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分布与地方病
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微量元素的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微量元素在当代以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生理功能及临床诊断治疗价值吸引了地球化学、医学地理、农业、环境保护、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免疫学、遗传学、药理学、地方病学、老年医学、肿瘤学等许多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领域的学者,并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
微量元素在许多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诊断学、防治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碘、硅;非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属于可能必需的有铷、砷、锶、硼、锗;属于无害的则有钡、钛、铌、锆等;有害的微量元素有铋、锑、铍、镉、汞、铅、铝等。
上述微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1/10 000 以下者)与宏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1/10000 以上者,包括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氯、硫)相比,只占人体总重量的0.05 %左右。
一、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生理功用(一)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表6-14 )表 6-14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微量元素体内存在量微量元素体内存在量铝( Al )60mg锰( Mn)12-20mg砷( As)1-2mg汞( Hg)13mg钡( Ba)20mg钼( Mo)10mg镉( Cd)50mg镍( Ni )10mg铬( Cr)6mg铷( Rb)320mg钴( Co) 1.5mg硒( Se)6-12mg铜( Cu)80-100mg硅( Si )2-3g氟( F)3g锶( Sr )320mg碘(I)11mg锡( Sn)17mg铁( Fe)3-5g钒( V) 1.5mg铅( Pb)120mg锌( Zn)2-3g(二)微量无素的生理功用⒈微量元素与酶的关系酶是一种生命现象及生物化学反应的基础。
人体内发现的近 1000种酶中有 50% -70 %的酶含有微量元素或以微量元素的离子作为激活剂。
已知锌与上百种酶有关,铁与数十种酶有关,锰和铜亦与数十种酶有关。
钼与黄嘌呤氧化酶等有关,硒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有关。
硒资源与地方病

地球化学读书报告自然界中硒元素的 “量–质–动”的关系—— 以湖北恩施地区的 硒资源与地方病为例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化学 015011 班 015011-19 向靓2003 年 12 月地球化学读书报告序言当拿到读书报告的题目时, 我首先想到的是写一写我的家乡——湖北省恩施州境内储量 丰富的硒资源,原因有二:其一,恩施地区的硒资源总量大,但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而尚未 得到开发,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二,由于硒分布与环境生态的密切关系,硒资源也带来 了一些诸如硒中毒及克山病的地方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故此,结合在地 球化学课上所学的知识, 参考从图书馆借阅的相关书籍及我自己在家乡生活的实际经历, 我 想就硒资源的开发及其对地方经济、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按照硒元素的“量–质–动” 的关系作一简单的探讨。
第一章背景-硒元素与人类健康1.1 硒元素研究简史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第 34 位,在自然界中其含量仅为地壳 质量的 0.000005%,因此,硒是微量元素。
据 WHO 公布的资料,全球有 40 多个国家属于 低硒和缺硒地区,我国调查表明有 72%的县(市)属低硒和缺硒地区,只有陕西紫阳等个 别地区为富硒地区,湖北恩施市是高硒地区。
图 1-1 硒元素 硒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在 1817 年被瑞典学者贝采里乌斯(Berzelius)发现并命名的。
当时硒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毒素, 因为一些含硒高的植物所致的家畜碱毒病也是客观事实。
到 50 年代中期,有一个叫克莱伊达(claytan)的学者,在重复硒毒性实验时发现,硒可以抑 制二甲基偶氮苯的致癌作用,学者施瓦茨(schwarz)发现微量亚硒酸钠可作为拮抗大鼠肝 坏死的保护剂,并确认硒是一种保护因子。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营养组织在 1973 年确认硒 为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
硒的保健作用的发现仅仅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
一九四九年, 凯尔顿和鲍曼首次报告硒 能够防止二甲基氨酸苯对大鼠的致癌作用。
关于地方病的知识

关于地方病的知识地方病,又称为地方性疾病或地方病症,是指在某一地区或特定环境条件下,由于长期接触特定致病因素而引起的一类慢性疾病。
地方病主要分布在我国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如亚洲的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地。
