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
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浅析

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浅析
军事体育训练是为了使士兵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和战斗力,但在训练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伤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的浅析:
1. 错误的训练方法:训练方法是否合理,是军事体育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采取不正确或不合适的训练方法,会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导致运动员的肌肉、骨骼和关节得不到休息和适应的时间,容易引起各种肌肉拉伤、骨折和关节损伤等。
2.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过大、训练周期过长,以至于身体无法适应和恢复的状态。
过度训练会导致疲劳堆积,肌肉无法恢复,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疲劳症状和免疫系统失调,进而导致伤病的发生。
3. 肌肉、韧带和关节不平衡:军事体育训练中,很多动作要求全身协调配合。
如果某个肌肉群体发展过强,而另外一些肌肉群体发展不足,或者韧带和关节的某一部分发展不足,会导致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失调,增加受伤的风险。
4. 营养不良:军事体育训练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如果饮食不合理,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就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造成疲劳和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伤害。
5. 气候和环境因素:军事体育训练往往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如高温、极寒、高海拔等。
这些气候和环境因素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中暑、冻伤、高原反应等,导致运动员受伤。
浅谈造成军事体育训练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 、准备活动不足或不做 准备活 动。准备 活动是体 育锻炼 的一个 重 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进行 比较剧烈 的体育活动时 ,一定 要认真 做好准 备活动 。人体进人运动时 ,当神经系统 和内脏器官 的机 能没有充 分动员 起来 ,肌 肉温度没有提高 ,肌 肉韧带 的力量 、弹性 和伸展性都 不够 ,身
系到 部 队 的 稳 定 与 发 展 ,关 系到 部 队 正 规 化 建 设 水 平 ,也 关 系到 部 队 的凝 聚 力 和 战 斗 力 。 本 文 就 分 析 造 成 军 事 训 练损 伤 的 原 因来 进 一 步 提 出解 决 的 对 策 和 方法 。
关键词 :军事体 育训练 ;训练损伤 ;身体 ;心理 ;客观 ;预 防 军事训练损伤是基层训练 的多发损伤 。各 国军 队在 身体训练 中都面 临着这个问题 ,文献表明 ,美军 1 9 7 8年报告 ,1 2周新 兵身 体训练损伤 发生率为 3 7 % ,整个部队军事体育训练损伤处发生率 为 8 1 %。新西 兰军 队 1 9 8 4年报告 ,新兵身体训练损伤率高达 8 8 . 5 % 。据 1 9 9 5年,全军训 练伤防 治研究 中心调查表明,全军基础训练 ( 即身体训练)期间的损伤发生约率为 2 4 . 7 1 %因此,身俐 l I 练的损伤已各国军队和基层部 队所重视。 军 事 训练 损伤 的 基 本情 况 及表 现 ( 一 )根据军事训练损伤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损伤白 勺 . 隋况可作如下分类: 1 、按 受伤组 织结 构和部位 分 :骨与关 节损 伤 :包括 骨折 、关 节扭 伤 、关节脱位 。软组织损伤 :包括擦伤 、挫伤 、撕裂 、撕脱 伤。下腰部 损伤 :包括急性腰 损伤 、慢性腰 肌劳损 、肌筋膜炎腰椎 间盘脱 出症 。肌 纤维 、肌腱及滑膜损伤性炎症 :腱炎 、肌纤维组织炎 、滑囊及滑膜炎 。 2 、 训 练能力更新 丧失程 度分 :轻度损 伤 :受伤后有轻 度功能障碍 , 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休 息 1 ~ 2天。中度损伤 :受伤后有 明显 功能 障 碍 ,需停止患部练 习,休息 3— 5 天 。重 度损伤 :受伤后 完全不 能参 加 训练 ,需住院治疗或休息 1周以上 。 ( 二 )军事体育训练损 伤的发生特点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外部的联系 , 具有 “ 三多… ‘ 三少” 的特点 l 、新兵发生多、老兵发生少。2 、具有高难度和危险性 的业务技能训练 发生多,其他训练发生少。 3 、文化程度低的发生多,文化程度高的发生少。 从军兵种来看 ,步兵 训 练伤 发生 率最 高 ,为 l 5 . 8 3 % ;炮 兵次 之 , 为l 1 . 8 %坦克兵 第 三 ,为 7 . 0 8 % 。其 中 ,基 础 身 体训 练伤 发 生 率 为 8 6 . 2 6 % ,军体技术训练损伤为 占9 . 9 2 %;比赛训练损伤率为 3 . 8 2 %。从损 伤对象来 看 ,新 兵训 练 伤发生 率高 于老 兵 ,入 伍第 一年 新兵 损伤 率 为 6 0 . 2 % ,分别高于第二年兵 ( 2 1 . 4 7 %)和第 三年兵 ( 1 8 . 3 3 %) 。从 损伤时 间来看 ,一年中以春季军训发生率最高。原因之一是由于基础身体训练安排 在春季 ,此时的训练难度和强度较大 ;二是新兵 刚入伍参加 训练 ,技术 不训练和身体素质较差 ,军训伤表现出随季节更替而降低 现象。