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检索
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和方法

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和方法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和方法一、教学目的:1、让同学们大致了解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和步骤2、使同学们懂得文献检索效果评价二、教学方法:讲授法三、教学内容:(一)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1、依据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途径:(1)文献名途径:如书名、刊名、篇名、特种文献名等;(2)著者途径:作者、编者、译者等。
(3)序号途径:文献出版时所编的号码。
如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文摘号等。
(4)其他途径:如出版类型、出版日期、国别、文种等。
2、依据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1)主题途径:即所需文献的主题内容。
如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2)分类途径:按照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的方法。
(3)其他途径:依据学科特有的特征查找。
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子结构索引等。
(二)科技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1、追溯法:当查到一篇新发表的文献后,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方法。
优点:不需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方法简单。
缺点:检索效率不高,漏检率较大。
2、常用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
又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
顺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
缺点:费时、工作量大。
倒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近而远。
常用于查找新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
缺点:不如顺查法齐全,可能漏检。
3、分段法:即循环法。
交替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的一种综合检索方法。
不断循环,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
优点:当检索工具书刊缺期、卷时,也能连续获得所需年限内的文献资料线索。
(三)科技文献的检索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查找要求。
2、确定检索范围:如时间范围、学科范围、文献类型范围等。
3、选定检索工具:手工/机器检索?综合性/化学专业性工具?中文/外文检索工具?还要考虑工具的覆盖面、收录文献的质量数量等。
4、找出检索标识:如找出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等,以便使用相应的检索工具。
5、确定检索途径:依据检索标识确定检索途径,如主题途径、作者途径、序号途径等。
科技文献检索

科技⽂献检索绪论1.信息、知识、情报、⽂献的概念是什么?信息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
信息不是事物本⾝,⽽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
知识是⼈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情报就是⼈们在⼀定时间内为⼀定⽬的⽽传递的具有使⽤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
2.试述科技⽂献检索的定义及作⽤。
所谓科技⽂献检索,是指对⽂献资料的查找与获得。
科技⽂献检索具有以下五个⽅⾯的意义。
⼀、有利于复合性、开拓性⼈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智⼒资源的开发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三、有利于帮助研究⼈员继承和借鉴前⼈的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和⾛路弯四、有利于节省研究⼈员查找⽂献的时间,提⾼科研效率五、有利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科技⽂献有什么特点?现代科技⽂献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 内容交叉重复3. ⽂献出版分散4. ⽂献失效加快5. ⽂献语种增多6.⽂献载体电⼦化,⽂献传播⽹络化4.试述⼀、⼆、三次⽂献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次⽂献也称⼀级⽂献或原始⽂献。
它是作者在科学研究、教学和⽣产实践中以⾃⼰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成的⽂献.⼆次⽂献也称⼆级⽂献或检索性⽂献。
它是⽂献情报⼈员将⼤量分散的、⽆序的原始⽂献进⾏筛选、整理、报道和组织所形成的⽂献。
它们具有按⽂献的内容特征(如主题、分类),或⽂献的外表特征(如著者、篇名等)来报道揭⽰和检索⼀次⽂献的功能,能系统地反映⼀次⽂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检索所需⽂献的线索,是查找⼀次⽂献的⼯具。
三次⽂献⼜称三级⽂献或参考性⽂献。
它是指利⽤⼆次⽂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批相关⽂献,并对其内容进⾏综合、分析、研究和评述⽽编写出来的⽂献。
从⽂献情报的⾓度看,⼀次⽂献是检索对象(⽬标),⼆次⽂献是检索⼯具(⼿段),三次⽂献是情报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检索⽬标,⼜可作为检索⼿段)。
第⼆章1. 简述⽂献检索原理。
科技文献检索基本知识

9901313
198页;16开
1.80元
外文图书目录卡片的著录格式: 50.9952/W86 Pearce, Fred Acid rain / by Fred Pearce. Harmondsworth: Penguio Books, 1987
4880567
162P.; 20cm.; ¥:24.95
检索工具类型-题录-例
(科技报告)
例4. Duan, G., et al., Program for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Technical Report, PB94-218153, 1993
科技报告的标记有"科技报告号,报告入 藏号"。
检索工具类型-题录-例
(专利文献)
检索工具类型-题录
例: P426.5 891676
风切变堆积云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徐 华英…//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1988, 12(4). - 405~411. 外文题录的著录格式因不同的检索刊物有所 不同。来源项(下划线项)因来源不同(图 书、期刊、专利、报告、标准)而异。题录 对文献类型不显著区分,检索时要注意区分。
即检索系统存储的是整篇文章或整本图书。
5、图像检索
即以图形、图像或图文信息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
6、多媒体检索
是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为检索内容的信息 检索。
2.信息检索的种类按信息检索手段划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的出现,信息检索可
分为: 手工检索:是利用各种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检索: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和查找文献信息的 检索方式。包括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等。
科技文献检索(实验一)

