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合集下载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06 期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总第 13 1期
从 符 号学 角 度 审视 “ 网络 = ’ l I , 五吉, 日I
朱 立 志 王 岩松 ,
(. 1 济南大学外国语 学院 , 山东 济 南 202 ;. 502 2 武警济南指挥 学校 , 山 东 济南 2O O ) 5O 3
络空间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 信息以 比特的方式存在 , 简单 的
乐、 医学上的症状等 , 而且 还远不止这些。符号学还对上述

类符号变际的方式 以及制约符号使用 的规则进行研
究 。现代符号学思想 有两个 源头 : 一个 是瑞 士语 言学家 索绪尔 , 另一个是美 国逻 辑 学家 皮 尔斯。他们 几乎是 在 同

符号… ’ 1完成 了所有 的编码 , 0或“” 现实世界 、 可能世界和幻 想世界在这里都得到 了表征 。计算机网络 的信息传播方式 似乎创造 了一个崭新面貌 的符号世界 。利用符号学理论对 网络语言进行分析和研 究 , 能使我们 了解 网络如何 依赖符 号系统来达到交际 的 目的, 并了解 是什么 使网络成 为了一 种独具特色的媒体 。本 文拟从符 号学理论 人手 , 网语符 就 号的特点和生成原 因对“ 网络语 言” 进行考察 。
(ocp)一方 面是 声音 形象 (on ae 。刘 润清 指 出, cnet, sudi g) m

个语言符号是把 概念 和声音形 象结合 起来 , 不是 把物和
名称结合起来 。索绪 尔把 这种结 合体称 为“ 符号 ”把声音 ,
形象称 为“ 号施 指” s n e) 把 概 念 称 为 “ 号 受 指” 符 (i i r , gf i 符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和作用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和作用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和作用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各种符号和表现手段,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色彩、图形符号等。

其特点和作用如下:
特点:
1. 直观性:非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直观易懂,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2. 多样性:非语言符号的种类非常多,形式也各不相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传达不同的意图。

3. 表达力强:非语言符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常常可以表达出人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和情感。

4. 情境适应性强:非语言符号的使用不受语言和文化限制,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和文化环境。

作用:
1. 辅助语言:非语言符号可以辅助语言传递信息和意图,增强交流的效果。

2. 丰富表现形式:非语言符号丰富了人们的表现形式,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3. 帮助理解:非语言符号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语言信息,尤其是
在跨文化交流中。

4. 表示身份和文化特征:非语言符号也可以表现身份和文化特征,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认为哭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 , 伤心 、 痛苦、 后悔的时候流泪是 跨文化交际,它既包 括本族语 言使用者 与非本族语使用 非常 自然 的表达方式, 他们不会刻意去控制 自己的眼泪。在东 者之 间的交际,也包括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 差异 的人们 方人看来 , 哭, 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 , 是不应该在别人面前表现 之间的使用语言或非语 言交际的一种 行为。人类用符号交流 出来的行为, 如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 男儿有泪不轻弹” 的说法。
文献标识码 : A 符号的能指是指语言和非言语的外在 构成形式 , 其所指 中图分类号: H0 - 0 5 1 关于符号学的概 念阐述 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 2 0 世 纪初 的新兴学科, 它在各个学 科 的研究中都有较 强的指导意义 。 随着世界交流的 日益增强, 跨文化交际越 来越 重要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 学科 发展 ,使 得符号学这一崭新 的学科与之结合 ,从而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罗曼曼
( 武 ̄J E_ r - 大学外国语 学院
摘 要
湖北 ・ 武汉 4 3 0 0 7 0 )
人类生存 的世界是 一个符号 的世界 , 人类之所 以用符号来交流 , 正是 因为符 号的基本 功能——交 际。 人 类用 符号交流信息 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 的过程。 符号又分 为语言 的和非语言 的, 在 跨文化交际 中, 言和非言语交际 符号的意义有所差别 。本文着重分析 了这 些交 际符号的类别 、 差异 , 以帮助 外语 学习者 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符号 跨文化 语言交 际 非语言交际
是这种语言或非言语形式所揭示 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 内 涵的实质就是全人类生命活动历程的整体表现 。拿玫瑰花来 说, 玫瑰 的形象是能指 , 爱是其所指 , 两者一起构成了表达爱 情的玫瑰符 号。然而 , 在跨文化交际 中, 很多非语言交际符号

非语言符号浅析

非语言符号浅析

非语言符号浅析1000字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使用语言的符号,例如表情、手势、音乐、图像、色彩等方式进行交流。

它们能够表达的信息与语言相同,而且可以
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使得交流更加方便。

