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十二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备

合集下载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河北中考题组)模拟试题(20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河北中考题组)模拟试题(20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河北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 (2017河北,18,2分)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AM4E (片二月七U 大本肯獰军部屋)卜二月典H (地方时).坯珠港在泊鯉艇有:風列脏几魁’轻巡洋舰三艘、水匕飞机供应舰三繼、駅逐舰十七鞍。

人坞舰艇;轻遡洋觑网®L聃逐舰三噸。

靛空母观刑垂邇洋靱全部在溥上"未发现规队有舁熔现象=■瓦胡岛上¥:酢+未实行灯火管制* 尢本营梅弔部礙信.此举必感!A.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 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 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2. (2016河北,18,2分)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

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

可见,“它”是()A. 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12C.珍珠港事件D.斯大林格勒战役3.(2015河北,18,2分)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 ,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B. 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C.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D. 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4. (2014河北,27,6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1图2(1)图1、图2所示战役的交战地点都在哪国?(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 B 阅读情报可知此次袭击地点是“珍珠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美军驻太平洋的基地。

A 同德国“闪击”波兰有关;C同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有关;情报本身是日本所发,故其不可能是为了消灭日本法西斯,可排除D。

故选B。

2. C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

推荐学习K12(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四 步入近代(拓展训练题组)模拟试题

推荐学习K12(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四 步入近代(拓展训练题组)模拟试题

主题十四步入近代拓展训练题组一、选择题1.“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

”这里的“他”的身份是( )A.地主B.土地所有者C.手工工场主D.租地农场主2.“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材料反映了( )A.基督教的传播B.手工工场的产生C.新航路的开辟D.工厂制度的确立3.有学者指出:正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航海大发现的事业,而在大发现中验证和弘扬人文主义,又使文艺复兴精神得到了升华。

由此可见,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关系是( )A.互为因果B.前因后果C.递进关系D.没有关系4.15—17世纪以新航路开辟为核心的地理大发现,实质是“□□人发现了一切”。

其中“发现”不仅仅局限于地理,也包括物种和文明。

“□□”应该是( )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5.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6.下图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

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究主题应是(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C.黑人奴隶贸易D.第一次工业革命7.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葡萄牙、西班牙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第③段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英国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二、非选择题8.读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1)图1中的贸易路线被称为什么?请简述这一贸易路线的过程。

(2)根据图2,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史实。

【配套K12】[学习](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

【配套K12】[学习](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

主题七解放战争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福建,16,2分)“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2018四川成都,10,2分)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3.(2018北京,17,1.5分)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增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

取得以上战果的是( )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4.(2018陕西,15,2分)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右图。

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②战略反攻开始③国民党政权覆灭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A.①⑥②④③⑤B.④②③⑤⑥①C.③②④⑥①⑤D.①⑤⑥②④③5.(2017湖北襄阳,16,1分)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重庆B.南京C.上海D.延安6.(2017山西,7,2分)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

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

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百团大战,主动出击B.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2016山西,8,2分)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国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国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四川宜宾,4,2分)阅读旧报纸可以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从下图《申报》所登载的信息可推知当时中国( )A.民族企业集中在轻工业B.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C.国产香烟质量远高于洋烟D.欧洲列强放弃了经济掠夺2.(2018山东潍坊,13,2分)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3.(2018广东,13,3分)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4.(2018内蒙古包头,5,2分)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这说明了(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5.(2018重庆A,10,1分)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

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

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6.(2018福建,15,2分)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7.(2018四川成都,9,2分)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

推荐学习K12(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全国中考题组

推荐学习K12(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全国中考题组

主题十六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西,10,2分)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殖民扩张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2.(2018辽宁沈阳,12,2分)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

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 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运输能力C.促进了城市发展D.加剧了环境污染3.(2018河南,16,1分)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其理论的文件是( ) A.《人民宪章》 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2018福建,23,2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它”是( )5.(2018湖北黄冈,21,2分)2018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

马克思的一生与工人运动息息相关。

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是前人思想的总结B.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C.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D.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6.(2018重庆A,13,1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

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7.(2017山西,12,2分)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⑤8.(2017云南,23,2分)某同学在历史故事分享时讲到:5月21日,凡尔赛反动武装最终冲破了圣克鲁门……27日,剩余的公社战士退守至拉雪兹神甫公墓……28日晚,公社战士高呼“公社万岁!”英勇牺牲。

推荐学习K12(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推荐学习K12(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年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2018河北唐山路北二模,1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人阶级一马当先,站到工业建设的前列。

全国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高涨的生产热情,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全面并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材料表明( )A.“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B.“一五”计划成就的取得同工人阶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广大工人的工作积极性D.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完成“一五”计划至关重要2.(2018河北承德双桥模拟,15)“从1953年中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

借鉴1933年苏联的做法,中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材料可以用作解释( )A.新中国成立的背景B.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C.“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背景3.(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18)在历史学习中,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由此可以推断,他们的学习主题应是( )A.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B.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C.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D.法制建设的春天4.(2018河北石家庄28中模拟,17)“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

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了(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失误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训5.(2017河北石家庄长安一模,20)下图是1953年由上海市选举委员会印发的选民证,其历史背景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6.(2017河北邯郸二模,14)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

主题八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拓展训练题组一、选择题1.“作为晚清状元, 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开始每况愈下了。

”“”的人物应该是( )A.张之洞B.康有为C.张謇D.侯德榜2.下面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3.下面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B处的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4.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

