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 黑土地共30页

合集下载

12、黄土地,黑土地(第1课时)

12、黄土地,黑土地(第1课时)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5)北方地区工业发展的问题
(简要总结)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以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加强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3、了解当地的矿产资源及利用情况,尝试写出开发建议书。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了解当地的矿产资源及利用情况,尝试写出开发建议书。
教学过程
建议与修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入)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系统学习了中国的位置、行政区、自然环境、资源、经济状况,了解了我国的基本情况;但是,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的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经济的发展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更好认识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就需要把中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来学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重要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
(思考)
1.北方地区主要的工业区有哪几个?
2.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3. 从位置、交通条件和技术力量看,辽中南工业区与京津唐工业区的异同点?
3.北方地区工业区的布局有哪些优点
(4)北方地区矿产分布图
(学生分析、讨论)
(课件展示)两大工业基地
(简要归纳)本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陕西的煤矿,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等油田;辽宁鞍山、河北迁安的铁矿。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本区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为农业提供了什么不同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学生讨论3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对比学生活动简要总结通过比较我们能够发现不同的自然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农业生产行为因此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协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课题
我们的母亲河
教具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黑土地 黄土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黑土地 黄土地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基本情况。

2、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3、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过程与方法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2、分析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探讨其对该地区的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尤其是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3、了解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作物,分析形成原因,讨论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特征及其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了解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理解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分析讨论各自然条件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念。

4、通过了解北方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主要农业区及其主要农产品。

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1课时黑土地黄土地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北国风光片,激情导入。

同时提出问题:你对北方地区有哪些了解?下面,我们来了解我国的北方地区,首先确定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出示课件]北方地区的位置图。

[板书]一、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小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什么位置?2、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直辖市和所临的海。

3、找出秦岭——淮河、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东缘)的分布。

[生]请学生上台指图介绍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归纳]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省北部。

黄土地 黑土地

黄土地  黑土地

为什么一些海外游子离 开家乡时,常会珍重地 带上一捧家乡的泥土呢?
一是 想念故乡,唐僧取经临走时, 皇帝在地上捻起一捻土放在唐曾 的手心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 爱他乡万两金二是,我不知道你 有没有听说,如果到异地有水土 不服的情况的话,用家乡的土冲 水喝,就会缓
在我国,一向有北咸南淡,东 甜西酸的说法。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请将以下的菜系连 起来。
身子像条绳,趴在地上行, 走路弯又弯,出口不留情。
一身衣服蓬蓬松,原来是产后惊 风,只想眠来不想动,三餐茶饭 懒得用!
弯弯转转, 梳个盘头, 娘子出轿, 扇子遮头。
有块笨木头,浮在 水面上,瞅瞅小花 鹿,眼睛冒凶光。
说猫不是猫,性 感又时尚,奔跑 速度快,丛林好 猎手。
身材紫衣白战袍, 海里将军只一招。 每遇敌人来袭击, 急放墨汁当法宝
无论生活在平原 山区,还是沿海 内陆人们都在积极地利用自然条 件因地制宜创造出有特色的生活。
草原牧民 “水草而居 住的是便于 拆的蒙古包
黔东山区的 人们依山建 造吊脚楼 太湖流域水密 布人们往往傍 水而居
黄土高原的居 民依地形开辟 了窑洞冬暖夏 凉
头戴两棵珊瑚树,身 穿一件梅花衣,四腿 虽细身矫健,跑上山 去快如风。
12.黄土地
黑土地
高 琳 和 林 倩 宇
大家看看什么是黄土地什么是黑土地
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土质有很大差异。东北平原主要是肥沃的黑土;黄 土高原上分布的黄土也很肥沃,但是容易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地带分布的红壤,则是 一种品贫瘠的酸性土壤。
.社稷坛的坛面铺设着黄、青、白、红、黑五中色彩的五色土。 黄,象征居中 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 青,象征东方 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 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 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 辅佐。 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 黄土居中, 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 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这种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来表明:坛 上五色土,象征全国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国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问题

我国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问题

我国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问题
我国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问题
我国黄土地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黄土为风积形成,华北平原为水积形成。

黄土具有直立性,节理发育,质地疏松,受水易崩塌。

准确的说,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属于褐土,表层土不厚,心土层较粘重,常有铁锰胶膜淀积,底土层有钙质淀积,剖面呈褐色,有石灰性反应,呈微碱性。

适于发展温带农林果木,许多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等多产于此地。

高原其他地区多有黑垆土分布,是黄土高原上古老的耕作土壤熟化层约有50厘米,有明显的犁底层,底部有黄土母质,植被稀少,气候干旱,农业以旱作为主,如种植耐旱的谷子(小米)。

华北平原多位黄潮土,由黄土性母质沉积物经长期耕作熟化而成,地下水位较高,易盐碱化,多植棉花、小麦以及其他旱粮。

黑土地一般是指东北平原地区,三江平原及松嫩平原中东部为黑土,这里气候湿润,腐殖质层深厚,结构良好,土层疏松多孔,质地适中,呈微酸性,是自然肥力很高的土壤,这里盛产大豆,麦类,高粱,马铃薯等,也种植水稻。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分布的是黑钙土,表层黑色,腐殖质层比黑土稍薄,质地较轻,呈微酸性,与黑土类似,土质肥沃,适种性广,农作物与黑土区大致一样。

红土地一般是指中亚热带的红黄壤以及南亚热带、热带地区的砖红壤,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南丘陵以及云贵高原。

