二段为竖直的圆锥管段。

弯管的形状比肘管简单,易于制造。

但由于弯管为等断面,其中水流速度较大,所以其水力损失很大。

此外,拐弯后速度分布不均匀,这就使得水流在直锥扩散管中流动状态恶化,故其回能系数较弯肘形尾水管的小,一般在0.4~0.6之间。

三、尾水管选择在设计尾水管时,首先要根据机组和电站的具体条件来确定和选择尾水管的形式。

目前在小型机组上多采用圆形断面的直锥形尾水管,对于大型卧式机组(例如大型贯流式水轮机),为了减少水电站的土建投资并保证尾水管有足够的淹没深度,通常将直锥管的出口做成矩形断面,加大水平方向尺寸而减少高度方向尺寸。

而对于大型立式机组,由于土建投资占电厂投资比例很大,因此在电站设计中,要尽量降低水下开挖量和混凝土量,应选用弯肘形尾水管,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常用的尾水管的设计的方法。

1.直锥形尾水管的设计直锥形尾水管由于结构简单,设计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经验公式,决定尾水管的进口速度5V2.1008.05+=H V(5-47)(2) 确定尾水管出口断面面积55V QF =(5-48)55513.14V Q V Q D =⋅=π(5-49)(3) 确定锥角θ及管长L根据扩散管中水力损失最小原则,一般选锥角︒︒=16~12θ,管长L 可由进口断面面积)(22D F 和出口断面面积)(55D F 值及θ值算出。

(4) 决定排水渠道尺寸为保证尾水管出口水流畅通;排水渠道必须有足够的尺寸。

对于立式小型机组可参考图5-74确定。

设计时先根据当地地质条件按0.1~6.05=D h 确定h 值,然后再由曲线[图5-74)(b ]查出5D b ,算出b ,并取b c 85.0=。

图5-74 排水渠道断面尺寸选择)(a排水渠道断面;)(b排水渠道尺寸选择曲线图5-75 弯肘形尾水管相对深度1Dh与水轮机效率差值的关系2.弯肘形尾水管的选择及计算与直锥型尾水管不同之处在于弯肘形尾水管的轴心线为曲线,整个尾水管由不同的断面形状组织而成。

选择弯肘形尾水管就是根据电站机组的具体条件选择各组合断面的几何参数,这些参数的选择原则是设计出的尾水管要求有较高的的综合经济指标,即一方面要尾水管有较高的能量指标,即恢复系数要大,这会对电站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要求土建工程最小,即减少电站一次性投资。

而上述两种经济效益往往是矛盾着的。

例如为了提高尾水管的恢复系数,应增加尾水管的高度h,但随着h的增加将会带来电站水下开挖量及混凝土量增加。

因此在弯肘形尾水管各断面参数选择时应予综合考虑。

弯肘形尾水管的性能受下面三个因素影响,选择时应着重加以考虑。

(1)尾水管的深度尾水管深度h 是指水轮机导水机构底环平面至尾水管底板平面之间的距离。

深度h 越大直锥段的长度可以取大一些,因而降低其出口即肘管段进口及其后部流道的流速,这对降低肘管中的损失较有利。

尾水管的深度变化对水轮机的效率,特别是在大流量情况下影响很显著,这可从图5-75的曲线看出(η∆代表效率差值)。

尾水管的深度对水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影响很大。

特别是混流式水轮机因叶片角度不能调整而容易产生偏心涡带及振动,实践及研究表明,采用较大的深度可改善尾水管偏心涡带所引起的振动。

因此常常需要限制尾水管深度的最小值。

但是,尾水管的深度又是影响工程量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