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尘添加剂试验与应用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应用研究》范文

《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发展,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对矿工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

因此,有效控制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问题,已成为煤炭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喷雾降尘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降尘手段,其理论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就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的理论基础、应用技术、效果评估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详细阐述。

二、喷雾降尘理论基础1. 喷雾降尘原理喷雾降尘技术主要是通过将水雾化成微小颗粒,形成水雾,覆盖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表面,使粉尘颗粒增重、沉降,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

水雾对粉尘颗粒的湿润、粘附和沉降作用是喷雾降尘的核心机制。

2. 喷雾降尘的影响因素喷雾降尘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喷雾参数(如喷雾压力、喷嘴类型、喷嘴布置等)、环境条件(如空气湿度、温度、风速等)以及粉尘特性(如粒径、浓度等)。

合理调整这些因素,可以优化喷雾降尘效果。

三、喷雾降尘应用技术1. 喷雾系统设计综采工作面喷雾系统设计应考虑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包括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布置。

设计时需确定喷嘴类型、数量及布置位置,以保证喷雾覆盖工作面的每个角落。

同时,还应考虑喷雾系统的供电、供水及控制系统。

2. 智能化喷雾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喷雾技术逐渐应用于综采工作面。

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风速等参数,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喷雾参数,实现智能化降尘。

四、喷雾降尘效果评估1. 降尘效果评价方法评价喷雾降尘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测法、实验室测试法及数值模拟法。

实地观测法通过观察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变化来评价降尘效果;实验室测试法通过采集工作面的粉尘样品,分析其粒径、浓度等指标来评价降尘效果;数值模拟法则是通过建立工作面的数值模型,模拟喷雾降尘过程,分析降尘效果。

2. 喷雾降尘效果分析通过实际运用和多种方法评价,我们发现喷雾降尘技术能显著降低综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

《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降尘性能实验研究》范文

《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降尘性能实验研究》范文

《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降尘性能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粉尘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降尘技术,具有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降尘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 实验原理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降尘技术主要利用超音速气流对粉尘颗粒进行荷电和雾化,使粉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进而被捕获和清除。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的粉尘治理。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装置,对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粉尘进行降尘性能测试。

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装置的参数,如气流速度、电压等,观察并记录降尘效果,分析各因素对降尘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首先将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装置安装好,然后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调试。

接着,将一定浓度的粉尘引入装置,观察并记录降尘效果。

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每个工况下的实验均重复三次。

2.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技术对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粉尘均具有较好的降尘效果。

在一定的气流速度和电压下,降尘效率随着粉尘粒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此外,我们还发现,通过调整装置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降尘效率。

四、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1. 影响因素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降尘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流速度、电压、粉尘粒径、粉尘浓度等。

其中,气流速度和电压是影响降尘性能的关键因素。

适当提高气流速度和电压,可以有效地提高降尘效率。

然而,过高的气流速度和电压可能导致设备能耗增加,甚至对设备造成损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2. 优化措施为提高超音速气动荷电雾化降尘性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 优化设备结构: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设备能耗。

《煤炭储运用粘结抑尘剂的性能实验研究》范文

《煤炭储运用粘结抑尘剂的性能实验研究》范文

《煤炭储运用粘结抑尘剂的性能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储运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的储运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粘结抑尘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储运过程中。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粘结抑尘剂的性能,为煤炭储运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粘结抑尘剂为市面上的常见品牌,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

实验用煤为常见的烟煤,其粒度、含水量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2. 实验方法(1)制备样品:将粘结抑尘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抑尘剂溶液。

(2)实验操作:将不同浓度的抑尘剂溶液分别喷洒在煤炭表面,观察其粘结抑尘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3)性能测试:通过对比喷洒抑尘剂前后的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粘结性能、抗风蚀性能等指标,评估粘结抑尘剂的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粘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喷洒了粘结抑尘剂的煤炭在粘结性能方面有明显提升。

随着抑尘剂浓度的增加,煤炭的粘结力逐渐增强,颗粒间的黏附力增大,有效减少了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散落和飞扬。

2. 抗风蚀性能在风力作用下,未喷洒抑尘剂的煤炭容易产生风蚀现象,导致粉尘污染。

而喷洒了粘结抑尘剂的煤炭在抗风蚀性能方面有明显提高。

高浓度的抑尘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减少风力对煤炭的侵蚀作用,降低粉尘产生量。

3. 粉尘产生量实验数据显示,喷洒了粘结抑尘剂的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明显低于未喷洒的煤炭。

