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报道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合集下载

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声屏世界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传播是出现频率不亚于语言符号却往往被业内人士忽视的一种传播行为。

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有机融合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传播效果,发挥辅助语言表达,强调语言信息,把握采访节奏以及展示媒体风采等功能。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第二类是体态语言,第三类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①本文尝试从造型语言、身体语言和环境语言几方面去探讨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造型语言技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衣着、妆饰等外在造型因素是电视画面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非语言符号的形式传播信息。

外观符号构成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现场人物和观众对电视记者认知的接口。

外在造型可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大部分,可控部分包括出镜记者的发型、服装、装饰品等可以调控的方面,不可控部分包括身高、容貌等天生的、不易改变方面。

现就可控部分做出分析。

一、简单大方,不宜常变。

出镜记者的装扮要以简洁大方为基本要求,服装款式尽量简单,不戴夸张的饰物。

因为在电视画面中,出镜人员过多或夸张的装饰会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使观众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于新闻报道中。

经常出镜被观众熟知的记者,其发型或其他装扮不宜常变,因为出镜记者的外表会在大众传播中形成某种相对固定的符号,随意打破原有的符号会引发受众的困扰。

二、适宜场合,有礼有节。

电视采访中,由于出镜记者的外表不合适而造成误会的场面并不少见。

有的女记者到农村采访穿着入时、化妆浓艳;在政府记者招待会等重大场合,本应正装出席的记者却着装过于随意,这些都会在电视画面里形成反差,从而影响整个节目和采访的整体效果。

电视记者合时宜的着装,也体现他本人以及他所代表媒体的素质和礼节。

三、代表媒体,树立品牌。

出镜记者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着他所在的媒体,他所发表的观点也代表着媒体的观点。

我们经常看到出镜记者手持的麦克风或者身穿的衣服上都带有记者所在媒体的台标。

试析非语言符号在电视娱乐性脱口秀节目中的运用——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为例

试析非语言符号在电视娱乐性脱口秀节目中的运用——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为例
免 冷场 。
整个 舞 台环境 都 是 围绕 中心 布置 的 ;
养教育也是类似的,只能学习到使用媒
介 的基 本 能力 ,而对 媒 介 的更 多 认 识 以
及理 解 和运 用 仍然 是 通过 实际 接触 媒 体
期, 1 第 8页
期, 6 第 2页
② 鲍 海波 、 杨洁 、 王喜 严 : 象 牙塔 《
( 其实还包括辅助语言 )其他两项相 加 ,
就 占量 的 6 %以上 。② 0 基于人 际传 播 的娱 乐性 脱 口秀 , 是 近 年 来 我 国 电视 娱 乐 节 日中 一 支 日 渐 崛起 的 生 力 军 ,其 借 助 电视 媒 介 的
语言等 5 类非语言符号在 “ 天天 向上”
优 势 ,大量使用表 征意 义丰 富的非语
言符 号 ,有 效 地 发 挥 了非 语 言 符 号 在 人 际传 播 中的辅 助 作 用 , 到 了 良好 的 收
在环境传 达 出的各 种符号信 息表征 的 涵 义。 天天向上” “ 所处 的舞台环境 , 属
向 中心 收缩 的 “ 闭空 间 ” 从 空 间 所 封 。
种传播符号的优势 , 标新立异地运用多 种形式的非语 言符号 , 是其取得成功的
重要因素。
“ 天天 向上 ” 的舞 台环境是 利用道
具“ 装扮 ” “ 的 大教 室 ”墙 壁 上 挂 着 小 孩 , 做 早 操 的 图 画 ,教 室 黑 板 上 方 悬 挂 着
本文 以电视媒介 的非语 言符号 为 切人点 ,着重分析环境语言 、主持人” “
期, 6 第 1页
《 国 北省 武 汉 市 、 安 县 两地 为 红
例 》 1 《 闻与传 播研 究》2 0 ,第 3 U ,新 ,07

试论危机传播的重要信息载体“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以电视媒体为例

试论危机传播的重要信息载体“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以电视媒体为例
之 美
评 。 比较 汶川 地震 报道 的初期 , 相 当时
媒体 缺 乏危 机事 件 的报 道 经验 ,部 分
2 .以体 态、服 饰展 现 并凝 固片刻 主持 人 不注 意服 饰 细节 ,穿着 艳 丽 的
服装 并 化着 浓妆 上 镜 ,发 型也 过 于时 尚 , 成很 不好韵 社 会影 响 。 造
直观而形象, 语 ( 体表 情 、 人 姿态 和 动作 等 ) 服饰 、 传递信息的最原始状态 , 、

