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肥胖症的偏方
治肥胖病秘方1

治肥胖病秘方张氏减肥方消肥汤【来源】张侃如,《陕西中医》(2)1991年【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炒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利湿化浊,活血化瘀。
【方解】本病与先天禀赋有关,更兼过食肥甘厚味,加之久卧久坐而少动,或外感湿邪,由表入里,或七情所伤,而致脏腑失调,转输失职,使水谷精微不能充养周身,反而变生膏脂痰湿,蕴于肌肤,甚则弥漫三焦,遏阻遂道,壅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虚,尤以气虚为重。
其治若纯以补气,有碍痰瘀,故首当清除病理产物,以开痰瘀之阻遇。
故方用苍术、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半夏、皂角、白矾燥湿祛痰,与活血药配伍,能除血中之痰浊;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泽兰、益母草活血祛瘀,且泽兰与益母草相合,入肝经可活血行瘀,走脾经能行水涤痰,痰瘀散则脉络通,枢机畅而体自康。
【主治】单纯性肥胖症。
【加减】若面赤气粗、头目眩晕,伴肝阳上亢者,加怀牛膝、磁石;腹账便秘者,加槟榔、大腹皮;气短乏力者,加生黄芪,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桂枝;口渴欲饮、五心烦热者,加麦冬、天花粉。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张氏减肥方【来源】张纯孔,《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法半夏、陈皮、白茯苓、炒米仁各10克,炒苍术、炒白术各15克,大腹皮、车前草(鲜者20克)、炒泽泻、冬瓜皮(鲜者20克)、炙香附、柏子仁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用蕨菜作每餐食用。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化痰;茯苓、米仁健脾淡渗利湿;苍术、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大腹皮、车前草、泽泻、冬瓜皮均有利尿消肿作用;炙香附理气调经、活血止痛;柏子仁养心安神。
合而用之。
共奏健脾燥湿化痰之功。
【主治】痰湿型肥胖病。
【疗效】治疗2例,1例服药25剂,体重从87公斤降至61公斤;1例服6剂,体重从38公斤降至29公斤(儿童)。
不同人不同的减肥中药配方

不同人不同的减肥中药配方小儿减肥方厚朴花、代代花、枳壳、炒苍术各30克,小茴香、大黄各150克,樟脑30克(后入)。
制法先将前6味煎煮,提取物烘干研细成粉,再加入樟脑共研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6×6厘米的药蕊,外用彩缎或丝做成肚兜。
用时将药蕊对准肚脐,贴紧勿使滑脱即可。
方解小儿肥胖以6—12岁为多。
主要病因是过食油腻、不喜活动。
本方采用芳香化浊的厚朴花、代代花、小茴香醒脾祛湿、枳壳消积、苍术燥湿、大黄化积导滞、逐瘀破结,可使胃肠积滞排出体外。
积滞除、胃火清则不暴食,此乃釜底抽薪之法。
更有樟脑能兴奋中枢神经,加速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并有镇痛、止痒、防腐、渗透之功能,可使诸药便于渗透肌肤,达到治疗效果。
老年减肥方淫羊藿50克,麻黄、磁石各10克(后入),藿香叶、二丑各30克,肉桂、艾叶硫黄各15克(后入)。
制法除磁石粉、硫磺外,将其余药煎煮提取、烘干研粉,再将磁石、硫磺加入研成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8×8厘米的药蕊,外用彩色绸缎制成肚兜,紧贴肚脐处。
此药蕊15—30日更换1次,3个药蕊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使体重正常。
方解老年肥胖主病在肾,实属本虚标实之候,故采用“塞因塞用”治法。
方中淫羊藿、肉桂补肾壮阳,温中散寒;艾叶、藿香温中健脾,芳香化湿;麻黄二丑可使湿滞从肌表外泄,兼可从里排出;更有硫磺补火助阳,磁石潜阳纳气,兼可助诸药渗透入内。
全方合用有助阳去滞、芳香化浊、固本消胖之功能,真妙方也。
妇女减肥方妇女肥胖多因脾虚失运、过食肥甘,或六欲不解、七情不舒,或脾实胃热、喜逸恶劳,以致于脂肪瘀积。
故治法有三:脾虚淡湿(虚胖)型方佩兰20克,白芷、苍术各15克,独活、广木香各10克,花椒、艾叶各5克,桂枝15克。
制法将上药共煎煮,提取物烘干研成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8×8厘米的药蕊,外用彩色绸缎制成肚兜,紧贴肚脐处。
每15—20天更换1次药蕊,使用3—6个药蕊为1疗程,一般l一3个疗程可使体重恢复正常。
中医药养生经调理肥胖的方法