随着抑尘剂浓度的增加,粉尘产生量逐渐减少。

这表明粘结抑尘剂能够有效抑制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四、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粘结抑尘剂在煤炭储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抗风蚀性能和降低粉尘产生量的作用。

这为煤炭储运行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环保材料和技术手段,有助于降低粉尘污染,提高储运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抑尘剂浓度,以达到最佳的抑尘效果。

抑尘剂应用现状介绍

抑尘剂应用现状介绍

抑尘剂应用现状介绍
抑尘剂是一种用于减少空气中灰尘和颗粒物浓度的化学物质。

它被广
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道路施工等领域,以减少空气污染和保护工人
健康。

目前,抑尘剂的应用现状如下:
1.建筑工地: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抑尘剂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颗粒物,对周围环境和居
民健康造成威胁。

使用抑尘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改善
周边环境质量。

2.矿山:矿山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对矿工的健康有很大
威胁。

目前,许多矿山使用抑尘剂来控制尘埃的产生和扩散,减少对矿工
的危害。

抑尘剂可以通过固化尘埃颗粒表面的水分子,使其更加稳定,减
少飞扬。

3.道路施工:道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颗粒物,给周围
环境和驾驶员带来不便和危险。

使用抑尘剂可以降低施工现场的尘埃浓度,减少对行车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4.工业生产: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颗粒物。

使用抑尘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灰尘浓度,减少对工人健康和工作环
境的影响。

5.农业:抑尘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
常需要进行土壤覆盖和翻耕等操作,容易产生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

使用
抑尘剂可以减少农作物生长中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作物产量。

总的来说,抑尘剂在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抑尘剂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未来有望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抑尘剂的监管和研究,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防尘试验研究

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防尘试验研究

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防尘试验研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露天矿公路在提高交通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路面扬尘。

扬尘问题不仅影响驾驶安全和交通通畅,更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抑尘剂,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对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进行防尘试验,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经验,为抑尘剂的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抑尘剂,包括有机抑尘剂和无机抑尘剂,并且结合现有文献对其特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了解。

通过实验前的调研工作,我们了解到有机抑尘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路面扬尘。

而无机抑尘剂则具有较好的环境可持续性和降尘效果。

基于这些了解,我们选择了一种有机抑尘剂和一种无机抑尘剂进行后续试验。

试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一定比例将抑尘剂与水混合,并利用喷洒设备在露天矿公路上进行了喷洒。

通过设置不同试验组和对照组,我们观察了抑尘剂施用前后路面扬尘的变化情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多次观测。

同时,我们还对喷洒量、喷洒方式、抑尘剂浓度等参数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以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经过试验的一系列比较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抑尘剂的施用能够显著减少露天矿公路路面扬尘,尤其是有机抑尘剂在施用后效果明显。

其次,合理调整喷洒量和喷洒方式,能够使抑尘剂的效果最大化。

最后,抑尘剂浓度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经济、环保和实际效果三者的平衡。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的防尘试验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研究,为抑尘剂的选取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意义。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建议在露天矿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抑尘剂,以减少路面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交通安全和通畅度。

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抑尘剂的开发和应用领域,以实现更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煤粉抑尘剂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煤粉抑尘剂的研究及应用

摘 要 : 为了更好的解决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问题, 采用高分子聚合物、 水溶纤维素聚合物为原料, 利用正交实验法研制了
种 满足生态要求 的集粘结 、 吸湿 和保水为一体 的复合型化学抑尘剂 。通过测试该抑尘剂 的抗风性能 , 结果 表明 : 新型抑尘剂在 常温 下溶解性好 , 抑尘效果好 , 固化层具有一定 的强度 ,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喷淋化学抑尘剂的方法 日益受 到人 们的青睐。结果 表明 , 在煤炭 的运输过程中 , 在煤层表面 喷淋 一层化学 抑尘剂后 , 能够有 效地 防 止煤 炭 在 运输 过 程 中 的损 失 和煤 尘 对 铁路 沿 线 的污染 _ J 5 。 目前 , 粘结型化学抑尘剂发展较快 , 它是利 用覆盖 、 粘结 、 固 化结壳和聚 合等 原理 来 防止粉 尘飞 扬 。它 的优 点是 抑 尘效 果 好、 具有一定的防水 性 , 些还可 以对工 业 的废 液 、 有 废渣 等进 行 二次利用 , 节约 了资源 。但也 普遍存 在一 些 问题 , 如功 能单 一 、 价格 昂贵 、 具有毒性 、 腐蚀性 、 难降解 以及二次污染 等弊端 。
第4 0卷第 l 3期
21 0 0 .1 1 4 No 3
Gu n z u a g ho Che c lI d ty mia n usr
新 型 煤 粉 抑 尘 剂 的研 究 及 应 用
王 媛 ,景 惧 斌 ,周 海 涛
10 1 ) 00 3
( 天地金 草 田 ( 北京 )科 技 有限公 司 ,北 京
近年来 , 国家对环境保 护 的要 求, 随着 煤炭 在运输过 程 中造
成 的 资源 损 耗 及 环 境 污 染 也 逐 渐 被 人 重 视 起 来 。 相 比传 统 的机 械加盖法 、 蓬布遮盖法 、 洒水防尘法等 J施工简单 、 时省工 的 , 省