这些地方病主要表现为一些特定的病症,如硒中毒、氟中毒、砷中毒等。
硒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土壤中富含硒元素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中国的某些地区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当人们长期摄入这些富硒食物时,会导致硒元素在体内积累过多,进而引发硒中毒。
硒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指甲变硬、头发变稀疏、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
严重的硒中毒还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
氟中毒是指由于长期饮用含氟水源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我国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含氟量较高,当人们长期饮用这些含氟水源时,会导致氟离子在体内积累过多,从而引发氟中毒。
氟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牙齿变黄、龋齿增多、骨骼畸形等。
严重的氟中毒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问题。
砷中毒是指由于长期摄入含有高浓度砷的食物或饮用水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砷是一种有毒物质,我国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砷元素,当人们长期摄入这些含砷水源时,会导致砷元素在体内积累过多,从而引发砷中毒。
砷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色素沉着、角化病变、癌症等。
严重的砷中毒还可能导致心脏病、肝脏病等。
地方病的发生与特定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在中国,一些山区或矿区的地下水中富含这些有毒物质,而当地居民长期依赖这些水源进行生活和农业生产,导致地方病的高发。
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烟酒过量、饮食不合理等也会增加地方病的风险。
预防和治疗地方病的关键在于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
针对不同的地方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其发生。
例如,在富硒地区,可以通过选择不含硒的食物来降低硒中毒的风险;在高氟地区,可以通过引入清洁水源或使用除氟设备来减少氟中毒的发生;在高砷地区,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或使用砷吸附剂等方法来预防砷中毒。
地方病是一类与特定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改换水源 饮水除砷 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 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
六、地方性硒中毒 endemic selenosis
七、地方性心肌病 endemic cardiomyopathy 克山病 Keshan disease
八、大骨节病 Kaschin-Beck disease
预防措施:
1. 制订相应的总摄入量为适宜浓度或允许浓度; 2. 减少摄入量或补充不足量;
• 抑制(含钙)酶的活性
氟乙酰胺 氟乙酸 氟乙酸CoA 氟柠檬酸 CoA ATP
由于氟柠檬酸的合成,它与顺乌头酸酶结合而抑制 其活性,从而干扰、阻碍三羧酸循环。因此这种氟柠檬 酸的合成又称致死合成。
地方性氟病的预防措施: ﹡关键是控制氟源,减少人体对氟的摄入量
1.补碘: 2.控碘 3.控制其它致甲状腺肿物质
(三)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功能亢进 3.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4.甲状腺癌
四、地方性克汀病 endemic cretinism
(一)病因及机制
胚 胎 缺期 碘 出 生 后
甲状腺素供应不足,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 障碍,大脑发育分化不良 耳聋、语言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障碍、智力障碍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biogeochemical diseases)
一、定义:
在地球上某一地区自然界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使 当地动物、植物或人群所发生的一种特有的疾病。也叫地方病 (endemic diseases)。
流行特征:
1. 明显的地区性分布; 2. 病因为微量元素的过多或缺乏; 3. 全人群发病,无性别差异
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影响身体和骨骼生长
巴彦卓尔盟地砷病区深井钻孔岩芯中微量元素的分布

量 元素 的含 量 分布进 行研 究 ,为 饮水型 地砷 病 的 防砷 改水提 供 依据 。
关键 词
仪 器 中子 活化 分析
地 方性砷 中毒
砷
微 量 元素
地 方性 砷 中毒 ( 砷病 )是一 种严 重危 害 人体 地 健康 的地 方病 。 除致皮 肤病 变外 ,还可 致皮 肤癌 和
岩芯样 品分段截去 ,用玛瑙研钵磨细,过 2 0 0 目筛 ,制成粒径为 0 7mm的具有 良好代表性和 .4 0
芯 进行 研究 ,它 们 是 F -,F一 F 一。 s1 s 2和 s8 分 析 误 差对 大 多 数元 素 均 ±1%,所 以 本方 法 是 0 可 靠 的 ,完全 满足 对本 工作 的需 求 。
27
12 样 品及标品的制备 .
