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背景下黑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布局特点及协调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双自联动”推进哈大齐协同发展研究

“双自联动”推进哈大齐协同发展研究

“双自联动”推进哈大齐协同发展研究作者:***来源:《学理论·下》2023年第05期摘要:哈大齐在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经济辐射力、科技人才、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等多个方面,都占据着黑龙江省最大的优势。

2022年5月,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倒逼哈大齐加速协同发展。

哈尔滨作为哈大齐协同发展的龙头,同时也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核心片区,形成了“双自联动”的战略发展模式。

在研究了哈大齐从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大齐纳入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三个阶段发展进程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目前哈大齐协同发展存在的区域经济不协调、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高端人才缺口偏大等问题,学习借鉴上海、深圳、天津等发达地区“双自联动”先进经验,通过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加人才“虹吸效应”等路径,推动哈大齐协同发展进入质的飞跃。

关键词:哈大齐;“双自联动”;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5-0094-032022年4月,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哈大齐协同一体的科创走廊和工业走廊。

2022年5月,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自此,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龙头城市——哈尔滨,在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域内形成了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双自联动”的战略发展模式。

一、哈大齐协同发展的进程(一)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2004年11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

以哈尔滨为龙头,将大庆和齐齐哈尔作为区域骨干,涵盖沿线肇东、安达、杜尔伯特等市县在内的经济区域,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在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经济辐射力、科技人才、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等多个方面,都占据着全省最大的优势。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协调性研究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协调性研究

人才 只 占 6 - 3 % 目前 黑龙江 省拥 有
两院院士 3 9名 .优 秀 中青 年 专 家
首先 . 人 才 的有 效 供 给 能够 提
升产 业转换 速度 产业 转型 的效率
6 5 8人 . 博士 6 0 0 0多人 . 享 受 政 府
津贴人 数 1 1 8 5人 高 层次 人 才在
配置 合理 的人 才资源 配置 有助 于
新 兴 的高 科 技 产 业 由 发 达 地 区 向
落 后 地 区的扩 散 和转 移 . 也 有 助 于
国内优 势产业 向 国际转移 和扩散 。
区随着 产业 结 构 的升 级 . 会 将劳 动
和 资 源 密 集 型产 业 向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转 移 . 产 业 转移 必然 导 致人 力 资源 、 产品、 技术 、 管理 经 验等 生产 要 素 的转 移 . 从 而导 致人 才在 区域 问的流 动 区域间人 才 的流动既保
黑龙 江省产 业结构 与人才 结构 协调 性研 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2 2 )
摘 要 : 区域产 业结构 与人 才结构 的协调发 展 能够促进 区域产 业 结构优化 升级 和 经济 的发
展 。在 简要 阐述 了区域 产 业结构 与人 才结构 的互动 关 系的基础 上 . 采 用产业人 才结构偏 离度 指
本、 技术 和劳 动力 从一 个 地 区流 向 另一 个 地 区 的 . 无 论是 产 业 扩散 还
产 业 结 构 的 地 区 性 差 异 要 求
区域人 才开 发与流 动 从 产业结 构
优 化 使 得 各 种 层 次 和 类 型 的 区 域 人 才 需 求 量 随 区 域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而 变化 . 而与 之相 匹配 的人 才 结 构 也 能 够 推 动 产 业 结 构 的优 化 和 区域 经济 的可持 续 发 展 。 因此 . 研

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共3篇

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共3篇

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共3篇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1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还关系到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生活的质量。

因此,城市规划必须注重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协调研究。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综合调查研究、社会经济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编制,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的计划和指导。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城市规划的全局设计基础上,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总体安排和整体规划,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制定相应的规划,如居住区规划、商业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等,用于引导和调控城市发展。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在于协调和调控城市发展的不同功能区,避免相互干扰和冲突。

三、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两个层面,其关系是总体规划包容和指导主体功能区规划。

整个城市的发展应按照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确保不同区域能协调发展,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和冲突。

四、空间协调研究的意义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需要进行空间协调研究。

空间协调研究是指对城市空间组织和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达到对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科学协调的目的。