降尘的实验报告

降尘的实验报告

降尘的实验报告1. 引言降尘是指通过控制和减少空气中的尘粒浓度,以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空气中的尘粒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进行降尘实验,探索有效的降尘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材料和条件下的降尘效果,并找到合适的降尘方法,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实验设计与方法3.1 实验材料- 尘粒:选用常见的室内尘粒作为实验材料,如灰尘、纤维等。

- 降尘材料:选用不同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如滤纸、静电吸附板等。

- 实验设备:尘粒生成设备、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实验室试验台等。

3.2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实验环境的干净和稳定。

2. 制备尘粒样本,保持样本的稳定浓度。

3. 将不同降尘材料分别放置于试验台上,保持相同的工作面积。

4. 开始实验,打开尘粒生成设备,产生一定浓度的尘粒。

5. 启动空气质量检测仪器,测量不同材料下空气中尘粒的浓度。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在不同降尘材料下的尘粒浓度,得到了以下结果:降尘材料尘粒浓度(mg/m³)滤纸0.05静电吸附板0.02对照组(无材料)0.14.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滤纸和静电吸附板在降尘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尘粒浓度分别降低了50%和80%。

而对照组中,即没有降尘材料时的尘粒浓度最高。

这表明滤纸和静电吸附板能够较好地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尘粒,提高空气质量。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滤纸和静电吸附板都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的尘粒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 静电吸附板的降尘效果更佳,能够降低尘粒浓度高达80%。

3. 合理选择降尘材料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6. 实验改进与展望本次实验的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可靠性,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和可信度,我们可以:1. 扩大样本量,获得更多的数据。

玲珑金矿尾矿库抑尘剂实验研究及应用

玲珑金矿尾矿库抑尘剂实验研究及应用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深入,金属矿尾矿库粉尘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粉尘污染不仅影响矿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降低人员作业效率,并且会危害人体健康[1-3]。

人类认识喷雾除尘技术是从雨滴洗涤大气中的尘埃开始的,以后逐渐推广应用到控制污染物和粉尘。

20世纪20年代,英国、美国等开始采用喷雾降尘技术,并与50年代后逐步出现离心式雾化、旋流式雾化、撞击式雾化等方式,但是降尘效率较低,平均仅为30%。

20世纪40年代中期,Penney 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荷电水雾除尘器。

随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及前苏联等国家对此项技术均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4]。

但是对喷雾除尘技术的应用研究始于1976年美国学者布朗和斯考温格德提出的微细水雾捕尘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微细水雾中,不仅存在着各种动力学现象,而且还有蒸发、凝结以及水蒸气浓度差异造成的扩散现象等,这都对微细粉尘的捕集起重要作用。

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都对微细水雾捕尘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时的研究工作还不够细致,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仅限于实验和数值模拟。

目前国内外针对金属矿尾矿库抑尘研究已开展大量工作,但受工艺复杂、适用条件单一、腐蚀污染等问题限制,未得到可广泛用于尾矿库抑尘的技术措施[5-7],目前针对尾矿库的抑尘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1工程背景玲珑尾矿库堆积坝标高355m ,总坝高150m ,尾砂以泥浆和细尾砂方式堆存,库内有沉积干滩,滩面由干燥尾砂形成。

上下两级库区滩面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上级库区气候较为恶劣,风吹日晒导致水分挥发很快,往年尾矿库在可放矿的生产条件下,滩面防扬尘措施一般采用多点均匀放矿的方式保持滩面润湿,保证滩面不扬尘。