中医药养生经调理肥胖的方法肥胖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已成为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财富,在肥胖的调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养生经调理肥胖的方法。
一、养生方面中医药强调个体化的调理方法,通过调理五脏六腑,平衡气血阴阳,达到调整体内环境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养生方面,中医典籍提出了以下方法:1. 祛湿化痰湿气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湿气可以阻碍脾胃运化,导致食物积聚,进而形成肥胖。
中药材如茯苓、瓜蒌、薏苡仁等具有祛湿化痰的功效,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2. 活血化瘀中医理论认为肥胖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肥胖状况。
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的中药材有红花、川芎等,可以通过中药膏方或中药浴来使用。
3. 调理脾胃中医养生强调脾胃的调理,促进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顺畅。
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平和、清热、理气等不同的中药调理方法。
例如,黄芩、白术等药材可以清热燥湿,陈皮、厚朴可以理气健脾。
二、饮食方面中医药养生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以下是中医药饮食调理肥胖的常见方法:1. 合理膳食中医养生倡导合理搭配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摄入,增加粗纤维、低脂肪、低糖分的食物。
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可帮助减肥。
2. 定时进食中医认为定时进食有助于维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
不吃早餐或熬夜进食会对脾胃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肥胖的风险。
因此,建议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表。
3. 饮食烹调方法中医饮食调理也注重烹调方法。
少用油炸、油煎等高热量的烹调方法,推荐清蒸、炖煮等低脂肪的烹调方式。
此外,可使用中药调料如花椒、八角等增添食物的风味。
三、运动方面中医药强调运动对于肥胖的调理至关重要。
根据个人体质和肥胖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1. 气功养生中医讲究气的调理,气功养生是一种能调理身体的传统运动方式。
中药减肥古方

中药减肥古方在当今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肥胖问题。
而中药减肥古方则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减肥方式,因其安全、有效的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
中药减肥古方,是指利用中药的药理作用,结合古代传统的减肥方法,通过草药的调理和调节,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相比于一些化学成分的减肥药物,中药减肥古方更加温和,不易产生副作用,对身体也更加温和。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减肥古方。
首先,是桑叶减肥法。
桑叶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对于肥胖型的人群来说,桑叶可以帮助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达到减肥的效果。
桑叶减肥法一般是将桑叶泡水饮用,或者煮水喝,可以每天坚持饮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的燃烧。
其次,是山楂减肥法。
山楂被称为“水果中的减肥大师”,因为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山楂减肥法一般是将山楂制成山楂饼或者山楂茶,每天适量食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减少脂肪的堆积,达到减肥的效果。
此外,还有茶叶减肥法。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具有促进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的作用。
常喝茶不仅可以帮助减肥,还可以清热解渴,提神醒脑。
尤其是绿茶和普洱茶,更是被认为是减肥的利器,可以帮助加速脂肪的燃烧,达到减肥的效果。
最后,是莲子减肥法。
莲子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健脾益胃、清热润肠的功效,对于肥胖型的人群来说,莲子可以帮助调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的堆积。
莲子减肥法一般是将莲子煮粥或者煮汤食用,可以每天适量食用,有助于减少脂肪的积累,达到减肥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药减肥古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肥方式,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其次,需要坚持使用,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坚持使用,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最后,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中药减肥古方只是一种辅助的方式,只有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才能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龙源期刊网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作者:徐文华万凌翔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6期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多阳虚。
所以,五苓散减肥的效果主要通过温阳化气、健脾化湿的作用起效。
五苓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
本方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五味中药组成。
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
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即吐、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痰饮内停、心下悸动、吐涎沫而头眩等症。
本方为利水之剂,常用于肾炎、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近年来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的应用范围较广,符合阳虚气化不利者,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单纯性肥胖、尿潴留、前列腺炎、小儿遗尿、手足多汗症、乳腺增生、荨麻疹、湿疹、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中医如何认识肥胖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疏于劳作、七情过度、脾胃虚衰、痰饮水湿等有关。
1.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明显。
中医认为体质有阴阳刚柔的差异,由先天禀赋决定的。
2.过食肥甘,饮食不节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3.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其中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营养物质代谢正常进行的根本。
中年以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减退,对肥甘厚味的转化功能也逐渐减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再加上年高以后好静少动,形体遂渐渐肥胖。
4.痰浊水湿与肥胖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肥胖人多食膏梁厚味,日久必致脾虚,脾虚不主运化,若再多饮酒醇,必然痰湿内生,湿浊积聚。
5.好逸少劳,若过食肥甘,又疏于劳作运动,甚或久坐久卧,使体内营养精微不能消耗,日久必积聚而成肥脂。
减肥瘦身中药偏方