一 日 损 伤发生率 以下午多发 ,占 5 2 . 7 % ,上午占 3 9 . 7 % ,夜训 只占 7 . 6 %。 ( 三 )军事体育训练损伤的的种类 1 、运动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称之运动损伤 。运动损 伤与运动项 目、 技术动作有着密切 的关 系。一般可分为 :开放性损伤是指 伤后皮肤 或粘 膜 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伤 口 与外界相通 , 急性损伤是指一 瞬 间直接 暴力 或 间接暴力所造 成 的损 伤。慢 性损 伤有 两种 :一 是 由于训 练安 排 不合 理 ,使局部 过劳而积 累的劳损 ;二是 因急性 损伤处 理不当或治疗 不彻底 而转变为 陈旧性损伤 。2 、不 同军事训练课 目的常见 损伤。 ( 1 )通 过障 碍训 练损 伤 :通 过 4 0 0米 障碍容易发生损伤 的环节 是 :跳越矮墙 时收腿 不 到位 ,通过独木桥时多因身体 平衡 失控 ,从桥上跌 下摔伤 ;蹬跃 高 台 时往往因要领掌握不好 ,踏空后从两墙缝隙摔下致伤。( 2 )擒敌训练损 伤 :擒敌是武警部队的一项特有的训练科 目,由于训练强 度大、对抗性 强 ,容易造成软组织及关节损伤。损伤可分为扭伤 、摔伤 、挫伤 、拉伤 及关节错位 或骨 折 等类 型 ,最 容 易发 生损 伤 的 部位 依 次是 :肘 、腋 、 指 、膝 、及躁关节等处 ,肩 、髋关节也偶有发生 。 二 、造成军事体育训练损伤 的原 因 造成运动损伤 的原 因是复杂 的,也是多方 面的。根据国内外有关 运 动损伤 的资料分析 ,可 以分为身体方 面、心理方面 和客观方 面的原 因。 ( 一 )军事体育训练损伤的身体原 因分析 1 、体质弱 、身体 素质差 ;技术 水平低 ,动作不 熟练 。体 质是 人体
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浅析

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浅析军事体育训练一直以来都是军人必修的课程之一,它不仅可以促进军人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增强其作战能力以及战斗力。
但是,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很多军人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伤病,这些伤病不仅会影响军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执行任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是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伤病的呢?下面就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体能水平不足军事体育训练是对军人体能的考验和锻炼。
如果军人的体能水平不足,那么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伤病。
例如,运动过程中容易感到疲劳或者出现抽筋等现象,还可能因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而导致伤病的发生。
二、训练负荷过大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如果训练负荷过大,那么容易给军人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例如,长时间地跑步、做俯卧撑等动作,会导致肌肉过度疲劳,从而引起肌肉酸痛、肌肉损伤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应当根据军人的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并逐步递增训练负荷,以避免出现伤病的情况。
三、缺乏保护措施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军人受伤。
例如,在进行跑步或其他高强度运动时,应当穿戴合适的鞋子,以避免因为摩擦不当而导致足部受伤。
同时,还应当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呼吸方式以及姿势,避免因为姿势不当而导致伤病的发生。
四、环境因素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伤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在高温或者寒冷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容易导致中暑或者冻伤。
同时,在路面不平整或者有障碍物的环境下进行步行或者跑步训练,也容易导致摔倒或者扭伤等伤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主要包括体能水平不足、训练负荷过大、缺乏保护措施以及环境因素等。
因此,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应当注重训练质量,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注意保护措施,以及根据环境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避免出现伤病的情况。
浅谈军体训练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军体 训练损伤发生 的原 因及预 防措施
李 曙 海 ( 明消 防 指 挥 学校 卫 生 队 , 昆 云南 昆 明 ,5 2 8 600 )
【 摘要 】 随着灭火救援任务的 日益繁重及 教学 的不断改革 , 军体训练对 学员体 能和技 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 圆满完成 军 要 体训练任 务, _ 除『 对教学方法进一步进行 探讨外 , 还必须在探讨训练预防损伤上下功夫 。教学训练经验告诉我们 , 军体训 练中 的预防损伤 问题是科学化训练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一 问题解决得好坏 , 影响着 军体训 练的效率和效果 。 【 关键词 】 损伤 ; 预防
