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野下拼贴图片的表意机制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与研究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与研究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与研究【摘要】招贴设计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符号学在设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招贴设计的定义及符号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了符号学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对设计的影响以及在色彩、形状和文字设计中的作用。

最后总结了符号学在招贴设计中的实践意义,探讨了未来符号学在设计中的发展方向。

符号学在招贴设计中不仅能够提升设计的效果和传达的信息,还有助于引导观众对设计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未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符号学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为设计师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

符号学在招贴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将继续成为设计师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资源。

【关键词】招贴设计、符号学、应用、影响、色彩运用、形状设计、文字设计、实践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招贴设计的定义招贴设计,即海报设计,是指用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通过平面设计手法制作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宣传海报的过程。

招贴设计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设计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向公众传递信息、引起共鸣、促进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招贴设计已经成为广告、文化传播、政治宣传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招贴设计的特点包括图文结合、信息传递直观、用色鲜明、构图简洁等。

通过精心设计,可以使得招贴作品更加吸引人的眼球,提高信息传达的效果。

符号学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因为符号能够快速传达特定含义,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情感。

符号是一种具有共同认知的符号,常常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含义,能够迅速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增强宣传效果。

在招贴设计中,符号可以是图案、标识、色彩等,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符号,使得招贴作品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符号学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是设计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设计原则。

符号学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还可以提高设计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是招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

1.2 符号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符号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与研究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与研究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与研究招贴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在传达信息的还能传递文化和情感。

在招贴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和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符号是人们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所共识的一种语言和行为。

在招贴设计中,恰当地运用符号能够让设计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共鸣。

本文将从符号的概念、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和研究有所帮助。

一、符号的概念在讨论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和研究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符号的概念。

符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体、图像或者标志,也可以是一种动作、语言或者音乐。

在符号学中,符号通常分为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两种。

指示符号是一种直接指向其对象的符号,比如标志、数字、字母等。

而象征符号则是一种通过约定俗成来表示特定概念或情感的符号,比如颜色、图形、姿势等。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过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同时也通过理解他人所传达的符号来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

二、招贴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在招贴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少量的符号来传递丰富的信息、文化和情感。

设计师需要具备对符号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选择符合观众共识的符号。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祥和,黑色象征着悲哀和沉重。

在招贴设计中,如果想要表达喜庆的氛围,就可以运用鲜艳的红色;如果想要表达沉重的情感,就可以运用深沉的黑色。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目的,选择适合的符号。

在宣传音乐会的海报设计中,可以运用音符、乐器等和音乐相关的符号来表达音乐的氛围和主题;在宣传环保活动的海报设计中,可以运用大自然、绿色植物等和环保相关的符号来表达保护环境的理念和目的。

设计师还需要在符号的运用上融入创新和个性化的元素。

符号是一种公共的语言和行为,但是设计师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来重新演绎符号,使之更具有个性化和表现力。

图文互释与联合解码——符号学视野的《老照片》

图文互释与联合解码——符号学视野的《老照片》
深 入思 考 的事 情 。
局②, “ 为 老照 片大 战” 添 了不 少 的火药 味 。此外 , 增 这
引 老照 片 ” 藏热 。在 收 况且 , 号与 图像 ( 符 影像 ) 的流动 已经成 为 当今社 股风 潮还 带动 了收 藏界 , 发 了 “ 善 跟 会生 活 的一大 景观 , 们 已经 渗 透 到社 会 日常 生 活 的 此期 间 , 于 制 造 、 踪 和 传 播 新 信 息 的 网络 媒 体 也 它 许 专 肌理 之 中 , 成 为 H常 生 活审 美化 (h ete c a o 参与其 中 , 多 门户 网站 都 辟 出空 间 , 门介 绍 和 传 并 teas t i t n h iz i 老 , 老 主 致 o vrdyle 的重 要部 分 , f e a f) e y i 成为 “ 费文 化发 展 的 中 播 “ 照片 ” 甚 至还 有 专 门的 “ 照 片 ” 题 网站 , 消
与文的结合 也 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的文本样式 和表 征方式 。在 符号 学的视域 , 老照 片》 图文样式形成 了独特 《 的 的“ 图文互释” 的图文关 系 , 这种关系在文本解读 中演变成 “ 合解码” 联 的阅读策略 ; 进而 , 通过 “ 联合解码” 这种 ,
文本 样 式 和 表 征 方式 在 怀 旧 心 理 、 史 体 认 和个 体 叙 事 等 方 面 显 露 出 重 要 的 意 义 。 历
老 , 老照 片 》 “ 照 片 ” 一个 普 ,老 从 神” 3 , l 用符 号 学 的理 论 资源来 考察 《 照片 》 图文 号— — “ 照片 ” 经 由《 老 的 通 的语词 逐 渐 成 为 一 个 特 殊 的 、 富有 影 响 的文 化 符 样 式 , 其符 号特 征 和组 合 意 味 做 出 适 当 的检 视 , 对 达

