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子宫背包式缝合术治疗3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

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6-24T15:13:30.3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作者:苏玩琼[导读]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苏玩琼(揭阳市榕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揭阳 522000)【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更加安全可靠。
方法:对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33例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病例进行总结。
结果:用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改行子宫切除且术后无并发症。
结论: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是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关键词】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褥式缝合;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150-02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10.83%[1],居直接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且绝大多数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
而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又居产后出血首位,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产后出血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尤为常见。
随着妇产科技术及手术学的发展,我们选择效果好,损失小,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易于操作的利用子宫自身压迫的改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其效果非常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在腰硬联合麻下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
选择:年龄在21至37岁的产妇,胎龄37-42周、剖宫产指证包括高龄初产6、双胎妊娠9、巨大儿7、头位难产20、疤痕子宫10、前置胎盘6、羊水过多8,出血量400-2000ml,新生儿出生体重3100-4500g,取33例产后出血未进行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产妇进行随访,两组研究对象的的年龄、孕产次及孕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6例临床体会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6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元月至2009年12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6例,予加强宫缩、宫缩药物使用、按摩子宫、b-lynch(子宫)外科缝合术。
结果:3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相应处理后均康复出院。
结论针对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进行积极预防、治疗,适时应用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此术简单易行,可能避免子宫切除,有利于保留生育功能。
【关键词】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中图分类号】r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09-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总分娩5622例(含顺产、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3、86%),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2例,其中36例应用了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止血,其余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无1例死亡。
36例产妇产后出血量为500~3500ml ,年龄18~41岁,孕周29+2~42+31.2 治疗方法:本组宫缩乏力所致出血予加强子宫收缩、迅速有效止血,按摩子宫、子宫收缩药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的应用等,经以上处理后出血仍未减少,给予b-lynch(子宫)外科缝合术[1]。
麻醉取硬膜外、腰硬联合或全麻,体位取膀胱截石位,切口取下腹正中切口或耻骨上横切口,从腹腔搬出宫体,分离膀胱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探查宫腔并清宫,确认为子宫收缩乏力,用2号微乔线自子宫切口右侧的下缘2~3cm处进针,经宫腔自切口上缘2~3cm处出针,由子宫体前壁至后壁与前壁相当部位出针处缝合3~5针,再自右侧与左侧同水平相应部位向子宫后壁穿出,由子宫体后壁至前壁缝合3~5针,在与右侧子宫切口相对应处出针,把线的两端收紧后打结,使子宫看起来象个背包,因此我们也称“背包似缝合”。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目的:探析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医治的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
观察组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处理,对照组施以宫腔填纱与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进行止血处理。
对比两组医治效果。
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6,P<0.05);观察组相关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均较对照组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因宫缩乏力而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通过介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作为止血措施,其临床实践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对促进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与推行。
标签:子宫背带式缝合;宫缩乏力;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屬于一种分娩并发症,其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1]。
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
其中,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是致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防止患者因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2]。
为更有效的控制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降低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改善产妇的产后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特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医治的72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就子宫背带式缝合作用于剖宫产手术发生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医治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72例患者均分成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
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7.4±1.8)岁;孕周36~41+5周,平均(39.9±1.2)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12例。
