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资料
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探究

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探究一、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1.育人成就感幼儿教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孩子们传授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
每当看到孩子们从无知到有知,从懵懂到成熟,幼儿教师都会深感自豪和成就感。
2.教学成就感幼儿教师擅长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幼儿教师也会因此获得教学成就感。
3.管理成就感二、幼儿教师的幸福感1.来自孩子们的幸福感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天真无邪的举动,总会让幼儿教师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幼儿教师是他们的依靠,是他们的朋友,这种信任和依赖让幼儿教师倍感幸福。
2.来自同事的幸福感幼儿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携手共进,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在同事的帮助下,幼儿教师能够更好地成长,这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也让她们倍感幸福。
3.来自家长的幸福感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信任和认可,让幼儿教师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当家长满意地将孩子交给幼儿园,感激地说一声“谢谢”时,幼儿教师的心中也会充满幸福感。
三、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1.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专业素养的提升,会让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成就感。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幼儿教师要树立团队意识,与同事相互支持、携手共进。
在团队中,幼儿教师可以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提升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
4.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幼儿教师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
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会让幼儿教师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感受到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
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探究每天,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幼儿园,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同时,幼儿教师的一天也就此开始。
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但其中的甜蜜和幸福,却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教师职业幸福感个人感受与感悟8篇

教师职业幸福感个人感受与感悟8篇教师职业幸福感个人感受与感悟(精选篇1)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皓月当空,闭上眼睛整理这一天的思绪。
这种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令我满足,一种幸福感洋溢在我心中。
闭上眼睛想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上课时的精彩瞬间,幼儿园的面貌,心中一阵欣喜油然而生。
此刻的我,犹如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而幼儿园这方宝地给予我的是充足的养分,让我的青春如鲜花般绽放。
对于一个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吸收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教学思路及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此刻想到教学,我的思路留在了上头,似乎一切都在此刻凝滞,让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让自己的思绪漫步。
一生,是一个多么无法想象的时间概念,他漫长、坎坷、布满荆棘而又令人无比向往。
幼儿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像春天刚发芽的小草,稚嫩而又充满生命力。
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应对的是一群模仿潜力及可塑性都处在较强阶段的孩子。
他们的心智如同烧制前的陶器,一旦成功便成为一件光彩夺目的瑰宝。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的关键,而礼仪教育则在幼儿教育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儿童能够轻而易举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母语及更多的生存技能,拷贝许多的行为和思想,同样他们辨别是非的潜力也较差。
所以,引导他们理解正确而有效的教育是关键。
想到那里,班里的一位小男孩的身影浮此刻我眼前。
众所周知,迷宫游戏是每位小朋友都喜欢的,这位小男孩也不例外。
在别人玩的时候,趴上去就抢,用胖胖的小身体去推、去挤。
为此,我急中生智,运用讲座中的理论来精心组织了一堂课。
课的名字就叫“迷宫该谁走”。
我请小朋友分别扮演有礼貌的用“您好”“请”“多谢”等礼貌用语贯穿始终的“礼貌版”走迷宫游戏场景,和类似于小男孩状况的场景。
其他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唯独他自己,显得闷闷不乐。
课后,我找到他,我们盘腿坐在草丛上,问他“宝贝,这天的游戏好玩吗?开心吗?”我们就在那里谈着游戏过程中其他小朋友的表现,突然,他大声地对我说:“陈教师,我错了,我不就应去和小朋友们争抢。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社会认同与支持
社会地位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对其职业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家长与社区支持
得到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和理解能够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满足 感。
03 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CHAPTER
优化工作环境与设施
创设安全舒适的教育环境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确保幼儿园内设施安全、卫生,提供 足够的玩具和教具,营造温馨、快乐 的氛围。
05 结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意义
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 其工作积极性和教育质量,从而
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有助于了 解教师的需求和挑战,为教师专业 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征
工作热情
自我实现感
幼儿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幼儿的成长 和教育充满激情和关注,愿意为幼儿教育 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 目标,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和成果被认可和 赞赏,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人际关系和谐