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招贴看符号学

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招贴看符号学

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招贴看符号学海报招贴作为广告推广手段之一,常常被应用于商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

一个优秀的海报招贴除了具有排版设计美感外,还包含了许多符号,从而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信息。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及其运用规律的跨学科知识,从符号学角度来看,海报招贴中的符号为人们理解和解析信息传达提供了重要的视觉支持。

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海报招贴中的符号。

一、颜色符号海报招贴中颜色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符号。

颜色具有直观性和感性传达的力量,在海报招贴中,颜色常常被用来传递情感,加强信息的感染力。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符号语义,例如:1.红色:代表激情和力量,常用于宣传战争、政治口号等。

2.蓝色:代表温和、冷静和理智,经常被用于宣传洗涤剂、安全、医疗等。

3.黄色:代表明亮、热情和快乐,常用于宣传旅游、娱乐等。

4.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和健康,广泛应用于宣传环保、食品等。

二、图案符号图案符号是指各种图案的组合、变化、错位所产生的符号。

图案符号应用广泛,它可以表现出一些人工家居雕饰、自然花卉和石纹等等。

以中国汉字为例,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汉字的字形非常具有象形和指示性,如“云”和“山”等。

这些汉字被应用于海报招贴中,不但具有美感,同时还能够表达出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形状符号形状符号是指各种形状所表达的符号语义。

形状符号可以从空间的形状来考虑,如大小、实心或空洞等。

从形状的视觉感受来讲,形状可以带来感觉的扭曲、压缩、展开、厚薄、清晰模糊等连接。

在海报招贴中,形状符号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以梦想为主题的海报招贴常常采用心形、气球形和星星形等形状来表现。

四、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是指文字字体和排版所传递的符号信息,通常包括字体、大小、字间距、字形设计和排版等。

文字符号的使用对于信息传递非常重要,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文字语义直接影响到海报招贴的品牌形象和传达效果。

由此可见,文字符号在海报招贴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的。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文符号表现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文符号表现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文符号表现作者:朱羽琪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12期摘要:一直以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都会通过对图形、文字以及符号之间的相互组合运用而达到相应的视觉效果,以此来最大化的吸引受众的视觉体验,从而使设计者自身的作品设计更具竞争力。

本文就针对图文符号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并就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图文符号表现形式一、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各种作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作品设计的预期效果,所以在设计者对于自身作品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对其视觉传达设计进行着重的研究。

在现代艺术以及广告设计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受众所接受到的设计作品的数量还是其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于设计者来说,要想使自身的设计作品能够最大化的吸引受众,那么就必须抓着受众的第一感官,也就是视觉吸引,所以要想使一项设计作品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以及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那么就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视觉传达设计。

所谓视觉传达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指将相应的艺术性设计理念融入到具体的作品中,使作品在视觉效果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以此来吸引受众对设计的作品进行了解和认知,进而提高作品的传播效果。

而要做好视觉传达设计,就需要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设计要素进行了解,一般情况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于图文、语言以及符号的运用是最为基本的,所以要想做好视觉传达设计,那么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组合应用,而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组合应用就需要对其相应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这样才能针对具体的作品来更好的进行视觉传达设计。

[1]二、视觉传达设计中图文、语言以及符号的关系1.图文与语言的关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和文字是其最为基本的设计要素,也是视觉效果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在常见的作品设计中都会看到对于图文的运用,但是由于对于图形和文字的组合应用的程度以及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其视觉效果也会存在差异化,其实这就是图文运用所体现的语言存在不同。

