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与组织学绪论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总结(绪论)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一、绪论
1、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组织学:借助组织切片和显微镜观察正常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微细性结构的学科。
3、胚胎学:研究人体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系统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细胞学
二、解剖学的分类
组织学
胚胎学
1、组成细胞“c”: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系统:九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脉管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三、分部
面部颈部
头颈
颅部项部
前:胸部,腹部,盆部,会阴
躯干
后:背部,腰部
上肢:肩,臂,前臂,手
四肢
下肢:臀,股,小腿,足
四、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常用术语
(一)人体解剖学姿势
定义: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两足并拢,足见朝前。
(二)常用术语
1.上和下
2.前和后
3.内侧和外侧
(三)轴和面
(1)垂直轴: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与人体平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与地面平行,与垂直轴垂直(切腹)
(3)冠状轴:左右方向,与地面平行,与垂直轴垂直,与矢状轴垂直
(1)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正中矢状面,两个)
(2)冠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横切面。
解剖学基础-绪论

垂直轴 2、轴 矢状轴 冠状轴
冠状面 3、面 矢状面 水平面
4、方位术语
前—腹侧 后—背侧 上—颅侧 下—尾侧 内侧 外侧 内 外 浅 深
近侧 远侧 尺侧 桡侧
胫侧 腓侧
二、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形态与功能统一 局部与整体统一 1.具备的观点 进化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2.具体的方法: 三结合:教科书—图谱—标本 三勤: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 二及时:及时预习和复习 此外如绘简图;记口诀等。
三、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一)人体的组成
1. 细胞: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组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借细胞间质 结合在一起 构成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 4.系统: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连接在一起,完成一种连线 的生理功 能的结构
解 剖 学基础
绪
论
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和地位
• 定义:解剖学基础(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 形态结构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探索和阐明 器官与组织的形态、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功 能之间的关系。 • 地位: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也是临床 课的基础。医学中的名词有1/5~1/4来源于解 剖学基础。
内脏:消化、呼吸、泌尿及生殖系统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盆腔 内,借一定的孔道与外界想通。
• 前面:胸、腹、盆部和会阴 后面:背、腰 四肢: 上肢:肩、臂、前臂、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1、标准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 平视前方;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 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8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绪论
一、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1、该学科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 2、该学科分为解剖学和组织学。 3、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4、组织学分为基本组织和器官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泌物的性质分为粘液性腺,浆液性腺和混 合性腺。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2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发生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该组织包括七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骨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
脂肪组织
• 该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性,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粗面 内质网。 • 具有产生纤维和基质的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2)巨噬细胞 • 细胞呈圆形,椭圆形,胞核圆形,椭圆形,胞质
嗜酸性,有较多的溶酶体,吞饮小泡和吞噬 体等。 • 具有趋化性和定向运动功能,有吞噬和分 泌作用,参与免疫反映。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一、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细胞间质
纤维 基质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1、细胞 (1)成纤维细胞 • 细胞为梭形,星形,胞核椭圆形,胞质嗜碱
中专教材解剖学与组织学 绪论

内脏的概念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 统的大部分器官都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 并借一定的孔、裂与外界相通,称之为内脏。 例如:肺、胃、小肠、肝都是内脏;而心、 脾均不是内脏。
四、解剖学姿势、方位和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 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手掌向前。
2 .冠状面 沿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 后两部分纵切面。
3.水平面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 面。
附件: HE染色:苏木精(He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 碱性染料 将嗜碱性物质(本身 酸性)染成蓝色 酸性染料
将嗜酸性物质(本身 碱性)染成红色 细胞质、膜性结构 (线粒体、溶酶体、 滑面内质网)
细胞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DNA、RNA细胞 质中的RNA
中性:两种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者
显微镜主要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 光学部分。
总放大倍数为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一般约 1000倍。受光波衍射效应的限制,光镜的分辨率为 0.2微 米。
课后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细胞 2.组织 3.器官 4.系统 5.内脏 6.人体解剖学姿势 7.矢状 轴 8.冠状面
三、人体的组成
细胞 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 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 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的细胞群。人体有上皮组 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基本组 织。
器官 是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有一 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 由许多形态不同的器官组合起来, 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生理功能。人体有运动 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 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这九大系统。