工作生活平衡
幼儿教师与同事、领导、家长等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和支持,形成和谐 的工作氛围。
休息和用餐环境
舒适的环境有助于幼儿教 师恢复精力,保持良好的 工作状态。
工作压力与挑战
工作压力
幼儿教师需要面对各种工作压力 ,如教学任务、家长沟通等。
挑战与机遇
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能够激发幼 儿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薪资待遇与福利
薪资待遇
合理的薪资待遇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 感的重要保障。
幼儿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幼儿老师幸福感心得体会〔通用15篇〕幼儿老师幸福感心得体会〔通用15篇〕幼儿老师幸福感心得体会篇1我是一名幼儿老师,光阴飞逝,转眼间我在幼儿老师的岗位上已经工作几年多啦!在去年的一年里,我学习到了很多。
幼儿老师的工作是琐碎的、细小的,但却是很有好处的。
而担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官虽不大,但事关重大;事虽不多,但繁杂琐碎;虽然辛苦,但也很有乐趣。
这学期就我担任了中二班的班主任,对于在过去的两个月来,担上任的班主任来说,是有一点的难度。
我在刚开学时候,有一些不适应,每一天总是忙的我不可开交,不知所措,但是我此刻已经适应了过来啦,其实只要自我认真做好自我的工作,合理的安排光阴,这些都是没什么问题可在的!那么在此,我就谈谈这个学期以来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一、常规管理常抓,表达班级特色我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进入中班,我明显感觉就是小孩子的个小,太过于活泼,有的小朋友嗓门也不小,活动的量也较多。
但是这就是中班的孩子。
看起来比拟乖巧、活泼、好动,为了持续良好的常规,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我和配班梁老师下定决心。
在常规管理中,把一些比拟淘气、行动比拟自由的孩子,我把他们放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坐,便于老师随时对他们进展教育;一些理解潜力强,但就是控制不住自我行为的孩子,我们个性留意他,对他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及时表扬他,使他不再影响到别人。
在对待全班的所有幼儿时,我一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幼儿的用心性也就大大进步了,被表扬的感觉就找到了。
二、爱心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条件是1、拥有良好的心态;2、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只要对这项工作具有用心的热情,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其次,对待孩子要有关心、爱心、耐心、细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是做一个好班主任的前提,我们要像对自我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保护他、教育他、培养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觉老师像他的家人、像他的妈妈,一样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让每一位家长也可以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我班里来三、家园联络认真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工作,我们是运用采访和当面的沟通。
幼儿教师的幸福感

幼儿教师的幸福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和责任感。
在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我收获到了很多幸福感。
以下是我对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陪伴孩子成长的快乐作为幼儿教师,我能够亲眼见证孩子们在学习和成长中取得的进步,这是一种无比幸福的体验。
每天与他们在一起,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纯真的笑容和对于世界的好奇。
我能够陪伴他们走过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看到他们从一个个可爱的小宝宝慢慢成长为富有思想和创造力的孩子。
这种陪伴和见证的过程中,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幸福感。
二、与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关系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我与每一个孩子都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每天与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共同经历,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孩子们信任我,他们愿意与我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和困惑。
这种信任和情感的建立让我倍感幸福,也让我在工作中更加有动力和热情。
三、培养孩子的成就感作为幼儿教师,我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要帮助孩子们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当孩子们成功地完成任务或者掌握新的技能时,我能够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自豪和喜悦。
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就,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高兴,这种成就感无疑也是我作为幼儿教师的幸福源泉之一。
四、共同成长的喜悦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不仅帮助孩子们成长,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得到了成长。
每天面对孩子们的不同需求和问题,我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而这种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喜悦也是幼儿教师的幸福源泉之一。
我深知,只有自己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引导、教育孩子们。
五、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作为幼儿教师,我不仅在家庭与孩子们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我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有爱心、有创造力的新一代,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骄傲。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从孩子们身上获得了很多幸福感。
陪伴孩子成长的快乐、与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共同成长的喜悦以及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都是构成幼儿教师的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体会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体会篇1我是一个快乐的人:上班的时候,看见孩子、看见同事我常常是笑脸相迎;工作一天走出校门,觉得浑身是疲惫,我还是常常笑着想:早点睡觉,明天我还要"笑得像花儿一样";无数次我上班前笑着对自己说:"加油!你会做得更好!"有人说,做幼儿教师是幸福快乐的。
是啊,可以天天与孩子相处,与可爱的小天使们在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听他们甜美稚嫩的声音,多幸福啊!但也有人说,下辈子下辈子都不要再做幼儿教师了,因为只有真正做了幼儿教师,你才可以体会工作的琐碎和繁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心紧紧揪起,身体和心理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中完成着大量的工作。
