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庙讲解词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郑州文庙

张红樱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商城历史文化区内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也是历经数次战火洗礼依然幸运保存下来的一组能够反映中原古代建筑艺术和儒家文化的明清古建筑群。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郑州文庙虽屡次遭到破坏,又数次得到修复,最终得以保存,但是建筑规模已比历史大大缩减。
今天的郑州文庙是于2006年复建完工并对外开放的。
它南北长181.5米,东西宽45—48米,由照壁、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东西庑房、碑廊、掖门、古井和大成殿组成,众所周知,文庙是祭奉我们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9年人,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特別是关于教育的思想,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修身、齐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以及格物致知、宁静致远的至高境界令无数世人敬仰;他留给后人关于做人、求学的至理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己所不欲,匆施于人”等等直到今天仍被许多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奉为人生的座右铭。
孔子的地位也很高,官升帝君,被称为文帝令后人仰拜。
现在我们研究孔子思想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进入郑州文庙院内,迎面是两个牌坊,东为金声坊,西为玉振坊,金声坊额题:德配天地;玉振坊额题:道冠古今。
昭示文庙的雄伟庄严、孔子的伟大并受到中原人民的尊重、仰慕以及在我们心中神圣的地位与牌坊毗邻并在两牌坊正中间的建筑是棂星门,棂星门是文庙的正门。
它采用草白玉制作,为三间四柱柱出头式。
它立于三级石台上,台基横宽12米,纵深5.2米。
明柱高约6.45米,边柱高约5.9米,均上置双覆莲石雕。
因为古人认为天上有天田星,又叫棂星,古代皇帝祭天的时候要先祭棂星。
文庙建棂星门,表示尊孔如尊天的含意。
郑州文庙调研

郑州文庙调研
郑州文庙及其平面图
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期间,规划整齐,中轴线划分非常明显,文庙建筑采用的为抬梁式木构形式,开间较多,但开间不算很大,柱式排列很规整。
已呈现出模式化。
大成殿建造在抬高的地基之上,主体地位突出,严格位于中轴线上,表现出此时的建筑布局已经趋于定式化。
文庙后经明清复建,现存的清朝遗建具有更多的明清特点。
文庙作为该时期的坛庙建筑,建筑也表现得更为成熟。
柱式虽然平直规整无侧脚,但是也略显呆板。
其次,规整的平面布局完全体现出明清城市规划布局的特点。
文庙大量运用斗拱与彩绘,但此时的斗拱主要的支撑作用已被装饰作用掩盖。
另外,此时的挑檐结构与斗拱基本已经成为丰富建筑造型的一种手段。
文庙使用了大量的方砖铺地,房顶多为陶瓦,上有拼接图案,是此时建筑创新的一种体现。
200904705 王倩。
郑州文庙导游词推荐

郑州文庙导游词推荐
商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招商引资工作成败如何,对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果我竞职成功,将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摆正位置,当好参谋。
作为一名副局长,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作好局长的参谋助手。
面对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我将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做到不越权、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工作中多请示、勤汇报,既要尊重上级领导的意见,又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敢言、直言、能言、善言,确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郑州文庙导游词推荐三篇

郑州文庙导游词推荐三篇郑州文庙导游词推荐(一)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郑州文庙!文庙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郑州市的一处历史名胜。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索这座古老而庄严的文化殿堂。
郑州文庙始建于北宋太宗庆历年间,迄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它是为了祭祀孔子和儒家诸子而修建的,被誉为“北方第一文庙”。
文庙占地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分为九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成殿、东西两配殿和东西长廊等。
首先,我们来到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最重要的场所。
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神像,四周陈列着各种孔子的文物和文献。
大成殿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如飞檐、重檐、斗拱等。
殿内的天花板上绘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寓意着人们对儒家文化的崇敬和追求。
接下来,我们来到东西两配殿。
东配殿是供奉孔子的妻子和儿子的地方,而西配殿则是供奉孔子的学生和弟子的地方。