图形 、 音乐 、 陈设 布 置 、 空距 离等 。 不 需要 阅 读它 的人 进 行复 杂 的解 码 和 发 的余 震 , 书记 临危 不惧 , 定地 朝 时 当 总 镇 继续 讲话 , 调平 稳 语 前 危机 事件 频 繁 ,给人 类 社会 带来 严 演 绎 ,文 化素 质 不高 的人 也 能轻 易 看 大家 望 了一 眼后 ,
及其 运用 。 的信任感 、 同感 。2 1 年 3月 日本 往 可 以表现 人格 。 在 2 1 青海 玉 认 01 0 0年
发 生 9 大地 震 ,媒 体播 放 了大 量地 树 地震 的报 道 中央视 主 持人 张 泉灵 忙 级

危 机传 播 中 “ 语言 符 号” 非 的 震 、 啸 的影像 ,如室 内灯 泡 的摇 摆 , 碌 在 灾 区现 场 ,全 然不 顾 头发 上沾 着 海
广泛 应 用
人们惊 慌躲 入 桌 下 ,室外 建筑 物 左右 建 筑 物 落下 的 白色灰 尘 ,穿 着类 似 学 晃动 , 汽车被 海 水卷 走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浮 在海 面 , 节 生 的校服 四处采 访 ,她 的 勇敢 和敬 业
r 非 语言 符号 是 危机 传 播 的重要 的 目中 主持 人 的语 言很 少 ,图像 已经 让 感 动 _不 少 观众 ,赢 得 社会 赞 许 与好 信 息载 体 ,这 在 电视媒 体 中表 现 尤 为 受 众深 感 灾害 的严 重 。 明显 。 电视 是 声 画艺术 , 电视 媒 介 近 7% 的 信 息 是 通 过 非 语 言 符 号 传 播 5 的。… 体 表现 为 : 具

浅析电视新闻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浅析电视新闻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浅析电视新闻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作者:何跃来源:《新闻传播》2017年第09期【摘要】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的采编播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电视新闻采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非语言符号使用方式,合理的使用非语言符号,切实提高新闻的说服性、吸引性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的特点,详细叙述了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运用的优势,提出了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策略,为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应用;策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方式也随之变化。

电视新闻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同时电视新闻对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重大新闻事件,维持社会安定也具有重要作用①-③。

电视新闻良好的制作离不开非语言符号的应用,非语言符号的使用,能够增强新闻的说服性、吸引性,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的特点,详细叙述了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运用的优势,提出了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策略,为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1.电视新闻符号使用的差异1.1语言符号的范围差异电视新闻与广播报纸的差异在于它不仅包括听觉符号,包括记者采访的声音、主持人的声音以及被采访人的声音,而且同时包含语言的视觉符号信息,两种语言相互补充,紧密联系,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同一新闻事件,使新闻事件更具可看性和吸引力。

但广播新闻中只具备语言符号的听觉符号,报纸媒体只具备语言符号的视觉符号②-⑤。

1.2种类数量差异电视新闻所涉及的非语言符号复杂多样,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涉及到的种类和数量要相对较少。

一般对于电视新闻的制作,非语言符号由图表、照片人物画面、主持人及记者的视觉图像等信息组成,而广播使用的非语言符号主要是音响音乐及现场记录的声音等相关语言信息,报纸新闻中使用的只有视觉类的非语言符号,相对单一。

1.3作用于受众感官的范围差异电视新闻的非语言符号作用的范围较广,包括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器官,作用面广⑥⑦。

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与运用

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与运用

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与运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语种间社会成员的交流日益频繁,双语种乃至多语种交流也日益成为普遍现象,与此同时,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大众传播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非语言符号,充分发挥其作用,越来越为业界和学界所关注。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传播学学者韦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在合作撰写的《传播学概论》中认为,所谓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文字、图画以外可以通过感官感觉到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的总称,它可以增强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也可以否定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