表情是最常见的非语言符号之一,它能够表达人的情感状态,例如
笑脸表示快乐、哭脸表示悲伤等。

手势也是一种常见的非语言符号,它们能够代表身体语言和文化背景。

例如,抱拳表示尊重、拍手表
示鼓励,而在不同的文化中,手势的意义有所不同。

音乐也是一种非语言符号。

它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和情感状态,例如
悲伤、欢乐、恐惧等。

音乐能够跨越不同文化,引起人们情感上的
共鸣,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递信息和交流。

图像和色彩也是重要的非语言符号。

通过图像和色彩,人们能够表
达文化习俗、社会信息和情感等。

例如,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和幸福,在西方文化中则表示危险和愤怒。

图像和色彩的使用方式和含
义因文化差异而不同。

总之,非语言符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们
能够弥补由于语言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交
流能力。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主要指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相当重要。

我们交流信息时离不开它,我们表达意见时需要它,我们描绘是事物时更缺不了它。

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带来了文学艺术,更记录了人类的种种历史过程,让许多人和事物都变成了永恒。

具体而言,首先,语言符号能够使信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中广泛传播、共享。

比如,一位知名画家创作了一片诗篇,并被报刊刊登在杂志上,于是这篇诗篇就会在当时的大众社会中广为流传。

如果该诗篇相当出彩的话,它还能跨越时空的限制,一代代的流传下去。

其次,语言符号对文化的记录,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历史文化相当的博大精深。

而为什么中国古文化没有被历史的烟尘所埋没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通过文字符号的形式将文化一点一滴的记录了下来,形成一本本史书典籍,流传万年,并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新的文化。

还有,语言符号能够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为有了语言符号,人类才能够将脑海里的抽象意识具体的表现出来。

语言符号的发展也代表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大脑思维能力的进步。

比如,一个婴儿从它只会牙牙儿语到它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它的思维已经有了很大跨度的发展。

语言符号是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的基础,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限量的。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符号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

它更易不自觉的表现出人们潜意识中的意义。

作为潜意识的外化,它较之于更易控制、修改、作伪的语言符号来说显得更可靠。

首先,非语言符号具有补充作用。

声调、面部表情、手势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用来填补、增加、充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的某些不足、损失或缺欠。

例如,当一个球迷在到自己喜爱的球队进球时,会情不自禁的叫起来“太棒了!”与此同时,他还会手舞足蹈的的来表达他的激动之情。

浅议非语言符号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浅议非语言符号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 关键词 】 非语 言符号 网络语言 社 交网站
近 年来 , 互联网上兴起 的各种社交 网
众 传媒为 主要传播 渠道 的时代 正在悄悄
息从海量信息 中拉 出来 , 并参 与到创造信 息的活动中。 这些创造 出来 的信 息 由语言 交 网站 和社交 软件 中的评论转 发等 功能
站 和社交软 件从 生活 中的方方 面面改变 发生着改变 , P 2 P双 向交流模 式和 0 2 0线 息、 交 流情感 的拟态生 存环境 。 以传统 大 被 动传 给受众 , 反之 , 人 们把 所需 要 的信
⑥张 芹 , 从 “ 非典 ”事件 看媒 介 教 育》【 J ] .( ( 现代传播》, 2 0 0 4 ( 3 )
( 作者 : 河南大学 新闻 与传播 学院硕
士研究生 )
媒 介素养 教育 重在启 发受众 内在 主
责编 : 姚 少宝
" 1 3 2 2 o l 4 年 第8 期
知 S W O R L D
逐渐扩散开来 。

号通 过排列组合 以促成这些表情 。
2 、 g i f动 态贴 图 的应 用
定 的助 益作用 。 网络 交流 中 , 文字所表 达

非语言符号和 网络语言
的意思只能起到传递信息 的作用 , 而信息 所携带的情感却被 网络 的虚拟性所 阻隔 , 因此 , 这些与文字伴 生的表情符号影响着
N E W S W O R L D l 传 媒e 时 代
浅议非语言符号在 网络传播 中的作用
。王伟 红 李轶 凡
【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 日 臻完善和普及, 网络语言以其独有的幽默性、 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各大门户网站的 S N S 社 区中风靡