现代仪器 ( www. d r isr.r .n mo enn t o gc ) s
微量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890-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890-微量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微量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述1、以下哪项不是碘缺乏导致的疾病()A、早产B、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C、亚克汀病D、大骨节病[正确答案]E、单纯聋哑2、以下哪种土壤地球化学类型发育在高山严寒气候条件下()A、石膏型土B、碳酸盐土C、硅铁铝土D、碎屑状土[正确答案]E、铁铝土3、以下对地方病特征的认识,错误的是()A、有明显的地方性B、与病区生产力水平,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密切联系C、与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无关[正确答案]D、临床表现复杂,病程呈阶段性E、发病与微量元素的含量呈U型曲线关系4、锌主要存在于人体的()中A、骨骼B、牙齿C、肌肉组织[正确答案]D、甲状腺E、造血器官5、常量元素包括()种A、7[正确答案]B、8C、5D、9E、126、以下对石膏型土的认识,错误的是()A、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正确答案]B、土层浅薄,多石砾C、碳酸钙在表层积聚,石膏和易溶盐在剖面中、下部聚集D、发育在暖温带和温带干旱条件下E、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7、以下对微量元素分布及代谢特点的认识,错误的是()A、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B、体内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正确答案]C、在体内不能生成D、体内各种元素之间在吸收、利用及功能上存在拮抗或协同等的相互作用E、体内含量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8、钴主要存在于人体的()中A、造血器官[正确答案]B、牙齿C、肌肉组织D、甲状腺E、骨骼9、以下哪项不是人体的常量元素()A、钙B、铬[正确答案]C、镁D、钾E、磷10、以下对微量元素需求量的认识,错误的是()A、人体每日都会损失一定量的无机盐,必须通过膳食补充B、某些元素的生理作用剂量与中毒剂量距离较小C、摄入量越多越好[正确答案]D、需要量与饮食习惯有关E、某些元素过量摄入有害无益11、以下对高寒气候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般来描述由于海拔高或者因为纬度高而形成的特别寒冷的气候区B、越往南北两极,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所得光热也很少C、海拔越低,气候就越寒冷[正确答案]D、无论是海拔高,还是纬度高,寒冷的气候造就了特殊的地理环境E、对人类的生存活动起重要影响(二)硒元素与人体健康1、1990年国际上采用了中国提出的膳食最低需要量为()ug(d.人)A、12.9B、19.4[正确答案]C、15.6D、18.4E、13.72、以下哪项不是硒缺乏的症状()A、骨质疏松[正确答案]B、免疫力下降C、未老先衰D、精神萎靡不振E、易患感冒3、“世界硒都”在我国的()A、株洲B、西安C、恩施[正确答案]D、肃州E、银川4、硒有()种同素异形体A、8B、5C、6[正确答案]D、4E、95、以下哪项不是目前科学研究发现的硒的作用()A、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正确答案]B、防癌抗癌C、有效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D、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E、延缓帕金森病进展6、营养学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人体中血硒的含量标准值为()mg/kg,低于此值就会发生缺硒症A、0.2B、0.05C、0.18D、0.10[正确答案]E、0.257、人体对硒的吸收率在()的范围A、50%-100%[正确答案]B、20%-40%C、50%-60%D、60%-70%E、90%-100%8、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微克A、20-30B、200-350C、50-250[正确答案]D、300-500E、30-509、以下哪项不是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A、关节疼痛B、关节晨僵[正确答案]C、关节增粗变形D、肌肉萎缩E、运动障碍10、硒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A、抗粥样硬化和抗氧化B、调节血脂和抗衰老C、组成体内抗氧化酶、硒-P蛋白具有螯合重金属等毒物作用[正确答案]D、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粥样硬化E、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11、硒的原子序数是()A、12B、34[正确答案]C、18D、24E、9(三)碘元素与人体健康1、以下对地方性克汀病的认识,错误的是()A、又称地方性呆小症B、母亲由于缺碘,供应胎儿的碘不足,胚胎和胎儿期碘缺乏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而严重影响脑发育形成的一种儿童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C、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弱[正确答案]D、患儿出现精神发育迟滞E、患儿出现生长发育落后2、()是最重要的补碘方法A、碘盐[正确答案]B、碘化饮水C、碘油注射D、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E、服用碘化钾3、城市和沿海在内的大多数人,每日碘摄入量在()微克左右,是符合要求的A、500B、250[正确答案]C、100D、600E、404、以下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认识,错误的是()A、T4下降引起TSH降低[正确答案]B、碘缺乏病的一种C、实质是甲状腺对缺碘的代偿适应过程和结果D、甲状腺球蛋白合成代偿性增强E、甲状腺腺体增生,肿大5、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其生理