首先,空间协调研究可以判断城市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和重叠;其次,对于城市环境的评估可以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防止难以回避的环境问题产生。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和经济发展在时空特征和协调性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这些变化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进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人口变化及其特征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1.1人口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机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人口数量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例,从2010 年到2019 年,七台河市总人口从73.7 万人降至64.6 万人,人口数量减少了12.3%。

同样的,吉林省珲春市与辽宁省敦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也都呈现了类似的趋势。

1.2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是长期以来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寿命在逐渐延长,同时,由于人口不断减少,老年人口比例也不断上升。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例,2019 年的常住人口中,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占到了17.3%,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二、经济发展变化及其特征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优化,城乡发展不均衡。

2.1经济结构优化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经济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重工业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改变,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经济结构也在逐渐调整和优化。

七台河市,珲春市,敦化市都加大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保工作,城市化和工业化相得益彰,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2.2城乡发展不均衡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城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乡镇和农村。

七台河市,珲春市,敦化市等边境县域涉及人口稀少的原因导致当地人口的增长缓慢,就业机会匮乏,同时由于城市化比较缓慢,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

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贾若祥【摘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rn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整体上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的良好格局,井创新性地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rn主体功能区概念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分别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协调.【期刊名称】《中国中小企业》【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60-63)【作者】贾若祥【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按照类型区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探索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整体上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的良好格局,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主体功能区概念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分别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酝酿,主体功能区战略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并将成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调控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黑龙江人口变化调研报告

黑龙江人口变化调研报告

黑龙江人口变化调研报告黑龙江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黑龙江省的人口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本篇调研报告旨在分析黑龙江省人口变化的原因、趋势和影响。

一、人口变化的原因黑龙江省人口变化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历史上的战争和政治动荡导致了大量人口的迁徙和流失。

其次,自然灾害如干旱、水灾和地震等也对人口变化产生了影响。

另外,经济因素也是人口变化的重要原因。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人口的流动,很多人选择外出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此外,政策因素也对人口变化有一定影响,如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人口变化的趋势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人口变化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总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少年轻人选择去大城市或外地打工,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减少。

其次,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

再次,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明显。

由于经济机会有限以及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农村人口纷纷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人口变化的影响人口变化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人口减少导致了劳动力短缺。

由于大量年轻人离开农村,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下降,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老龄化人口增加给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产生了巨大压力。

再次,城市化进程与人口流动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的人口变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口减少、老龄化和城市化是人口变化的主要趋势。

这些趋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解决人口变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福利,并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以吸引年轻人留在本地并吸引外来人口来黑龙江省定居。

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探讨引言城乡发展的协调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其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 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黑龙江省的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是导致城乡协调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省会哈尔滨及其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资源聚集,城市经济迅速增长,而其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相对不完善,与城市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1.1 城乡收入差距黑龙江省的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相对较低,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这主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来源等因素有关。

农村地区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许多农民依赖农业收入维持生计,而农业收入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1.2 基础设施不完善相比城市地区,黑龙江省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道路不通畅,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也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2. 解决方案为了实现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2.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改善农村道路条件,缩短农产品从农田到市场的运输时间。

增加农村用电设施,保障农民用电需求。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用水条件。

2.2 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需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帮助农民开展经济活动。

2.3 加强城乡教育和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了解决城乡教育和卫生服务不均等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卫生服务的投入。

黑龙江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划分

黑龙江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划分

黑龙江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划分一、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除去基本农田后重点开发区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一)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哈大齐地区和牡绥地区城市带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

该区域包括哈大齐地区和牡绥地区城市带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共58个区(市)、镇(乡、街道办事处)。

区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除去基本农田后重点开发区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功能定位:全国重要的能源、石化、医药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和生物产业基地,东北地区陆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哈大齐工业走廊构建以哈尔滨为中心,以齐齐哈尔、大庆为重要支撑,以主要交通走廊为主轴的空间开发格局。