期一定要经常加强思想 教育 , 加强安全组 织纪律 的教育 , 强 化 防伤观念 , 认识预 防损伤 的作用和意义 。 培养学员团结友 爱, 互相帮助 , 互相保护 的优 良品质 , 以发扬 良好 的体 育道 德作用 , 在训练 中严格要求 , 精心组织 , 耐心辅导 。 32 遵循人 体运 动时机能变化 特点科学 安排训 练 军体 . 训练强度大 , 动作技术难 度相对较高 , 对学员体能 、 能和 技 心理都是全 面考验 。因此 ,无论是从不会 到会 的普及性教 学, 还是 由会到精的竞赛训 练 , 每次课都 必须严格遵循人体 运动的机能变化规 律特点 , 到科学组织 , 做 合理训练 。 首先 是准备活动要充分 。 准备活动是预防训练损伤 的必要条件 , 准备活动不充分 、 不正确 时 , 损伤人数 一般会 明显增加 , 因 此, 应把做好 准备 活动作为预 防训练损伤的主要手段 。 准备 活动 的内容运动量应根据教学、 训练和比赛 的内容 、 个人的 身体机能状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 。准备活动对 预 防损伤的作用在于热身 , 减少肌肉粘滞 性 , 提高神经肌 肉 系统组织的兴奋性 ,增加关节 活动范 围,提高韧带的延展 性。 充分 准备活动是预 防训练损伤的前提。 其次教员应据学 员的实际体质状 况和训练水平 , 充分 了解教材 中的难点 , 估 计哪些技术 动作不 易掌握 和哪些训练项 目容易发生训 练伤 病现象 , 做到心 中有数 , 事先 做好 预防 的准备工 作 ; 教员要 合理安排训 练负荷量 , 要遵 守循序渐进 , 个别对待等训练原 则; 要不断改进训练方法 , 注意从简到繁 , 由易到难 , 从分解 动作到完整 动作 的教学原则 。 3 加强身体素质全面训练 , 提高机体对运动 的适应能力 , 是预 防损伤 的主要环节 。首先要加强力 量素质 ,力量发展要均 衡。 其次是速度耐力素质 , 再就是柔韧素质。 在体能训练中 , 教 员 应 根 据 学 员 的机 能 状 况 ,对 不 同 的运 动 项 目要 注 意 加 强易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 是预防训练损伤的一种积极有效 的手段 。 34 加强训练 中的保护 与帮助 在 训练 中有 许多训 练项 . 目是可在保护下进行 的 ,训练 中适 当的保护与帮助可加强 学员的信心 , 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浅析军事训练伤病原因及预控措施

浅析军事训练伤病原因及预控措施摘要:随着我国部队的建设走向现代化、正规化,随着对我国部队战斗力要求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军事专家注重战士训练的质量的提高。
为提高战士综合军事素质,就必须保障士兵军事训练切实到位。
但在如今的军事训练中,士兵军事训练伤病却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士兵的生命健康,影响了部队建设。
本文就军事训练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及控制措施,为我国军事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病;预控措施近几年来,为建设现代化部队,我国加大了对部队医疗资源的投入,开始系统的关注官兵军事训练伤病的治疗,提高战士身体、心理健康水平。
官兵产生军事训练伤病的原因有很多,虽有意外偶然性,但大体还是教育、管理、监督没有做到位。
官兵的身心健康是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做好医疗工作同时,也要对军事训练伤病进行预控措施[1]。
1军事训练伤病原因1.1官兵自我安全意识较差发生军事训练伤病最大的主观因素是官兵自我安全意识较差,对自身身体状况掌控不足。
而在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后,官兵由于身心的疲惫难以有精力、有时间去做善后身体恢复处理,长期下来,容易导致疾病慢慢形成。
此外,由于长期定时、定量的训练,官兵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自身做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测,对身体各状况没有清楚认知,自我安全意识较差。
1.2训练不够科学在基层军事训练中,为锻炼官兵应战反应能力及军事各素质,教官常常会想出各种不够科学的训练方法,如在天气恶劣、环境较为复杂、时间不定的条件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强度的训练,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官兵综合军事能力,而忽略了官兵的承受能力,导致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2]。
为了尽快做出成绩,部分教官及士兵刻意加强训练量及难度,疲劳训练,身体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训练后身体恢复没有跟上,导致身体拖垮。
1.3准备活动不充分军事训练是运动较为剧烈的的活动,因此准备活动不充分可能会导致训练伤病的发生,部分官兵在对自我的保护意识不足,在训练前没有按规定动作进行准备工作,导致身体标准包括伸展性、协调性等没有达到适应的运动水平,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3]。
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浅析

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浅析军事体育训练是士兵们日常训练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士兵们保持身体素质和战斗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伤病因素,对士兵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诱导军事体育训练中易出现的伤病因素进行浅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一、训练强度过大军事体育训练中,为了提高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训练强度常常会被提高。
