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公开课(6)

合集下载

【部编版】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江南逢李龟年》精品课件

【部编版】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江南逢李龟年》精品课件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部编版七上语文精品教学资源
悟读感知情感美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主旨 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 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 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知情感美
小结: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 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 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 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 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 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 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部编版七上语文精品教学资源
文学常识
3、岐王与崔九 岐王,岐王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 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 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被封为岐王。 崔九,崔涤,唐朝人,在兄弟中排行 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 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 姓,是当时一家大姓。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部编版七上语文精品教学资源
文学常识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4、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 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 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 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 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 下这首诗。
部编版七上语文精品教学资源
吟读感知音韵美
部编版七上语文精品教学资源
文学常识
2、李龟年
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 曲等。为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 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 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 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 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 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 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部编版2022—2023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课件

部编版2022—2023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课件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作者名片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渊。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后离开岳阳到潭州,和流落的宫廷乐师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因而感慨万千作下此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虚写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之际,在这落花时节又与您相逢。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暮春实写没有直接抒情1.“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做笔记)①真实的自然景色,点明暮春时令;②个人身世之悲,诗人和李龟年的颠沛流离;③国事凋零,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做笔记)①以乐写悲,反衬,借景抒情,②诗人用江南的美景反国事凋零和个人身世颠沛流离③抒写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主旨练习A.诗的前两句,“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交代了两人早前的交游生活。

B.联系诗歌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经历,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应另有所指。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映——衬对照的手法来突显主题。

D.全诗前后写了与朋友在两种不同情况里的相遇,寄托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A.这首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人事变迁反映国家兴衰,暗喻“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破坏,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B.“寻常”“几度”可见李、杜当年交往之密,如今暮年在江南重逢,意外得遇老友的喜悦。

——C.“正是”“又”一转一跌,飘零身世与春光形成反差,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慨。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公开课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公开课

1、诗人追忆往昔盛况的句子是:岐王宅里寻常 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句子是:正是江南 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请写出你对落花时节的三种理解
答:(1)可以理解为暮春的落花时节;(2)也 可以理解为国运衰败之际;(3)还可以理解为 诗人衰病漂泊之时。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意朗读节奏、韵脚、重音)
1、重点字词解释 逢:遇见、碰见; 寻常:经常、常常; 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2、翻译全诗 当年,在岐王府邸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的厅 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 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江南逢李龟年》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 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 实,故被誉为“诗史”。
李龟年 : “著名歌唱家”
岐 王 :唐睿宗李旦的儿子 李隆基弟弟1·c·n·j·y
崔 九: 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得玄宗宠幸
•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也就是杜甫去世 的那一年。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 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与同样流落异 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 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已经从“开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昌 盛迅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凄凉的晚境和曾经 辉煌一时的旧交,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 的七言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 逢时的深痛感触,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 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读出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由写景开头,勾画出一幅登高远望的图景。颔联渲染了 秋天的气氛。在萧瑟荒凉中,有一种浑厚奔放的气势。颈联为作 者自况,说自己满怀悲秋之情在万里之外的异乡客居,一生多病 今日独登高台。尾联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不掩泣罢酒。。
——《明皇杂录》
写作背景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杜甫年轻的时 候正逢开元盛世,曾与当时名动一时的乐师李龟年相熟。“安史 之乱”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潭,当他们几十年后相遇时,国家已 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 听歌的情景,不胜感慨,杜甫遂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品主旨。 2. 结合写作背景,理。
课前解疑
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指湖南一带。 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善于唱歌。
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
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 一提到这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这两句诗 在迭唱和咏叹中,显露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爱恋。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既是写景,又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 骚乱和诗人的漂泊,既有个人身世之悲,又有对一个繁华时代 落幕的慨叹。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平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主旨
诗人追忆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之事,显露出了对盛世 美好岁月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对自 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4张PPT)
寻常 、几度
2、两人相遇的地点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沦落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江南
战乱
3、明明是“江南好风景”作者眼里却强调“落花”
哀景衬托哀情---国家因为安史之乱满目疮痍,个 人生活颠沛流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阳节登高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么作 者此时不仅孤身一人,而且还在军旅途中,所以诗人对 于登高是被动勉强的。
何为“怜”:作者是在可怜家乡的菊花,如此不负秋阳, 开得泼泼洒洒的菊花竟然会生在乱世,感叹故园菊的生 不逢时;怜惜、爱惜菊花。
四、思考探究 •两首诗都写了“花”,但是这个两个花表达的 意义相同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理解诗歌
•“三读法” 读标题

读作者和背景(知人论世)