而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尾矿库扬尘治理迫在眉睫。

玲珑金矿先后在滩面上采用敷设防尘网、喷雾降尘等措施进行尾矿库扬尘治理,虽耗费巨大精力及成本,取得部分成效,但仍未达到环保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5,6. 9,7. 2
7. 9
摇 摇 由表 2 可见,32 45 ( 上)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添 加尘克添加剂后总粉尘降尘效率达 61. 1% ,呼吸性 粉尘降尘效率达 60. 9%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 2摇 综掘工作面降尘效果
综掘机作业时,喷雾降尘原理:淤捕捉粒径小于 7 滋m 的粉尘。 截割头周围的粉尘浓度比别处高,截 割头又在转动,使粉尘向外扩散,微细的粉尘粒子还 与气体分子相碰撞而产生布朗运动,粒子越细,布朗 运动越活跃,由于扩散作用使粉尘粒子附着于液滴, 成扩散捕捉。 于捕捉粒径大于 7 滋m 的粉尘。 当截 割时产生的风流携带尘粒向水雾粒运动并离开雾粒 不远时就要开始绕水雾运动,粒径大于 7 滋m 的尘粒 因惯性作用会脱离流线而保持向雾滴方向运行,并 具有一定的速度,当其与粉尘粒子发生惯性碰撞时, 就使粉尘粒子附着在上面,粉尘粒子着水后被湿润, 质量增加,速度减慢而沉降。 降尘过程对水的润湿 效果要求极高,尘克添加剂正是针对上述机理,具有 增加液体润湿性,使固体颗粒质量增加而迅速沉降 的特性。
新型降尘添加剂试验与应用效果分析
林摇 青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祁东煤矿,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祁东煤矿粉尘最大来源分别为综采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 矿井除采取喷雾、洒水、个体防护 等综合防尘措施外,还分别在回采煤层注水水源和综掘机喷雾水源中加入无毒无腐蚀性复配水分子改 性剂———尘克添加剂进行防尘。 该添加剂能中和液体中固体颗粒磁荷电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通过在 祁东煤矿 3245( 上) 综采工作面和 6134 风巷综掘工作面的应用表明,其最高降尘效率达 61. 1% ,提高了 降尘效率。
表 2摇 3245(上)工作面煤层注水添加尘克添加剂前后粉尘浓度
尘克添 加剂
总粉尘 / ( mg / m3 ) 各次测定值 平均值
呼吸性粉尘 / ( mg / m3 ) 各次测定值 平均值
添加前 156. 4,195. 3,164. 7 172. 1 19. 4,22. 8,18. 3 20. 2
添加后 67. 3,66. 0,67. 5 66. 9
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采掘方法、作业 方式、通风状况和机械化程度的不同,不同煤矿或同 一煤矿的不同地点矿尘的产生量有很大差异。 空气 动力粒径小于 7. 07 滋m 的呼吸性粉尘,因其能吸入 人体和其他动物的最小支气管及肺泡里引起尘肺, 是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粉尘,也是该矿首先要治理 的对象。
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条件下,经测定,祁东煤矿 各生产环节产生的呼吸性粉尘比例如下:综采工作
第 40 卷摇 第 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矿业安全与环保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Vol郾 40 No郾 3
2013 年 6 月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un郾 2013
面产尘量占 50% ~ 80% ;综掘工作面产尘量占 20% ~ 38% ;钻爆法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 12% ~ 20% ;锚喷 作业点产尘量占 8% ~ 15% ;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占 3% ~ 12% ;其他作业点占 2% ~ 6% 。 由此确定祁东 煤矿综采与综掘工作面为煤矿粉尘的最大来源。
矿业安全与环保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40 卷摇 第 3 期
Jun郾 2013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3 年 6 月
尘浓度取样监测点设在距工作面 20 m 处的风巷内 (见图 2),煤层注水源分别取未经处理的水和融入 3译尘克添加剂处理后的溶液,取样测定数据见表 2。
Key words:additive; dust-removal efficiency;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fully mechanized heading face
摇 摇 祁东煤矿是国有大型现代化煤矿,位于宿州市 南 25 km 处,1997 年 10 月 1 日开工建设,2002 年 5 月 22 日建成投产,优化后核定生产能力 240 万 t / a,煤 矿井田面积 35. 43 km2 。 煤矿采用“ 三综一准冶 的生 产格局,机械化程度达 90% 以上,煤种以气肥煤为主 并含有 1 / 3 焦煤,煤尘难溶于水。 在煤矿生产过程 中,虽采取 喷 雾 洒 水、 湿 式 打 眼 等 传 统 综 合 防 尘 措 施[1-3] ,但防尘效果并不理想,粉尘浓度仍较高,给 职工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新型尘克添加剂在 32 45 ( 上) 综采工作面主要 应用于浅孔煤层注水,见图 2,钻孔孔长 4 m,间距 5 ~ 10 m。 由于短孔布置在工作面煤层的卸压带内, 该区域煤体次生裂隙发育,透水性强,注水压力相对 较低,在 2 MPa 时注水速度可达 1. 46 m3 / h,单孔注 水量可达 2. 92 m3 ,能满足水量要求,可保证割煤期 间煤体的湿润性和添加剂的有效性。
