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随堂达标测试题:语文园地(三)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达标试题及答案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瞻(_______)期(_______)裁(_______)浇(_______)畦(_______)
檐(_______)旗(_______)栽(_______)绕(_______)蛙(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无(_____)之宝(_____)口不提完好无(_____)同(_____)于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赞美—()
喜悦—()预示—()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3)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4)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3.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请以“记忆深处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把事情过程叙述清楚,内容写详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语文园地三1.下面汉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风靡(mǐ)叉腿(chà)挨揍(zhòu)金箍(gū)B.棍棒(gùn)磕碰(kē)裁剪(cái)悟空(wǔ)C.凛然(lǐn)颓然(tuí)豁开(huō)盔甲(kuī)2.如果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那么,文中写( )这部分内容,浏览下就可以了。
A.竹节人的制作过程B.竹节人的构造特点C.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D.竹节人被老师没收3.读书方法连线。
不出声地读精读简单粗略地读朗读认真仔细地读通读有取舍跳跃式地读默读从头到尾阅读全书略读清晰响亮把文章念出来跳读4.用横线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书写在括号中。
景然有序( ) 乐声优扬( ) 道道官墙( ) 炯然不同( )废虚一片( ) 严丝合逢( ) 文化移产( ) 搏大精深( )5.默写。
春日(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词句段运用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1)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同学们看别人玩竹节人时的入迷,作者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来表现。
(2)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人物读书入迷的情景。
2).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选择一个话题,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1)这段话是_____________结构,并且逐条列举出相关条件。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练习卷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交流平台下面是同学们围绕阅读展开的讨论,请你补全对话。
琳琳: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兰兰:是呀,比如我们读《故宫博物院》时,里面有四则材料,当我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时,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宁宁:如果我想当故宫博物院里的小导游,想重点介绍太和殿,那我该怎么读呢?强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娟娟:读《竹节人》时,我想“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是不是所有内容都要细读?刚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勤:如果我想讲一讲“我的老师也玩竹节人”呢?花花: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文:我懂了,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2.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入迷的样子。
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选择一个话题,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必要的水分……三是能源。
话题一:竞选班级体育委员话题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词曲鉴赏古诗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同步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同步习题一、基础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shū shì bào yuànzì yán zì yǔ dà chī yì jīnɡ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勉强.(qiánɡ qiǎnɡ)魁梧.(wú wǔ)着.迷(zháo zhāo)瘦削.(xuē xiāo)3. 把词语补充完整。
()惊()跳废()忘食张()结()()()忘返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怨()在意()庄重()沮丧()羞愧()和谐()二、综合题5选词填空。
抱怨埋怨(1)到星期天,妈妈总是向爸爸()儿子的不听话,淘气。
(2)我()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第一班车。
继而继续(3)他先是一愣,()眼睛一亮……(4)“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
”6.试着写一个某同学认真完成作业的片段,字数不限。
三、提高题(一)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文中用“”一词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一、1.舒适抱怨自言自语大吃一惊2. 勉强.(qiánɡ)魁梧.( wǔ)着.迷(zháo )瘦削.( xiāo)3. (心)惊(肉)跳废(寝)忘食张(灯)结(彩)(流)(连)忘返4.抱怨(埋怨)在意(在乎)庄重(庄严)沮丧(颓丧)羞愧(惭愧)和谐(融洽和睦)二、5. 抱怨埋怨(1)抱怨(2)埋怨(3)继而(4)继续6.在写作业。
只见他一句一句地阅读,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打上一个小圆点。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 》试题(含解析)

语文园地1.本单元知识回顾。
(1)要确定阅读方法,最好先明确( )A.阅读目的B.文章字数C.文章作者D.写作手法(2)下面适合用浏览的方法的是( )A.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B.对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C.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概要D.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踩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①我能从“攒着”“”“”等词感受到“我们”玩竹节人时的入迷。
②补充句子,体现小伙伴观看时的入迷。
动画片吸引来了几个小伙伴,他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你看,刚刚的手一直放在嘴边,;明明瞪大双眼,;芳芳呢,手上端着一杯橙汁,。
(2)读下面的例段,注意加点部分,体会这样表达的作用。
请你也用这种方法写一写。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
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用这种表达方式表达观点,可以让语言更有条理,别人也听得。
我要推荐《》这本书给大家看,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我有下面几点理由:3.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等闲识得东风面,。
(1)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咏史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2)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
(3)提到朱嘉,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
其中的“?”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语文园地1.答案(1)A (2)C解析本题考查对本单元阅读目标的掌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

“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她含笑说道,忽然跳了起来,在屋子里轻快地转了几个圈。
“这个消息是不是比下暴雨还要好?”
“啊,是的,亲爱的。比下暴雨好上一百倍。”
“你知道,”他握住她的双手,”一个月前,我不知道今后咱们怎么生活,净朝坏处想了。然后来了好消息,干旱一下子变得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____)(____)涂炭 家破(____)(____)哀鸿(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虽然……但是…… 尽管……也…… 与其……不如……
就算……也…… 不管……都…… 既……又……
1. (_______)风吹雨打,我们(______)坚持到校学习。
2.(_______)成绩再好,你(_______)不能自满呀!