(1)哈尔滨。

主要指哈尔滨市辖区,包括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和阿城区。

(2)齐齐哈尔。

主要指齐齐哈尔市辖区,包括建华区、龙沙区、铁锋区、昂昂溪区、富拉尔基区、梅里斯区和碾子山区。

(3)大庆。

主要指大庆市辖区,包括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大同区和红岗区。

(4)重点开发城镇主要指哈大齐工业走廊毗邻的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包括宾县宾州镇、宾西镇和居仁镇、双城市双城镇、周家镇和新兴满族乡、巴彦县巴彦镇和兴隆镇、依兰县依兰镇和达连河镇、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林甸县林甸镇和花园镇、肇源县肇源镇和新站镇、肇州县兴城镇和肇州镇、讷河市雨亭街道办事处和拉哈镇、克山县克山镇、克东县克东镇和宝泉镇、拜泉县拜泉镇、泰来县泰来镇、龙江县白山乡和哈拉海乡、富裕县友谊乡和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依安县依安镇、肇东市五站镇和宋站镇、安达市任民镇和卧里屯乡等33个镇(乡)。

2、牡绥地区以牡丹江市为中心,强化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绥芬河口岸功能,打造重要的国际贸易物流节点和对外合作加工贸易基地,建设全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 F 1 2 9 .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4 3 8 ( 2 0 1 3 ) 0 9 — 0 0 2 1 — 0 7
主体功 能 区是 基 于不 同 区域 的资 源环 境 承 着力解 决空 间开发失 序 , 资源和要素配 置效率不 载力 、 现有 开发 密度 和未 来发 展 潜力 , 以是 否适 高 问题 翻 , 主体功 能 区背 景下分 析和设 计人 口与 宜和如何 进行大规 模 高强度 的工业 化 、 城镇化 开 经济 空间发展格局 , 是 实现 区域持续协 调发展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8
作者简 介 : 庄海燕 ( 1 9 8 7 一 ) , 女,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 , 研究方 向: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 通讯作者 : 吴 相利( 1 9 6 4 - ) , 男, 哈尔滨师 范大学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曾任绥化师专地理学教师 、 科研处长 , 研究方向 : 城市与区域 经济 , 旅游规划与管理 。 基金项 目: 黑龙江省第六 次全 国人 口普查研究招标课题( 2 0 1 2 年) ;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基金科研项 目( 2 0 l 3 年) 。
第3 3 卷第 9 期
V0 1 . 3 3 No . 9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S u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9月
S e p. 2 0 1 3
主体 功能 区背 景下黑龙 江省人 口与经 济空 间布局 特点及 协调发展研 究
等人[ 3 1 通过探讨 宁夏地 区主体 功能 区人 口分 布格 度 和人 口与经济 的协调发展水 平与状况 , 并结 合
局, 得 出合理 的区域人 口分布格 局要实现不 同的 我 省 自然 资源 分 布 、 开发 利用 状况 , 提 出我省 人
主体功能 区容纳和发展适 度规模 的人 口, 这不 仅 口空间布局调整 策略和经济 产业发展方 向 , 从 而 受到人 口自身数量变化 规律影 响 , 还受 到资源环 形 成更加合理 的主体功能 区区划方案 , 并 为区域 境 的约束 , 以及 经济发展对生 活水平 的限制 。柴 空间规划提 出新 要求 , 促 进黑龙 江省各 主体 功能
表1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分区表主体功能区辖区范围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阿城区呼兰区牡绥地区牡丹江市绥芬河市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群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绥化农业为主体的建成区绥化市北林区松嫩平原农业宾县双城市巴彦县龙江县依安县肇州县肇综合开发试验区源县林甸县挫蒙自治县安达市泰来县富裕县克山县拜泉县讷河市肇东市海伦市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明水县三江平原农业综依兰县鸡东县萝北县集贤县友谊县宝清县合开发试验区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勃利县续表1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分区表主体功能区辖区范围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木兰县通河县甘南县伊春市嘉荫县铁力市黑河市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