浅析网络语言符号

浅析网络语言符号
号 的特 点 。 三、 文 字符 号和 非语 言符 号 用 符 号 学 理 论 看 ,网 络 语 言有 两 种 所 指 : “ 与 电 子计 算 机 联 网或 上 网活 动 相 关 的名 词 术 语 ” 及“ 网 友 们 上 网 聊 天 时 临 时
‘ 创造 ’ 的一 些 特 殊 的信 息 符 号 或 特 别 用法 ” 。 网络 语 言 呈 现 给 我 们 的不 是 以声 音 为物 质 外 壳 的 能 指语 言 系 统 ,不 是 直 接 的 语 言 .而 是 被 文 字 系统 所记 录下 来 的 、所 反 映 的 特 殊 语 言 现 象 。符 号 学 角 度 下 的 网 络语 言 是 用 于 网 络 交 际 的 一 种 特 殊 的 混合 符 号 系统 , 可 以 分 为 文字 符 号 和非 语 言 符 号 两 类 。 文 字 是 书 面语 言 的载 体 . 是 记 录 口头 语 言 符 号 的符 号 。 非 语 言 符 号 表 现 为 除语 言 符 号 和 文 字 符 号 以外 的 其 他 符 号形 式 。
文 缩 略式 和 中文 缩 略 式 。
四、 文 学 价 值 和 现 实 意 义
小 说 创 作 的 时 代 背 景 充 满 冒险 精 神 。同 时 是 霸 权 主 义 横 行 的 时代。 《 鲁 滨 孙漂 流记 》 是 以真 实 的 故 事 为 原 型 , 这 也 是 小 说 具 备真实感的原因之一。 主人公的原型是苏格兰人亚历山大 ・ 塞 尔柯克水 手 , 由于塞尔柯克 在海上时 , 与船 长 发 生 争 执 , 被 遗 弃 在 南 美 洲 大 西 洋 的 一 个 岛屿 上 生 活 了 四 年 。塞 尔 柯 克 的经 历 给 了 笛福 创作 灵 感 ,实 际 上 塞 尔 柯 克 的 荒 岛 生 活 并 没 有 鲁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

环境地域 差异 、 宗教文化差异、 价值 观念差 异 , 心理 因素差异 、 社会规 范差
异等原 因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产生 的种种 障碍 。所 以 , 本文主要从符号 学的 辞表达的、 为社会所共识的人 的属 性或行 动, 这些属 性和行 动由发 出者有 角度出发 , 探讨语言和非言语交际 的内涵 、 点以及在 不同文 化 中产 生的 目的地发 出或被看成是有 目的地 发出, 特 由接受者有可能进行反 馈的一种行
之一 。他指 出:语 言是一个表示 观念的符号 系统 , “ 每个符 号都有它 的 ‘ 能 式。但是 ,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 , 直接 导致 了语 言符号 在传播 和交流 中所发 指 ’ s nf n) ‘ (i iat 和 所指 ’ s nf 两重性 质。能指 即语 言 的声音 印象, gi 【i ie) gi 所 生的变异 。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 新闻 : 国和平 队队 员到菲律宾 两年后 , 美
指即概念 。 他认为, 言符 号联系的不是 事物和名称 , ” 语 而是概念 和声音 印 有 4人辞职 ,6人被 送回国, 2 据分析都是 由于文化 和语言上 的隔阂产生 的
象, 以语言 符号 纯粹 是心理 的。这 一观 念导 致 了符 号 学 (e its 的 巨 大 的心 理 负担 导 致 的 。 不 同 的 国 家 就 有 不 同 的 文 化 , 此 , 会 导 致 语 所 smoi ) c 因 也
既然是社会人, 那么他必须遵循社 会共 同体 的规 范, 遵循社 会共 同体 给符 这小子最近死哪去了? 但是 , 句话到 了一位外 国汉 学家 的嘴边 , ” 这 则完 全
号的一种规定, 因而决定 了符号解释者对符号解释的不 自由。 变了味 , 这位外国汉学家在一个外交 场合见 到一位他 所认识 的我 国学者 , () 3 成熟 者。法 国杰 出的思 想家 和符 号学 家罗 兰 ・巴 尔特 ( o ad 为了表示友好 和亲热 , R ln 就说 : 你这老小 子 , “ 怎么还没有死 啊! 当场让人 目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作者:纪丽宏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年第07期
一、从语言符号论角度对“网络语言”界定
符号用以传递信息,与信息之间完全是一种替代关系。

替代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代替者;一是被代替者,也叫被表示者。

这种替代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创始人,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首先是一种符号系统。

”将此概括为符号学的“模型”,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两面心理实体,其中,能指是音响形象,所指是概念。

②音响就是词的声音,概念就是词的内容。

语言符号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性的。

单个语言符号最初的音义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即能指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不包括为数不多的拟声词和感叹词,不是从语言符号组合角度而是从单个语言符号的角度来论证的)。

不同语言可用不同的语音指称同一事物,比如英语中的“sun”和汉语中的“太阳”。

语言符号的这种任意性只是就最初创立时来说的,一旦符号进入交际,被社会认可并广泛使用,特别是形成符号组合结构后,它就具有强制性。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对立统一。

第二,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线性空间依次顺延展开,如说“世界杯足球赛”时,若保持原意不变,只能一个个按顺序说出来,不能重叠,不能倒置。