有学者也指出,非语言符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通常分为体语、服饰、类语言等。

体语是指用身体的动作,如手势、表情、眼神等表达某种信息;服饰是指人的衣着装饰在传播活动中传递着某种信息;类语言包括传播活动中的音调、音量、音速、音质乃至停顿等“声音因素”和哭泣、呻吟、叹息、笑声、掌声等“功能性发声”。

纵观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不管非语言符号有多少种或采用哪一种传播方式,也不管它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而为,它们都呈现一些共同的特点:连贯性、相似性、通义性、协同性、即时性以及真实性。

连贯性。

非语言符号“相互连贯,并形成一个色带(色彩)和范围(声音)”。

就是说,非语言符号没有很强的数位性,它传播信息时,只是在一连串的符号中着重突出某个符号,而该符号的表述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它总是与语言符号或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很少单独出现。

因此,它也可称作连贯符号。

相似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

例如,竖起食指可以代表数字“1”,伸出双臂上下扇动可以代表飞鸟等。

通义性。

非语言符号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界语”。

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译读、理解,似乎无须接受专门教育,因为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通用的意义。

例如,向人作恫吓或威胁的姿态,向人做出欢迎或喜爱的动作,这些非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义,不同国家的人都能作出相近、共通的理解。

2012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2012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众 提问 , 呈现的是全 身的形象 。
1 、 目光 朝 向
尼克松 的选举辩 论 ,在 当时共 吸引 了约
6 6 0 0万 观 众 , 占美 国 人 口 的 3 6 . 8 %。 在 电
目光的接触 、 交流是信息得 以传递 的
重 要方 式 , 而 目光 的朝 向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显
朝 向 主 持人 , 只在 最 后 阶段 对 奥 巴马 进 行 质疑时 , 正面朝向奥巴马。
们用发音器官说话 , 但我们用整个 身体交
1 0 2 o l a  ̄ 2 t # 1
努 阉懈j i }
2 、 表 情、 情 绪
符 号 的 意 义 ,前 者 指 的 是 符 号 的 物 质 形
了一个关于符号传递信息 的公式 : 沟通 双 方相互理解 = 语调( 3 8 %) +表情 ( 5 5 %) +语 言 ( 7 %) , 表 明了非语言 符号在传 达 信息方面的作用。 借助 于大众传 媒呈现 的辩论 已经 超 越 了语言 、 逻辑 、 观点等 中心性 的内容 , 它 集合 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的情境 , 为观
奥 巴马 辩 驳 时 更 是 紧 盯 着 。 最 后 一 场 辩
息发 出者和信息 接受者 具有潜在 的信 息
价值”, 语 言符 号之外的符号 信息都可 以
被 称作 非 语 言 符 号 ,例 如 的两位候选人 分
别 是 民 主党 的奥 巴马 和共 和 党 的罗 姆 尼 ,
能 影 响 到 选 民的选 择 。 二、 2 0 1 2美 国 总 统 电 视 辩 论 中 的 非 语 言 符 号 呈 现
向讲 台, 很少用 眼光做 出 回应 ; 在 第二场
回答 现 场 观众 提 问 中 , 奥 巴马 更 多 地 面 向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思路分析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思路分析

DEPOBTERS'记吉腿駅I nQ…n notes2M91uy/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思路分析□文/谭舒心摘要:对于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来说,语言符号的运用几率与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几率这两者其实是相当的,在实际情况中,非语言符号所发挥的作用是彳艮大的,它能够对语言符号进行恰当补充以及丰富,从而使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能够更加清晰淮确地传达新闻信息。

在本文中,笔者将着重探讨分析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思路。

关键词: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传播思路一、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运用特征(-)真实性特征新闻信息的传播讲求真实性,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运用语言符号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这一方面,同时也刪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时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方面。

在电视新闻信息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所要表达与指示的对象,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客观现实中所存在事物以及现象,比如说,当电视新闻画面中出现瓢泼大雨,而出镜记者穿着被淋湿的雨衣以及雨靴,并且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说话声音有发颤的感觉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可以明确而有效地感受到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所处周围环境的湿冷感觉。

(二)连续性特征对于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来说,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行为时所使用的相关语言符号不一定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这是由记者在传播表述过程中所存在的停顿或者转折所决定的,但是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则一定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其任何行为举止所传达出的相关信息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有意义且连贯的,所以记者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时应当注意对自己的相关言行举止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切断这种符号传播。

(三)多样化特征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时,其所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传播时,文字与声音起到主要的作用,帮助观众理解所传播的信息,但一般情况下这种传播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观众需要自行运用各种方式去理解信息内容。