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调节能量转化B、促进糖和脂肪的代谢C、促进血管收缩[正确答案]D、促进蛋白质合成E、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以及组织分化6、代谢后的碘90%通过()排出体外A、粪便B、汗液C、血运D、尿液[正确答案]E、乳汁7、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DRIs中建议成人碘参考摄入量为()g/dA、100B、150[正确答案]C、250D、300E、508、碘化食盐是指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A、1∶2万至1∶3万B、1∶1.5万至1∶2万C、1∶1.2万至1∶1.5万D、1∶1万至1∶2万[正确答案]E、1∶2万至1∶3万9、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的尿碘低于()ug/LA、200B、100[正确答案]C、150D、250E、30010、出生后()脑组织发育基本完成,一般认为脑组织树突、树突棘、突触、及神经链接的发育水平与智力活动密切相关A、1岁B、6个月C、2岁[正确答案]D、2岁半E、3岁11、以下对于碘盐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认识错误的是()A、炒菜、做汤时应一开始就放盐[正确答案]B、不要用油炒碘盐C、不要存放时间太长,随吃随买D、腌制咸菜一定要用碘盐腌制,也不要淘洗碘盐E、装入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内(四)氟元素与人体健康1、以下对氟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构成地壳的固有元素之一B、化学活性很弱[正确答案]C、在地球上分布广泛D、当氟缺乏时,动物和儿童龋齿发病率升高E、氟过量时可影响细胞酶系统的功能,破坏钙磷代谢平衡2、氟是地球上第()位最丰富的元素A、4B、9C、13[正确答案]D、16E、63、土壤中氟化物可溶于水,因水氟大部分为易溶性,故吸收率往往在()以上A、90%[正确答案]B、50%C、60%D、99%E、99%4、氟的原子量是()A、12.484B、22.678C、18.9984[正确答案]D、3.7989E、41.3755、饮水型即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而患病,()的患者属此型A、80%B、99%C、90%[正确答案]D、99%E、97%6、我国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分布于()A、北方各省、市B、黄河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C、广大农村地区[正确答案]D、高寒山区E、南方各省、市7、影响氟中毒发病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年龄[正确答案]B、摄氟量C、营养条件D、饮水中的化学成分E、抗氟元素的摄入量8、氟骨症与在高氟区居住的年龄有关,发病的潜伏期一般在()年以上A、20B、10[正确答案]C、15D、30E、259、以下对氟斑牙的认识,错误的是()A、晚期牙齿有凹陷或孔,甚至有小的片状物脱落B、晚期牙齿整个变黒C、刚开始白亮的牙齿变暗,并在表面有黄白斑点D、生活在高氟地区的儿童牙齿必定会脱色,这种脱色在乳牙中非常常见[正确答案]E、在流行区,人们很年轻就掉牙,最后牙齿很可能掉光10、亚洲的地区国家中,地方性氟病病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是()A、韩国、朝鲜B、中国和印度[正确答案]C、泰国、老挝D、缅甸、印度E、新加坡、马来西亚11、以下对氟骨症的认识,错误的是()A、骨骼X线显示骨密度降低[正确答案]B、轻度氟骨症患者只有关节疼痛的症状,无明显体征C、中度患者除关节疼痛外,还出现骨骼改变D、脊椎孔和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导致麻痹E、重度患者出现关节畸形,造成残废。
地方病调查报告

地方病调查报告篇一:中国地方病调查报告,中国地方病调查报告(20XX01050308)——地方性甲状腺肿摘要:微量元素研究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强盛的大事“古罗马兴盛打败古埃及,掠夺大量的铅锌合金为宫廷打造各种餐饮器具,供王公贵族使用,结果权贵们生怪病、不生育,“铅元素导致古罗马消亡”。
近代,“日本”国土小,人矮小,天皇很伤心。
文革期间在东海长江口捞“攀枝花钢厂倒到金沙江的钢碴”。
经分析钢碴:钒、钛、钴、镍含量比天然矿石高出很多倍。
一方水养一方人,这句话说的很对,人得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那一方的土,在大地的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微量元素。
有些是人体所必须的,一旦缺少,或者摄入量不足,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就会由于缺少某种元素导致生病,由于这种疾病具有区域性,所以称为地方病,这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关键词:地方病;甲状腺肿1.引言:中国是一个微量元素分布不均的国家,因此很对地方微量元素不足,导致地方病在中国频发,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氯中毒、大节骨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7种本报告在综合网络报告,书籍等相关资料整理而成,针对中国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存在区域,提出一些意见,希望可以引起对地方病的重视。
2.2.1地方病解释:某些在特定地域内经常发生并相对稳定,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疾病。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区可多达五、六种,受威胁人口多达4.2亿多。
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大农村、山区、牧区等偏僻地区,病区呈灶状分布。
地方性甲状腺: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goiter)是甲状腺肿的一种。
甲状腺肿按地区分布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个地区存在特定的环境致甲状腺肿因素(主要是碘缺乏),因此,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发生了甲状腺肿,一定比例是指当地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5%以上,即甲状腺肿的存在已构成公共卫生问题,一般来说低于5%,是属散发性甲状腺肿。
