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6种热区森林蔬菜的驯种培育及示范种植成效
浅析元江县红河流域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

浅析元江县红河流域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作者:杨菊琼来源:《种子科技》2018年第08期摘要:从元江红河流域资源及区位优势角度,阐述了元江热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元江;红河流域;特色农业;存在问题;对策1 自然资源情况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东经101°39′~102°22′、北纬23°18′~23°55′,是云南省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陆路必经之地。
其海拔1 200 m以下国土面积966.08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5.54%,其中耕地面积1.68万hm2、园地面积4 666.7 hm2、林地面积4万hm2。
元江红河流域海拔1 200 m以下区域为低纬度低海拔干热河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8 ℃,全年总积温(≥10 ℃)为8 700 ℃,年降水量8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291.7 h,是我国少有的干热河谷区特色区域之一,素有“云南火炉”之称。
由于谷区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开发特色产业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生产周期短、成熟上市时间早,比如元江芒果比广西早成熟20 d左右,比四川攀枝花早成熟60 d左右;元江冰糖橙比江西、湖南早成熟15~20 d,具有充足的时间差。
二是品质好,在长日照、低湿度环境下产出的芒果、柑橘具有皮薄、光滑、颜色鲜艳、糖分积累多的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是经济效益高,中上等管理水平的芒果产值可达5 000~6 000元/667 m2,柑橘产值可达7 000~8 000元/667 m2,青枣产值可达8 000~12 000元/667 m2。
2 热区开发现状2.1 热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随着农业供给侧市场的变化,元江红河干热河谷区芒果、柑橘、火龙果、青枣、芦荟、茉莉花等特色高效产业快速发展,改写了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历史,热区产业规模达1.77万hm2。
以科技支撑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以科技支撑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作者:暂无来源:《湖南农业》 2020年第7期编者按:2019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了“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由1名首席专家、5名岗位专家[蔬菜育(引)种专家、蔬菜设施栽培专家、蔬菜露地栽培专家、蔬菜植保与产品安全专家、蔬菜采后处理与加工专家]、5名试验站(湘西试验站、湘北试验站、湘中试验站、湘东试验站、湘南试验站)站长及其依托单位为主组成。
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戴雄泽,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辣椒育种、栽培、种子生产和新品种推广,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理论,辣椒雄性不育机理以及蔬菜种子贮藏、杂交种子纯度质量检验等研究,选育辣椒品种65个。
其中湘研系列辣椒品种(湘研1号、湘研3~6号)的育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农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湘研系列辣椒品种(湘研1~10号)的推广和湘研11~20号、湘辣1~4号辣椒新品种的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湘研辣椒品种(湘研2号、湘研8~12号、湘研19号)的选育及推广和南方蔬菜均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地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和湘研13~16号、湘研18号辣椒新品种的选育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全国5个不同生态区开辟了五大制种基地,年生产合格种子能力超过100吨。
湘研辣椒推广到全国30多个省份,甚至国外。
同时针对湖南高温、潮湿的气候特点,戴雄泽研发出低成本、常温下大规模贮藏蔬菜种子技术。
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围绕湖南省千亿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辣椒、苦瓜、丝瓜、花菜、菜薹为研究重点,以“高品质、绿色生产”为主攻目标,为湖南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创新种质,提升品质,选育优良品种。
加快选育辣椒、苦瓜、丝瓜、菜薹和花菜等优势蔬菜新品种,加快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尤其是适合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全面推动湖南省蔬菜产业的良种化进程。
二是开展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
元江县热坝区火龙果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土壤混匀,每穴植苗 1 株 ,每根水泥柱共植 4 株。也
可搭 竹架 护果 ,但竹 架较 不耐 用 ,需 经 常更换 。
1 . 4 种植 时期
火龙 果 一年 四季均 可种 植 ,但 最 佳种 植 时 间为 每
年的 4 — 5月 。
1 . 5 品种搭配
引种 号 为 “ 2 0 0 3 — 1 ” 的 品 种为 红 皮 白 肉类 品种 ,
