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和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比较

合集下载

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臧丽;谢宗燕;刘杰杰;郝好杰;母义明【摘要】目的比较大鼠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 30只成模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组(T2DM,n=1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BMSC,n=10)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ADSC,n=10),同期正常大鼠(n=10)作为对照组.干细胞分别从正常大鼠骨髓及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制模后和细胞注射后每日检测各组血糖.细胞注射后第7天行空腹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实验.胰腺组织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T2DM组比较,干细胞注射7d后2型糖尿病大鼠的随机血糖持续缓慢下降,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均得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胰岛内β细胞数量增加(P<0.05),但是两种类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结论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的疗效相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理想细胞.【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1)007【总页数】5页(P534-538)【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糖尿病;胰岛素抗药性;胰岛素分泌细胞【作者】臧丽;谢宗燕;刘杰杰;郝好杰;母义明【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所;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所;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来源广泛,可以从骨髓、脂肪及脐带等[1]多种组织分离获得,具有低免疫原性[2],能够分泌大量活性因子并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发挥治疗效应,如糖尿病[3-5]、心肌梗死[6]、急性肾损伤[7]。

尽管来源于骨髓的MSCs已被证实在2型糖尿病中发挥降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应[3,8],但骨髓的获取会带来疼痛,甚至需要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并且获得的细胞数量有限,患者难以接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

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能力的比较

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能力的比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笫 7 7眷 第 3 2 期
2 0 1 3— 0 8— 0 6出版
WWW. C RT E R. o r g
Ch i n e s e J ou nal r of T i s s ue En g me e r i ng Re s e a r c h Au gu s t a 2 01 3 V o L 1 7 , No . 3 2
中图分类号: R3 9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3 4 4 ( 2 0 1 3 ) 3 2 - 0 5 7 9 3 - 0 6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0 1 修 回 日期 :2 0 1 2 - 1 2 . 1 7
背 景 :脂 肪干 细胞 与 骨髓 间充质 干细 胞 是软骨 组 织工 程 中应 用较 多 细胞 , 二者在 生 物学特 性 上 有诸 多相 似之
处。
目的 : 比较脂 肪来 源和 骨髓 来源 的 2种 间 充质 干细胞 的成 软 骨分 化 能力 。 方 法 :选 取 3 月龄新 西兰 大 白兔 ,取 腹部 脂肪 ,分 离提 取脂 肪 干细 胞 。取兔 双侧 股骨 ,采 用贴 壁筛 选法 分 离 提 取 骨髓 间充 质干 细胞 。 绘 制第 3代脂 肪干 细胞 和骨 髓 间充 质干 细胞 的生 长 曲线 ,比较 2种 细 胞 的倍增 时间 。 对 第 3代 脂肪 干 细胞 和骨 髓 间充质 干 细胞 进行 成软 骨诱 导 , 分别 对诱 导 1 4 d的 2种 细胞 行 甲苯 胺蓝 染色 和 I I 型 胶 原免 疫组 化染 色 。 结 果 与结 论 :骨髓 间充质 干 细胞 原代 细 胞呈 聚集 样 生长 ,而 脂 肪干 细胞 原代 细 胞呈 单个 、 散在 生长 。脂 肪干 细 胞 增殖速 度 要快 于骨 髓 间充质 干 细胞 ,倍增 时 间短 于骨 髓 间充 质干 细胞 h 。2种细 胞成 软骨 诱 导 1 4 d后 , 均 表 达糖 胺聚 糖和 I I 型胶 原 ,且 骨髓 间 充质 干细 胞成 软骨 诱 导后 表达 I I 型胶 原水 平 高于 脂肪 干 细胞 。说 明脂 肪 干 细胞 与骨 髓 间充 质干 细 胞体 外增 殖 皆迅速 且 稳 定,但 是 脂肪 干 细胞 的 生长增 殖速 度 更快 。单层 培养 时 , 特 定 条件 下 ,脂肪 干 细胞 与骨 髓 间充 质干 细胞 均 能 向软骨 细 胞转 化 ,但 是骨 髓 间充 质干 细胞 比脂肪 干细 胞具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脂肪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脂肪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脂肪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已成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重要细胞来源。

这些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

然而,在分化过程中,hMSCs往往倾向于向一种特定的细胞类型分化,而忽视了其他潜在的分化方向。

因此,了解hMSCs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尤其是如何调控其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对于优化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脂肪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

我们将首先概述hMSCs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体内外的分化潜能。

接着,我们将重点探讨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

我们还将利用体外实验模型,研究脂肪细胞对成骨细胞分化的直接影响,以及潜在的调控分子和信号通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hMSCs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优化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我们也期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材料与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从健康的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并经过标准流程进行培养和鉴定。

所有志愿者在参与研究前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研究过程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规定。

成骨诱导培养基、脂肪诱导培养基、RT-PCR试剂盒、Western Blot 试剂盒、细胞增殖和分化检测试剂盒等。

细胞培养箱、倒置显微镜、实时定量PCR仪、凝胶成像系统、Western Blot电泳及转膜设备、流式细胞仪等。

hMSCs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培养,待细胞达到80%融合度时,分别用成骨诱导培养基和脂肪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分化情况。

