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载GPS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GPS研究现状

一、国外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产业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应用需求的增加,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率等显著特点及其所独具的定位导航、授时校频、精密测量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已涉足众多的应用领域,使GPS成为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IT经济新增长点。
1主要应用领域(1)民用领域在定位导航方面,GPS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汽车、船舶和飞机等运动物体。
例如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汽车自主导航定位,地面车辆跟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等。
此外,对于警察、消防及医疗等部门的紧急救援、追踪目标和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险的导引等,GPS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GPS还可用于人身受到攻击危险时的报警,特殊病人、少年儿童的监护与救助,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时的求助等。
使用时只需按动带有移动位置服务的GPS手机按钮,警务监控中心和急救中心在几秒钟内便可获知报警人的位置并提供及时的救助。
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GPS公司,主推测量仪器的有天宝公司、徕卡公司、诺华达公司和佳瓦特公司等,主推导航设备和GPS OEM板的有高明公司、麦哲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洛克韦尔公司和瑟孚科技公司等。
(2)军事领域在军事领域,GPS也已从当初的为军舰、飞机、战车、地面作战人员等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扩展到成为目前精确制导武器复合制导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
区别于误差较大、精度较低的民用标准定位服务,军方使用的是精密定位服务。
资料显示,未配置GPS制导系统之前,美军的“战斧”(BGM-109C)巡航导弹的圆概率误差约为9米,在其惯性+地形匹配制导系统中加入GPS后,圆概率误差降至3米,制导精度大大提高。
2全球GPS产业的结构与现状GPS开始进入民用之后,使用者终端的GPS产品便成了当前GPS主要的市场内容。
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

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这四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定位导航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安全、地质勘探等领域。
以下是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
首先,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早投入实际应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系统之一、GPS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农业精准作业、物流管理等。
在汽车导航方面,GPS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标配的功能之一,帮助司机实现准确导航、避免道路拥堵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GP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导航、航空交通管制等关键系统中。
此外,GPS系统在灾害救援、军事安全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由俄罗斯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LONASS系统的应用领域与GPS系统类似,主要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农业精准作业等。
在车辆导航方面,GLONASS 系统在俄罗斯地区的普及程度较高,许多车辆配备了GLONASS导航设备。
在农业领域,GLONASS系统可实现农机作业的精准导航和监控,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农田管理水平。
此外,GLONASS系统还在俄罗斯的国防安全等重要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是由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共同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alileo系统目前正在逐步建设中,预计于2024年前后完全建成并投入商业应用。
Galileo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定位精度高、服务质量可靠,并且具备高度的覆盖能力。
Galileo系统的应用领域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等。
在车辆导航方面,Galileo系统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位置信息,帮助司机更精确地进行导航和路径规划。
智能交通未来展望(2)

智能交通未来展望(2)智能交通未来展望四、车载终端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车载终端市场的发展现状据欧美国家的ITS应用统计,以GPS为基础的道路导引/车辆导航系统已成为当前最大的ITS用户市场,并占据了全部ITS用户支出的29%。
车载GPS产品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007年,中国GPS市场销售量达到122.3万套,销售额为78.9亿元,与2017年相比,销量和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50.1%和88.3%。
预计2017~2017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40%,到2017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将超过100亿元。
目前国内销售的车载GPS分为只具备简单的定位、防盗及调度功能的基本型GPS,静态导航型GPS和实时通信型GPS三种。