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张前; 高蓓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5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8例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38例均为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经其他保守治疗方法如按摩压迫子宫、应用宫缩素、填塞宫腔、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等治疗无效、不能控制出血而行改良式背带式缝合,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尤其剖宫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简单,易掌握,止血迅速可靠,安全性高,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726-1727)
【作者】张前; 高蓓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地区医院妇产科贵州毕节55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461
【相关文献】
1.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J], 张前;高蓓
2.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J], 贺丽丽
3.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J], 贺丽丽
4.麦角新碱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PPH中的应用 [J], 黄洁
5.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卡前列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J], 崔彩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止血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指标,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问题时,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措施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指标得到了积极的改善,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控制到最低,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产妇分娩以后,产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产妇出血量比较大,就会给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受胎盘和子宫收缩乏力的影响,产妇在产后会有出血的情况发生,子宫收缩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诱因,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临床上使用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措施来治疗产妇产后出血问题。
在控制产后出血问题时,首先要对产妇宫缩乏力的问题给予高效的解决,将出血量控制到最低,使得产妇的生活质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手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来开展治疗工作,其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孕周为(39.22±2.78)周,患者均为初产妇,观察组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5.33±2.87)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4.22±2.33)岁。
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是术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对产妇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问题,近年来提出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方法,该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从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等方面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推广该治疗方法,减少产后出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产妇生存质量。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方法介绍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麻醉下,将宫颈置入宫缩带,通过缝合机将宫颈与子宫下段牢固结合,形成背带,壮大宫颈下段,增强宫缩力,促进产后子宫的恢复。
3.观察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用药及输血情况,随访1个月内的宫缩恢复情况,评估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四、研究结果观察100例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发现手术时间较短,平均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术后无需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输血,患者术后宫缩恢复良好,无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发生。
五、讨论通过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可有效增强宫缩力,避免剖宫产术后产生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
并且无需大量输血和使用药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产妇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观察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法(对照组20例)和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观察组20例)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等相关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止血效果。
关键词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状,是由胎位异常、子宫局部收缩乏力所致,可造成产妇因失血过多死亡或子宫切除等不良结局。
因此,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和出血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迅速止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
手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最重要的手段,具有较为显著的止血效果。
本次研究着重观察分析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4±2.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0.5)周。
观察组20例患者中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6±2.3)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6±0.6)周。
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背包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背包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子宫背包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2月于本院出现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36例患者采用子宫背包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情况。
结果36例患者均治疗有效,无一例出现感染、肠梗阻、子宫坏死出血等近远期并发症,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情况均未见异常,5例再次妊娠。