逊克县孙吴县庆安县绥棱县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方正县尚志市五常市延寿县穆棱市东宁县林口县海林市宁安市虎林市密山市绥滨县饶河县抚远县同江市富锦市图1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区划图龙省主体功能妊区捌田二人口空间布局状况表2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人口一密五率20002010分布表哈大齐工业走廊43699517298321845768467145牡绥地区30362380278304837479317289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群绥化农业为主体的建成区松嫩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24337249938753839277717996290353182639154153335231861251012843246l295121992280739347586339540183814404226944269051125499551356076218460053889388l35403669361737303881508941274773续表2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人口一密五率2000201哈大齐工业走廊1015213877718154631876牡绥地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群绥化农业为主体的建成区松嫩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10831465777979916549695569037646802458393735561l74717993531776153304741379074977142634767461785055982932358875337整体 出发探讨 人 口与经济 关 能 区内的人 口与经济协调 系数与协调发展 系数 ,
系及其协调 发展政策 , 而对跨行 政 区域 的主体 功 从 不 同角度 揭示 出我 省 主体功 能 区背景下 的人
能区背景下的人 口与经 济关 系研究甚少 。刘正广 口分 布与经济发展 状况 、 人 口与经济协 调发展 程
与经济 协调 状况[ 9 1 , 并 对 主体功 能 区下 的人 口与 层级 划分 为 国家级 重点 开发 区 、省 级重 点 开发 经济协调发展 障碍 与对策 等方 面进行 了探讨f 叼 区 、 国家农产 品主产 区类 型限制开发 区和 国家重 究思路借鉴性较强 。构建主体功能区通过明确不 点生态功能 区类型 限制开发 区。 本 文以黑龙 江省
剑峰 、 曹红华 、 李 江 苏和娄 峰 等 研究 了基 于主 区科学发展 。 体功能 区的人 口再分 布 、人 口的集 聚与布局 、 适 度人 口测算和人 口空间分布预测 , 从 而为主体功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 区划分依据及 其
能 区人 口政策 的制定提供依据 。 冯更新在 区域经 分 布 状 况 济协调 发展和 主体功 能区建设论 纲 中指 出 , 主体 功能 区的建设是 区域 经济发展 的重大创新 , 也是 根据 省域 内不 同区域 的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 、 实 现 区域 协调 发展 总体 战 略 目标 的重要 举措 [ 8 1 。 现有开发强 度和发展潜力 , 以县级行政 区为基本 齐浩 良、 栾 贵勤对 比分析 了主体功能 区下 的人 口 单元 , 将 全省 国土 空 间按 开发方 式 、 开 发 内容 和
人1 2分布与 经济发展 状况 、 人 口与经济协调 发展程度 和人 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水平与状 况 , 参 照各
功能 区 内的 资源环境 承载能 力 , 建 立黑龙 江省人 口与经济 间的和谐 关 系, 研 究对 于推进 黑龙江省 主 体功能 区的科 学发展 具有重要意 义。
关键词 : 人 口布局 ; 经济布局 ; 主体 功能 区; 协调发展 ; 黑龙江省
庄 海 燕 吴相 利
(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2 5 )
摘 要: 统筹谋 划人 口分布 、 经济布局 、 国土利 用和城 镇化格局 , 引导人 1 2和经济 向适 宜开发 的
区域 集聚 , 保护农 业和 生态发展 空 间, 促 进人 1 2、 经 济和 资源环境 相协调是 国家“ 十二五” 规 划制 定的
发为标 准划分 的 , 将 特定 区域 确定为具 有特定 主 关键 。国内学者多是单从人 口或单从经济 角度研
体 功能 的一种空 间单元 【 l 1 。主体 功能 区战略充分 究基 于主体功能 区的人 口再分布 、 人 口发展功能 考 虑 区域 的多样性 ,通过对 空 间资 源优化 配置 , 区、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 经济布局等方 面 问题 , 或
基本 思想。 文章 以黑龙 江省 九大主体 功能 区块为基本研 究单元 , 利 用全 国人 1 2普查五 、 六普数据 以及 2 0 0 0 年、 2 0 1 0年相 关统计数据 , 对 我省人 1 2分布和 经济产 业布局状 况从 多角度 进行量化 分析 , 计 算
各主体功能 区的人 1 2与经济协调 系数 与协调发 展 系数 , 从不 同角度揭 示 出我 省主体功能 区背景 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