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招贴看符号学

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招贴看符号学

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招贴看符号学符号学是研究符号与意义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将人们创作的符号作品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意义和作用。

平面设计是符号的创作与运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海报招贴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形式,在符号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其次,海报招贴中的文字也是重要的符号元素之一。

文字是最具有语言性的符号,通过语义和语法的规则来传递意义。

在海报招贴中,文字的排列、字体的选择和字体的大小都会影响观众对海报招贴的理解和感受。

文字的具体含义与其与其他符号元素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文字的排列和排版可以通过与图像的对比或呼应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

此外,海报招贴中的色彩也是表达意义的重要符号。

色彩是一种通过观察光的特性和视觉感觉来感知的现象,在海报招贴中,它可以通过颜色的选择和组合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情感和文化象征,比如,红色可以代表热情和力量,而蓝色可以代表冷静和理性。

海报招贴中的色彩使用不仅要考虑到个人喜好,还要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和社会文化的认知。

最后,海报招贴中的形式也是表达意义的符号元素之一。

形式是指视觉元素的组织和结构,包括平面、线条、形状和空间等。

在海报招贴中,形式的选择和排列可以通过构图和布局来表达意义。

例如,一张海报招贴中的对称和不对称的布局都可以传递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

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可以通过引导观众的目光和创造节奏感来增强海报招贴的意义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海报招贴是一种通过符号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来传递意义的平面设计作品。

图像、文字、色彩和形式等符号元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构成了海报招贴的整体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些符号元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海报招贴的艺术魅力和意义。

浅析符号语言在观念摄影中的应用

浅析符号语言在观念摄影中的应用

浅析符号语言在观念摄影中的应用作者:李天华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4期摘要:观念摄影是从当代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在摄影领域的具有独特创作与表现形式的艺术形态,是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天的一种创作方式。

符号学也是现在观念摄影作品的一种创作和表达方式。

很多观念摄影作品中都存在符号的身影,符号在作品中通过视觉被感知。

观念摄影通过对符号进行结构、形象的重塑以及重组来表达主观思想。

本文浅析了符号在观念摄影中的应用,并在观念摄影作品《拆土》中进行符号的实践,使创作思路更清晰,通过对作品画面中符号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作品所言传达的观念与认识。

关键词:观念摄影;视觉符号;思想表达一、观念摄影的概述从摄影出现开始,作品就有了“观念”的意识,不过业界没有对这一提法给予明确的界定。

但摄影史上还是有很多无可争议的作品,例如: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两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这些作品就是观念摄影最初的发展【1】。

在这些作品中说明了观念摄影在摄影早期就已开始应用在其作品中并发扬光大了。

所以说观念摄影是一个时期的产物,那个期间的作品虽然具备观念的特性,但也不能算作观念摄影。

观念摄影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涉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

关于观念摄影的概念,并没有独一的解释,目前相比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观念摄影是从当代艺术中抽离而来的一种在摄影领域的具备独特创作与表现形式的艺术形态,是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天的一种创作方式。

我认为观念摄影是拍摄者通过自身的所见所感并用摄影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观念的艺术创作,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和普通的摄影作品比起来,观念摄影更注重于傳达情感观念,并非只注重画面本身的美感。

观念摄影同时展现了拍摄者的思想与情感,并通过画面来体现拍摄者的内心世界,让观者观看的同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拍摄者通过镜头拍摄的画面来向观者展现隐藏在表象事物下的深层涵义。

浅析摄影艺术中的符号学语言

浅析摄影艺术中的符号学语言

浅析摄影艺术中的符号学语言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光线和绘画,两字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以光线绘图”。

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初,人们将照片看作时髦的小发明,以拍摄人像照片来替代以往记录形象的肖像绘画。

因为要比小型画像更为经济,更加便携,制作周期更短而风靡一时。

同时,摄影技术由于它的真实性,也常常作为素材,售卖给画家作为绘画的参考资料。

后期,由于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变得更加便捷、成本更低、更具有即时性。

一些敢于尝试的画家不再将摄影依托于绘画,而开始进行纯粹的摄影艺术的创作。

从此,摄影不再只是一项技术,它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形式。

人们依托于摄影的媒介进行摄影艺术的创作,直至今日,仍经久不衰。

同时,在我们生活的今天,符号无处不在。

然而,符号的定义又让人们捉摸不透。

符号学家赵毅衡提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

①也就是说,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它作为意义的载体而存在,有了符号也就有了一定的意义表达。