读内容
一、读标题
江南/逢/李龟年 •地点:江南 •人物:李龟年、杜甫 •事件:李龟年和杜甫在江南相遇
二、读作者和背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 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等。
七、拓展训练
假如你要和你最好的朋友分别了,你会用什么 花来代表你的情感为什么?用纸和笔写下来,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落花”VS“故园菊”
“落花” 个人身世之悲(生命如
落花般凋零)
(景)
(情)
繁华时代落幕之叹(时代
如落花般衰败)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园菊“ 的同情
对菊花的爱惜 对家乡的思念 对和平的渴望 对饱受战争的人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显露出 诗人对唐王朝 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 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 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现实中 与李龟年的相逢,显露出 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 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 叹。
理解训练
1.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显露的却是对“ 开元盛世”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岐王宅里平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 的交往; 显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 活的怀念。
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 ”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 哪“三”层意思?
【1】暮春的落花时节;
【2】国家的衰败;
【3】作者自己和李龟年的身世之 悲。
前两句写作者和李龟年往昔 过去无限风光,以及国家往 昔的繁盛,后两句写如今他 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国家风 雨漂泊,前后对照表达了作 者什么感情?
岐王宅里平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见到 您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 几次听到您的歌声。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 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 入于岐王李隆范和崔九的门 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艺术。李龟年和杜甫相逢的
时代就是“开元全盛日”
岐王宅里平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见到您的演 出,在崔九堂前,也几次听到您的 歌声。
zhèng shì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正 是 江 南 好 风 景,
luò huā shí jié yòu féng jūn 落 花 时 节 又 逢 君。
注释
(1)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的乐师,善于唱歌, 受唐玄宗赏识,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范九:殿中监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 唐玄宗的宠臣。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 明李龟年本来受赏识。 (5)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 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 其中。 (6)君:指李龟年。

古诗词《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共28张PPT) 2021—202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诗词《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共28张PPT) 2021—202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
作业
课下独立诵读《送元二使安西》和《芙蓉楼送 辛渐》,体会诗人情感,完成下面表格。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 作 直接表 诗中 景物 诗 人 创 作 情感 对诗人 品 者 达情感 景物 特点 情感 背景 来由 新认知
作者印象 诗中直接表达 情感的词句
初中语文
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作品
作者
作者印象
诗中直接表达 情感的词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浪漫洒脱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忧国忧民
思君不见 ——
《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直接表达了 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在《江南逢李龟年》中, 诗人杜甫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把握抒情文字、分析情景关系、知 人论世、分析意象,逐步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 也对诗人有了更多的认知。我们在诵读课外古诗词 的时候,不一定每一首都需要用到所有这些阅读方 法。有些简单的诗歌,运用一到两种阅读方法就可 以读得很透彻了。根据诗歌的变化和阅读需求的变 化,灵活地选择阅读方法、安排阅读顺序,同学们 在不断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细细体会,慢慢积累。
《峨眉山 青年时代 “仗剑去国, 盛唐时期,
月歌》
辞亲远游”, 国家发展蒸
离开时思念友 蒸日上。
人。
《江南逢 风烛残年 辗转漂泊,与 “安史之乱”
李龟年》
故人重逢。 后,唐王朝
已岌岌可危。
《峨眉山月歌》
憧憬、喜悦,怅然、思念。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眷恋在心里,梦想在前头。虽然诗人心 有惦念,整首诗的基调仍是轻快的。

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0张PPT)

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0张PPT)

落花时节(安史之 乱后的现在)
江南(湖南长沙)
人物 李龟年、诗人
人物 李龟年、诗人
事件 宴会雅集
事件
重逢
往昔风光 反衬
今朝落魄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熔铸到客观景物 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寄托感情。
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 怎样的景物中?
落花
意象是指那种蕴涵着特定意念,让 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江南逢李龟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整首诗的大意,体会诗 歌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诗歌。 3、赏析诗句,品味诗歌写作手 法。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自由朗读诗歌,在诗歌中找出表示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的的词语。
时间: 落花时节 地点: 江南 人物: 诗人与李龟年 事件: 重逢
印象中的大唐,是巍峨辉煌的大 明宫,是宽阔笔直的朱雀街,是熙熙 攘攘的东西市,是游人如织的曲江 池……而今啊,流落江南的诗人,再 次见到长安故人李龟年,流水落花春 去也的景色中,风烛残年的诗人与李 龟年执手相看泪眼。
谢谢观 赏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词语释义:
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君: 这里指李龟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迁移
想像一下,当作者和李 龟年在落花时节和李龟年相 逢会说些什么?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初级关——解释字词
(1) 岐王宅里寻常见, 经常 (2)崔九堂前几度闻, 多次 (3)落花时节又逢君。 指李龟年 (4)落花时节又逢君。
暮春。落花的寓意很多,也人衰老飘零, 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品读课文,感知鉴赏
活动一:反复诵读,读顺诗文
1.听范读(听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情感) 2.自由读(用喜欢的方式诵读) 3.展示读(推选师友小组诵读,其他同学点评)
诵读要求:师友互相听读,取长补短。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品读课文,感知鉴赏
活动二:师友互助,疏通文意
师友小组合作,对照课下注释, 疏通文意,奖励率先完成的三个小组。
温馨提示:学友讲,师父点 评,其他同学补充。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品读课文,感知鉴赏
活动三:交流展示 揭示主旨
1.结合具体语句或词语说所诗歌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喜欢诗歌中的那句诗?哪个词?为 什么?并有感情的读出来。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牵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 少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 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今天我当小老师 请展示学到的重难点生字词
授课人:曹春梅 金塔县第四中学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展示目标,明确方向
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语言的 音乐美。 2.能力目标: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 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古诗 的表达的思想感情。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点明时间是暮春时节,
既写出了个人身世之悲,也写出了诗人
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又”是
照应上文的“寻常见”“几度闻”,前
后对照,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表达了作
者那种深深的悲哀与感叹。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评价总结,布置作业
1. 请课代表公布优胜小组。 2. 请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杜甫生品并 积累杜甫的诗文。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中级关——理解填空
1.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 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的诗句是:————,————。
2.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 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的诗句:———— ,————。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高级关——赏析句子
谢谢指导
真心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