但是非语言符号相对来说就比较多样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除了视觉与听觉以外观众其他的感官进行引导与刺激,提升新闻信息的冲击力,从而使新闻信息。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 传播过程的连续性 一) 与语言传播 相比, 非语言符号传播在传播
过程 中具 有 连续 性 的特点 。在 报 道 中 , 镜记 出 者不 一定 连续不 断地 在进行 有声 语言报 道或采
闻语言的符号组成分为语 言符号 ( 又称抽象语
言 符号 ) 和非 语 言 符 号 ( 称 具 象 语 言符 号 ) 又 , 其 中语 言符 号 包含 抽 象语 言 和 文字 语 言 , 非语
往往 被业 内人 士 忽 视 。在 镜 头前 , 出镜 记 者不 仅用有声语 言报 道 , 而且用 出现在 镜头 中的整个
[ 收稿 日期 ] 2 1 0 0 2— 5—2 9
[ 作者简介1 王楠(93 , 回族, 18 一)女, 河南开封人 ,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 影像语言传
语言符号传递的。非语言传播随时伴随着我们
的生 活 , 电视 新 闻出镜记 者 的报道 中 , 在 非语 言
觉、 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参与传播 , 让出镜记者 在新闻现场代替观众去听、 去看、 去闻、 去感受 , 更为立体地 、 多方位地获取信息。
( ) 三 非语言符 号 的真实性
符号传播的出现频率也不亚于语言符号 , 但却
播与节 目主持。

1 — 9

个兴高采烈的人心情应该不错 , 一个愁
重量超 不 过几 十克这个 样 子 ……” 2 -
眉苦脸的人很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 。相对 于有 声语言的表达 , 这种表情语 、 体态语等非语言符 号传递来得更为真实 。在传播过程中, 非语 言 符号基本上是真实 自然地流露 , 因为这些通过
言符号交 融在一起 , 实现新 闻事 件信息的有效传播 。
[ 关键词】 电视新 闻 ; 出镜记者 ; 言符 号 ; 非语 传播功能 [ 中图分类号】 G 2 . [ 22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7 — 442 1>4 01 0 61 55 (02 0 — 09—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
了解 观 众想 看 什 么 ,想看 什 么样 的主持 人 ,想 看 什 么 样 的 主 持 人 主持 的什 么 样 的节 目。 就 是 这 样 简
单 。见 面 会是 一种 方 式 ,大 家见 面 了 ,就 容易 交 流
了。面 对 面 ,让彼 此 的信 任 和期 待 走进 对 方 的心 灵 深 处 ,然 后 我们 竖起 耳 朵 ,用 心 去 倾 听 ,这 有 多
诺 文 字 ,无 人 知 跷 ,但 大 家 都 能 理 解 的 微妙 代 码 。 ” 在 电视 新 闻 中 ,非 语 言 符 号 的诸 多 特 点是 记 者 捕 捉 到 细 节 画面 的基 本 因素 。 在 现代 电视 新 闻 中 , 了语 言 、 除 画
动 作 真 实 而形 象 地 表 现 了 这 位 院长 的 个
性 和 水 平 ,电视 播 出 时 把 这 个 院长 的 神
态 、动 作 表情 叉 都 作 了 定 格 处 理 ,这 些 非 语 言 符 号 对 观 众 产 生 强 烈 的视 觉 冲 击 力 ,直 观 的 神 态 动 作 形 象地 把 这 位 法
院 院长 的 蛮 横 无 理 、身 为 执 法 者 却 不 懂 法 律 、不 遵 循 法 律 原 则 办 事 的 行 为 表 现
维普资讯