结论子宫背包缝合术能有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其效果显著,无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该术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terine backpack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uterine inertia postpartum hemorrhage.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intractable uterine inertia postpartum hemorrhage from Febr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3 were treated by uterine backpack suture in order to observe its hemostatic effect,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prognosis.Results The surgeries were successful in all recruited patients.There were no short/long term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ction,intestinal obstruction or necrosis and hemorrhage of the uterus,etc.Lochia duration,involution of uterus,and menstruation recovery were all normal,and 5 patients got pregnancy again.Conclusion The uterine backpack suture can effectively treat uterine inertia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ou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ts prognosis is satisfactory,and it is safe,reliable,simple to operate,easy to master,and can maintain reproductive functio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which is worthy of expansion in clinic.[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Intractable uterine inertia;Uterine backpack suture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如不及时处理,常导致产妇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院 实施 剖 宫 产 术 中 出现 子 宫 收 缩 乏 力 性 产 后 出血 产 妇 7 8例 的 治 疗 过 程 , 根 据 采 用 止 血 措 施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 止血 效 果 及 治 疗 结 局 差 异 。结 果 观 察 组 的手 术 时 间 、 出血 控 制 时 间 、 术后 2 4 h的 出 血 量 、 术后 输 血例 数 均 显 著 的 低 于对 照 组 患者 ( P< 0 . 0 5 ) 。 结 论 改 良 式 子 宫 背 包式 缝 合 术 较 宫 腔 填 纱 + 子 宫 动 脉 上 行 支 缝 扎 术 治 疗 子 宫 收 缩 乏 力 性 产 后 出血 具 有 更有 效 临床 效 果 。 关 键 词 改 良子 宫 背 包式 缝 合 术 ; 子宫收缩乏力 ; 产后 出血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1 3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 7 4 4 X( 2 0 1 5 ) 0 7 — 0 6 1 3 — 0 2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1 O O O 一 7 4 4 x. 2 o 1 5 . 0 7 . o 1 5
3 c m使 用 1 —0可 吸 收 线垂 直进 针 , 通 过 宫 腔 穿入 子 宫前 壁 , 在子 宫切缘 上 方 2 ~3 c m 出针 , 穿 出子 宫 前壁 , 出针后 在 子宫 体 中部 向宫底 方 向垂 直缝 合 , 达 到肌层 , 出针且 绕过 宫底 到达 子宫后 壁 , 在子 宫后壁 宫 体 中部 向宫颈 方 向缝 合 , 出 针且 在 子 宫 后 壁切 口 高 度 的相对应 部 位 进 针 至 官腔 , 水 平 出针 至 子 宫后 壁 左侧 切 口, 且距离左侧缘 2 ~3 c i n 。同样 的方 法 继 续左 半部 自子 宫 后壁 向子 宫 前 壁缝 合 , 在 子 宫左 侧 切 口上下 缘进 出针 。在 向下 、 向内挤压 宫体 时 , 将 缝线 拉 紧并 打结 , 子宫 成扁 圆形 后 , 观察子 宫无 出血 情况 , 缝 合子 宫切 口。对 照组 : 手 握住 子宫 向一 侧牵 拉, 避 开 圆韧 带 , 于子 宫 切 口下 方 2 c m 处 触 摸子 宫 动 脉上 行 支 , 使用 圆针 从前 向后距 子宫 侧缘 2 ~ 3 c m 处穿 过 子宫 肌 层 , 且不穿过子宫黏膜 , 由后 向 前穿 过 阔韧带 无血 管 区打结 。手 术 中采用 特制 的无 菌纱 条 , 宽 4 c m、 长 2 m, 经 碘伏 液 浸 湿拧 干 。术 中 双手 固定 子宫 位 置 , 术 者使 用卵 圆钳 持纱条 一端 , 经 剖宫 产切 口进 行填 塞 , 填塞从 宫 底部 开始 , 自宫 底 由 左 向右 、 自上 而下 折 叠 填 塞 , 不 留空 隙 , 填 满 两 侧 宫 角; 另取一 把 卵 圆钳 夹 持纱条 , 通 过宫 腔 口进入 阴道 3 c m处, 将 剩余 纱条 填 充子 宫下段 。缝 合 子 宫切 口 时注 意不 要穿 透 内膜 , 在 确保 缝 线 未 缝 到纱 条 后 即 可关 闭官 腔 。 1 . 3 检测 方 法 选 用 西 门子 AC US ON An t a r e s 彩 色多 普勒 超声 诊断 仪 , 探 头 频 率为 7 ~1 0 MHz 。探 头置 于子 宫下 段肌 层与 盆壁 之 间 。检测 子 宫螺旋 动 脉 阻力指 数 ( RI ) 、 收 缩 期 峰 值 血 流/ 舒 张期 末 流 速 比( S / D) , 每 次测 量 5个 心 动 周 期 , 共 测 量 3次 , 取 平 均值 。 1 . 4 观察 指标 查 阅两组 患 者 的手术 记 录 和病 历 资料 ,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手 术 时 间 、 出血 控 制 时 间 、 术 后 2 4 h的 出血 量 、 术后输血率、 术 后 不 同时 间 的 血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0年 8月 至 2 0 1 4年 8月 在 本 院实施剖 宫产 术 中 出现子 宫 收缩 乏力 性 产后 出血 产妇 7 8 例, 根据采 用 止血 措施 分 为 改 良子 宫背 包 式 缝 合术 ( 观察 组 ) 和 宫腔 填纱 +子宫 动脉 上 行支 缝 扎 术 止血 ( 对 照组) ; 观察组 3 6例 , 年龄 2 3 ~3 6岁 , 平 均 年龄( 2 8 . 9 土5 . 6 ) 岁, 其 中初 产 妇 2 3例 、 经产妇 1 3 例, 前置胎盘 1 1 例, 双胎妊 娠 6 例, 臀位 8例 , 巨大 儿 6例 , 瘢 痕子 宫 5例 ; 术 后 出 血量 5 0 0 ~1 2 0 0 mL , 平 均( 7 6 4 . 5 ±1 2 1 . 5 )mL 。对 照 组 4 2例 , 年龄 2 4 ~3 6 岁, 平 均年龄 ( 2 9 . 2 ±5 . 8 ) 岁, 其 中初 产妇 3 2例 、 经产 妇 1 O例 , 前置胎 盘 1 5例 , 双 胎妊娠 6 例, 臀位 1 O 例, 巨大 儿 7例 , 瘢 痕 子 宫 4例 ; 术后 出血量 5 0 0 ~ 1 2 0 0 mL, 平均( 7 9 3 . 4 ±1 3 1 . 5 )mL 。两 组 产 妇 的一 般 资料 情 况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纳人 标 准[ 3 ] : 所有 产妇均 在本院接受 剖宫产 并完成 整个 治疗 过程 ; 妊娠孕 周 3 7 ~4 2周 ; 采 用子 宫 按摩 、 缩 宫 素及 前列腺 素衍生 物等保守治 疗措施无 效 的患者 ; 人选患 者 的凝 血功 能正 常 ; 两 种术 式 均 经家 属 同 意后 实施 。 排 除标 准 : 排除 术前 合 并严 重凝 血 功 能 障碍 、 妊娠 高 血压疾 病的患 者 ; 未 在 本 院完 成相 关 治疗 的患 者 ; 术 前合并 肝 肾等器 官严重疾 病的患者 。 1 . 2 治 疗方 法 观察 组 : 将 患者 子 宫 娩 出腹 腔 , 清 除官 腔积 血 , 在子 宫 下段 切缘 下 3 c m 距 右侧 缘 2 ~
术机理为机械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使得子宫壁弓状血管有效挤压血流减少刺激子宫收缩而达到止血目的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控制时间术后24的出血量术后输血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术后第这说明改良式子宫背包式缝合术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常规改良子宫背包式缝合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性优越于宫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止血创伤小恢复快避免子宫切除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产妇 在产 后 的 2 4 h之 内 出血量 >5 0 0 mL, 属 于 临床 分娩 期较 为 严 重 的并 发 症 , 是 导 致 产 妇 死 亡 的 主要 因素 , 其 部 分 原 因是 由子 宫 收 缩 乏 力 而 致 _ 1 ] 。 当剖 宫产 患者 出现大 出血 时及 时止 血与 加强 子宫 收 缩 是 临床 治疗 的关 键 ] 。收 集 我 院 7 8例 子 宫 收缩 乏力 性产 后 出血 患者 的病 例 资 料 , 分 析 改 良式 子 宫 背包 式缝 合术 的临床疗 效及 安全 性 , 报告 如下 。
贵州医药 2 0 1 5年 7月 第 3 9 卷第 7 期
・ 6 1 3 ・
改 良子 宫背包式缝合术治 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6 例 子宫收缩乏力性 产 后 出 血 的 临 床 效 果 分 析
王 晓 梅
( 宿州市 中医医院妇产科 , 安徽 宿州 2 3 4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采 用 改 良子 宫 背 包 式缝 合 术 治 疗 子 宫 收 缩 乏 力 性 产 后 出血 的 临床 效果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