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比较

合集下载

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区别

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区别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C) operates a “managed” exchange rate. Explain what this means.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区别:1、两者的概念不同。

(1)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没有上下限波动幅度,而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

(2)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

2、两者的分类不同(1)浮动汇率制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2)固定汇率没有分类3、两者的特点不同(1)浮动方式来看,浮动汇率又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单独浮动是一国货币的汇率自行浮动,其汇率变动与其他货币的汇率无关。

联合浮动是在若干国家实行某种经济联合的条件下,对汇率波动所做的内外有别的安排。

对内,参加经济联合的几个国家为它们的货币兑换规定中心汇率,彼此间货币汇率的浮动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超过一定范围,参加联合浮动的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要进行干预。

对外,这几个国家的汇率则统一浮动。

除上述两种浮动方式外,还有一种钉住浮动,指有些国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或其进出口贸易结构的需要,将本国货币的汇率与某一种或几种关键货币挂钩,然后随该货币汇率浮动。

(2)固定汇率有优缺点优点:A、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B、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缺点:A、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B、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

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C、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

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除此之外,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浮动汇率制度(一)概念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不加固定或不作出汇率波动的上下界限,而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汇率制度即为浮动汇率制度。

(二)分类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区分,可有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和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两种;按汇率浮动的方式划分,有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和联系汇率制四种。

1.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它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的力量自发地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

2.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它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浮动。

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往往对外汇市场进行某种干预,完全不加干预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3.单独浮动(Independently Floating)即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

如英镑、美元、日元等货币均属单独浮动。

4.联合浮动又称共同浮动,指国家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固定汇率,同时对非成员国货币实行共升共降的浮动汇率。

例如,1973年3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了建立稳定的货币区,在成员国(法、荷、比、丹麦、卢、西德)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并规定上下浮动的界限为货币平价上下各1.125%,即所谓“地洞中的蛇”。

而比、荷、卢三国规定汇率波动幅度为平价上下各0.75%,即所谓“小蛇形浮动”。

5.钉住汇率制度,是指一些国家使本国货币钉住某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使本国货币同钉住的货币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而对所有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则是浮动的。

据统计,目前有66个国家实行这种汇率制度。

6.联系汇率制,最具代表性的是港元联系汇率制,香港在1983年开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实行联系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1.固定汇率制的优点(1)汇率稳定,减少风险。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比较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比较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比较汇率是指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而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是国际金融市场中两种常见的汇率制度。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汇率制度的优势和劣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

一、固定汇率固定汇率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将本币的汇率与某一特定货币或一篮子货币锚定在一起,保持在固定的水平上。

下面是固定汇率的几个特点:1. 稳定性:由于固定汇率限制了货币的波动性,因此它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稳定性。

这对于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非常有利。

2. 可预测性:企业和个人能够在固定汇率下准确预测未来的兑换率,这减少了外汇风险,使得国际贸易和投资更容易进行。

3. 控制通胀:固定汇率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控制通胀率。

当本国货币升值时,进口商品会贵于本国商品,从而抑制通胀;反之,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出口商品会更具竞争力,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1. 外汇储备需求增加: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国家央行必须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

这意味着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如果外汇储备不足,可能导致汇率危机。

2. 无法调节外部冲击: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货币的自由流动,这意味着国家无法通过汇率调节来应对外部冲击,如全球金融危机。

3. 调整困难:由于汇率的固定性,国家在面对经济压力时难以对汇率进行即时调整。

这可能导致经济不平衡和外汇市场失去自主性。

二、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指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下面是浮动汇率的几个特点:1. 自由市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的汇率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使得汇率更加灵活和透明,可以更快地对经济冲击做出反应。

2. 无需外汇储备:相比于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家央行无需大量持有外汇储备,降低了外汇风险。

3. 调整机制:浮动汇率能够自动调节经济不平衡,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超值时,出口会减少,进口会增加,从而实现汇率的自然调整。

然而,浮动汇率制度也有一些弊端:1. 不稳定性:由于浮动汇率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频繁,这可能导致汇率的剧烈波动,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外汇风险。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是两种不同的外汇管理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将本国货币与特定货币或一篮子货币维持固定汇率,而浮动汇率制度则是允许汇率在市场供求的影响下自由浮动。