减肥瘦身中药偏方中药食疗减肥的偏方1.茵陈减肥茶减肥原料:茵陈、金樱子、草决明、山楂、荷叶各等份。
用法:将上述中药饮片粉碎成末,每次取3~6克,每日一次代茶饮。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健脾,降脂减肥。
2.健身降脂茶减肥原料:何首乌、泽泻、丹参、绿茶各10克。
用法:将前3味药加水煎煮,取汁冲泡绿茶即可饮用。
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活血健脾,降脂减肥。
适用于于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3.山楂菊花茶减肥轻身原料:山楂片,决明子(炖煮)各15克。
菊花6克。
用法:将上述原料放入杯内,每日一次代茶饮。
功效:平肝健脾,消积化淤。
4.车前草荷叶茶治单纯肥胖原料:荷叶、车前草各等份。
用法:以上药物共研末,15~30克为一袋。
每天早晨起床后及每晚临睡前空腹各取1袋,用开水ml浸泡10~15分钟,一次服完。
3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停药两个星期。
再续服下一疗程。
功效:消炎利水,降脂减肥。
5.枸杞茶治肥胖病原料:枸杞子30克。
用法:开水冲泡作茶饮,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滋肝肾,再降脂肪。
主治肥胖症。
6.山药决明散治高脂肥胖症原料:山药30克,决明子30克。
用法:将山药、决明子炒熟共研细末。
每次服5克,一日3次。
功效:补气健脾,利水消脂。
减肥美体的三大类方法1、发生改变生活方式首先应控制饮食,将摄入的能量总量限制在-kcal/天,减少脂肪摄入,脂肪摄入量应为总能量的25%-35%,饮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膳食纤维;以瘦肉和植物蛋白作为蛋白源。
减肥膳食中应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除了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充足的水分。
还要改变饮食习惯,在吃东西时需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减慢营养物质吸收,控制能量摄入。
饮食控制目标是每月体重下降控制在0.5~1公斤左右,6个月体重下降7-8%。
肥胖患者最好在专门的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严格的饮食计划。
运动时,肌肉组织对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大大增加,使多余的糖就可以用以储能,而无法转型为脂肪而储藏。
中药减肥的八种常见配方

中药减肥的八种常见配方减肥是许多人的关注焦点之一,而中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在减肥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中药减肥的八种常见配方,这些配方在减肥效果上各有特点,供读者参考。
1. 枸杞茯苓汤:配方:枸杞子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做法:将上述药材煮水,温水服用作用:清热解毒、利尿通便,适用于体质偏胖、水肿型肥胖的人群2. 大麦绿茶:配方:大麦茶10克、绿茶10克做法:将大麦茶和绿茶混合冲泡,每日可饮用一杯作用:消除浮肿、排除多余水分,帮助减肥效果更加明显3. 薏苡仁减肥茶:配方:薏苡仁10克、茶叶10克做法:将薏苡仁和茶叶放入开水中冲泡,每日可饮用一杯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体内湿气,适用于体质偏胖、容易水肿的人群4. 决明子减肥茶:配方:决明子10克、红枣10克、茶叶10克做法:将决明子、红枣和茶叶一同放入开水中冲泡,每日可饮用一杯作用:通便利水、降低肠道吸收脂肪的能力,适用于便秘型肥胖的人群5. 荷叶减肥茶:配方:荷叶10克、茶叶10克、薄荷叶10克做法:将荷叶、茶叶和薄荷叶一同放入开水中冲泡,每日可饮用一杯作用:消除脂肪、促进肠胃蠕动,适用于体质偏胖、容易长胖的人群6. 陈皮山楂茶:配方:陈皮10克、山楂10克、茶叶10克做法:将陈皮、山楂和茶叶一同放入开水中冲泡,每日可饮用一杯作用:消食化滞、降脂减肥,适用于消化不良型肥胖的人群7. 金银花减肥茶:配方:金银花10克、薏苡仁10克、茶叶10克做法:将金银花、薏苡仁和茶叶一同放入开水中冲泡,每日可饮用一杯作用:清热利湿、消除体内湿气,适用于湿气重、容易水肿的人群8. 桑叶减肥茶:配方:桑叶10克、茶叶10克、薄荷叶10克做法:将桑叶、茶叶和薄荷叶一同放入开水中冲泡,每日可饮用一杯作用:清热凉血、降脂减肥,适用于体质偏胖、容易患高脂血症的人群以上是中药减肥的八种常见配方,每一种配方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人群。
在使用中药减肥配方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名老中医程爵棠治肥胖病验方