两殿建筑相似,都是单檐歇山顶,建筑风格与大成殿相呼应,形成了整个文庙建筑群的和谐统一。
最后,我们来到东西长廊。
长廊是文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休憩的好地方。
长廊两侧有许多石碑、铜像和雕塑,描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儒家思想。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除了以上介绍的主要建筑,文庙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和设施,如琴台、石刻园和文庙书院等。
这些景点和设施都与儒家文化和教育有关,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最后,希望大家在郑州文庙的游览中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老庄重,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祝大家玩得愉快!郑州文庙导游词推荐(二)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郑州文庙!文庙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圣地。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索这座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建筑群。
郑州文庙始建于北宋太宗庆历年间,迄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五年级作文介绍郑州文庙

五年级作文介绍郑州文庙嗨,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郑州文庙。
你们听说过吗?这个地方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呢,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让我带你们穿越回几百年前。
文庙,这名字听上去就有点神秘对吧?其实,它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的地方。
孔子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大家都知道他吧?他在历史上可是个大明星哦。
我们先从大门说起。
走到郑州文庙的门口,你会看到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门,门上挂着一个大匾,上面写着“文庙”两个字。
哇塞,真的是“文”字当头啊!大门旁边还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像是在守护着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进入文庙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见了“大成殿”。
这是文庙的核心建筑,也是用来祭祀孔子的地方。
走进大成殿,你会发现里面装饰得非常华丽,地上是光滑的青石板,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古老的书法和画作。
大家如果有机会去,一定要看一看那些书法,真的非常有意思!嘿,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文庙里,有一个地方叫做“棂星门”。
这个地方可是有趣的很,门上有很多对联,每一副对联都写得特别有意思。
如果你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有些对联特别有幽默感,绝对能让你哈哈大笑。
对了,听说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看到对联笑得停不下来,最后他的爸爸只能拉着他离开,结果小朋友边走边回头看,真是太搞笑了!除了这些,文庙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叫做“文昌阁”。
这是一个高高的楼阁,大家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文庙的风景。
站在文昌阁上,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古代的书生,风景真的是超级美的。
要是你运气好,还能遇到一些文艺小青年在这里朗读古诗词,听着听着,你也会觉得自己变得文艺了呢!对了,文庙还有一个小角落,那里有许多石碑,上面刻着古代的一些名人名言。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石碑前读着字,读得特别认真,她的妈妈在旁边则一边笑一边给她讲解那些字的意思。
那一刻,文庙仿佛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在享受这个历史的时光。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文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它还是一个非常适合散步和放松的地方。
浅谈郑州文庙的历史、现状及其社会价值

浅谈郑州文庙的历史、现状及其社会价值作者:张红樱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14期[摘要]文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载体。
在保护的基础上转变观念,科学、合理开发,就能从根本上找到文庙保护问题的最终出路。
郑州文庙维修复建开放以来,运用市场化经营理念,为郑州市的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郑州文庙;保护开发;社会价值[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39-02文庙是祭奉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又称孔庙。