同样是幼儿教师,而感受却完全不同。
谁都想让自己幸福快乐,既然同为幼教中人,多汲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好生活,感受幼教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才能让自己从压力和焦虑中走出来,做个真正幸福的幼儿教师。
书中说到:让微笑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习惯。
我想平时我们也该确实如此,就如歌词所唱的一样: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
笑是善意的象征,也是轻松的标志,它能给人带来内心的愉悦,使别人乐意与我们相处;见到同事,主动打招呼,主动微笑,与同事有了矛盾,要主动化解。
除此还要真诚地帮助别人,真诚地与同事相处,当同事遇到困难时,尽我们的所能尽量帮助她们,只有这样,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也才能得到别人真诚的帮助。
平时,要多向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工作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幼儿教育专业能力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他们那种健康的、不断追求进步和事业成功的应世态度的感染,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而且有利于我们在分享这些同事们工作的快乐和幸福的同时,不断地发现自己工作中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想享受到工作中的快乐和幸福,就应该向那些快乐地工作、幸福地工作的同事看齐。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许多人的眼中,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似乎就是陪孩子们玩耍、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看起来轻松又有趣。
然而,只有真正投身于这个职业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以及那份独特而珍贵的职业幸福感。
幼儿园教师的一天往往从迎接孩子们的笑脸开始。
清晨,当阳光洒在幼儿园的门口,教师们早已准备就绪,用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问候迎接每一个孩子。
帮他们整理衣物,检查身体状况,引导他们进入教室,开始新的一天。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蕴含着教师对孩子们深深的关爱。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学习不能是枯燥的灌输,而应该是充满趣味和探索的旅程。
教师们会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故事和手工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比如,通过搭积木来锻炼孩子们的空间认知和动手能力,通过唱歌跳舞来激发他们的艺术天赋和表现力。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露出开心的笑容,积极地参与,教师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满足感。
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也是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话语和举动,常常会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当一个孩子跑过来抱住教师,说“老师,我喜欢你”;当另一个孩子把自己画的画送给教师,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当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地听教师讲故事,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这些瞬间,都让教师感受到了被信任、被喜爱的幸福。
然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孩子们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有时会哭闹、打架,教师需要耐心地安抚他们的情绪,解决矛盾。
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这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照顾孩子,幼儿园教师还要承担教学任务的准备和环境的创设。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教师们常常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教具、布置教室。
而且,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修,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浅谈幼儿教师的幸福感(精选多篇)

浅谈幼儿教师的幸福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浅谈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浅谈幼儿老师职业的幸福感【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实质上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它涵盖了心理学、儿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由于学前儿童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其实是动态的、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工作,才能满足幼儿个体的发展需求。
在中国发展中国家这种大的国情下,幼儿园老师紧缺,薪资低,外人说我们是保姆、阿姨,不理解幼儿园老师,人们无意之中把幼儿园老师排斥在教师队伍之外,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提升幼儿园老师的幸福感呢?【关键词】幼儿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1、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一样东西,得到了便是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是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领悟了就是性反应,所以说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也是一种生活价值的体现。
对于幸福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拥有物质财富是幸福,有人说生活快乐是幸福,有人说心想事成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是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生存状态的主观感受,表现为精神上获得满足。
综合理解,幸福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生活、境遇称心如意,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没满足,而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精神环境称心如意。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幼儿教育是幸福的职业。
幼儿教师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她们被誉为“托起太阳的人”“第二任母亲”。
2、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幼儿教师个体或群体,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教育情境中,通过自身努力,个人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不但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的积极性,还能促进使其以更加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去。