第三,依存性。

语言符号的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当所指与能指分开考虑的时候,它们没有任何初始的东西,没有任何与一定事物相互联系的基础,所以只能从“差别”入手来考查它们的价值并规定它们的单位。

这个特点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一脉相承。

“网络语言”是个相当含混的概念。

于根元先生在《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认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其它”;郑远汉先生曾经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两种所指,即:“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以及“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

对照郑远汉先生的理论,何洪峰先生又提出了“网络语言”的第三种所指,即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系统。

依据索绪尔的经典语言符号论,我们认为,如果称之为“语言”的话,那么它必须且首先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成系统的符号也必须具有以上所提到的语言符号的特点。

从现阶段来看,“网络语言”主要是从键盘敲击方式键入语言这个角度来考查的。

网络媒介呈现给我们的不是直接的语言,因为它不是以声音为物质外壳的能指语言系统,而是被文字信息系统记录反映的语言现象。

网络语言的第一次符号化是其声音系统,记录网络语言的文字信息系统是网络语言的第二次符号化,即现阶段所说的“网络语言”不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直接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进行交际的网络“语言”,而是“网络语文”符号的符号系统。

二、“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
“网络语言”中主要有两类符号,一类是语言符号,一类是非语言符号。

在第二类非语言符号中又主要包括表情符号和图像两种。

如下图:
语言符号
网络语言符号的符号系统<表情符号
非语言符号<
图像
(一)表情符号
表情符号不属于语言符号,它是一般符号。

网络上的表情符号有两种,一种由字或标点符号构成,另一种是图标式的。

它们都以象形为目的。

如::-)这个符号中,“:”像两只眼睛,“-”像鼻子,“)”像一只嘴角向上翘的笑着的嘴。

如果将其翻转90度,正是一个笑脸的象形。

而图标式的表情符号则更接近于实物了。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语音与意义的统一体,语音与意义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从这点出发,表情符号是一种对现实人物表情的摹仿,它没有固定的语音,只以一种可“意会”的形象出现,对网络交际起着补充说明和具体化语境的作用。

因此,从符号理论出发,这种表情符号只具备一般符号的特征,即替代性:用一种可替代物替代另一种可替代物,它们之间不存在诸如语言中任意结合、约定俗成及互相依存的特性。

所以,网络语言中的表情符号只是一种非语言符号。

(二)实物图像
实物图像不属于语言符号,也不是一般符号,它只是以实物图像形式对文字信息的替代。

通过以上分析,非语言符号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释性。

非语言符号不是文字信息,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独充当有价信息在人们的网络交际中起沟通作用,它的存在,完全是对网络交际的补充和说明,即表达一定思想感情或补充一定的语境信息。

如:当我们看到一句话后面的:),就可以得知网络交际者键入信息时的心情,虽然这种符号不是网络交际所必须的,但它在这种无声的、通过“打字”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即时性。

非语言符号特别是表情符号具有即时性,它表现交际中的即时感受,即在网络语言交际的同时,这些表情符号与文字信息共生,只说明文字信息的“共时”语境。

第三,形象性。

表情符号是对现时表情的摹仿,生动形象,个性鲜明。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语言符号与其它一般符号的本质区别:
(一)第一性与第二性。

语言符号是第一性的,其它符号是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人们掌握了语言后,一般符号只有在人们彼此商议约定俗成之后才能起到符号作用,才具有意义。

一般符号离开了语言就不能表达意义,而语言中的单位如句子、词、语素等都表示一定的意义。

(二)单一性和多样性。

语言符号是单一的,它唯一的物质形式是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第一次符号化,语言的书面形式——文字是语言的第二次符号化,即符号的符号。

而一般符号可以是声音、光线、图像等各种形式。

(三)多义性和单义性。

一个语言符号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我们看到,语言中词的多义性是十分普遍的,比如“深”一词有五个互相联系的意义:1、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大。

如:井很深。

2、深奥。

如:书很深。

3、深厚。

如:情很深。

4、时间长。

如:夜深了。

5、浓重。

如:颜色深。

而一般符号大多都是单义的。

(四)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和无规律性。

语言符号是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复杂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这种发展变化有极强的规律性,是语言自身发展和人们社会交际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般符号经人们约定俗成后,音义比较固定,一旦有所改变,也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它自身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规律性。

(五)动态的和静止的。

语言符号在广泛的社会交际中是动态的,一般符号只在一定范围内固定静止地使用。

索绪尔的经典语言符号论是我们考查网络语言的重要理论,现存的“网络语言”是语言符号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符号系统。

注释:
①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②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2] 何洪峰.从符号系统看"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
[3] 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宗丽.李菁.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纪丽宏,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