地方病的预防与措施

地方病的预防与措施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甘肃是全国地方病发病较重的省份之一,主要地方病有:大骨节病。
我省是大骨节病重病区省份之一,主要在庆阳、平凉、陇南、天水、定西、临夏和甘南的37个县、412个乡镇流行,临床Ⅰ度以上患者超过14万人。
经过30多年的防治,全省大局部病区病情已根本得到控制,但局部地区病情不稳定,有上升势头。
克山病。
病区分布在我省天水、陇南、庆阳、平凉和定西的28个县,其中陇南病区发病较严重,占全省历年发病总人数的69.3%。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省开始在病区推行强化补硒等综合性预防措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营养日趋合理,发病率逐年下降。
黑热病。
目前我国有6个省区有黑热病发生和流行,甘肃省的发病与流行仅次于位居全国第二,且近三年报告病例同期比增幅高于,成为我国黑热病发病人数最多的省份。
我省黑热病发病主要集中在陇南、甘南等6个市(州),均属动物源型黑热病疫区,犬是主要传染源,犬的感染率可达30%。
我兰成中贵工程兰成一标、中贵二标通信工程所经过的行政区域主要是。
,为了到达公司和工程部的零伤害的HSE目标,特制定这些地方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黑热病 1.安康教育:在流行区进行黑热病及防治的宣传,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2.消灭病犬:在山区及黄土高原地带的黑热病流行区,应用寄生虫学和血清免疫学方法查出感染内脏利什曼原虫的犬,并及时杀灭。
在病犬较多的地区,应发动群众少养或不养家犬,杀灭野犬。
3.灭蛉:在仍有黑热病流行的.平原地区,经监测,如媒介白蛉的密度较高,应于白蛉季节初使用杀虫剂喷洒住屋和宿舍。
在山丘、荒漠地带于白蛉季节内查见病人后,可用杀虫剂喷洒病家及其四周半径15m之内的住屋和畜舍,以歼灭自外入侵室内的白蛉。
4.防蛉:使用蚊帐、蚊香、燃点枯燥的野艾烟熏;不露宿、提倡装置细孔纱门、窗。
在山丘地带的黑热病疫区内,可在白蛉季节内用杀虫剂喷淋家犬,以杀死或驱除叮咬吸血的白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8年 G UANG DONGWE I L I A NG Y UANSU KEX UE 第15卷第5期
Study on M i n er a l E lem en ts i n P ig m en t of
N itraria tangu to ru n Bobr.fr o m Qa i dam Ba si n
G UO Yanqing2,BA I Xinm ing2,D I N G C henxu1,WANG Lingyun1,S U O Y ourui1
(11Nort heast Instit u t e of Pla teau B i ol ogy,Chine s e Academ y of Sciences,Xini ng810001,China;
21College of L ife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 t:The content of m ine r a l e le m ents in p ig m ent of N itra ria tangu torun Bobr1was analysed1The results show tha t the content of Na,K,Ca is very abundant1I t is related with N itra ria tangu torun Bobr1gr owing in saline or a lkaline s oil1The content of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Fe,Zn,Cu,Mn,Se is a ls o abundant1And the content of hazard e le m ents is poor1The study can be ba se wor k f or applicati on of pigment in food and drink.
Key wor ds:N itra ria tang u torun Bobr.;p ig m ent;m ineral ele m ent
微量元素分布与地方病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丰度与该元素在环境中的丰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必将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甚至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而形成疾病。
各类及各地岩石、土壤、天然水中元素含量是不均一的。
除了这些原生环境的不均一性外,还由于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及人为活动又进一步造成了环境中各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
各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这种分布的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各地区人类和生物的发展,从而造成生态的明显地区性差别。
资料业已表明,由于环境所含的某些元素的过剩或不足,可使人类和各种生物产生疾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
而引起人们疾病的主要元素应是易迁移、能形成可溶解化合物及易挥发的元素,这几乎包括了全部生物必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
而造成元素贫化、富集的主要作用是天然水的溶滤、迁移和沉淀作用。
人体对于必需微量元素有一个最佳需要范围。
机体内某元素含量过低,可产生缺乏症;过高则可能出现中毒反应。
如硒,一般认为每天摄入0107~0114m g为最佳范围。
若长期摄入量低于0105m g,就会引起贫血、心肌损害等疾病。
而过量摄入,又可能出现腹泻及神经官能症等硒中毒的反应。
人体不需要的或有害的微量元素的摄入,对机体是有害的,轻则中毒,重则死亡。
总之,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及分布,与该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及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颜世铭)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