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第1课时.pptx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弃不 放回不带走.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三、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 (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割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
止血贴。
3、烫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4、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并请医生 处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摸不尝不猛闻
•2、注意节约药品: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a
3、利用右图装置,怎样操
b
作可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澄清石灰水
先从b端吸气一段时间,看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 变化;再从a端吹气同样长时间,看到澄清石灰 水明显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规则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及区别。
2.能对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进行判断。
笔记: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_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_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3、我们的化学教材中有大量彩图,描述了有关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 气;②水蒸气可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 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能冶炼成钢 铁;⑤钢铁在空气中会生锈;⑥煤着火燃烧,变 成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② (填 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④⑤ ,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 ,属于化学变化的 是 ⑥ 。
4、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 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 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 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较 小 密度: 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 熔点: 较 低 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 颜色: 银 白 色 。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5、某同学对一未知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 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并将其投入水中,该 金属漂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在水面 上急速转动,四处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 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 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归纳出该金属的四种物理 性质: ⑴ 固体 ,⑵ 质软(硬度小), ⑶ 密度比水小 ,⑷ 熔点较低 。
密度: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数学表达式:
ρ=
m V
密度越大的物质,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
1.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 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D ) A、颜色 B、状态
物理性质
C、硬度
D、可燃性
(化学性质)
2.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①标准状况下 水的沸点是100℃;②胆矾是蓝色的块 状固体;③酒精能燃烧;④水的密度比 汽油大;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⑥铜可以导电。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 ② ④ ⑥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③ ⑤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相同点 都发生了变化
不同点 纸张变成窗花仍然是纸; 纸张燃烧后就不再是纸。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将纸剪成窗花
变化前:纸 变化后: 纸
将纸张点燃
变化前:纸 变化后: 二氧化碳和水等
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 应发生需要的条件。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如有发光、发热 等现象)。 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 于盛有沸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石蜡的熔化
注意: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戴好护目镜。如不慎 有少量试剂(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试剂)溅入眼睛, 要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反应
实验4:大理石与稀盐 酸反应
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有 变化后的物质 无新物质
生成
(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玻 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液态的水 (水蒸气)

(2) 固态的石蜡 石蜡逐渐熔化 液态的石蜡

(3)
蓝色的硫酸铜 溶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

(4)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 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课堂小结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教学课件

实验现象
变化前的物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的物 变化后有无新

的现象

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酸 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 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1(4)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 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里。
总结
比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
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 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 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 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化学性质。例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等。
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探讨
电灯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 小明: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小红: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聪明的你知道谁对谁错吗?
温馨提示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 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 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例如:电灯通电 时发光也放热,但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 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 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 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 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 过程及其现象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随堂练习
4 . 下列古代生成工艺中,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B ) A.瓷器烧制 B.井水煮盐 C.钢铁冶炼 D.火药发明
5 . 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B ) A.吸附 B.爆炸 C.升华 D.蒸馏
6 . 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看到的现象是 __变_浑__浊__,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_ 化_学__变__化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化”),判断的依据是 _有_新物质__生__成_。
观察生成物的 颜色、状态
实验1-1 水的沸腾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遇到冷的玻璃片, 液化成小水珠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2 胆矾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块状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 磨成粉末
粉末状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C)
A.光合作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制作碳酸饮料
2.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下列关于正
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A.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
B.易燃
C.沸点为95.8℃
D.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等
物质
变化





用途
随堂练习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C.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D.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4张PPT)

新知学习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 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 了酒精的特性。
思考: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有哪些性质?
新知学习
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密度: 0.8g/ml 水溶性: 能与水互溶 是否挥发:易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新知学习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课堂小结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物 质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升华等
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 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新知学习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
雪的形成 云的形成
燃放烟花 蜡烛的燃烧
新知学习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图1-3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典型示例, 学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区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依据反应现象判断化 学变化; 4.学会对实验进行观察的方法:准确描述物质的色态 味,学会正确闻气体的气味等实验方法.
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观化察和P8图物1-理4及变演示化实的验)区别:
常伴有随没发有生一新些物现质象如生颜成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
4沉同.化淀时学等发, 生变还 物化伴理和随变物着化。能理量变变化化(的吸联热系、:放热、发光等),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现象:
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燃着的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得更加剧烈。 3.燃烧的木条在二氧化碳瓶中熄灭。
15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试试尽可能 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2.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物质的区分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
16
练一练:
1.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 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 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 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 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 ⑩铜溶于硝酸 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密度等。
活动:读P9表1-1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
1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实验 1-3
蓝色胆矾 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溶 液后立即产生蓝 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实验 1-4
块状状石 石灰石表面产生
灰石
气泡,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碳等

讨论:这两个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2021/4/18
笔一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现象: 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石墨做润滑剂 B.金刚石做玻璃刀 C.活性炭做冰箱里的除味剂 D.用木炭烧烤
2021/4/18
5、下列变化或过程体现了(或利用了)物质的 物理性质的是( ) ①夏天用水制冰棒 ②将钢块拉成钢丝 ③利用冰块降温 ④冬天用木炭取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1/4/18
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 的是( ) A.家用液化气具有可燃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氮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氧气可以供给人类呼吸
2021/4/18
3、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的可燃性 B.铜绿的不稳定性 C.汽油的挥发性 D.食醋的酸性
2021/4/18
笔记:
3.“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 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2021/4/18
1、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 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 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 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初中化学课件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
课题1 第1
学习目标 •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1.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学习指导 • 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1)和1-1(2),简单介绍
等;变化后有无新气物泡质生成:浑浊Fra bibliotek二氧化碳
有新物质生成
讨论交流
• 1. • 2. • • 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
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 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归纳, 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 2.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铁生锈、煤燃烧
•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 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例如:灯泡发光、 无色的气态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态等。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最根本的区别: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蓝色粉末
无新物质生成
讨论交流
• 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 • 【温馨点拨】
• 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
名师归纳
• 1.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 、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 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 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反馈练习

• 1.
C
• A.蒸发B.导电C.燃烧D.灭火
• 2.
B
• A.矿石粉碎B.
• 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学习内容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 讨论交流 • • 温馨点拨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分析蜡烛燃
• •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化的过
名师归纳
实验装置。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 实时验发序生号的现1-1象(:3有)生变成化蓝;前色变的沉化物淀后质的:物蓝质色:的胆矾溶液;变化
• 蓝等色;的变氢化氧后化有铜无沉新淀物质生成:。
• 实验序号有1-新1(物4质)生变成化前的物质:颗粒状石灰石;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产生,澄清石灰水;变化后的物质:气体
• 1.
D
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
• 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 A.
B.
C. D.曾青(指CuSO 4
•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CDE
• A.铁铸锅B.木头制桌椅C.汽油挥发D.灯泡发光
E.香水挥发F.
• • 阅读课本第7页实验1-1(3)和1-1(4),简单介绍一下
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
• 实的验现序象号:水1-1沸(腾1后)产变生化,前蒸洁的气净物玻质璃:片液上态有的;水变;化变水后化滴的时物发质生
;变化后有液无态新的物水质生成:实验序号1-1(2)无变新物化质前生的成 物
质:蓝色块状的胆矾;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蓝色块状固体
变成状;变化后的物质:状胆矾;变蓝化色后粉有末 无新物质生成
•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 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 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
反馈练习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
• A.石蜡熔化B. 服晾干
B
C.汽油挥发D.湿衣
•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
A
• A.
C. 燃烧干冰升华
B.榨取果汁工业上制 D.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