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合集下载

钱学森的简要事迹(7篇)

钱学森的简要事迹(7篇)

钱学森的简要事迹(精选7篇)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诞生于浙江杭州,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钱学森的简要事迹(精选7篇)。

盼望可以关心大家。

钱学森的简要事迹篇1钱学森除了当五院的院长之外,还在中科院力学所当所长。

反右期间,群众给他提看法。

里面一条说他高傲,有臭架子,只跟中科院的副院长张劲夫等人关系好。

对所里的党支部领导班子不敬重,不征求看法,跟群众脱离。

现在看到这些指控会觉得比较荒谬。

不过钱学森还是很重视这些看法,他后来不论当哪个官职,跟一般群众关系都特殊好,还以此来教育身边的人。

看来牛人就是不一样。

还有一件事。

钱学森的高校同学徐樟本在清华高校当教授,被打成了右派。

徐樟本的夫人写信给钱学森诉苦,钱学森附了一封信。

里面提了几点看法。

第一,让她跟身边的工会直接反映状况,说自己的困难。

其次,虽然他们的收入下降了,但是,四周许多人拿这点收入也是能生活的,让她跟周边的人学习。

第三,让她跟徐樟本划清界限,徐樟本后来坐了20年的牢。

第四。

他附了40块钱,他说他第一个月给40块钱。

其次个月给30块钱,第三个月给20块钱,他说经过这三个月,他们应当能适应新的生活了,他就不再给关心了。

这件事的做派倒是让我想起了钱钟书。

感觉这两人差不多,有肯定底线又世事洞明,在任何时代都能混得好。

钱学森的简要事迹篇21958年,为了培育更多的高级人才,中科院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高校。

中科大的院系是跟中科院的讨论所相对应的,钱学森在力学所当所长,所以他在中科大力学系当系主任,一共当了有20年左右。

大家都知道的是钱学森教学特殊的严格。

有一次考试是开卷考试。

一共两道题目,第一道是基础题,其次题是计算题。

从上午八点钟开头,考到了晚上。

结果是95%的人不及格,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不太知道的还有个后续,钱学森对这个结果特殊不满足。

钱学森认为他们的数理基础不合格,又给他们延了半年才毕业。

钱学森生平及事迹

钱学森生平及事迹
1949年,钱学森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及“戈达德”教授,专授火箭技术及喷气推进技术课.这时,钱学森已取得了在近代力学和喷气推进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直至1950年前,他先后为麻省理工学院专门培养气动力学研究生,兼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技术实验室教授研究员等职.
1934年毕业后,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专业是飞机设计.1935年8月,他从上海乘船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因为当时美国航空工厂不欢迎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并决定师从于当时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theodore von kármán).从年11月5日,国防科委系统由聂帅现场指导,张爱萍为主任,孙继光、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完成飞行试验任务.六年后,1966年10月27日,在酒泉发射场,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和爆炸试验圆满成功.
早在1953年钱学森就研究了星际航行理论的可行性.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赵九章、卫一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和空间物理的设计、研究.为了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在学术上作好准备,自1961年6月至1962年底,在钱学森、赵九章倡导下,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与技术科学部组织数、理、化、天、地、生及,声、光、电、半导体、遥感、自动化、医学等多种学科,多种高新技术领域的高层专家持续进行了十二次星际航行座谈会.钱学森在第一次会上作“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火箭动力及其展望的报告”.之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说:“现在我国弹道式导弹已有一定基础,现有型号进一步发展,即能发射100公斤左右重量的仪器卫星.…必须及早开展有关研究.”在研制过程中,钱学森亲临实验场,指导关键技术问题,1970年4月24日,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钱学森与李福译等人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指挥,发射了重量为173公斤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响彻世界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了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当年的“五一节”,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了钱学森.

钱学森生平及成就

钱学森生平及成就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多次问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总理:60年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像钱学森那样的人才?
生平年表
年代 简介
1911年12月11日 在浙江杭州出生
1929年至1934年 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称号。当选为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1989年更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当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6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6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精选6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篇1】钱学森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

不久,经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却充满了波折。

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一个美国上校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一个师,绝不能让他回去。

”1950年 9 月中旬,钱学森办理了回国手续。

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

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

他们募集了 15000 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1955年 6 月,终于在周关怀下,钱学森一家人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电视节目,许多人为了得到一张绿卡,为了能够留在国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倾家荡产。

我不知道国外有多好,但我知道一个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是每一个国家都会敞开大门迎接的人。

我希望我成为这样一个人。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简介【篇2】今天,我读了《钱学森的故事》这篇*,深有感触。

这篇*写了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于是去美国深造,拜冯卡门为师,并在他的推荐下,钱学森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并在此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虽然他在生活上享有非常丰厚的待遇,但是他依然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可是,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希望没有实现,战争爆发了,他因为是中国人而受到了无理阻拦。

钱学森历尽艰险,不懈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报效祖国。

他此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保障我国的国防能力,钱学森终于在1960年10月成功完成了对第一颗国产导弹的研制!钱学森为我们建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宛如一颗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茅。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简介汇报人:2023-12-15•钱学森生平简介•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重要贡献•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影响与贡献目录•钱学森的学术思想与教育理念•钱学森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貌01钱学森生平简介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

父亲钱均夫,母亲章兰娟,均为杭州知名人士。

家庭条件优越,为钱学森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出生背景与家庭环境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攻读航空工程。

1934年获得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资格,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01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助理教授。

02194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031947年兼任国防科学委员会研究计划处处长。