定植后 只留单枝生长 ,余芽抹 除。至植株伸至支 架顶后每株 留 3 ~ 5 芽 ,作 为第 1 次分枝 ,其余 抹除。 每条营养枝在 1 年中能抽发 3 ~ 5 条新枝 ,为培养强壮
的结果 枝 ,每 枝 可视 生长 空 间酌 留 1 ~ 3枝 生 长健 壮 的 分枝。 在 开 花 结 果 季节 ,为 保 证 果 实 发 育 的 营养 需 求 , 新 萌发 的枝 条 应全 部 疏 除 。结果 以后 的植 株 一般 是 留
上2 ~ 3年 生 的结 果枝 条 根据 植株 情 况 进行 疏 除 ,利 用 在低 温 条件 下 萌发 新 芽 的特 性 ,辅 于水 肥 管 理 ,培 育
来 年 挂果 枝 。
条有粉状物样可用粉锈灵 5 0 0 倍液喷雾 防治。第 l 批
花 授粉 3 d后要 喷施 杀菌 药 1 次。
缓坡地建 园。
1 . 2 整 地理墒
先按株行距 2 m ̄ 3 m起 畦 ,畦 宽 2 . 5 m,园 内沟 宽0 . 4 m、深 O . 2 m,四周沟 宽 0 . 6 m、深 0 . 4 c m。
1 . 3 定 植方式 在 种植 点立 0 . 1 m ̄ 0 . 1 m ̄ 2 . 2 m 的水泥 柱 ,水 泥柱
1 建 园定 植
1 . 1 园地选 择
元江县发展秋冬农业促农增收

元江县发展秋冬农业促农增收
云南省农业厅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6(0)11
【摘要】近年来,元江县大力发展烟后菜豌豆、烟后玉米种植。
近日,随着烟叶采烤进入尾声,山区农民早准备、早行动,积极播种菜豌豆、青玉米,掀起新一轮增产种植热潮。
进入9月,在因远镇因远社区千亩连片的菜豌豆种植区,广大烟农抢抓8、9月日照好、地表温度高的时机,一手抓好烟叶采烤,另一手抢抓节令播种菜豌豆、青玉米,争取继烤烟之后再赚一笔蔬菜钱。
因远社区菜豌豆种植大户李春梅介绍说,今年资金扶持大、
【总页数】1页(P60)
【作者】云南省农业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龙头企业带农致富特色产业促农增收——安徽省宣城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纪实
2.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促农增收
3.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现代农业——瑞金市“扶龙头、树品牌、建基地”做强农业促农增收
4.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5.铺就促农增收的致富大道——凤翔县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侧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浅析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者:杨菊琼董云波胡百生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4期杨菊琼,董云波,胡百生(元江县种子管理站,云南元江 653300)近年来,元江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使全县的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笔者通过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一)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1.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县级设立了农技站、种子站、经作站、土肥站、畜牧站、植保站、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等17个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0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农技农机站和畜牧兽医站,全县每个行政村(社区)都配备了农科员和兽医员,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
2.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
县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现有人员17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占全部人员的84%;农艺师职称以上74人,占技术人员的49%。
乡镇(街道)专业技术人员61人、村级农科员92人和兽医员127人。
这些农科员承担着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及具体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
3.完善各类专业协会。
全县现有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26个,会员3238人,带动5000多农户靠科学发展和致富;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个,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新力量。
4.开展多方合作。
在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业科技带动推广协议;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把先进的品种、技术和成果引进来,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开展多种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措施1.强化技术培训。
通过会议和现场培训,深入田间指导等方式,开展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生稻栽培管理和果园间套种粮食等技术培训。
元江热坝区红香椿引种试验初报

收 稿 日期 :2 1 — 0 2 0 0 1— 8
作者 简介 :温琼 文 (9 9 ) 16 一 ,女 ,高级工 程 师 。研 究方 向:森林 资源收集 、培育及利用 。E m i xj w 6 . r。 - al y j @13cn :y y o
10 9 2 5 36 5 5. 2 8962 47 0 0 0 . 5 2 _ 3
备注
刺芫荽 2o / o 91 小计 1 套种
2 0 ,— O 93 5
600 o
88 .