二、选择题 1.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近头者为 A.上 B.下 C.近侧 D.远侧 2.关于方位术语的正确描述是 A.人仰卧时,近腹为上 B.空腔器官内面为内侧 C.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 D.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 3.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 A.浅深 B.前后 C.上下 D.内外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知识点总结大一第一章:绪论1.1引言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两门基础课程,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这两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
1.2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人体解剖学可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两大类。
宏观解剖学主要研究肉眼可见的人体结构,而微观解剖学则关注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1.3组织胚胎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
本节介绍了组织胚胎学的基本定义、分类以及相关的发展历程,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人体的器官系统2.1皮肤系统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和感知外界刺激等多种功能。
本节将介绍皮肤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
2.2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是人体的支架系统。
本节将重点介绍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发育和骨骼系统相关常见疾病。
2.3肌肉系统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是人体的运动系统。
本节将详细介绍肌肉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动生理学知识。
2.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本节将介绍循环系统的结构、心脏发育和心血管疾病。
2.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是人体的呼吸机制。
本节将探讨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生理学知识和常见呼吸疾病。
2.6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本节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生理学知识和常见消化疾病。
2.7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本节将探讨泌尿系统的结构、肾脏发育和泌尿系统疾病。
2.8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负责人类的生殖和繁殖。
本节将介绍生殖系统的结构、男女性别发育和相关疾病。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绪论、骨PPT

顶骨 蝶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5
人体构成:
细胞+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
9大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感觉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6
五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
(一)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二)方位术语: 上(颅侧)、下(尾侧)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 内、外 深、浅 四肢: 近侧、远侧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肌肉:运动中赋予动力
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
10
运动系统
第五章 骨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躯干骨 颅骨 四肢骨
11
第一节 概 述
一、骨的形态和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1.定义:研究人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与功能之间的关 系。属于生物学科中形态学范畴。
2.分类: 巨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外科解剖学、 断面解剖学、表面解剖学等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等
2
系统解剖 绪 论
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中轴骨
12
1.长骨(长管状) 尺骨和掌骨等 骨干 骨髓腔 骺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滋养孔
2.短骨(立方形) 腕骨 附骨
3.扁骨(板状) 颅、胸、盆部
4.不规则骨 椎骨 籽骨
13
听小骨
骨的表面形态
突棘 窝沟 髁面 头颈
解剖学基础教案绪论;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解剖学基础教案绪论1. 教学目标:a. 理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b. 掌握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和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c. 熟悉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a.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解剖学的发展历程c. 解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d. 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3.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人体解剖图和解剖学相关的实物,引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
b. 讲解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介绍解剖学的定义,解释其研究对象为人体和人体的各个层次结构。
c. 介绍解剖学的发展历程:讲解解剖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以及重要的解剖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d. 强调解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解释解剖学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的关键作用,举例说明解剖学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e. 教授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实物、绘制图表、进行解剖实验等。
f. 总结和复习: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行互动复习。
4. 教学评价:a.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b.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c. 评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如绘制人体解剖图等。
二、细胞与基本组织1. 教学目标:a. 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b. 掌握细胞的主要功能和生命活动。
c. 熟悉人体的基本组织类型及其特点和功能。
2. 教学内容:a. 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介绍细胞的概念,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b. 细胞的主要功能和生命活动:解释细胞的功能,如新陈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增殖等。
c. 人体的基本组织类型及其特点和功能:介绍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类型,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讲解其特点和功能。
3. 教学过程:a.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细胞和组织的图像,引发学生对细胞和组织的兴趣。
b. 讲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介绍细胞的概念,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并展示相关图像。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绪论(1)

身体正立,两眼平 视正前方,上肢下 垂于躯干两侧,掌 心向前,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
四、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2、方位术语
上、下 前、后 内侧、外侧 (内、外) 浅、深 近侧、远侧
上和下Biblioteka 上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下
前和后
靠身体腹面者为前
(腹侧)
前
近背面为后
(背侧)
后
内侧和外侧 内侧
距身体正中面 近者为内侧 外侧
(2)矢状轴 为前后方向的水平轴。
(3)冠状轴 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 人体可沿此
轴左、右旋转。
矢状轴:人体可 沿此轴左右侧屈。 冠状轴:人体可 沿此轴作前屈和 后伸。
垂直轴 矢状轴
冠状轴
面