她走进屋里,目光中满是疑huò( ) 。吉姆正jīn( )wēi( )坐,但脸上满是笑容。她放下背着的包。”你不会是要告诉我,”她说,“天就要下暴雨了吧。”
“比那个好多了。刚才医生打电话来,说我后来的 X 光片看起来很好,比预想的要好。”
吉姆顿了一下。他笑得更灿烂了。
“医生估计我下个月就能走动了。”
休伊站在轮椅一侧,轻轻抚摩着吉姆的脖子。”你说的有道理。”她低头看着他
说道,”确实,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她瞅着窗外自家的菜园。他俩曾商量不去管园子里的蔬菜,让它们在烈日
下自生自灭。
但他们家那三百英亩的玉米地,不管不行啊。
她弯腰吻了一下他的头。”咱们会没事的。”她平静地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叶子开始发黄、卷曲。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达标试题及答案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达标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dì yù huā pǔ yán suān sī kōng jiàn guànwèi guó sōu suǒ qiū yǐn qièér bù shějiàn chū huā ruǐ chū bǎn jiàn wēi zhī zhù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踩________ 嗓________ 豹________ 推________ 塌________彩________ 桑________ 钓________ 准________ 榻_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____)然无味(____)人不倦不(____)下问不求(____)解一知(____)解别出心(____)如痴如(____)学而不(____)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是词语“_______”的意思。
2.“兴趣盎然”的反义词是_______。
3.“囫囵吞枣”的近义词是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不论……总……不但……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1.父母( )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 )告诉我今后做人的道理。
2.我时常想起父亲说的一句话:“( )发生什么,我( )会跟你在一起。
”我就什么都不怕。
3.( )母亲要锻炼我的独立生活能力,( )要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4.( )我的年纪小,( )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少先队员送鲜花给解放军。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夜空中的繁星在闪烁。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基础百花园(40分)一、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6分)豁.(huōhuò)开叉.(chāchǎ)腿咚锵.(qiāng jiāng)土壤.(rǎng rāng)矗.(chùzhù)立蟠.(pānpán)龙二、下面每组中都有错别字,用“——”画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4分)1.前攻尽弃威风凛凛叱咤风云得意扬扬()2.弄巧成拙黑虎掏心虎视耽耽大步流星()3.怒气冲冲赫赫伟绩一无所获全神惯注()4.忘乎所以心满意足化为鸟有严丝合缝()三、读拼音写词语。
(8分)四、选词填空。
(6分)检测推测猜测1.这件事非常复杂,又没有线索,叫人很难()。
2.飞船在火星的土壤中未()到有机分子。
3.据专家(),这里曾经有恐龙活动。
精美精致精巧4.她生活得很(),让人羡慕。
5.这辆汽车模型制作十分()。
6.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6分)()的故宫()的布局()的气氛()的宇宙()的神情()的竹节人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0分)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使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随堂达标测试题:语文园地(一)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随堂达标测试题:语文园地(一)一、交流平台读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
①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选段从颜色、样子和气味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请你用“____”画出描写丁香花颜色的词句,用“”画出描写丁香花样子的词语,用“”画出描写丁香花气味的词句。
2.仿照上面的句子,联系生活经验,写一写。
(1)槐花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槐花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槐花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词句段运用1.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我发现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它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2)仿写排比句。
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的水真绿啊,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达标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chǒu è qī liáng xī shēng pái huáibì miǎn xī shuài chè dǐ sōu jí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移(_________)泊(________)旷(_______)渚(_________)侈(_________)伯(________)犷(_______)诸(__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金(______)辉(______)玲珑(______)(______)诗(______)画(______)安(______)乐(______)多事(______)(_______)流离(______)(______)在旧社会,许多老百姓过着______的生活。
而在新社会,人们则______。
2.这间教室布置得非常好,充满了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虽然……但是……既……又……不是……而是……因为……所以……(1)威廉叔叔看上去()疲惫不堪,()忧心忡忡。
(2)()我不是伟大的鞋匠,()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技术。
(3)()近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们原来在室内上的体育课改在操场上了。
(4)这些美味佳肴我()不想吃,()不敢吃。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教室里安静极了。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到老人过马路不方便,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新在大队会上说,他负责帮助小玲,让她把学习赶上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随堂达标测试题:语文园地(三)
1.本单元知识回顾。
(1)要确定阅读方法,最好先明确( )。
A. 阅读目的 B.文章字数
C.文章作者 D.写作手法
(2)下面适合用浏览的方法的是( )。
A. 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B.对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
C.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概要
D.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①我能从“攒着”“_________”“______”等词感受到“我们”玩竹节人时的入迷。
②补充句子,体现小伙伴观看时的入迷。
动画片吸引来了几个小伙伴,他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你看,刚刚的手一直放在嘴边,____________;明明瞪大双眼,________;芳芳呢,手上端着一杯橙汁,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例段,注意加点部分,体会这样表达的作用。
请你也用这种方法写一写。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用这种表达方式表达观点,可以让语言更有条理,别人也听得________。
我要推荐《__________》这本书给大家看,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我有下面几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
(1)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咏史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2)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____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_____;“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3)提到朱熹.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
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参考答案
1.答案(1)A (2)C
解析:本题考查对本单元阅读目标的掌握。
本单元培养的就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的能力。
2.(1)答案①跺脚拍手咋咋呼呼②示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眼睛似水晶球般大小里面的橙汁什么时候洒出去了都不知道
解析:本题考查围绕中心具体描写的方法。
例子是抓住动作来表现“我们玩竹节人时的入迷”这一中心的,补充句子时,我们要围绕“小伙伴观看时人了迷”这一中心,结合语境,写出三个人物当时的状态。
(2)答案清楚明白示例:青铜葵花一是作品写苦难,将苦难写得深刻;作品写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二是作品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这种真情无不湿润着每一位读者的眼睛,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解析:本题考查对有序表达的运用。
例段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观点,可以让语言更有条理,让别人听得清楚明白。
注意仿写
推荐图书时,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观点。
3.答案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
(1)春天哲理(2)睛日地点出游目的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与理解的能力。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泅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泅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出游目的。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但泗水在宋人南渡时早已被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去那里“寻芳”。
其实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寻芳”指追求圣人之道。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
朱熹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借助池塘水清是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