收集不同诱导时间点的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然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和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差异性研究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差异性研究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差异性研究赵微;刘艳翠;牛莹莹【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2【摘要】目的比较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速度,探讨ADSCs替代BMSCs的可行性.方法从成年雄性SD大鼠取脂肪组织和骨髓分别提取ADSCs和BMSCs,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速度.结果第二代ADSCs和BMSCs细胞接种时光密度(0D)平均值分别为0.028和0.030,两者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于接种后的第1、2、3、4日ADSCs的OD值都显著高于BMSCs(P <0.05).结论大鼠ADSCs增殖速度显著高于BMSCs.%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n the proliferation speed betwee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 and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in rats,and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ADSCs substituting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thods The ADSCs and BMSCs was extracted from the adipose tissue and bone marrow from adult male SD rats.The cell proliferation speed was detected by MTT method.Results Average of optical density (OD) of second generation ADSCs and BMSCs was 0.028 and0.030,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0.88,P > 0.05),OD of ADSC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MSCs after vaccinating for 1,2,3,4 day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Conclusion The proliferation speed of ADSC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MSCs in rats.【总页数】2页(P2246-2247)【作者】赵微;刘艳翠;牛莹莹【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相关文献】1.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来源的施万样细胞的增殖能力 [J], 付秀美;杨振江;王荣良;王晶;王小杰;陈志宏;杨振军2.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比较性研究 [J], 秦俭;董嘉楠;赵微3.脂肪源性干细胞促进大鼠神经施万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 [J], 宋起滨;王哲;王宇令;李杨;林爽4.辛伐他汀对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J], 冯兵5.浅谈辛伐他汀对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J], 付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

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

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孙昭;韩钦;赵春华【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MSCs'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y between bone-marrow derived and adipose derived MSCs. Methods Phenotype analysis of both MSCs populations was detected by flow-cytometry. To analys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MSCs,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activation, apoptosis and Thl/Th2 balance were analyzed after co-culturing lymphocytes and MSCs. Results Phenotype analysis showed that AMSCs had the similar expression of markers with BMSCs. Both AMSCs and BMSCs could inhibit T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AlsoMSCs' effect on Th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Thl or Th2 was similar between AMSCs and BMSCs. Nevertheless, BMSCs could suppress activated T cell apoptosis, while AMSCs could not. Conclusions AMSCs and BMSCs showed similar immuno-modulatroy effect on T lymphocyt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effect on activated T cell apoptosis of the two cell populations is still unclear and the mechanism needs to explore.%目的比较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s)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的差异.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MSCs和BMSCs的表型.通过MSCs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MSCs对T细胞增殖、周期、活化、凋亡以及Th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型分析结果显示AMSCs和BMSCs的表型基本一致.AMSCs和BMSCs 都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早期活化,并在调节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上作用类似.但在MSC对活化后T细胞的凋亡影响方面,BMSCs能够抑制活化T细胞的凋亡,而AMSC没有这种作用.结论 AMSCs和BMSCs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基本类似,其对活化T细胞凋亡影响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5页(P128-132)【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者】孙昭;韩钦;赵春华【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北京10007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8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还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的能力[1]。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与成骨细胞共育环境下的成骨特性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与成骨细胞共育环境下的成骨特性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与成骨细胞共育环境下的成骨特性【摘要】目的在与成骨细胞(OB)共培育的条件下,观看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成骨特性。

方式取自3月龄大鼠骨髓分离MSCs,扩增后以避免疫组化法鉴定其表型,OB取自1日龄乳鼠,酶消化法取得。

传代后的MSCs消化后分为MSCs/OB共培育组与一般培育组,观看MSCs的形态学转变及矿化能力,20 d后半定量RT PCR方式检测两组骨钙素的表达,茜素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计数钙化结节。

结果共培育组的MSCs形成的钙化结节数高于一般培育组(P<;共培育组的MSCs,其细胞内骨钙素表达量明显高于一般培育组(P<。

结论与OB共培育的MSCs成骨能力增强。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共培育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其病理基础是由破骨细胞引发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OB)引发的“骨形成”。

OB来源于多潜能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既往研究偏向于研究MSCs向OB分化,和分化进程中的阻碍条件,关于OB对MSCs分化的阻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设计并成立了MSCs/OB共培育模型,并观看OB对MSCs分化的阻碍。

1 材料与方式材料 3月龄SPF级SD大鼠6只(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合格证号:0025183),1日龄之内清洁级SD乳鼠10只(购自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合格证号:0023787)。

双层细胞培育板,一般细胞培育板(Corning),DMEM(Gibco),胎牛血清 (杭州四季青),淋巴细胞分离液 g/ml, 天津TBD公司),乙二胺四乙酸(EDTA)、胰蛋白酶,Rna酶(Sigma)。