1 5 . 9 0 . 5 4 . 1 00 2 o 99 o o 2 7 0 0 9 0 18862 0 0 . 5 1o 4 . 0 3 5 4 7
m‘ )
椿
红香椿 2 0 , 2 0/— 0 91~ 2 6 0 86 0 91320 /0 l 1 4 4
2 0
27 5 0 5 0 . 2 9 .o 种植翌年 . 4 00 90 7 40 9 0 o
红香椿 2 0 / 09 2
2 套种
2o /0 1 o 91— 2 20 /0 l 0 9l 2
产 值 分 别 达 1 88 62 0 0 .5元/m 、 1 4 . h 34 0O 0元/m 、83 25 h 6 . 0元/m ,其 中 2种 套 种模 式 的红 香椿 产 h 值 分 别 为 89 6 5元/m 和 1 2 . 0 . 2 h 0 3 00 0元/m ; () 红 香椿 与刺 芜荽 套 种 ,种 植 当年 比红 香 椿 纯 h 3
末结 束 ,炎 热期 长达 22d 2 ,为全 国之 最 ,素 有 “ 天然
云南省各地区蔬菜种植情况

云南省各地区蔬菜种植情况一、玉溪玉溪市蔬菜出口专业型示范基地以沿湖相连的通海、澄江、江川、华宁四县为核心,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已经形成,通海县以种植叶菜类、葱蒜类、块根类为主;江川县以花菜类、春洋芋、蒜苗等为主;澄江县以菜豆类、葱蒜类为主;华宁、新平、峨山、元江县以瓜菜类和茄果菜类为主;红塔区、易门县以叶菜类为主。
二、元谋元谋县年平均气温21.9℃,全年基本无霜,年平均降雨量611.3毫米,主要集中在6月—9月,年均空气相对湿度54%,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
全县耕地面积19.8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4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3.69万亩,农业总产值19.64亿元。
2012—2013菜季,蔬菜产量达33.08万吨,外销蔬菜平均单价2.91元,农民卖菜总收入8.3亿元。
201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
目前,元谋蔬菜种植以冬春季节生产销售为主,主要为当年的7月开始播种至次年1月,10月至次年4月上市销售,种植作物包括番茄、菜豆、洋葱、毛豆、樱桃番茄、辣椒、黄瓜等品种。
(一)元谋蔬菜品种栽培期和产量情况番茄:当年7月—12月,当年12月—次年5月,种植面积3万亩,亩产量5—8吨,亩产值1.0—2.0万元。
菜豆:当年9月—次年1月,种植面积6万亩,亩产量0.8—1吨,亩产值0.5—0.8万元。
洋葱:当年10月—次年4月,种植面积1.5万亩,亩产量3—5吨,亩产值0.5—1.0万元。
毛豆:当年12月—次年4月,种植面积3万亩,亩产量0.8吨,亩产值0.4—0.8万元。
樱桃番茄:全年种植,种植面积1万亩,亩产量3—5吨,亩产值0.6—2.0万元。
辣椒:当年7月—次年12月,种植面积0.5万亩,亩产量3吨,亩产值0.75—2.0万元。
黄瓜:当年8月—12月,种植面积0.3万亩,亩产量5吨,亩产值1.5万元。
花椰菜、黄瓜等繁种:当年8月—次年5月,种植面积1.0万亩,亩产值0.5—1.0万元。
三、曲靖曲靖主要以种植外来蔬菜品种为主。
玉溪元江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玉溪元江农业发展情况汇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文将对玉溪元江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业种植业方面,元江县以水稻、玉米、烤烟等为主要农作物,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了水稻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了玉米和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种植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次,畜牧业方面,元江县以牛、猪、羊等为主要畜禽养殖品种,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畜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加强了畜牧业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畜禽养殖的效益和质量,畜牧业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再次,农业产业化方面,元江县以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为主要农产品,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扶持力度,推动了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加强了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品牌建设的支持,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业化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元江县以绿色有机农业为发展方向,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加强了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农业生态环境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玉溪元江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渠道不畅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关注和支持玉溪元江农业的发展,共同为农业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x T o ia o etV gtbe u nin i r pc l rs e ea lsi Y a ja g F n
WE i gw n A G F — e g IQa ’n N Q o — e ,F N us n ,L i a ,WA G Qn —e I G Y —i g n h o N igy ,D N aqo n
繁殖 、生物量 大 、兼 具 生态 维护 功 能和适 宜 热 区山
省林 业 厅 的项 目资 金 支 撑 ,于 20 05年 示 范 种植 森 林 蔬菜 6 .7h 66 m ,为改 善元 江 的农 业 产 业 种 植结 构 ,提 高本 地野 生生 物 资源 的综合 开发 利用 ,促进
地 方社 会经 济 的发展 起 到 了积 极 的作用 。
维普资讯
第3 5卷 第 2期 20 0 6年 6月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Vo. 5 No 2 I3 .