01 02 031949年担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1960年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70年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1991年被授予国家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87年担任国家科委高级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职业生涯与贡献在美国期间,钱学森参与了美国国防部和空军多个重要项目,为美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回国后,钱学森致力于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推动了中国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等项目的研发和实施,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02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重要贡献参与火箭研制与发射工作钱学森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导弹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火箭发射任务钱学森主持了多个火箭发射任务,包括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提出了导弹技术理论体系,为中国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钱学森 资料

钱学森 资料

---------------------------------------------------------------范文最新推荐------------------------------------------------------钱学森资料【介绍】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王天外国语。

1929年至1934年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

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 / 141955年回国。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

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

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钱学森简历

钱学森简历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为了进一步弘扬钱学森同志爱国,创新、奉献的业绩与精神,经中央研究,决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建设钱学森图书馆。

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钱学森ppt课件

钱学森ppt课件
航天技术的先驱
钱学森是中国的航天技术先驱,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航天技术,如火 箭助推起飞、多级火箭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
系统工程理论的提出
钱学森是中国系统工程理论的提出者之一,他提出了许多新的系统工程理论和 方法,如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等,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创新精神
他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带领团队攻克了许多技术 难题,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影响
钱学森的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激发了年轻一 代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06
钱学森的思想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钱学森一生都致力于祖国的科学事业,对祖国的繁荣富强充满渴 望,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钱学森ppt课件
目录
• 钱学森简介 • 钱学森的科学贡献 • 钱学森的杰出荣誉 • 钱学森的深远影响 • 钱学森的传奇人生 • 钱学森的思想精神
01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的个人背景
姓名
钱学森,生于1911年,原名钱学森,浙江杭州 人。
家庭背景
父母均为文化人,对钱学森的成长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童年经历
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展现出才华和天赋。
钱学森的教育背景
01
本科教育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主修机械 工程。
02
03
研究生教育
博士教育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航 天专业。
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航天 博士学位。
钱学森的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一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担任教授期 间,参与了美国导弹和航天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省杭州人。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钱学森于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3]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均以钱学森名字命名。

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归国准备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狂热。

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

钱学森非常气愤,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

[10] 1950年,钱学森同志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Kimbeel)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

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我的本意不是要逮捕他,太可怕了,这是这个国家干过的最蠢的事。

[10]从此,钱学森在受到了美国政府迫害,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他一个月内瘦了三十斤左右。

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

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

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才证明了他是无辜的。

艰难归国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国内,国内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

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

[10]195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陈叔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身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决定给这位父亲的好朋友写信求救。

正当周恩来总理为此非常着急的时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了一封从大洋彼岸辗转寄来的信。

他拆开一看,署名“钱学森”,原来是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

[10]1954年4月,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联想到中国有一批留学生和科学家被扣留在美国,于是就指示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

[10]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1954年6月5日开始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

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国在华侨民和被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名单,要求中国给他们以回国的机会。

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周恩来指示王炳南在1954年6月15日举行的中美第三次会谈中,大度地做出让步,同时也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

[13]然而,中方的正当要求被美方无理拒绝。

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闭幕。

为不使沟通渠道中断,周恩来指示王炳南与美方商定自1954年7月22日起,在日内瓦进行领事级会谈。

为了进一步表示中国对中美会谈的诚意,中国释放了4个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

[14]中国做出的让步,最终是为了争取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尽快回国——可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美国代表约翰逊还是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回国的真实理由,一点不松口。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归国以后归国之后,周恩来在各方面都给予了钱学森亲切细致的关怀,晚年的钱学森还激动地回忆起一件往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前夕,周恩来总理召集相关的科研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临别之际,周恩来总理特意叫住了钱学森:钱学森,你不要太累着了。

钱学森生前常对人说,对他一生影响最深和帮助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个是自己的岳父蒋百里。

[16]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7]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1954年,在美国用英文出版《工程控制论》,其随即被译成俄文、德文和中文。

中译本于1958年出版。

2011年,《工程控制论》(第三版)出版。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力学所工作到1972年前后。

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8]1957 年,在钱学森倡议下,中国力学学会成立,钱学森被一致推举为第一任理事长。

2月1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11月16日,周恩来总理任命钱学森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长。

同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被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6月,中国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钱学森任主任委员。

同年9月,国际自控联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

[18]1958年,为了为两弹一星工程培养人才,应钱学森关于建立“星际宇航学院”的要求,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

经杜润生、杨刚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并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8]1960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并不再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

从此,钱学森的主要职务一直为副职,由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司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1960年11月15日,在聂荣臻元帅现场亲自指导下,以张爱萍将军为主任,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在我国酒泉发射场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

[20]1961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62年,《物理力学讲义》出版。

1963年,《星际航行概论》出版。

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副部长。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20]1968年,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即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1969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并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8]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不再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

[20] 1979年,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当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

但钱学森没有到美国接受这份荣誉。

[20]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21]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兼任该院一分院(即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论系统工程》出版,1988年《论系统工程》(增订版)出版。

[20]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23]1985年,钱学森因对中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者和屠守锷、姚桐斌、郝复俭、梁思礼、庄逢甘、李绪鄂等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986年,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987年,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出版。

1987年5月3日,担任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24] 1988年,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关于思维科学》出版。

1988年,《论人体科学》出版。

《创建人体科学》、《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和《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分别于1989年、1996年、1998年出版。

1989年,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获得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钱学森文集(1938~1956)》出版。

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称号。

当选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1989年更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

当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20]1994年,在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论地理科学》出版。

《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出版。

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颁发的首届(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后改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5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