下面将从经济稳定性、贸易均衡、政策独立性、汇率风险和国际经济体系稳定性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优劣比较。

首先,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提供经济稳定性。

由于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货币对外汇市场的波动,经济中的价格和通胀率相对较为稳定。

这有利于稳定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

此外,固定汇率制度还避免了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降低了企业的汇率风险。

然而,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央行需要进行大量的外汇干预。

这些外汇干预本身就可能对央行的外汇储备构成一定的负担,而且无法完全避免市场对固定汇率的挑战。

其次,固定汇率制度可能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

当国内经济面临外部冲击时,如果央行长期坚持固定汇率,可能导致国内的货币政策不得不紧缩,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比之下,浮动汇率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浮动汇率制度能够自动平衡贸易。

当经济出现贸易不平衡时,浮动汇率可以通过改变货币相对价值而自动调整贸易平衡。

其次,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提高政策独立性。

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状况自主调整利率和货币政策,而不受固定汇率制度的制约。

此外,浮动汇率制度也有助于避免央行外汇干预和储备消耗的问题。

然而,浮动汇率制度也具有一些劣势。

首先,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投机行为和大规模资本流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其次,浮动汇率制度可能使国际贸易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汇率剧烈波动时,进出口企业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汇率水平,给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浮动汇率制度也可能加剧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和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都有其优势和劣势。

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提供经济稳定性,但需要进行大量的外汇干预。

浮动汇率制度具有贸易均衡以及政策独立性的优势,但可能增加金融市场不稳定和贸易不确定性。

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比较

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比较
4
the rest of the world. Finally,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because its equilibrating nature, would enable a country to hold a smaller amou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2
benefits that may result from a system with stable exchange rates should be compared with the costs due to the constraints that such a system imposes on sovereignty, that is, the ability of countries to act on their own instead of under the instructions of another. Clearly, sovereignty is constrained under irrevocable fixed exchange rate (e.g. countries lose control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ir own economy as the interest rate cannot deviate from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unless constraints are imposed on convertibity)
3
Floating Exchange Rate The first supposed advantage of a floating rate was that it would rapidly move to maintai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us preventing real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which were often a feature of the Bretton Woods pegged exchange rate system.A second supposed advantage of a flexible rate system was that it would always move to maintain balance of payments equilibrium and so insulate a country from shocks emanating in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是两种不同的货币汇率管理机制。

固定汇率制度指的是国家或货币区将本币与其他货币或一篮子货币维持固定汇率的制度,而浮动汇率制度则允许市场决定货币汇率的制度。

两者各自有其优劣,下文将对两者进行比较。

首先,固定汇率制度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提供稳定性和预测性。

由于固定汇率制度的存在,企业和个人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汇率变动,这有助于规划和决策。

此外,固定汇率制度还能够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进口和出口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次,固定汇率制度可以提供防御机制,防止外汇市场的过度波动。

当国家面临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和过度波动时,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购买或销售本币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这种干预可以帮助维持国家货币的信誉和稳定,防止市场恶性循环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然而,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尽管固定汇率制度能够提供稳定性,但它也可能导致死板性和缺乏适应性。

如果固定汇率过于僵化,无法适应国家经济的变化和需求,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不平衡和调整困难。

此外,固定汇率制度还需要央行及政府耗费大量资源来维持汇率的稳定性,这对财政和经济可能带来一定的负担。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首先,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使得汇率能够更加精确地反应经济的实际状况。

此外,浮动汇率制度避免了央行和政府耗费大量资源来维持汇率稳定性的问题,有利于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控,提高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然而,浮动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浮动汇率制度会导致过度波动和不稳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特别是在面临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或投机行为时,浮动汇率制度可能会导致汇率的非理性波动,对经济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浮动汇率制度也可能导致竞争性货币贬值竞赛,给国际贸易和金融带来困扰。

最后,两种汇率制度都有自己的优劣之处。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利弊 国际金融学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利弊  国际金融学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利弊固定与浮动汇率只是两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无所谓对错或优劣之分。