国心 理学 家 通过 实 验得 出这 样 一
非 语 言 符 号 能 够 揭 示 事 物 车 质 特
个 结 论 :在 信 息 的全 部 表达 中 ,
L_ J
征 ,深化 新 闻 报 道 的 主 题 思 想 。在 《 焦
说话占7 %.态度 占3%. 8 而表情占 卜
友 ,我 还是 为 太 原 电视 台 骄 傲 。不 视 自己 清 高 的 人 .容 易 交朋 友 。太 原 电视 古希 望 自己 平实 得像 每
天 面 对 的 2 0万 平 实 的市 民 百 姓 ,这 才 能 有 2月 8 2 6日那 天那 么 多那 么 多 的 朋 友 那 么 响那 么 响 的掌 声 那么 嘹亮 那 么 嘹亮 的 呐喊 那 么开 心那 么开心 的笑
好 。这 ,远 比每 天在 办公 室 里对 着 “ 视 率 ”那 些 收 个 百 分点 发 愣 好 。
我 知 道见 面会 是 什 么了 。 我 知 道什 么是 零 距离 了 。 ( 者系 《 作 山西工人 报 》 高 级记 者 )
所 谓 非语 言 符 号 ,是 指信 息 传 播
笑 、蔑 视 的态 度 对 待 记 者 , 院 长 晃 悠 着
记者的采访证问 : “ 是不是金的? 这 ”叉 用 手 比 划 着 .裴 着 肩 抗 摄 像 机 的 模 样
不 以有 声 语 言和 书 面 语 言 为 载体 ,而 能 够直 接 打 动 人的 感 觉 器 官 的 各类 符 号 。诸 如 各 种颜 色 、人 际 间距 离 、人
物 性 格 , 示 人 物 丰 富 的 内 心 世 界 。 语 展 非
非 语 言符 号 可 以加 强语 言 符 号 的传 播 效 果 , 可 以削 弱 语 言 符 号 传 播 的 效 也
果。 电视 记 者要 尽可 能 的 在有 限 的时 间 内传播 更 多
言 符 号 的 信 息 还台 因人 物 个 性 化 的动 作 、
面深 深 吸 引 ,沉浸 在老 人 赦哭 无 泪的哀 伤 中 。

更 密集 的信 息 , 须 重视 非 语言 符 号 的信息 传 播 。 必 非 语 言 符 号 在 电 视 新 闻报 道 中所 起 的 画龙 点 晴 的 作
用 , 以使 新 闻 内容 表达 得 淋 漓尽 致 。 语 言符 号 与 可 非
的衣 着 、眼 神 、神 态 、表情 、手 势 、
说 : “ 这 是 想 干 什 么 ? 把 我 的形 象 向 你 想
全世 界 播 放 ? ”这 些 语 言 、神 态 、表 情 和
姿势 等 都 属 于非 语 言 符 号 。语 言学 家 爱德 华 ・ 丕 尔将 其 祢 为 “ 种 不见 萨 一
新 闻事 件 所 构成 的动 作 、 体 、 态 、 境 、 彩 等 细 形 情 环 色 节 , 是 记者 在新 闻采 访 中不应 忽 视 的 内容 , 是 电 都 也
视 新 闻记 者 必 须掌 握 的技 巧 。
所 以 ,我们 需 要 零距 离 。在 做 到零 距 离之 前 , 首 先要 做 的是 缩 小距 离 。这 就需 要 采用 多种 方式 去
5 % ,这 也 就 是 说 .人 与人 之 间 信 息 恁 5 的传 播有 9 % 以上 是靠 非 语 言 符 号方 0
式 实 现 的。
点 访 谈 > 栏 目对 山 东 菖 南 县 法 院扣 押 人 质 事件 的 报 道 中 ,记 者 捕 捉 到 了典 型 的
非 语 言 符 号 :面 对 着 记 者 的采 访 ,法 院 院 长 既 不 正 面 回 答记 者 的 问题 ,还 用 嘲
神 态 , 新 闻报 道 具 有 更 多 的个 性 色 彩 和 使
情感 因素 。 《 圆 绿 色梦 》 在 难 中曾 有 这样 一 组争 人难 忘 的镜 头 : 辈 子治 沙栽 树 的老 人 , 一 面对着 耗 费 毕生 心血 培 育 的 防 护林 被 砍 伐 一 空 ,2罗 高龄 的 他 , 8 坐 在 遗存 的树 墩 旁 , 默垂 泪 , 人那 失 望 的 表情 、 默 老 痛 惜 的眼 泪 …… 无言 的 画面所 传达 的所 有 表情 符号 , 调 动了 观 众情 感参 与 的积 极性 ,使观 众 的情 感 被 画
电视报道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面 形 象外 , 大量 非 语言 符 号 的运 用 , 调 动 了观众 想 象 、 联想 的能 力 , 信 息 在 使
观 众 头脑 中 以 不 断 流 动 的 方 符 号 能 够鲜 明 、 象 地 突 出人 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