同时,有了符号才能表达意义,意义不可能脱离符号存在。

因此,符号和意义不可分离,相互依存互相转换。

在摄影艺术中,“符号”由真实的景、物、人等具体内容所构成的。

摄影艺术中的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

由于摄影艺术具有隐喻性,因此摄影艺术真正想要表达的往往是不会直接跃然于画面的。

②一件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者,通过创作符号来表现意义,从而来传达自身关于该作品的思想理念。

作品的观者,通过对作品中符号的解析,参悟其意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理念的传达。

符号学大师素绪尔将符号解读为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已存在的,用来传达“所指”的事物;“所指”是被“能指”所隐喻的含义。

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是用某一事物来隐喻另一事物。

如骸骨常被隐喻为死亡,玫瑰花使人联想到爱情,钟表暗示时间,等等。

观赏王小慧的《花之性》系列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性摄影师的该系列作品都是以花朵作为拍摄对象,展现花朵细节的形态美。

但是,如果我们只把思维停留在能指层面之上,那么对该作品的欣赏就只能停留在观赏其形式美的表层意义上,我们就无法理解作者传达的真实的深层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学视野下拼贴图片的表意机制分析作者:王梁来源:《今传媒》2020年第10期摘;要:“和平与战争、生存与死亡……”用一张图片,连接世界两端。

土耳其的一位“网红”乌格尔·加伦库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两张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图片进行拼接,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引发人们深省。

其中对原有图片素材的拼贴和对比语境下原有文本意义产生部分强化和改换等表意效果成为此类型图片在表意上的一大特征。

本文结合罗兰·巴尔特的意指实践方式和常用符号修辞手法,总结以拼贴图片为典型的拼贴艺术的特殊表意机制,并比较其与传统新闻照片和艺术图片表意效果的不同。

关键词:符号;拼贴照片;表意方式中图分类号: 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0-0105-04一、拼贴照片:一种新的符号表意文本“拼贴”作为一种新颖的艺术创作方法,兴起于20世纪初。

当时立体派艺术家将纸张、布条或其他材料按照某种叙事或抒情的意图在一个二维平面上进行拼合。

如今这种手法也经常被用于平面广告的设计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吸引受众。

拼贴手法在艺术领域的运用多以寻求形式上的突破为目的,素材较为零散和繁杂,原本的符号意义被解构后经过选择组合而被重新定义。

乌格尔·加伦库斯将两张看似没有关联的图片经过筛选、剪切后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拼贴,使原有图片的符号表意跨越时间空间的间隔组合在一起[1]。

为了避免原有意义的消解,拼接不仅注重内容的逻辑协调,其比例也需保持均衡。

其属性介乎于纪实性和虚构性之间,既不像新闻照片具有明显的现实指称性,也不如虚构性的艺术图片主体表达性较强,总体而言是主体表意的,但又时时指涉现实。

拼贴图片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每一部分都携带着原来的意义,但又在新的组合中产生了新意义。

拼贴照片作为一种符号是如何表征和传递现实意义的?受众又如何准确理解这种意图?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拼贴后形成的全新符号意义较图片本身意义有何不同?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二、文献综述(一)拼贴艺术:从形式突破到意义碰撞拼贴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20世纪初毕加索率先将其应用于绘画作品中。

照片拼贴可以把不同甚至是对立空间的内容并置,产生对立且平衡的双重效果[2]。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拼贴艺术表达的是人的观念意识。

艺术领域的学者认为拼贴强调部分与整体之间或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它将平凡的图像从原来的语境中抽离出来,在拼接情境中重构出新意义,其造成的原有含义的错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唐纳德·巴塞尔姆认为,拼贴原则作为后现代艺术的标志是20世纪传播媒介中所有艺术的中心原则。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拼贴这种手法从以往的对形式的追求提升到意识层面,形成了后现代艺术的视觉隐喻。

国内相关研究着重于分析其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产生的视觉效果,梳理其形式特點和发展历程,而对其在表意层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专注较少。