文庙是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它精美的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且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众多的文物古建中,文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从根本上讲,文庙给如今的游客提供了足够的开放和发展空间,但目前很多文庙在发展和保护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多种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在保护的基础上能够转变观念,科学、合理开发,就能从根本上找到文庙保护问题的最终出路。
开发对于保护的作用已经不用讨论,关键是如何创新思路,找到有效的开发途径。
郑州文庙从2006年9月经过维修复建开放以来,运用市场化经营理念,不仅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而且通过旅游、专题展览等渠道,为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的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郑州文庙的基本情况与历史沿革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郑州老城东部的东大街上,东临郑州商代古城墙遗址,西毗子产祠、唐开元寺塔遗址,北接郑州城隍庙,西南不远为明代中天书院旧址,历史文化氛围浓厚,是商城历史文化区内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
由于历史上历经战火,郑州市许多景观被毁,城区内地面上为数不多的建筑景观更是弥足珍贵。
郑州文庙就是在战火硝烟中幸运保存下来的一组能够反映中原古代建筑艺术和儒家文化的明清古建筑群。
据《康熙郑州志》以及民国时期《郑县志》记载,都记述文庙建于汉明帝永乐年间,占地规模很大,面积达37亩,元代毁于战火,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仿原貌重建。
考古学之文庙

郑州东大街东段路北的一个院落里,坐北朝南,有一座引入注目、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式建筑,这就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文庙的大成殿。
正如读书人命运多舛一样,郑州文庙的命运也可谓多灾多难,千百年来,郑州文庙几经兴毁,特别是火灾给郑州文庙带来一次次的重创。
史料记载,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时期,即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明嘉靖年间修《郑州志·建设志·庙学》)。
距今已有1900多年。
汉明帝刘庄年号永平,在位17年,即公元58年至公元75年,因此,郑州文庙的落成时间应该在这17年间。
在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的北京文庙、落成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吉林文庙和景佑元年(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南京夫子庙面前,郑州文庙的历史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公元前478年),是中国现存第二古老的孔庙。
所以,我们可以说,1900多年前的郑州就颇有“尊师重教”之风,而且已经拥有学校和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据古代文献《孔记》、《孟子》等书记载,早在周王朝时,中国已经开始出现学校,天子办的学校称“辟雍’”(biyong),诸侯王办的学校称“泮宫”(pangong),地方办的学校称“庠序”(xiangxu)。
东汉时,明帝刘庄是个喜爱读书的人,他经常到辟雍巡视,还亲自登台讲解经书,解惑答疑。
后来,为推崇孔子的儒学,他下令各地学校必须建庙宇来祭祀孔子,形成了庙学合一,时称“孔庙”。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庙又称为“文宣王庙”。
相对于“武庙”(祭祀关羽、岳飞的庙),明朝以后,孔庙统称为“文庙”。
郑州文庙曾是郑州历史最久、占地最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据记载,郑州文庙规模人气最旺的时期是在元代,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几乎化为灰烬的郑州文庙仿原貌得到重新修建。
当时郑州文庙占地已达37亩,有200多间东西配房。
主体建筑大成殿雄伟高大,巍峨壮观,坐落在院子中央,是当时郑州屈指可数的建筑。
郑州文庙的诗句

郑州文庙的诗句
郑州文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以下是一些与郑州文庙相关的诗句:
1. "郑州文庙古树长,石阶斜倚水池香。
"
这句诗描绘了郑州文庙古老的树木和水池的美景,展现了文庙的宁静和古朴之美。
2. "文庙门前千载史,书香浓郁久迢迢。
"
这句诗表达了郑州文庙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的深厚,形容了文庙所散发出的浓郁的书香氛围。
3. "古庙风华如画中,千年文化史长存。
"
这句诗把郑州文庙比喻为一幅如画的风景,强调了文庙作为千年文化史的见证者,它永远留存于历史长河之中。
4. "翰墨飘香书声在,文昌宫内礼乐齐。
"
这句诗形容了郑州文庙内的书香氛围和学子们刻苦学习的场景,以及文庙内举行的各种礼乐活动,展现了文庙作为学问和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
这些诗句都以不同的方式描绘了郑州文庙的景观、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了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郑州文庙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到郑州文庙参观。
郑州文庙是祭奉我们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近两千年来,由于战火和人为原因,到解放前文庙已经破败不堪。
2004年,郑州市投资3000多万元开始大规模维护修复文庙,到2006年6月开始对外开放。