过大的训练强度会导致士兵们的身体超负荷,容易引发各种运动损伤和疲劳性伤病。
尤其是在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后,士兵们的肌肉和韧带容易出现疲劳和损伤,甚至出现严重的运动员综合征,影响到他们的训练效果和战斗力。
二、缺乏合理的热身和舒缓训练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很多时候士兵们为了追求训练效果,会忽视热身和舒缓训练的重要性。
而缺乏热身和舒缓训练会导致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和扭伤,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和疲劳性伤病的发生。
合理的热身和舒缓训练不仅能有效预防士兵们在训练中的伤病,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高强度的训练。
三、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在军事体育训练中,一些士兵为了追求训练效果,往往会采取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这不仅会影响训练效果,还会引发各种运动损伤和疲劳性伤病。
一些士兵在进行体能训练时,经常采取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导致肌肉和韧带的受伤。
军事体育训练中应加强对士兵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训练质量和安全性。
四、环境和装备问题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士兵们往往需要在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训练,这容易导致一些环境因素和装备问题引发伤病。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训练,容易引发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而一些不合适的训练装备也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和疲劳性伤病。
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应加强对士兵的环境和装备的保障和管理,确保他们在训练中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五、缺乏身体健康管理和康复训练六、心理因素七、缺乏合理的营养和休息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士兵们的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和休息,来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战斗力。
军事训练伤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机制

军事训练伤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机制摘要: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简称训练伤。
而一般训练中出现的腿痛及肾脏功能紊乱、中暑、血尿等功能性病症,以及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脏器、颅脑等损伤均不属于训练伤的范畴。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致伤因素极为复杂,既有人体本身的内因,也有训练场环境和气候的外因,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
本文主要就就是训练伤的致病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机制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军事训练;致病因素;预防机制在军事训练中,学员进行各种锻炼、参加各种活动,是为了让身体更强壮,是为了增强抵抗力。
但是如果在运动中受伤了,则会影响学员的身体发育,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所以,教官要尽量避免各种训练伤的发生,让学员在训练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教官要整理、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使学员认识到训练伤的危害性,以及防治训练伤的方法,进而让学员通过学习了解训练伤的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手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同时,教官要让学员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锻炼,预防训练伤的发生,并能够力所能及地指导和帮助身边的人进行训练伤的处理。
1军事训练伤发生特点1.1训练伤发生的伤情研究研究发现,软组织损伤和骨与关节损伤仍占据新兵受伤部位的前两位,且下肢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李春伶等研究中的膝关节以下部位损伤占训练伤发生率的89.1%。
新兵伤情以过劳性损伤和急性损伤为主,单病种中,关节扭伤、骨折、腱炎与腱鞘炎、肌肉拉伤则比较常见。
1.2训练伤致伤科目研究分析研究资料,发现3000m跑、100m跑、折返跑、队列训练、战术训练、投弹训练、障碍训练等均易导致训练伤发生,体能训练、战术训练、障碍训练为高致伤科目。
高志丹等认为,3000m跑和基础体能训练致伤最多。