其中基本型GPS市场增长缓慢,相比之下,静态导航GPS市场发展迅猛,而导航GPS渐渐成为中国GPS市场的主流产品。
2、中国车载终端市场的前景展望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及用途的转变,GPS车载系统市场容量不断增长。
据统计,目前我国私人汽车市场保有量已超过2500万量,即便只有20%的配置比例,则也有500万台的市场容量。
未来当GPS性价比进一步提高时,GPS车载系统将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随着RFID技术的尽一步快速发展,采用车载的RFID标签设备或者RFID标签卡极大的方便驾驶员在停车场交费、高速公路交费,而随着未来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这也将极大的促进未来车辆终端的智能化发展。
未来新型车载的计算与通信终端技术与设备将得到发展与应用。
未来几年,充分利用GPS系统、3G技术等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载计算、信息显示与驾驶控制系统等整合到统一的车载信息与通信设备中将对于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道路交通智能化发展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市场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系统,是一种用干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
2024年GPS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GPS系统市场发展现状前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由美国政府发展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PS系统的市场发展一直在不断演进,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趋势和现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GPS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1. GPS系统市场规模及增长率GPS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GPS系统市场总规模约为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增长率在过去几年中平均为XX%。
2. 主要应用领域GPS系统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主要领域如下:2.1 汽车导航领域汽车导航一直是GPS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现代汽车普遍配备了GPS导航设备,使驾驶员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随着智能车辆的发展,GPS系统在汽车导航领域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2.2 航空航天领域GPS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航空公司使用GPS来导航飞机,提高飞行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也需要精确的定位和导航系统。
2.3 物流和运输领域物流和运输领域也是GPS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物流公司利用GPS系统来跟踪货物的位置和运输进度,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GPS系统还可以帮助车队管理和路线规划。
2.4 个人定位和运动追踪随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个人定位和运动追踪成为了GPS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人们可以使用GPS来定位自己的位置并记录行走、跑步等运动数据。
3. GPS技术的进展GPS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3.1 定位精度的提高GPS系统的定位精度逐渐提高,从最初的十几米到现在的几米甚至更低。
这使得GPS系统在更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如精确定位、智能车辆和无人驾驶等。
3.2 多模式导航功能现代GPS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定位和导航功能,还可以结合其他传感器和地图数据提供更多的导航功能。
车载导航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引言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技术和技术信息的融合使得汽车电子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另外,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大量的商务、休闲、探险活动使我们并不局限在自己认识的一小块区域中,不认识道路,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就此,车载GPS导航系统即以合适的价位走入车主的世界,成为车上的基本装备。
车载GPS主要用途就是定位监控和导航,由于导航方面民用较广且易于理解,所以一般提起车载GPS即指汽车里用的导航产品;而以定位监控管理为主要用途的车载GPS在国内的大量应用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笔者将后者称其为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
二、车载GPS导航系统原理与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一) 车载GPS导航系统原理利用GIS中的导航电子地图和GPS接收机的实时定位技术,组成GPS+GIS的各种电子导航系统。
(二)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如下两种:1. GPS单机定位+矢量电子地图系统可根据目标位置(工作时输入)和车船现位置(由GPS测定)自动计算和显示最佳路径,引导司机最快地到达目的地,并可用多媒体方式向驾驶员提示。
2. GPS差分定位+矢量电子地图系统通过固定站与移动车船之间的两台GPS伪距差分技术,可使定位精度达到1~3m,当采用双向通讯方式时,则可构成车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又可将移动车船上的GPS定位结果准确实时地传送到控制中心,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构成交通网络监控指挥系统。
为了防止在楼群遮挡时收不到足够的GPS卫星信号,在车上除装有GPS接收机以外,还装有压电振荡陀螺。