可见,幼儿教师是否在工作中感到幸福,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的个人问题,还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幼儿园的整体发展以及幼儿教育本身意义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第五组:张丹叶荣张芳卜涵骁张佳王娟姚妮一、引出问题近几年幼教领域掀起改制热潮,对幼儿教师冲击颇大。
由于我们未来即将走入幼儿教师的岗位,在这一转轨时期,幼儿教师工作状况如何?心态如何?她们在工作中还有幸福感吗?等等,成为了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看书的时候,看到一名幼儿教师记录了在一次幼儿教师培训班上,当培训老师问到:“如果再有选择职业的机会,谁还会再选择做幼儿教师?”80人中只有1人举手。
这个回答深深触动了我。
那么,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感源自何处?他们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幸福感?又该如何帮助幼儿教师找到幸福感?这些问题,让我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活产生了高度的关注。
二、什么是幼儿教师幸福感?幸福是一个多元且模糊的概念。
国外心理学家Diener认为: 幸福感是社会良性、健康运行的指标。
Eurobarrometer认为: 幸福感指标反映社会公众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的综合指标以及衡量社会效益的重要尺度,是反映社会心理状况的“晴雨表”。
国内心理学家认为,幸福就是对某事物感到满意的程度, 是人内心的一种情感体验。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教育过程本身就是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过程。
幼儿教育是幸福的职业,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称心如意,由于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从而获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幼儿教师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她们被誉为“幼儿的第二任母亲”、“托起太阳的人”,幼儿教师拥有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享受到的幸福。
二、幸福感缺失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确实呢?通过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职业因素1. 高期望、低获得——教师角色被“神化”从古至今,教师的职业一直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无论是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当今培养新一代人才,无不体现出教师的神圣和伟大。
教师一度扮演着“圣人”的崇高角色。
人们把教师的职业神圣化, 把教师这一职业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有人把教师比做春蚕、蜡烛、园丁、船夫等等。
这样的角色定位, 就容易把教师的一般需要认为是教师的额外需求, 当成教师的贪婪需求。
管理者、家长及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更是越来越理想化。
然而在当今多变的社会里,价值趋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
学生希望教师能够亦师亦友,而有的家长希望教师能够严厉一些,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受到批评后会埋怨教师,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就更不一致了。
全社会都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教师,势必会给教师形成一种幸福观的文化心理强势,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世人设定的幸福标准———清高、节制,甚至扭曲自己的内心意愿,舍弃正当的俗世欲求,舍弃幸福的日常生活过程,企图以“圣人”的幸福来代替凡人的幸福,从而使幸福失去了现实生活的根基,淘空了个人幸福的现实内容。
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往往被树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普遍期望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现实中教师也只是一个从事着普通工作的凡人,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和苛刻的标准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压抑,最终使教师在工作中产生自卑感、挫折感等消极悲观的情绪,并随之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疲倦感。
根据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实现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才能实现更高级的精神需要。
教师的幸福也要有基本的甚至较充分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如果连最起码的衣食住行都得不到满足,恐怕很难体验到“幸福”这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2.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幼教工作是劳心劳力的双重高强度工作。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是一群懵懵懂懂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幼儿的爱、幼儿的天真无邪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但也正是因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是一个脆弱极需保护的群体,从而给幼儿教师带来许多工作压力。
幼儿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全面、细致以及重大的安全责任。
全面、细致往往使教师感到工作繁琐、十分疲惫,重大的安全责任使教师感到万分紧张。
幼教工作付出的不仅是体力,更是心力。
调查发现,幼儿教师上班时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因为每一分每一秒她们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记录孩子的一言一行,还需处理各种临时发生的状况(如孩子突然生病、闹矛盾、尿湿裤子等)。
其次,幼儿园安全工作方面的压力又是教育行业中最大的,很多时候会有一些不可预知、不可避免的意外发生,幼儿教师上班时每一根神经都紧绷。
工作压力如此大,但幼儿教师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付出大量劳动,待遇却偏低,幼儿教师自会心理失衡,怎能拥有职业幸福感。
(二)组织因素1.管理制度不合理幼儿园管理模式包括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
科学管理是一种规章制度管理,属于刚性层面的管理;人本管理则是一种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出发的管理方式,是一种柔性层面的管理。
如果幼儿园管理完全采用科学管理,管理者控制教师研究的自主权,限制教师培训和进修的资格,管理缺乏人性化,幼儿教师就会产生强烈的被控制感觉,缺乏心理自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幼儿教师就会逐渐丧失职业幸福感。
2. 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教师评价机制能激发教师职业热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同时使教师品味到工作的幸福。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 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让教师在评价中认识自己, 发展自己, 看到自己的成功与力量, 是确保教师幸福感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3. 成长平台(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卡瑞克和卡兰翰( Crick &Callahan) 指出: 一个师范生的书桌与一位教师的书桌之间的距离,虽然在直线跨度上很短, 但是它确是这些年青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所要跨越的一段最长的心理上的历程。