(二)单一图像符号的意指关系图像作为一种符号,其视觉相似性与象征性都具有一定意指作用。

国内对图像的符号学研究侧重于分析图像符号的定义、内涵、编码特征等,认为图像是指“借助某种视觉媒介通过形象展示来表现一定主题或客体的符号”,分别对应于符号学的能指、意指方式和所指三个概念[3]。

学者韩丛耀认为图像所指和参照物之间应用了一种质的相似性,即它模仿甚至是重复了事物的某些特征,是一种“转换”和“重建”,而非“复制”[4]。

有些学者侧重图像符号的修辞学研究。

学者李玮、蒋晓丽将符号学引入新闻图片的分析,将罗兰·巴尔特的意指实践方式与符号修辞手法相结合,指出隐喻与转喻是平面图像文本中使用最多的两类修辞手法[5]。

刘涛认为视觉修辞的意义生产机制,本质上体现为图像符号的神话化过程,最终指向一个由社会构造出来的受众广为接受的意象和信仰系统[6]。

(三)图像意义的拼贴和解构从符号学视野下分析拼贴艺术的表意机制,是艺术学和符号学的交叉。

目前对于拼贴艺术的符号学分析基于拼贴作品中对作为独立表意文本的新闻报纸的拼贴,认为其因对原有社会表意符号的挪用和延伸而具有强烈的指意特征。

他们认为运用符号拼贴的意义不在于原创,而在于对原创的作品进行符号化和象征性的复制和解构。

综上,我国对于图像的符号学研究和拼贴艺术的研究在各自领域都较为系统。

但将两者结合,尤其是将新闻传播学、图像视觉理论与符号学理论三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本文力求将三者相结合,聚焦于拼贴图片意义构建和传递的符号学研究,分析其如何运用隐喻、转喻等符号修辞和意指系统表达意义,从而为创作者制作丰富且有内涵的拼贴图片提供指导,更好地实现意义的建构和表达,同时使受众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拼贴图片背后存在的符号系统的运行,快速挖掘其所包含的深层意义。

三、拼贴照片中的意义建构拼贴图片的创作与再创作,不仅包含创作者对身份认同的思考,还有对当今社会现状、主流意识形态等现实的思考。

因此受众在感知其独特创意的同时,要更深层次地关注拼贴照片背后所揭示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含义。

(一)利用符号的意指系统进行意义生成以巴尔特符号学的意指系统聚焦于拼贴图片文本。

单一图片在直接意指层面创造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第二级的含蓄意指层面,这些由多种直接意指符号结合而成的真实影像就变成了具有修辞学功能和意义的能指,此时,涵指层面上所指涉的内容便不再是真实的客观事物,而是“从语言结构之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7]。

拼贴图片本身便是一个二级符号系统,它是建立在被拼接的两张照片各自符号意指过程之上的符号系统,是两个含蓄意指层面的结合或对立,它们互相作为彼此的伴随文本(前文本)为其注入新的意义。

伴随文本(主要指前文本)之于符号文本的意义在于:一是“作为受众理解文本意义的来源和依据”[8];二是使符号文本成为一个“浸透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构造”[9]。

经过拼贴后两个文本的内涵发生碰撞产生新意义,表现出新旧交替的创造意义。

多数拼贴照片中,为了保持原有照片的意义,两张照片会大概沿轴线拼接而成,以一种等量不等形的布局形成画面的均衡,给人一种均衡的视像感觉,体现了美学原则。

图1中左边为一个坐着跷跷板的白人小女孩,穿着较为精致,背景为深秋安谧的公园与远处散步的游人;右边为坐在废弃钢管上的黑人小男孩,背景是城市的断壁残垣。

两幅图以跷跷板和废气钢管为连接点进行拼接,使人感觉两人仿佛在玩游戏,画面于矛盾统一中达到和谐。

小孩是摄影作品中的主要符号,他们本性天真活泼,其自然的情感流露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更加真实可信,此外,孩童是人类社会的希望,他们的生存状态可以折射出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在这一语境下,兩个小孩不同的背景便形成了视觉转喻。

主体的模糊性使照片可以有更丰富的内涵,小女孩指代拥有幸福生活的部分群体,小男孩则指代所有因为战争而受难的孩童。

通过废弃钢管和城市的断壁残垣暗示战争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毁灭,而且跷跷板位置的高低也表明小男孩所处地位的弱势;此外,跷跷板是童年生活的代表,将经过战火摧残的钢管作为跷跷板的一部分,暗指战争摧毁了孩子们的童年。