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同时处理GPS、里程计和陀螺仪的数据来进行运载体的实时定位。
三、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和自主导航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特征(一) 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的构成、技术特征、运行流程GPS/GSM卫星定位车载系统(以下简称车载机)由GPS接收模块、GSM信息收发模块、数据处理单元MCU三部分构成。
车载_前装_后装系统发展现状

车载GPS系统有四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其发展从系统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的质量和成熟程度来说,我国GPS车载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
车载导航系统不如车辆跟踪系统市场成熟,实时交通信息发布和完善的导航电子地图的提供与更新机制,均缺乏实际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GPS车载系统以后装市场为主GPS车载系统的市场可分为前装和后装两种方式。
前装系统是在车辆出厂前就组装在车辆上的配套产品之中。
后装系统则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安装到车辆上的。
目前我国车载系统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如将导航终端作为标配汽车厂商要冒很大的风险。
所以采用后装形式给汽车用户提供一种灵活的选择无疑是更明智的策略。
我国目前的轿车拥有量大约为1500万辆,这部分车辆都是后装导航终端的潜在市场,因此后装市场在今后几年内仍将是市场的主流。
相对于后装设备而言,车载前装设备可以将导航系统与车内系统完整地统一起来,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其稳定性远高于后装设备。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后装市场将逐渐萎缩,将GPS车载系统作为标配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制约车载GPS消费市场的四大因素到目前为止,车载GPS系统市场并没有像人们预计一样发展起来,整个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其发展。
1.消费需求不强烈。
在产品使用上,我国与GPS导航产品市场发达的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日本,人们日常开车出行半径都在数百公里,而中国大多数车主的日常出行半径里程仅为其1/10,而且大多数是往返在至居住地固定的道路上。
因此中国的车主对GPS车载设备还没有很强烈的需求。
2.缺乏行业标准。
标准化问题是GPS车辆跟踪系统产业化的核心问题。
目前,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运营系统不能通用、兼容、联网。
客户无法在市场中选择最新最优的产品,以及将技术进行更新换代。
此外,涉足该领域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待完善。
这些问题妨碍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
3.产品价格过高。
价格昂贵使GPS类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市场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开发出中国大多数消费可以接受的价位的导航产品是当前各大GPS厂商的主要任务。
GPS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车载部分
硬件部分:
GPS信号接受设备 与监控中心旳通讯设备 计算机等控制设备
软件部分
GPS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GIS应用软件(包括报警等特殊功能) 交通信息数据库、地图数据库
监控中心部分
▪ 硬件部分:
► 电台等通讯设备 ► 计算机等有关设备 ► GPS设备
▪ 软件部分:
► GPS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 GIS应用软件部分 ► 交通信息数据库(道路信息、车流信息等) ► 有关旳电子地图
车载(移动顾客)部分:
►1. 基本旳GIS功能
▪ 最优途径选择(最短旅程或最短时间)(可据 目旳位置选择最佳道路)
▪ 路口转向与待行距离旳多媒体提醒(数据与语 音)
►2.基本旳GPS功能
▪ GPS信号旳接受与处理 ▪ 计算并向监控中心发送位置信息 ▪ 接受监控中心旳差分改正信息并进行位置修正
或直接接受监控中心改正后旳位置信息
►3.其他功能
▪ 向监控中心报警或发送求援等信息
几种需要关注旳问题:
► 差分方式旳选择
► 通讯方式旳选择(无线通讯链路旳选择):建立专用 网,单频点电台或集群电话;租用公众网,GSM网, 微波网,调频幅载波等
► 接受机旳选择(使用在低信噪比S/N下依然能工作 旳接受机,采用你能够同步接受GPS与Glonass卫 星信号旳接受机)
2.基本旳GPS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PS信号旳接受与处理
计算并向移动顾客发送差分改正量(伪距或位置)
3.其他功能
接受并处理移动顾客发送过来旳信息
向移动顾客发送多种监控与调度信息
报警处理:1. 显示报警车辆旳信息。2. 显示报警车
辆附近旳警力情况。3. 对报警车辆进行单屏专门跟踪,
GPS发展现状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和车载导航市场产业现状及前景一、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一直是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日、欧、美等发达的国家政府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进行交通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应用,将其作为解决大城市交通困境的有效手段。
国际间通过不断的产业合作和广泛联盟,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在向集成化、平台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已经在相关设施建设、终端设备销售、各类服务应用方面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市场。
发达国家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应用中已取得了大量研究经验,并从中获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国90年代开始积极跟踪国际智能交通系统领域技术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进入发展期,在软件、产品开发、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进展。