发育于较气候湿润地区深厚的红色风化壳粘土层上,含铁铝较多,粘土矿物中以高岭土为主,有机质积累较少,淋溶作用较强,呈酸性。

丘陵台地多辟为梯田,种植茶、油茶、油桐、柑桔、杉树、松树、龙眼、荔枝等亚热带、热带的耐酸性经济作物。

黄土地黑土地

黄土地黑土地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 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贵州人平 生所吃辣椒极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话下。 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 吊在灶上,汤做好后,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 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烫” 要是全国闻名,可以说,没有不辣的四川名吃, 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谈不上“名吃”。如今,人 们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还称其为 “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于此。
38
北咸
我国北部是内蒙古高原,过去新鲜蔬菜 对北方人是罕见的,鲁迅先生说“胶东 的白菜运往北京,便用红头绳系了菜根, 倒挂在水果店头,美其各曰‘胶菜’”, 就是指此。我国北方地处暖湿带,多季 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 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 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 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 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 习惯。
我国主要的高原: 一、青藏高原 二 、内蒙古高原 三 、黄土高原 四 、云贵高原
12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13
内蒙古高原
14
云贵高原梯田景观
15
黄土高原
平原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 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 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原, 200—500米的叫高平原。 成因分 类冲积平原、海蚀平原、冰碛平原、 冰蚀平原。
云南东川红土地
7
8
西部棕黄色的区域 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
中部浅黄色的区域 代表海拔1000――2000米, 东部绿色的区域 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黄色——高 绿色——低
9
我国地势的特点:

八年级.5.1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八年级.5.1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南方红壤
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多, 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多,平 原少, 原少,所以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缓的丘陵和小 平原进行, 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P3
1.秦岭 秦岭——淮河一线。 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2.昆仑山、阿尔金山、 昆仑山、阿尔金山、 昆仑山 祁连山、横断山。 祁连山、横断山。 3.青藏;北方。 青藏;北方。 青藏
一、自然概况和经济特点
经济特点 农业 工业 平原广, 平原广,耕地以旱 煤、铁、石油等资 地为主, 源丰富,工业发达、 地为主,机械化水 源丰富,工业发达、 平高, 工业城市密集, 平高,是我国重要 工业城市密集,资 粮食产区 源消耗大 重要农业区: 重要工业区: 重要农业区:二大 重要工业区:京津 商品粮基地( 唐工业基地、 商品粮基地(三江 唐工业基地、辽中 平原、松嫩平原)、 平原、松嫩平原)、 南工业基地 华北平原
3. 东北平原主要由松花 嫩江、辽河、 江、嫩江、辽河、乌苏 里江、黑龙江冲积而成; 里江、黑龙江冲积而成;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 海河冲积而成。 海河冲积而成。
一、自然概况和经济特点 位置 秦岭 —淮 淮 河以 北 自然环境 范围 主要地形区 东北三省 东北平原 两河、 两河、两山 华北平原 京津 黄土高原 两个丘陵) 陕甘宁 (两个丘陵) 内蒙古) (苏、皖、内蒙古)
P6
1. 居住:民居墙厚,有 居住:民居墙厚, 火炕, 火炕,一般室内有取暖 设施,如暖气等。 设施,如暖气等。
P6
1. 衣着:冬夏差别很大, 衣着:冬夏差别很大, 冬季要穿棉衣、羽绒服, 冬季要穿棉衣、羽绒服, 穿棉鞋,穿棉手套。 穿棉鞋,穿棉手套。
P6
2. (1)建淤地坝,拦蓄泥 )建淤地坝, 。(2)增加蓄水, 沙。( )增加蓄水,发展 灌溉。( 。(3) 灌溉。( )利用大坝修道 改善交通,发展经济。 路,改善交通,发展经济。 (4)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5)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12黄土地黑土地

12黄土地黑土地

黄土地黑土地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土壤的差异。

2.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活动准备
中国地形地貌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地形地貌知多少”大家谈
1.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地貌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长江、黄河的位置并说出其流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3.让学生根据地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高原、平原、盆地,并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相关地理知识。

活动二饮食趣话
让学生搜集有关从们饮食方面的事、典故,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班上进行交流,由此让学生感受我国饮食文代的博大精深。

活动三探究活动:为什么我国人民的饮食有北“北咸南淡,东甜西酸”的习惯。

活动四千姿百态的民居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蒙古包、窖没、吊脚楼、水图片,也可以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图片。

2.各小组将自己的计论汇总,由小组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

活动五争当开发小能手
1.了解一下当地的资料及利用情况。

2.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开始小建议。

教学反思:
学习了本课,学生知道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土壤的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பைடு நூலகம்
P3页活动
1、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 是 秦岭-淮河一线 2、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致 是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3、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 青藏 北方 地区。 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
北方地区
自然环境
位置 省区范 围 主要地 形区
经济特点
农业 工业 煤、铁、石 油等资源丰 富,工业发 达、工业城 市密集,资 源消耗量大
特点:结构疏松,易水土流失 黄土 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治理措施:建淤堤坝,拦蓄泥沙; 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
农业:气候寒冷,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降水较少,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 为主。 建筑业:冬季太冷,无法施工。
交通:冬季大雪会造成交通堵塞,不利于人们出行。
居住:居民墙厚,有火坑,暖气。 衣着:冬夏差别很大。
秦岭 东北三省 东北平原 平原广,耕 -淮 两河两山 华北平原 地以旱地为 黄土高原 主,机械化 河以 京津 水平高,是 北 陕甘宁 我国重要粮 食产区
黑土地
东北平原
黄土地 黄土高原
山区寒冷 黑土地 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黄土地
针叶林
地区 差异
地广、机械化耕作;
黄土高原: 缺水,水土配合不佳; 两年三熟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 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 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 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缓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 一般是精耕细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