Trizol试剂盒(R&D)。

GAPDH 正链:5′GTGGAGGAGCTCTTCAGGGA3′,反链:5′AGGCACCCAGGGTGATGCAA3′;骨钙素正链:5′GCCCTCTCCAAGACATATA3′,反链:5′CCATGATCACGTCGATATCC 3′。

正常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去势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

正常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去势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张立超;贺涛;帅逸;常赫然;杜晓岩【摘要】目的:为研究正常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对去势后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去势(ovx)组.建立sham和ovx模型.术后2个月取sham组和ovx组大鼠BMMSCs,分为sham(A)组、ovx(B)组、ovx细胞+ sham培养液(C)组、sham细胞+ovx培养液(D)组进行间接共培养,RT-PCR检测各组BMMSCs成骨成脂相关基因;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MSCs成骨成脂相关蛋白;Western blot检测Wnt经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油红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Wnt经典通路的相关蛋白β-catenin和active-β-catenin组明显高于B 组,D组低于A组;成脂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C组明显低于B组,D组高于A组.油红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与基因、蛋白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正常大鼠BM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通过激活Wnt经典信号通路促进ovx大鼠BMMSCs的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成脂分化.【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39)002【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骨质疏松;成骨分化;成脂分化;经典WNT信号通路【作者】张立超;贺涛;帅逸;常赫然;杜晓岩【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颌面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陕西西安710032;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贵州遵义563000;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陕西西安71003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颌面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陕西西安71003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颌面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帅逸等发现通过静脉注射外源性BMMSCs能够缓解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1],而外源性BMMSCs改善OVX大鼠BM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尚不明确。

不同来源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活性比较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来源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活性比较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成骨细胞是维持骨骼稳态的重要细胞种类,其增殖和成骨活性是骨生长、修复和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成骨细胞来源的多样性以及群体间的差异性往往影响其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开展不同来源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活性比较的实验研究,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估成骨细胞的功能和特性,进而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选择不同来源的大鼠成骨细胞,比较它们的增殖能力和成骨活性差异,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2. 研究方法:(1)动物来源:从1-2周龄的SD大鼠、Wistar大鼠、Sprague-Dawley大鼠中分离成骨细胞。

(2)细胞培养:将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培养在MEM培养基中,加入10%的胎牛血清,以37℃、5%CO2条件下培养。

每天更换一次新的培养基,直至细胞到达80%-90%的密度。

(3)细胞增殖实验:采用MTT法、细胞计数法等方法,比较不同来源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优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成骨细胞种类进行后续研究。

(4)成骨活性实验: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Alizarin Red染色法、基因表达等方法,比较不同来源大鼠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差异,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来源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骨活性差异,得到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成骨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预期成果包括:(1)明确不同来源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骨活性特征。

(2)了解成骨细胞来源与其功能表现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深入阐述成骨细胞的表型特性和功能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3)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实验方法学开发思路和流程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实验方法学开发思路和流程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潜能分化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脂肪细胞和骨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重要的干细胞类型,它们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组织和胎盘组织等。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的实验方法学开发,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方法学开发的思路和流程入手,对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实验方法学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是指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脂肪细胞或骨细胞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成脂成骨分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和脂肪代谢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也为干细胞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因此,开发一套可靠的实验方法学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研究至关重要。

1.确定分化诱导条件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药物来诱导其分化为脂肪细胞或骨细胞。

因此,确定最佳的分化诱导条件是方法学开发的第一步。

此过程需要考虑到诱导因子的种类、浓度、培养时间等因素,以及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的差异性。

2.确定评价指标分化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评价间充质干细胞的脂肪细胞或骨细胞特征。

这些评价指标包括脂肪细胞的油红O染色、脂肪球形成实验,以及骨细胞的矿化实验、ALP染色等。

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对于评估分化效果至关重要。

3.确定实验方案在确定了分化诱导条件和评价指标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

包括细胞的处理方法、诱导条件的优化、实验的时间节点等,以便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1.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首先需要从适当的组织中分离和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培养。

这一步需要注意细胞的纯度和活性,以保证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2.分化诱导实验将培养好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脂肪和骨分化诱导实验,根据预先确定的诱导条件进行处理。

骨髓和脂肪源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骨髓和脂肪源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陈静;龚伟;魏朝晖;陈乃跃;赵辉;张秀军【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10)002【摘要】①目的比较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②方法分离人的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并与诱导培养比较细胞的分化潜能进行比较.③结果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当的生物学特性,且在增殖能力方面优于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④结论人脂肪组织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总页数】3页(P141-143)【作者】陈静;龚伟;魏朝晖;陈乃跃;赵辉;张秀军【作者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8【相关文献】1.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比较性研究 [J], 秦俭;董嘉楠;赵微2.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脂肪细胞[J], 刘婕婷;刘毅;哈小琴;王有虎;蔡黔3.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差异性研究 [J], 赵微;刘艳翠;牛莹莹4.体外诱导大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成肌腱潜能的研究 [J], 侯凯;李梅;李金茹;杨逸昆;李纯;王文秀;黄德清5.三维支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和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的成软骨效应[J], 陈铁;张灵敏;储彬;汤顺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