➢矢状面:分 为左右两部分 ➢冠状面(额 状面):分前 后两部分 ➢水平面(横 切面):上下 两部分
矢状面
水平面 横切面
冠状面 (额状 面)
冠状面
水平面 矢状面
➢器官的切面: ①纵切面: 与器官的长轴平行的切面 ②横切面: 与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
【目标检测】
名词解释 组织 器官 解剖学姿势 简答题 1、说出人体包括哪九大系统。 2、说出人体的方位术语。 3、看图选择题。
是借助于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 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 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
(3)胚胎学: 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过程中,
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学习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的基本观点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形态和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1、进化发展的观点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 绪论
一、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本组织 (3)器官系统
(三)胚胎学
二、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细胞+细胞外基质=组织(4种基本组织) 器官 系统(九大系统)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
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 分泌、循环、感觉器、神经系统。
三、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常用术语
(一)光学显微镜 (二)电子显微镜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五、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学习方法
一、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 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研究正 常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与功能 关系的科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其他后续学 科的重要基础课,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 来源于之。
❖“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 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一)解剖学
❖解剖学:用刀剖割,凭借肉眼观察人体 ❖形态结构;
➢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断层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 述人体器官的形态构造的科学;
❖人体分为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 吸、泌尿、生殖、内分泌、循环、感觉 器、神经系统。
(四)HE染色
HE染色: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
嗜碱性:配制后的苏木精呈碱性,可使细胞核内
的染色质及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等染成蓝紫色, 称嗜碱性;
嗜酸性:伊红是酸性染料,可使多数细胞的细胞
质染成粉红色,称嗜酸性;
中性:耐碱性和酸性染液亲合力都不强的,称
为中性。
(五)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 1毫米=1000微米=1000000纳米
7.5μm
四、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常用 研究技术和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1、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
(light microscope, LM)
应用一般光学显微镜 观察组织 切片
分辨率:0.2 µm
切片技术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术
1、切片标本的制备:①取材与固定: 新鲜材料切成1.0 立方厘米大小立即投入固定剂中进行固定 ,使组织中 蛋白质迅速凝固,以保持生活状态下的结构。常用的固 定剂有甲醛、酒精、饿酸等 。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 身体某一局部,由浅入深,侧重研究其组 成结构的形态以及相互位置关系的解剖学;
❖将全身分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 部、盆会阴部、左、右上肢、左、右下肢 十大局部。
(二)组织学
1、定义: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 其关功能的科学。
2、研究工具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思考题】 1.解剖学姿势: 2.正中矢状面: 3.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技术有哪些?
谢谢观赏
解剖学与组念及其 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一)解剖学 (二)组织学与胚胎学
二、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三、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常用术语
(一)标准姿势 (二)方位术语 (三)轴和面 (四)HE染色 (五)长度单位
第一章 绪论
四、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常用研究技 术和方法
(electron microscope,EM)
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结构称超微结构。
1.透射电镜: 分辨率:0.2nm
2.扫描电镜:
1.透射电镜技术
电子束投射到样品时,如电 子束投射到质量大的结构时, 电子被散射的多,因此投射 到荧光屏上的电子少而呈暗 像,电子照片上则呈黑色。 称电子密度高。反之,则称 为电子密度低。
五、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的学习方法
(一)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形态与功能相互统一的观点: (三)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三个结合:图文结合 理论学习与观察实物相结合 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本章重点内容
【了解】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定义,及其在医学的 地位
【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掌握】人体的组成、分部和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掌握】人体解剖学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3、 免疫细胞化学术
免疫细胞化学: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 特点,检测细胞内某种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 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
方法:用标记抗体与组织切片标本孵育,抗体则 与细胞中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结合部位被 标记物显示,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该肽或蛋白质 的分布。
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胰岛B细胞呈胰岛素阳性
红细胞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1、一般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基本原理:是在组织切片上或被检材料上,加一定 试剂,使它与组织或细胞中待检物质发生化学反 应成为有色沉淀物。这种方法可用于检测细胞内 的酶类、糖类、脂类。
2、荧光组织化学术:
基本原理:是用荧光色素染色标本后,以荧光显微 镜观察。荧光显微镜光源可以激发标本内的荧光 物质,使其呈现荧光图像,借以了解细胞组织中 的不同化学成分的分布。
黑白反差结构影像
影像较黑称 电子密度高
反之称 电子密度低
2.扫描电镜术
扫描电镜是用电子束在样 品表面扫描,将产生的二 次电子用特制的探测器收 集,形成电信号运送到显 像管,在荧光屏上显示物 体。
固定、脱水、干燥、 镀膜,以增加二次电子数。 扫描电镜能观察较大的组 织表面结构,样品图像富 有立体感。
②脱水、透明与包埋:把固定好的材料用乙醇将 组织内的水分脱掉,经二甲苯透明后,再浸 入已融化的石蜡中进行浸透、包埋。
③切片与染色 :用切片机切成5~10μm的薄 片,贴于载玻片上,脱蜡后进行染色。
④封固:切片经脱水、透明后,于切片上滴加 中性树胶和盖片进行封固后,贴标签备用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一)标准姿势 (解剖学姿势)
❖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 向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 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 侧,手掌向前。 ❖ 描述任何结构时均应以 此为标准。
(二)方位术语
❖上、下 ❖前、后
❖内侧、外侧 (内、外)
❖浅、深 ❖近侧、远侧
(三)轴和面
❖轴 ➢ 矢状轴 ➢ 冠状轴 ➢ 垂直轴
❖面 ➢ 矢状面 ➢ 冠状面 ➢ 水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