J un lo etC i aF rsr ce c o ra fW s hn oetyS in e
J n.o 6 u e2 o
元 江 6种 热 区森 林 蔬 菜 的驯种 培 育 及 示 范 种 植 成 效 。
中 图分 类 号 :S7 9 8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7 8 4 ( 06 2— 1 8— 5 6 2— 26 2 0 )0 0 0 0
Do e tc to m sia i n,Culi a in n De o sr to f c f tv to a d m n ta i n Efe to
地规 模化 培育 的 、受人 青 睐 的野 生 森林 蔬 菜 种 类 , 即南 山藤 、刺 五加 、臭 菜 、越南 甜菜 、树 头菜 、长 蕊 甜菜树 等 树 种 ( 表 1 。进 行 人 工 驯 化种 植 试 见 ) 验 ,在人 工驯 化种 植成 功 的基础 上 ,通过 优质 壮苗 培 育 ,进 而 作栽 培种植 示范 。
n m cb n f frpcl ee bec lvt ni uni gw r ec b d o i ee t o i gt l ut a o Y aj n eed sr e . i ot av a i i n a i
Ke o d :Y aj n ;rpcloet ee be d m s ct n c lvt n e o s ai yw r s u ni g t i rs vg t l; o et a o ; ut a o ;dm nt t n a o af a i i ii r o
温琼 文 ,方 福 生 ,李 桥安 ,王 青 叶, 丁娅 琼
( 江县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站 ,云南 元 元江 6 30 ) 53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要 :在对元江热 区人 工筛 选出的臭菜 、刺五加 、南 山藤 、越南 甜菜 、长蕊 甜菜 、树头 菜 6种热 区森林 蔬菜 植
物作驯种简述后 ,继而 介绍了此 6种植物 的苗木培育技术 ,示范种 植效果 以及在 元江施 行热 区森林蔬 菜种植 项 目所 获取 的经济 效应。以此储备了 6种热 区森林蔬 菜成熟的种植技术 ,为其大面积的推广奠定 了基础 。 关键词 :元江 ;热 区森林蔬 菜 ;驯种培育 ; 示范种植
广泛 调查 ,以 已利 用 的野生 或庭 园零 星栽 培成 功 的 森林 蔬菜 种类 作基 础 ,按木 本种 类优 先 、易人 工繁
殖优 先 ,生境 适应 范 围广 阔者及 药用 者优 先 ,具有 市场 前景 者优 先 的原则 ,从 元江 热 区 的森 林蔬 菜种
类 中 ,筛 选 出 了 口感 好 、适 宜大 众 口味或 具有 一定 保健 价值 ,市 场潜 力大 ,种 质 资源相 对 丰富 ,较易
自 20 0 1年 3月 起 ,在 云 南 省 林 业 科 学 院 的 资 金 扶持 和技 术指 导下 ,元 江县林 木种苗 管理 工作 站 结 合 当地 实 际 ,从 元 江 热 区 的 森 林 蔬 菜 种 质 资 源 中 ,评 选 出 6种 森林 蔬菜 ,进行 了驯种试 验 ,并 获
得 成功 。2 0 0 4年 ,在玉 溪市 林 业 局 的支 持 帮 助下 , 由元 江县林 业局 立 足于元 江 的实 际 申请 获得 了云南
Drg a v l bl e e o u ii S rp sa drg n s,Me in h o g samie d Ctrd u s .wa re y d s rb d,a d t e s, au o u n o y u le t a ln it n a a ei i m p n sb f e c e i l i n h s e i g r ii g tc n q e ft e e sx fr s e ea lswe e i to uc d a l.T e n ta in e e ta d e o e dl a sn e h i u so s i o e tv g t b e r nr d e Swe1 he d mo sr t f c n c — n h o
( r edi ngmet tino uni gC u t Te Sel gMaae n ao f aj n on e n St Y a y,Y aj n u nn6 30 u i gY na 53 0, n a 凡 C ia hn )
Abta t h o sct n o i t pclf etvgt lsnme cc e n t ,A a toa o t oit , s c :T edmet a o fs o i o s eea e a l A ai pn aa cnhp n ̄ r l u r i i xr a r b y a ia s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