但在交通信息服务上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面临巨大挑战。
1、国外发展现状1、1日本VICS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有关ITS 的研究工作,1970 年在日本东京装配了车辆交通控制系统(VTCS),1973-1978 年进行了综合汽车控制系统(CACS) 的研究,1981 年本田公司售出了第一套导航系统,并装配在Accord 轿车上,1987年丰田公司在Crown 轿车上使用CRT 技术来显示地图,这在汽车界是第一次。
1994 年1 月,以民间企业和团体为主的日本道路交通车辆智能化推进协会(VERTIS)成立,成员包括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有关的学术组织、行业与机构,并与政府的相关5 省厅结成联席会议制度。
1996年7月5个省厅联合制定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和系统结构的全面计划”,这一计划确定了日本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和发展的长期目标,它包括9个发展区域和20 种用户服务。
其发展区域包括导行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安全驾驶系统、最佳交通管理、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支持公共交通、提高商业车辆的管理、支持行人和支持紧急车辆管理。
作为现实建设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提供交通信息作为导航系统的先导,车辆信息和通讯系统,也就是所谓的“VICS”,于1996 年4 月开始应用,并且从那时起不断扩大范围,遍布日本的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国车载GPS系统市场前景展望
3.1
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及用途的转变,GPS车载系统市场容量不断增长.中国
加入WTO后,由于汽车进口关税下降,轿车售价随之降低,市场需求更加旺盛.同时,随着私人汽车用途
的转移及交通设施的改进,有车族进行中短途的商业旅行和假日旅游13渐增多,车载导航系统可以为私人 汽车车主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据统计,目前我国私人汽车市场保有量已超过l 000万量,如果按照10% 的配置比例,则有约100万台的市场容量.未来当GPS性价比进一步提高时,GPS车载系统将有着较为广 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最新研究报告[5]表明,2006--2009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市场年 增长率将超过50%,预计到2009年,由于导航卫星、车载导航设备商业化应用环境以及卫星导航应用标 准的成熟,车载导航系统将被消费者更加广泛地接受,产品价格也会逐步下降,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09 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将接近100亿元. 3.2中国车载GPS产品供给未来5年内,车载GPS产品将主要以后装导航系统为主.我国目前的轿车
Apply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a
Prospect of Chinese Vehicles
LI Yong
(The Fir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Design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Hefei
www.zikoo.com/payreport/article/13985.html.
赛迪数据.车载GPS发展障碍[DB/OL].(2005一10—26)[2007—10—24].http://www.cciddata.com/cgi—bin/login.
pl?url=http://www.cciddata.com/issue/gps/188685.shtml.
计世资讯.2005--2006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B/OL].(2006一01一lO)[2007—10—24].http://
WWW.ccwreseareh.COUl.cn/store/report—content.asp?columnld:532&view:.
[责任编校:季重]
23003 1,China)
Abstract:The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has
a
good
function,its
accuracy
is
high,and
its
application is broad and characteristic,which is up to now the best navigation fixer system,as GPS application abroad is already extremely broad.Still in the starting stage in China,GPS application is applied first place
万 方数据
第1期
李勇:我同车载GPS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69
拥有量大约为1 500万辆,这部分车辆都是后装导航终端的潜在市场,因此后装市场在今后几年内仍将是 市场的主流.相对于后装设备而言,车载前装设备可以将导航系统与车内系统完整地统一起来,将GPS车 载系统作为标配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后装导航设备将会向专业化和多功能化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化的GPS产品将会被应用在出租车、消 防车、警车、救护车、旅游巴士等特种车辆上.而具有视频播放、文档处理和游戏功能的GPS产品将会被广 泛应用于数量众多的私家车上. 随着完整GPS产品的价格下降,各电子设备的生产厂商都将在他们的产品中嵌入GPS模块.所以外 接的GPS模块将会逐渐淡出市场.在完整的GPS导航产品里,那些导航功能不完善,又不具备娱乐和办公 功能的低端GPS产品也将会被市场淘汰. 3.3配套服务随着新产品的增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产品售后服务和地 图软件更新都将会有很大的改善.那些不能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产品升级服务的厂商将会被挤出市场. 消费者在选择GPS产品时将会更多地考虑售后服务环节. 软件方面,在2008年导航软件和地图将会比较完善,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要.而一些GPS设备 将有可能不会在其产品中预装导航软件,让使用者可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选择所喜爱的软件.导航软件厂 商之问激烈的竞争也将会出现. 综上所述,未来几年GPS导航产品在我国即将进入迅猛发展的普及阶段.