新建成的郑州文庙南北长181米,东西宽46米,占地面积14亩(8326平方米),由牌坊、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东西庑房、碑林、掖门、古井和大成殿组成。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两个牌坊,东为金声坊,西为玉振坊,‘金声’就是钟声,‘玉振’就是磬声,孔子曾经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以前音乐的开头必须是以钟声开头,以击磐结尾,所以,这里就是说,孔子的思想就象一首音乐一样,有头有尾,非常尽善尽美。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是棂星门。
古人认为天上有天田星,又叫棂星,古代皇帝祭天的时候要先祭棂星。
文庙建棂星门,表示尊孔如尊天的含意。
还有一种说法,棂星又叫文曲星,示意孔子是文曲星下凡。
这道门也就成了紫阳高照瑞气云集的地方。
我们走的这条道叫做“神道”,这两个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
泮池原来是孔子及学生课间休息的地方,后人便把泮池移建到文庙内与璧水相融合,古时候,生员入学称为“入泮”,要举行入泮仪式。
而且生员逢其入学之岁(满六十年),要隆重举行“重游泮水”的庆典活动。
泮池上有一座拱桥,称为“状元桥”,跨过了状元桥就意味着“脱掉紫衫换紫袍,脚踩云梯步步高”。
四周雕刻的是二十四孝故事,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济弱的优良传统。
二十四孝故事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为亲负米、单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供亲、为母埋儿、卖身藏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桔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乳姑不怠、弃官寻母、尝粪心忧、亲涤溺器。
就拿“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来言,讲的是上古时期的虞舜在父母和弟弟都有着怪脾气的情况下,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感动了上天,在他耕田时有大象前来相助,鸮前来帮忙,帝尧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成门前,大成门又叫戟门,是文庙的威仪之门,两侧为乡贤祠、名宦祠,供奉着郑州历史上的名儒。
名宦指的是当地有功德的官员、有建树的学子以及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名宦祠两边楹联:追圣哲修身皆成显宦以经纶立世并列名儒。
乡贤指的是祖籍在我地,在外创下了丰功伟绩、名扬四海的人士。
乡贤祠两边楹联:雅士长存儒雅韵乡贤自有故乡情。
大成门门前的两块石碑,一块是李铁成先生撰文并书写的“孔子之碑”:概述了孔子一生的博学多艺、丰功伟绩,称赞其大智大贤大圣之举。
另一块是现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齐岸青先生所撰写的《重修郑州文庙记》,记述文庙自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布局规模和后来的毁坏、修复与保护历程。
现在映入我们视线的这个巨大的铜钟,是2006年铸成的,它重达2557斤,寓意着孔子诞辰2557年。
钟声纯正而厚重。
人常说:“时来运转响一声”,撞一下,学业有成;撞两下,事业有成;撞三下,心想事成。
从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郑州文庙迎新年撞钟活动,邀请郑州市市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来撞钟祈福,为郑州市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文庙西侧的净心池,为龙头造型,上书“静心”二字,寓意习礼仪文章、读经诵典、修身养性,只有心静才能潜心于所学习的知识。
还寓意参拜孔夫子,先净心,尔后净手,之后再请香参拜。
建在戟门与大成殿之前的东西两侧是前院东西两庑。
各7间,红柱长廊。
这里是我们布置展览供游人参观的地方。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巍峨壮观的建筑就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
两边楹联是:教垂万世养德修仁气备四时安邦定国。
大成殿是郑州文庙建筑品位最高,文物和建筑艺术价值最大的一座建筑。
它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通高15.7米。
单檐歇山式建筑,脊饰全部为三彩琉璃烧制,斗拱层叠,翼角飞翘,整个建筑雄伟壮丽。
两山博风悬鱼也是采用琉璃浮雕饰件,东山博风,正中镶嵌着玉皇大帝,两侧为八仙祝寿图,西山正中塑如来说法像,两侧配三国戏曲人物,整个博风悬鱼均为清代建筑遗物,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和很高的文物、艺术价值,堪称杰出的建筑艺术珍品。
大成殿本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公元前551至479年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的地位也很高,官升帝君,被称为文帝令后人仰拜。
现在我们研究孔子思想对建设我们社会主义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成殿在唐代称为文宣王殿。
“大成”二字是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意而来的,他赞扬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下诏更“文宣王殿”为“大成殿”。
孔子两侧是“四配”:颜回、孔岌(子思)、曾参、孟轲。
这四位在明嘉靖九年(1503年)被封为“四配”。
再两侧是“十二哲”塑像:闵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张、朱熹。
除宋儒朱熹外,均为孔子弟子。
商道上有句古语“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端木就是指这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者,是春秋后期卫国人。