在某个阶段、相对某个经济结构,固定汇率可能比浮动汇率更适合。

但在另一个阶段、另一种经济结构下,浮动汇率可能更合适。

笼统的讲,两种汇率制的优缺点很明显。

国定汇率制,它的优点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很稳定,而缺点则是此时汇率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而且它还牺牲了内部的平衡,也很容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同样,浮动汇率制的优点是汇率能发挥其在国际收支中的经济杠杆作业,而且,只要国际收支失衡不是太严重,就不会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的实现,此外,它还减少了对储备的需求,是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

当然,主要缺点是汇率频繁与剧烈地波动,使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难以核算成本和利润,并使他们面临外汇风险损失,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同样的,为外汇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这必然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

上面只是对两种汇率的总的看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看法。

在社会上,对两种汇率制也存在争执:固定汇率制度的最大好处是政府帮助个人及企业消除了汇率风险,降低了国际贸易及投资的交易成本。

二次大战后,由凯恩斯等经济学家设计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监督执行这一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是一个固定汇率制度。

由蒙代尔倡导的欧元体系在欧盟各国之间也是一个固定汇率制度。

港币与美元的挂钩及人民币与美元在1994-2005年期间的挂钩,也属于固定汇率制度。

显然,固定汇率制度对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功不可没。

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固定汇率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帮助建立一个更符合市场规律的相对价格体系。

在计划经济里,工资及吃、住、行、教育、医疗等的相对价格并不真实地反映商品及服务的成本与效益,改革初期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花在吃上面,而住与医疗几乎不花钱。

这样的相对价格体系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各种商品及服务的相对价格体系很不一样,显然需要调整。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优缺点之比较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优缺点之比较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 场的日益复杂化,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 度的优缺点将不断变化。未来,各国应根 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灵 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同时,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全 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挑战与风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应对经济冲击的能力较强
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经济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经济冲击,如贸易战、金融危机等。
优缺点比较
优缺点比较
01
汇率波动大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的汇率波 动较大,增加了国际贸易和投资 的不确定性。
02
对政策制定要求高
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需要 更加关注汇率波动,对政策制定 和执行的要求较高。
波动性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较大,可能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不确 定性。
政策自主性受限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自主性受到限制,因为货币政策的实 施需要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和外汇市场的反应。
应对危机能力有限
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时,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家可能需要更多的国际 合作和支持来应对危机。
04 比较与结论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灵活性
01
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避免货币
当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难以应对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自动调节
02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波动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避免货
币当局过度干预经济。
促进竞争
03
浮动汇率制度能够促进外汇市场的竞争,提高外汇交易的效率。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
常见的固定汇率制度包括钉住汇率制度和爬行钉住汇率制度 。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动汇率更可取
盯住汇率制度更可取
0 货币冲击
央行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
实际冲击
浮动汇率更可取
汇率制度取决于不同 汇率制度下损失大小 的比较
在模型之外依据其 他决定因素来选择 汇率制度
0
盯住汇率制度更可取 货币冲击
政府信誉
1994年12月墨西哥比索危机中,几乎没有证 据能把比索贬值的预期归因于经济基本面因素 影响到的信誉的演进;相反,市场似乎严重低 估了比索贬值得风险,尽管存在着早期预警信 号,诸如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帐户恶化的迹象, 但是直到当局宣布比索贬值15%之后,市场信 心似乎才崩溃。由此可见,中间汇率制度缺乏 需要的政府信誉来保证。
➢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依附论”, 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其经济、 政治等对外依赖关系,至于采用何种货币作为 锚货币,取决于该国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集 中程度。