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成为科技产业市场开发的亮点.在未来一个时期,卫星导航在社会经 济的各个领域,如航空、海路、铁路、建筑、电信、电力等方面的应用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收稿日期:2007—10—24 修回13期:2007—12—11
作者简介:李勇(1977一),男,安徽萧县人,安徽省第一测绘院助理工程师
车载GPS系统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系统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的质量和成熟程度来说,我国GPS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车载导航系统不
如车辆跟踪系统市场成熟,实时交通信息发布和完善的导航电子地图的提供与更新机制,均缺乏实际的解 决方案和途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2.1消费需求不强烈在产品使用上,我国与GPS导航产品市场发达的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 日本,人们日常开车出行半径都在数百千米,而中国大多数车主的日常出行半径里程仅为其1/10,而且大 多数是往返在工作场所至居住地固定的道路上.因此中国的车主对GPS车载设备还没有很强烈的需求. 2.2缺乏行业标准标准化问题是GPS车辆跟踪系统产业化的核心问题.目前,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 运营系统不能通用、兼容、联网.客户无法在市场中选择最新最优的产品,以及将技术进行更新换代.这些 问题妨碍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 2.3产品价格过高价格昂贵是GPS类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市场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开发出中国大多 数消费可以接受的价位的导航产品是当前各大GPS厂商的主要任务.目前,市场中主流的GPS系统高端 市场单体接收机价格大约为8 000元,中端市场价格为5 000元左右,低端市场价格为2 000元左右.这样 的价格让很大一部分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2.4电子地图有待开放在GPS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该产品所提供的电子地图,可是在中国出于 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对地图数据进行严格控制.另外,由于中国正在对基础设施和道路进行大规模的升 级改造,所以需要经常对地图进行更新.这就造成了电子地图的制作和更新成本居高不下,无法进行市场 化运作.从现状看,目前国内所开放的电子地图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 显然,要使车载GPS系统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与广泛运用,除了加强科技开发与市场开拓,还必须由 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与行业标准,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规范.”J
1
1.1
GPS系统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GPS系统的开发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 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及通讯辅助系统 组成;二是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三是用户装置部分,由GPS接收机和卫星 天线组成.‘1 o现在民用的定位精度可达10m内,它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能力,具有性能好、精度 高、应用广的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随着GPS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 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GPS最初是由美国研制的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 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活动,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同时这项技术也逐渐运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方 面:一是卫星导航的多系统并存,使系统可用性提高,应用领域将更广阔;二是多元组合导航技术正在推广 应用,主要有GPS与移动通信基站定位、陀螺、航位推算技术等的组合应用;三是卫星导航与无线通信等 其它高技术相结合,如GPS接收机嵌入到蜂窝电话、便携式PC、PDA和手表等通信、安全和消费类电子产 品中,从根本上促进了IT技术的整体发展.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的特点,引作为 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万 方数据
68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8卷
在我国GPS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导航.三维导航是GPS的首要功能,飞机、轮船、地面车辆以及步行 者都可以利用GPS导航器进行导航.GPS导航系统与电子地图、无线电通信网络、计算机车辆管理信息系 统相结合,可以实现车辆跟踪和交通管理等许多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正在逐渐走进每一个中 国家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GPS系统市场也已进入规模发展时期.GPS车载系统的市场可分为前装 和后装两种方式:前装系统是在车辆出厂前就组装在车辆上的配套产品之中,后装系统则是在车辆使用过 程中安装到车辆上的.目前我国车载系统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采用后装形式给汽车用户提供一种灵活的 选择无疑是更明智的策略.¨一 截至2005年底,中国拥有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相对于3 000万辆的汽车总数来说,普 及率不到1%.而日本的汽车车载导航安装率高达59%,欧美约占25%.这也说明了中国的GPS行业的潜 在市场十分庞大.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中国安装GPS系统的汽车至少增加5倍.一汽、二汽、上海大众、 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有将GPS导航系统作为轿车标准配置的规划. 2
企肥学统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