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培训和交流的平台, 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需要不断的补充营养, 只有在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教师才会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过硬、专业素质扎实的优秀教师, 才会取得成功和采摘到幸福的果实。
(三)社会因素1. 家长的评价家长在幼儿教师的心目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家长对待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真真切切影响着幼儿教师对这份工作的感受。
家长的尊重与信任是幼儿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肯定者。
在工作中,家长的一言一行牵动着教师的心。
家长的尊重与信任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
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但是,有些家长要求苛刻,期望过高,只要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一点“问题”就要找老师和幼儿园负责。
长此以往,幼儿教师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觉得自己成为了家长的佣人,幼儿的保姆,对工作失去热情,渐渐丧失职业幸福感。
2.幼儿教师低落的社会地位。
中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史尽管有一百多年,但直到现在,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幼儿园里带孩子只是母亲或保姆带孩子职能的一种替代和延伸。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和进步作用,决定了教师及其职业劳动应当具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与经济待遇,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
然而,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提升,以前教师聊以自慰的职业稳定性也随着教育系统的改革荡然无存,日益衰微的社会地位必然会导致教师敬业精神的相对降低,加之商品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严重背离,必然会导致教师整体敬业精神的降低,极度失望的教师将目光转向了其它行业中的知识分子,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当然也就会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
由于幼儿的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幼儿教师工作的‘简单化’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幼儿教师相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社会地位更加低落。
这种简单化理解,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之间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幼儿教师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丧失了职业的幸福感。
不仅导致了教师低落的社会地位,而且和幼儿教师自己认识之间的差距更加导致教师的不幸福。
(四)个人因素1. 幼儿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事业成就的高度和幸福感的强度, 在全世界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和专业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过硬的专业素质, 只有当教师将专业素质视为教育发展的需要时, 他才会努力去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 并品尝到幸福的滋味!然而在现实中,教师“教书匠”形象的凝固化,便会使教师受制于经验主义,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保守落后,教学过程的单一重复,从而钝化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引发职业倦怠,幸福感的获得进程便被阻断。
2.幼儿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教育是一项漫长的事业。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的教育幸福不仅是来自工资的增加、待遇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是更多地来自精神的回报,来自他从教生涯中对学生、对周围世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做教师是需要去等待的,因为他们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些因素也导致教师的成功具有不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甚至可能会带来过程与目标的不统一,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3. 教师人际关系日益紧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教师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忧郁和攻击性,人际关系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师生之间缺乏相互尊重。
有些幼儿教师素质差,教育手段贫乏,看见学生违纪,情绪变得急躁,因而体罚学生; 有些教师则因为在家庭或社会交往中受气,无处发泄,将怨愤带入课堂,对学生冷漠、挑剔,学生犯一点小毛病,教师就横加指责,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日益紧张。
学生“怕”教师,教师无法走近学生的心灵,更谈不上和谐与融洽了。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用委婉的语气告诫我们: 体罚不是办法,和学生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关爱之心,才能赢得孩子们的信赖。
同事之间不能坦诚相待。
现如今往往存在以教学成绩评价学校,学校又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的现象。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把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评优、晋级、工资、奖金挂钩,努力建立教师内部之间的竞争体系。
在竞争机制下,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贬低、排斥、攻击他人等现象便不可避免。
在“淘汰”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教学成绩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化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
竞争导致教师们误认为每一个同行都是潜在对手,每位同事都是潜在的敌人。
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紧张。
有些领导对教师缺乏尊重,不是平等待人,而是颐指气使; 或在举手投足间处处表现得高人一等,伤害教师自尊心; 或是领导办事不公,任人唯亲,使得有能力而不肯钻营取巧的教师感到愤懑,造成与领导关系紧张; 也有些教师不尊重领导,不服从领导安排,因自己的需求或利益未得到满足而心怀不满,导致与领导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