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 经济规模小,金融市场 ➢ 经济规模小,金融市场
发育不完全
发育不完全
➢ 经济开发程度低,政策 ➢ 经济开发程度高,政策
➢ 研究表明,在给定前提下,固定汇率制度下财 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而浮动汇率制度 下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 M-F模型实际上已经蕴涵着“三元悖论” (trilemma),即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 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着“不可能三角” (impossible triangle)。
经济冲击
资本流动受限制
资本流动频繁
➢ 外债货币错配程度高, ➢ 外债货币错配程度低,
本币国际借债能力低
本币国际借债能力高
➢ 政治稳定
➢ 政治不稳定
短期
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 ➢ 低通货膨胀 ➢ 国际储备充足
浮动汇率制度 ➢ 高通货膨胀 ➢ 国际储备少
随机因素
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 经济波动主要来自国内, ➢ 经济波动主要来自国外,
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提出 “经济论”和“依附论”。
➢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苏东剧变”之后,转型国家经济制度、产权制度 的变革与选择,特别是90年代以后,新兴市场货币 危机、欧元诞生等事件使得汇率制度再度成为研究 的热点。
汇率制度是不断变迁的过程
以前的许多学者依据有限影响因素得出的 汇率制度的研究结论可能是合理的,但是从动 态的观点来看,多因素的差异性与变动性决定 了他们的研究结论常常是存在问题的。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市 场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冲击对一国的汇率制 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 如果经济冲击来自货币因素,比如货币需求的 变化和影响、价格水平的冲击,那么就应偏向 固定汇率,因为所有商品和服务成比例的变动 不会改变它们的相对价格,使用汇率变动作为 改变支出的政策是不必要的;
相似性高
相似性低
➢ 人均GDP低,进出口价 ➢ 人均GDP高,进出口价
格弹性低
格弹性高
中期
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 贸易集中度高,生产要 ➢ 贸易分布分散化,生产
素流动性低
要素流动性高
➢ 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低, ➢ 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高,
通货膨胀率相近
通货膨胀率差异大
➢ 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 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高,
影响汇率制度的几个因素
➢ 经济结构特征 ➢ 政策配合 ➢ 经济冲击 ➢ 政府信誉 ➢ BBC规则 ➢ 价格确定
经济结构特征
➢ Heller于1978年提出了“经济论”,认为一国 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因素, 如经济规模、经济开放程度、进出口贸易的商 品结构与地域分布、相对通货膨胀率以及同国 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等。
➢ 如果经济冲击来自实际因素,比如偏好的改变 或者影响国内商品与进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技术 变化,那么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合意的,因 为相对价格的频繁变动使得有必要使用汇率作 为政策工具对实际冲击做出反应。
央行没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
实际冲击
在模型之外依据其 他决定因素来选择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取决于不同 汇率制度下不稳定, 也主要是因为主导国际贸易的经济基础不稳定。 固定汇率尽管名义上是稳定的,但它可能使经 济中的其他因素的不稳定性变得持久而强化。”
➢ 20世纪60年代 Mundell(1961)提出“最优货币区”(OCA)理论。
➢ 20世纪70年代 麦金农和肖分别提出“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 论”;
低贸易条件变动
高贸易条件变动
➢ 高产出变动,货币冲击 ➢ 低产出变动,实际冲击
占主导地位
占主导地位
政策配合
➢ Fleming和Mundell于60年代提出了F-M模型。 ➢ 假定前提:
(1)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帐户,资本帐户开 放; (2)国内外所有货币、证券资产充分替代, 即资本自由流动; (3)国内产出供给富有弹性; (4)小国开放模型。
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复杂多样,而这些因 素又随着政治、经济和金融等因素的发展变化 而不断地变化,因而作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汇率制度也应该不断地变迁。
从中期和短期来看,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应该
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它不仅取决于传 统的最优货币区因素(如经济结构特征),而 且取决于政治经济因素(如政治不稳定和通货 膨胀诱因)和恐惧浮动因素(如本币定制债务) 等。此外,像其他经济政策一样,一国汇率的 变迁和选择还可能反应着政策决策者和公众的 偏好。
人民币汇率改革背景下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的比较
理论上的比较
➢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 汇率制度应该一个不断地变迁地过程 ➢ 影响汇率制度的几个因素
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20世纪50年代: kindleberger一派极力推崇固定汇率制,认
为浮动汇率制造成了汇率的不稳定。 friedman一派则持相反意见,认为:“浮动
从长期来看,由于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是不 断变化的,所以国家对于自身汇率制度的抉择并 非是一劳永逸的,没有单一的汇率制度适合同一 时期的所有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所有时期,各国 都会自愿或非自愿的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 自己国家的汇率制度做出调整。
特定的汇率制度可能只适合特定国家在特定 时期,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