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鞋为娘娘祝寿。

这主要表明(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5.清朝著名诗人、外交大家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这是在描写( )A.火车B.电车C.电报D.电话6.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

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7.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增刊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C.刊登广告,便利了民众生活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8.“初创时期的商务印书馆主要是印一些商业用品,如名片、广告等,因此称为‘商务’。

推荐学习K12(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推荐学习K12(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第二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9知识结构ìì?ì?ì{考点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清单秦朝建立与确立{建立公元前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一措施{统一东南岭南兴修灵渠巩固统秦末农民起义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又推广隶书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法律非常严苛秦二世的残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来失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刘邦获胜建立西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秦朝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秦朝是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西汉建立公元前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是汉高祖?西汉建立和?休养生息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文景之治í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以德化民他们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政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巩固?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正统思想大一统王朝í文化在长安兴办太学?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军事大力反击匈奴光武中兴公元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他统治后期??东汉的兴亡í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黄巾起义年张角等领导的黄巾大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张骞通西域公元前年和公元前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二十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题组一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2018江苏南京,24,1分)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体现了( )A.贸易自由化的实现B.欧洲联合趋势加强C.非洲独立浪潮掀起D.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答案 D 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故选D项。

实现贸易自由化是世贸组织的宗旨,排除A 项;B、C两项明显与题意无关,排除。

2.(2018内蒙古包头,10,2分)2015年4月,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最初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有57个,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全球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

截至2018年5月2日,亚投行正式成员国发展到86个。

这表明( )A.贸易保护逐渐成为世界主流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依存度减弱答案 C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度更高,更加方便、快捷的贸易自由主义成为世界主流,故A、D两项错误。

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因此B项错误。

各国都积极加入“亚投行”,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同时也说明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加强,故C项正确。

3.(2017辽宁沈阳,15,2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过程中,民用客机、超级运输机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极大地减少了旅行和运输的时间,降低了成本;磁悬浮列车等新型高速列车、跨海铁路和海底隧道也相继问世,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上述材料反映出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 A.运输技术 B.通讯技术C.航天技术D.原子能技术答案 A 本题描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带来了诸多便利。

4.(2017新疆乌鲁木齐,15,2分)通过图片感知历史。

你从以下三幅图可感知到的相同的历史信息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经济全球化趋势C.亚非拉的奋起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答案 B 图1是中国与美国合作生产的飞机,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图2是在日资公司中工作的印度工人,体现了跨国公司的建立,图3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厦,世贸组织的建立旨在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体现的相同历史信息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故选B。

5.(2017贵州贵阳,25,2分)2017年5月26日,以“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启幕,吸引了20余国家的5.1万名官员、专家、业界精英参与。

这体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信息化和全球化B.电气化和全球化C.智能化和模拟化D.区域化和集团化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故正确答案选择A。

6.(2017江苏南京,23,1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主要是( )A.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两极格局的不复存在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是1942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是在1967年,故A、B两项应排除;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推进了这一经济发展趋势,故正确答案选择D项。

7.(2016河南,19,1分)从1990—2007年,全球经济从22.8万亿美元增长至53.3万亿美元,全球贸易增长了133%。

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得益于( )A.美苏两极格局瓦解B.多极化趋势发展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D.经济全球化加速答案 D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故D符合题意。

8.(2015山东泰安,40,1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答案 A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通力合作,必然会促使世界经济得到发展,而非衰退。

9.(2015湖北黄冈,16,2分)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很快变成了亚洲金融危机。

这些表明,20世纪末( )A.世界经济全球化B.世界经济完全受控于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C.世界形势出现稳定局面D.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滞后答案 A 题干所述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

B项表述明显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A项。

10.(2018辽宁沈阳,19,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

两人实行南北夹攻,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在打碎了殖民枷锁后,拉丁美洲各国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

——选自《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战争》材料二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太原等会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选自《历史》必修第一册材料三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甚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选自《不可不读世界历史》材料四多年来,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观察团或维和部队,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之间的冲突。

近年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获得良好声誉,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一写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两位代表人物。

(2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与哪一场战争有关?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2分)(4)根据材料四回答,联合国起到怎样的作用?(1分)答案(1)玻利瓦尔、圣马丁。

(2分)(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1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分)(4)维护世界和平。

(1分)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中找出两位人物即可。

第(2)问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二中第一个分句说明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主战场,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第二个分句说明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了休整的时间;第三个分句说明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不同区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由此得出结论:抗战胜利得益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第(3)问根据关键信息“1942年”“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摧毁法西斯”可以判断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4)问根据材料四可知联合国起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11.(2017江苏苏州,32,6分)与世界历史上前几次全球化相比,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二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

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

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际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历史事件。

(2分)(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2分)(3)从材料三“全球化进程”的漫画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综上所述,当今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是什么?(2分)答案(1)事件: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

(2分)(2)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创新;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

(2分)(3)信息:发达国家(或西方强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获利更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1分)战略:“一带一路”建设。

(1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开始于地中海沿岸的文艺复兴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则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问,认真阅读材料可知,材料有四句话,正好反映了全球化的四个动力。

根据第一句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得出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根据第二句话“……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可以得出跨国公司的发展;根据第三句话“技术缩短了……”可以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据第四句话“国际贸易的升幅……”可以得出国际贸易的增长。

第(3)问,根据这三幅漫画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它们在全球化中处于有利位置,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双方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以及新闻常识可知,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为“一带一路”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