他开始在卫国经商,后来又在鲁国做了几年官,又回到卫国经商。
由于他善于“预测商情,待贾而沽”,当他带着礼品投到孔子门下时,已经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了。
子贡以他独到的商业目光,每次做买卖都能赚大钱。
这种取胜之道“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逆向思维,也可以说是“出奇”、“出险”之道。
人们称子贡为儒商鼻祖、商界之神,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十二哲中,闵损以孝著称,十五岁就拜孔子为师。
正是这些弟子们如众星拱月般地推崇孔子,彰扬光大孔子学说,使其学说流传久远而广大。
大成殿还置有各种祭器、礼器。
编钟编磬是古代的乐器,以玉石或者金属为材料,形状如矩。
磬为五瑞之一,象征吉祥;磬庆谐音,金玉并称,寓意吉庆好运,金声玉磬即“今生遇庆”。
大成殿前有一亭,名为“杏檀”,这是不可少的,来历是孔子晚年曾在杏树下讲学,叫做“杏檀设教,弟子三千”。
古往今来,都是学而优则仕,授官也按甲第而分,一甲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级别是从六品;榜眼,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级别正七品;二甲进士授从七品,三甲进士授正八品。
正所谓一旦中了进士,不论以前如何低微、贫贱,一夜之间就青云直上,身价百倍,马上就有了六七品官员的身份。
所以自古流传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二天,礼部设宴款待新进士们,称为恩荣宴或鹿鸣宴。
到太和殿向皇上谢恩。
最后,状元率领诸多进士到文庙行三拜九叩大礼拜祭孔子。
在这时候,有被达官贵人看中招为乘龙快婿的,更有被皇上看中招为附马的,这时的状元可尽享“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人生欢娱时刻。
同时也可以尽情的领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个中滋味。
现在几乎每年高考后都有类似这样的报道,个别考生因高考失误或高考落榜、名落孙山”。
其实,“名落孙山”有个典故,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於说笑话,所以人称“滑稽才子”。
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去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
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他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能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取。
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他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不过话说回来了,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不断勇敢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创造,高瞻远瞩,把握机遇,调整步伐,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殿基下是广阔的月台,是昔日阁郡文职官员和举人、秀才拜祭之处。
维修前,大成殿年久失修,月台地面已低于马路路边石,经过专家论证,我们将大成殿整体了抬升1.7米。
这次古建抬升在技术上创下了三项全国之最:(一是整体抬升,避免了传统的逐缝梁架分件抬升所带来的榫头易“骨折”的重大弊端,大大延长了文物本体的寿命;二是整体抬升时建筑下部不做联为一体的基础梁和庞大的承台,为国家节约了大笔资金;三是物面不卸瓦顶,尽最大所能保存了古代建筑丰富的历史、艺术与科技信息。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部电影、电视剧像《郑成功》、《黄河东流去》等都曾在文庙大成殿内外拍摄,说明它的艺术价值非同一般。
大成殿左侧为碑廊,碑廊的石碑立有乾隆皇帝御制的《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记》、康熙年间大学士张玉题写的《至圣先师孔子赞》等石碑,碑廊里记述的文字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这是在文庙发现和开凿的古井。
说起古井,还有一个小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该井清泉涌出,甘香特异”。
有一个种瓜的老人,取这口古井的水浇瓜,种出的瓜甘香异常,非常甜美。
大家都来这里取水饮用。
最后面木制的建筑是尊经阁。
历史上,文庙和教育始终紧密相连,往往是“因庙设学”、“庙学合一”,其布局形式有“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右庙左学”三种形式。
郑州文庙也是沿袭“前庙后学”的格局。
尊经阁系藏书、阅览之所,过去的文人绅士尊孔读经、达官贵人以及消夏避暑,都来到此处。
所以阁楼房间恬静舒适,在这里登阁凭窗眺望,可以饱览古都郑州中心城区的繁华面貌与附近的商城古城墙周围街道等风光。
现在这里是我们举办大型学术会议、高层次学术论坛的地方。
我们将在这里经常请国家著名的学者开展讲学活动。
自古以来,文庙就是封建社会的文化中心的象征,郑州文庙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亦是如此。
过去每年春秋两季,历代郑州地方政府都要按照皇朝规定的礼仪规制,在文庙举行规模宏大的祭孔大典,尤其在9月28日孔子生日这天,地方官员、莘莘学子都要到此行三拜九叩的大礼,焚香祭拜,祭奠孔子这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并希望孔子圣人的灵光能惠及自己和家人,使学业有成、仕途通达。
美好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我的解说也告一段落。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希望这次文庙之行能给各位带来快乐,带来知识,带来财富!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