训练内容和伤病的种类也有一定关系,3000m跑和队列训练易导致疲劳性骨折和滑膜炎的发生,战术训练易导致关节扭伤和皮肤擦伤,投弹训练易导致肌肉拉伤等观点在各研究资料里都有涉及。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预防伤病发生与预防分析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预防伤病发生与预防分析摘要:军校是培养先导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新学员进行体能训练旨在提升军校学员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体能的提升。
然而体能训练中伤病的发生却成为影响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下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本文就对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伤病引言军事体能训练是提升军校军事人才战斗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军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然而,在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中,常常会因为训练方法不当使得训练课伤病情况频发,这样对体能训练水平的提升不利,所以需要制定科学的预防机制以降低体能训练课伤病情况的发生。
1.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发生原因1.1思想认识不足新学员思想上不重视军事体能训练、对体能训练方法掌握不全面是导致训练伤的主要原因[1]。
错误的思想认识可能导致新学员在训练时消极对待训练科目,忽视训练安全;不能掌握全面的体能训练方法常常会因训练方法适当而引发伤病。
1.2 生理状态不佳体能训练前,如果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会使得肌肉僵硬、肢体活动不灵活,发挥运动技巧的反射不能激发,这样很容易引起伤病。
同时军事体能训练的运动量往往较大,如果学员生理上不能承受大运动量,训练的时候动作要领掌握不到位就容易引发训练伤。
1.3 医务监督不到位新学员体能训练量大,训练过程出现伤病的情况比较明显,因而需要医务人员现场监督。
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军校教练员不重视学员保护或者发生外伤不能及时告知队医,很容易引发训练伤[2]。
此外,如果军体教练员不重视队医的建议与意见,允许带病学员或检查不合格的学员参与高强度的训练与考核,很容易引导学员旧伤复发。
1.4 不遵守训练原则体能训练需遵守自觉性、积极性、系统性原则。
训练时如果无计划、无序及教学训练过程相互逗闹,动作粗野,军队教练员不分析技术错误原因,这样容易导致训练课伤病的发生。
1.5 其它原因训练场地的地面太硬、太滑,有小碎石或者杂物,器材年久失修且维护不当容易导致学员运动过程出现伤病;夏天气候炎热时组织学员在高温下训练,学员会因为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虚脱以及中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6T14:03:59.7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刘佳
[导读] 本文对军事体育训练伤的易发因素进行总结,并归纳出军事体育训练伤的预防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武警贵州总队医院,贵州贵阳550005
摘要:军事体育训练是军人增强自身机体能力、耐力及团队意识的重要训练方式,但在实际军事体育训练中常出现军事体育训练伤,军事体育训练伤不仅影响了军队的正常训练过程,也直接影响着军人的军事素质培育。
本文对军事体育训练伤的易发因素进行总结,并归纳出军事体育训练伤的预防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军事体育训练伤;易发因素;预防
军事体育训练伤是指军人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受训练内容、强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病变或障碍的一系列损伤疾病。
军事体育训练伤在军事体育训练中较为多发,但军人军事体育训练伤直接影响着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提升,是当前军事体育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军事体育训练伤常见类型包括骨关节损伤、下腰部损伤、软组织损伤及炎症。
以下对军事体育训练伤的易发因素进行总结,并归纳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率,保证参训官兵正常参训。
1 军事体育训练伤的易发因素
1.1 身心素质不佳
当前诸多受训人员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对于军事体育训练伤的认识不足,常常认为军事体育训练伤仅局限在腿伤、脚伤、腰伤等,这种认识不清的状况直接使得参训官兵在出现军事体育训练伤时,重视不够,在伤病未完全恢复时就开始进行训练,这种带伤训练的行为是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易发的最为常见因素。
一些受训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常过分依赖现场保护人员,而现场保护人员精力有限,常常难以顾及所有军事体育训练人员,进而使得一些官兵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易出现军事体育训练伤。
部分官兵虽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在实践时方法不当,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出现。