名老中医程爵棠【外用减肥方】治肥胖病验方名老中医程爵棠【外用减肥方】治肥胖病验方【组成】番泻叶15 克,泽泻、山楂各30 克,油麻稿(又名油草)5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
用时每取药末15〜20 克,以红茶水(浓汁)调和成软膏状,敷于肚脐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 次。
【功用】清胃热,健脾运,利水湿,散痰饮。
【主治】肥胖病。
【疗效】治疗50 例,连用月余,有效率达100% 。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
本方去油麻稿,加干荷叶50 克,重用泽泻为60 克。
验之临床,效果尤佳。
【来源】程爵棠,《穴位贴敷治百病》大陆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中)张镜人张镜人教授,名存鉴,1923 年6 月生于【上海市】。
张氏家世业医,以擅治热病而称着于【江南】,由明末相传至今。
张镜人教授为第12 代传人。
深研灵素经文,探索仲景奥秘,遍览历代名著,集思广益。
学识日进。
治热病服膺叶、吴二氏,于染病颇崇景岳、东垣。
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师法而不拘方。
变化在我,讲究实效。
擅长治疗外感热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他主张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对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曾获国家级科研进步奖。
曾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参加《辞海?中医学科》《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书的编写工作。
现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安中汤】〔组成〕:1)柴胡6克⑵炒黄苓9克⑶炒白朮9克(4)香扁豆9 克(5)炒白芍9 克(6)炙甘草3 克(7)苏梗6 克(8)制香附9 克(9)炙延胡9 克(10) 八月札15 克(11) 炒六曲6 克(12) 香谷芽12 克。
〔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小儿肥胖症的偏方
方一
药物组成:二丑30克,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大贝20克,大黄10九,月石10克。
适应证:肥胖症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筛,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方二
药物组成:陈皮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胆南星10克,枇杷叶10克,半夏8克,甘草3克,竹茹6克。
食欲亢进,加黄芩10克;
小便不利,加泽泻10克;
恶心呕吐,加荷叶10克。
适应证:肥胖症痰湿壅盛型,身体肥胖,痰多而稀白多沫,谈易咯出,胸闷,恶心,纳呆,头晕而胀,心悸气短,闲倦易睡,面色萎黄不华,舌淡,舌体胖,苔滑腻,脉沉滑。
用法:上药加水前煮2次,药液对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一剂。
方三
药物组成:法半夏5克,茯苓5克,陈皮5克,川芎5克,枳壳5克,大腹皮5克,冬瓜皮5克,制香附5克,茵陈5克,炒泽泻5克。
适应证:肥胖症
用法:水煎,代茶饮用。
方四
药物组成:生首乌10克,夏枯草10克,山楂10克,泽泻10克,莱菔子10克。
适应证:肥胖症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一剂。
治疗小儿肥胖症的食疗偏方
1、山楂冬瓜饼
原料:面粉500克,冬瓜250克,生山楂150克,鸡蛋5枚,蜂蜜适量。
制作:山楂、冬瓜剁泥;盆内放适量温水,放入酵母搅开,放入鸡蛋、蜂蜜、面粉搅成浓稠状饧发待用。
见面糊鼓起时,加入山楂、冬瓜泥和匀,制成圆饼。
平锅加适量油烧热,放入圆饼,煎成金黄色鼓起熟透即可食。
功效:山楂可降血脂、胆固醇、美容、抗衰老。
久食防早衰、还能保持皮肤光滑细腻等;冬瓜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悦泽、好颜色等。
适用于体重超标的患儿,高脂血症。
2、荷叶饮
原料:荷叶、桑白皮各20克。
制作:水煎服。
功效:荷叶可消食积,醒胃化浊,降胆固醇、血脂等;桑白皮可“补虚益气”。
适用于痰浊内盛之肥胖儿童,久服可转瘦,身材苗条。
3、冬瓜汤
原料:连皮带籽冬瓜500克,陈皮3克,葱、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洗净冬瓜,切成块,放锅内,加陈皮、葱、姜片、食盐,并加适量水,用文火煮至冬瓜熟烂,加味精即成。
特点:味鲜,汤淡。
小儿肥胖症的原因
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
婴儿喂养不当,例如每次婴儿哭闹时,就立即喂奶,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
胖,或太早给婴儿喂高热量的固体食品,使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等,均可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缺乏运动
儿童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动不便,便不愿意活动以至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
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力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能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近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中枢调节因素
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解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去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父母离异、丧父或者丧母、被虐待、受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