城市的满目疮痍和公园自然悠闲的强烈对比建构了这样一个主题:跷跷板两端是两个世界,一边是岁月静好,一边是因为战争失去家园和童年,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孩子们带来苦难的严厉控诉和对和平的呼唤。

(二)利用符号修辞进行意义表征在巴尔特的符号意指过程中,直指层面的能指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与意义相对应的符号不能穷尽真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在人们表达较为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时,会使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来产生联系并指涉现实。

这种联系一般以两种方式产生作用,即“转喻”和“隐喻”。

“转喻是在相邻的认知域内用部分代部分或部分代整体的运作机制”。

媒介在意义建构中并不能完全复制现实,它会选取某些现实片段或镜头来展现全景。

但拼贴手法的使用,使得创作者在生产中会歪曲或裁剪照片,这是读者所不知情的。

因此,相对于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拼贴照片更侧重于传达作者意图,而不是记录事实。

隐喻则是符号文本内部之间的一种间接性曲折关联。

本体和喻体往往根据相似性原则,采取一种叙述上的直观呈现和意义的巧妙嫁接。

但因为这种连接具有开放性和模糊性,所以受众在理解并透过这种关联领悟背后的意图是有一定难度的,此时,就需要其他符号加以解释说明。

区别于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拼贴照片仅仅依靠原有两张照片的语境、内容、背景等对其意义范围进行了限定,但这需要受众对原有照片语境有足够的理解,否则就不能完整接受拼贴照片所传达的意义。

图2的左边来源于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获奖作品——《饥饿的苏丹》,原图表现的是一个头大如斗、皮包骨头的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该张照片一经刊登便激起世界人民对苏丹大饥荒和内战的关注。

如今,在与右边一个睡眠香甜的普通婴儿照片进行拼贴后,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该张拼贴图片中存在几组较为直观的对比:1.儿童体型的对比:左边是骨瘦如柴的苏丹女童,右边是胖乎乎的婴儿;2.环境对比:左边太阳暴晒,加上空旷荒芜的环境显示了当时非洲大地的干旱,右边是柔软舒服的毛毯,温暖的色调,营造了一个舒适美好的环境;3.生命状态的对比:左边女童面临被兀鹰猎食的生命危险,而右边婴儿却睡得香甜。

这些可见的文本信息或隐喻或转喻建构了这样的文本意义:饥饿的苏丹女童转喻那些在饥荒或战争环境下饱经痛苦的儿童,而睡得香甜的婴儿转喻在和平富足环境下的儿童。

这种对比隐喻的不仅仅是两个孩子的不同命运,更深层次的是战争与和平的不同结局。

告诉读者战争从未远离过人类,这幅作品最大的意义就是从这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命运引发人们对于战争的思考。

四、拼贴图片特殊的表意效果反讽作为符号文本的特殊表意方式,是拼贴照片进行内涵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讽是一个符号表达的非但不是直接意义,而且还是正好相反的意思[10]。

单一的图片文本中的反讽是通过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之间的差异形成的,而拼贴照片的反讽则是将两组差异明显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来凸显作者的真实意图,差异越大,情感就越强烈、反讽的力度也就越大。

反讽与隐喻、转喻等修辞手段的区别在于后者主要依靠单个符号来进行内涵建构,而前者必须将其置于整体语境之下,才能传达出其中的反讽意味[11]。

反讽相对于直接表达而言效果更佳。

图3中,照片上方是一个正在照相的男人,手持相机瞄准镜头,而下方则是一辆坦克的照片,两张照片通过镜头和炮管的相似外形拼贴而成,此时上方的照相行为就变成了一种摄影艺术,隐喻对美好生活的记录;而下方的坦克原本可能是展现军事装备实力的证明,但置于此语境下,便强化了其特性之一——破坏性,隐喻对美好生活的毁灭。

由此,相对于原来照片而言,整体语境下,接收者会自觉依据相对强势的那一方语境来解读整体文本,并结合自身理解中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同的部分来解释文本意义,即使另一方语境可能与其并无明显关联,而这就使得弱势那方语境产生改换或消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