如官兵在障碍训练时,多追求速度,导致从高板跳下时,忽略了屈膝缓冲,导致膝盖出现疲劳性损伤。
此外,一些官兵在训练时,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导致精力不集中,身体协调能力下降,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
1.2 训练方式不当
在实际军事体育训练中,准备过程在训练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一些官兵在实际训练时,常常忽略准备活动,进而使得官兵在训练开始时直接进行高强度训练,机体不耐受致伤[1]。
一些受训人员虽进行了准备活动,但其过程较为单一,仅为拉伸运动,对于不同训练项目实用性不高。
进行训练后,因未进行放松活动,导致乳酸堆积,增加疲劳感,易引起各类疲劳性损伤疾病。
多数军事体育训练为提高管理效率,多采取集体周期性训练,这种训练内容较为单一,易引起受训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且不同受训人员心理及身体素质不同,直接导致受训效果存在极大差异,受训人员过度紧张易出现疲劳性损伤,而受训人员过度放松易出现应力性损伤。
此外,一些单位为提高训练效果,擅自延长受训时间,这也是导致受训者军事体育训练伤易发的重要影响因素。
1.3 安全保障缺乏
军事体育训练中训练场地需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以减少受训人员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
训练场地安全保障主要体现在现场保护及保障人员保护两方面,现场保护主要是保证训练场地无石子等障碍物,训练器材完好,无松动状况;而保障人员保护则需要保障人员在受训人员出现意外或不适行为时,及时给予针对性措施,减少受训人员伤情[2]。
当前诸多单位存在现场保护措施不佳状况,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频发。
2 军事体育训练伤预防策略
2.1 加强受训人员身心素质培养
相关训练人员需加强对受训人员军事体育训练伤相关知识教育,及时提升受训人员对军事体育训练伤的认识和重视,各训练单位可及时邀请医院专业医师为受训者讲解军事体育训练伤自我预防方法及基础处理知识,避免疲劳性损伤发生。
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前,需加强对受训人员心理素质及心理状况调查,对于心理状况不佳人员需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提升受训人员心理素质及训练信心。
2.2 改善传统训练模式
相关单位需加强对组训人员教育,加强组训人员对军事体育训练伤的认识。
加强对组训人员多种训练方式教育,促进组训人员训练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组训人员主观能动性,采取针对性、灵活的训练模式,促进训练效果整体提升。
对于不同身体素质官兵采取不同训练方式,定期给予受训人员训练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组训练,提升训练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前,组训人员需加强对受训人员准备活动训练,可根据实际训练项目采取针对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需保证受训人员身体微出汗[3]。
训练结束后也需指导受训人员进行放松训练,避免长时间劳损导致慢性军事体育训练伤的发生。
此外,组训人员可根据军事体育训练伤常发部位对受训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训练,对于易伤部位进行预防性训练,促进机体整体素质提升,减少军事体育训练伤的发生。
2.3 加强军事体育训练安全保障
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前,相关人员需加强对军事体育训练场地、器械等的检查,定期进行器械维护,积极排除相关危险因素。
加强对相关保障人员保护知识教育,提高保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保障人员的应急能力。
在重要训练及考核过程中,组训人员需安排保障人员,并在现场准备常用药品、器械等,积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尽可能避免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4]。
3 结论
军事体育训练伤是当前军事体育训练中常见、易发疾病,也是影响军事体育训练整体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总结出受训人员身心素质不佳、训练方式不当、安全保障缺乏是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实际军事体育训练中需根据军事体育训练伤易发因素,结合各单位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预防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及战斗力。
参考文献:
[1]牟炳楠.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的伤病及预防方法探析[J].科技视界,2013,3(35):138-138.
[2]温爱玲,游永豪,周多伟,等.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预防的调查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79-82.
[3]郝楠,王军,郭栋,等.陆军某特种部队训练伤情况调查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8):722-724.
[4]兰永胜.新兵训练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J].解放军健康,2013,2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