1—喷雾;2—模拟巷道;3—尘流方向;4—粉尘监测点。
图 1摇 尘克添加剂效果试验示意图
表 1摇 尘克添加剂降尘效果
尘克添加剂
浓度 / 译 0. 0 0. 5 1. 0 1. 5 2. 0 2. 5 3. 0 3. 5 4. 0 4. 5 5. 0
总粉尘浓度 / ( mg / m3 ) 100. 0 90. 5 81. 0 71. 5 62. 0 52. 5 42. 0 42. 3 42. 2 42. 1 41. 9
3摇 添加剂的降尘试验
为确定尘克添加剂的最佳降尘浓度,在特制模 拟巷道中以恒粉尘浓度(总粉尘浓度恒为 100 mg / m3、 呼吸性粉尘浓度恒为 20 mg / m3 ) 进行试验。 在模拟 巷道中设置 1 道喷雾,见图 1,喷雾时取尘克添加剂 浓度分别为 0、0. 5译、1. 0译、1. 5译、2. 0译、2. 5译、 3郾 0译、3. 5译、4. 0译、4. 5译、5. 0译的水源,在距喷雾 下风侧 20 m 处监测粉尘浓度, 其 结 果 见 表 1。 由 表 1 分析可知,尘克添加剂浓度在 3译时,降尘效果 最佳,用量最经济。
呼吸性粉尘浓度 / ( mg / m3 ) 20. 0 17. 7 15. 5 13. 3 11. 0 8. 8 6. 5 6. 5 6. 4 6. 3 6. 2
4摇 添加剂的降尘效果
根据 GB 482—95 《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要求进 行取样,同时按 MT / T 1023—2006《 煤层注水可注性 鉴定方法》 的要求,对采区煤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同时满足原有水分 M臆4% 、孔隙率 n逸4% 、吸水率 啄逸1% 、坚固性系数 f逸0. 4 等 4 个条件,判定取样煤 层为可注水煤层, 可以 使 用 尘 克 添 加 剂 进 行 注 水 降尘。 4. 1摇 综采工作面降尘效果
Vol郾 40 No郾 3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矿业安全与环保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40 卷摇 第 3 期
Jun郾 2013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3 年 6 月
林青. 新型降尘添加剂试验与应用效果分析[ J] .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40(3) :62-64. 文章编号:1008 -4495 ( 2013 ) 03 -0062 -03
Test on a New Dust-removal Additive and Analysis on Its ApplicMine of Anhui Hengyuan Coal-Electricity Group Co. , Ltd. , Suzhou 234000, China)
Abstract:The biggest dust sources in Qidong Coal Mine were the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s and fully mechanized heading faces. In this mine, a non -toxic and non -corrosive component water molecule modifier - CHENCA additive was respectively added into the water source for seam infusion and the spraying water source of the heading machine for dust suppression except to taking comprehensive dust removat measures such as water spray,individial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so on. This additive can neutralize the magnetic charge of the solid particles in liquid and reduce the surface tension of wa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dditive in 3245 ( upper)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and 6134 fully mechanized heading face of an airway in Qidong Mine showed that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ust-removal efficiency, with the maximum dust-removal efficiency up to 61. 1% .
关键词:添加剂;降尘效率;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 中图分类号:TD714摇 摇 摇 文献标志码:C摇 摇 摇 网络出版时间:2013-05-20 10:56 网络出版地址:http: / / www. cnki. net / kcms / detail / 50. 1062. TD. 20130520. 1056. 013. 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