《科技文献检索》实验报告实验序号:1 实验项目名称:大学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及其利用学号姓名专业、班实验地点指导教师时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贵州大学图书馆提供的网上信息资源,熟悉贵州大学图书馆的网站内容,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了解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网上资源,并进行比较。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可访问贵州大学图书馆和教育网的台式机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在贵州大学首页选择“图书文献”项,进入到贵州大学图书馆主页;2、在主页的左部,按学科分类作为导航的检索内容,而每个学科下面又再次划分多个具体的学科小分类;例如:选择“法律”学科的条目,可得到下拉菜单如下的分类:点击该菜单下的任一分类条目,可进入到该分类下的所有在馆资源的网页,除网页下部所显示的全部资源外,还可以在网页上部提供的功能版块定位查询:3、在图书馆首页的左上部,提供四种不同的文献检索方式(如书目检索、电子期刊等等),具体如下所示:其中每一项下面又可对应不同的检索方式,如“书目检索”下可对有以下四种关键字类别进行查找:而电子期刊则只可对以下两种关键字进行检索:4、图书馆除了提供本馆现存的藏书之外,还会提供在线试用电子资源,如各种在线数据库的在线试用(提供相应的在线的资源的全文阅读试用网络地址,部分必须要求使用用户名登陆的网站还会提供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供登陆浏览全文)。
5、网页的左上部还有一个“学术资源门户”的入口,里面包含了众多的学术性的期刊或是发表的论文的简介,但是点击之后并不是全文,而是该期刊或是论文的全文衔接地址。
6、在百度搜索栏上输入“武汉大学图书馆”,进入相应的入口衔接;7、在该主页上可以看到,左上部同样也提供了资源的检索方式,如下图所示:8、在网页中下部,还有一项功能,“资源导览”根据资源预览上所列条目,除了基本的一些查询书目功能,它还向读者提供了很多不错的功能,如新书到馆的信息、以及热门的图书借阅排行榜等等,具体如下图所示:;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比较贵州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图书馆主页可发现,两者在很多地方的设计是相同的,如除了提供在馆的书目之外,还向读者提供了在线电子资源,而且都提供了学术上的各种论文、报告资源;2、但是我觉得贵州大学图书馆在主页上有按学科内容为检索内容的检索非常方便和实用,即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或是要查找书目或文献所属学科分类进行查找。
科技文献检索

科技文献检索1、文献按出版类型和加工程度来划分分别有哪些类型?一.按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产品资料科技档案政府出版物二.按被加工程度划分(1)一次文献诸如专著、报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科技档案、技术标准、科技报告等。
(2)二次文献具有按文献特征来报道揭示和检索一次文献的功能,能系统的反映一次文献,为读者提供检索所需文献线索,是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
(3)三次文献在利用二次信息的基础上选用一次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综合研究和评价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2、科技信息检索有哪些类型?根据检索对象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1)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是指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检索。
(2)数据检索数据检索是指以数值或图表为检索对象。
是一种确定性检索。
(3)事实检索事实检索是指以原始文献中抽取的关于某一事物(事件、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也是一种确定性的检索。
3、我馆目前对文献进行分类所使用是哪种检索语言?检索语言的分类按检索词的规范化程度又可分为自然语言和受控语言。
自然语言:采用非规范化的词,如关键词。
受控语言:指检索词来自文献或用户提问并受到信息检索系统控制的一类索引语言的总称,又称规范化语言。
4、按著录格式不同检索系统有哪些类型?按著录格式不同,可将检索系统分为目录、题录、索引、文摘、全文检索系统。
5、数据库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有哪些?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数据库可分为;1.参考数据库(1)书目数据库(2)指南数据库2.源数据库(1)全文数据库(2)数值数据库(3)文本、数值数据库(4)术语数据库(5)图像数据库(6)事实型数据库3.混合数据库6、掌握布尔逻辑检索及其优先级顺序。
利用布尔逻辑算符对检索词或代码进行逻辑组配,是检索系统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检索技术,常用的逻辑算符有:1.逻辑“与”(用“AND”或“*”表示)逻辑“与”是一种用于交叉和限定关系的组配,可以缩小检索范围,有利于提高查准率。
科技文献检索报告

科技文献检索报告科技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检索,研究者可以快速获取到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旨在对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库进行介绍,以及如何利用检索结果进行科学研究。
一、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科技文献检索常用的方法有关键词检索和引用链追溯。
关键词检索是根据研究者设定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
在设定关键词时,应尽量选择准确、具有代表性的词语,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可靠性。
引用链追溯是通过分析已有文献中的引用关系,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这种方法对于追溯某一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引用情况非常有帮助。
二、常用的科技文献数据库1.中国知网(CNKI):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服务平台之一,CNKI集文献检索、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资源于一体。
无论是语言、文献数量还是学科覆盖面都相当广泛,对于绝大多数学者而言,CNKI是不可或缺的数据库之一。
2.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也是国内较大的综合性文献服务平台之一,拥有超过1亿篇文献,覆盖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
3.Scopus和Web of Science:Scopus和Web of Science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两个综合性文献检索平台,它们都拥有大量的国际期刊、会议论文和专利信息,对于涉及国际化研究的学者而言,这两个平台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三、如何利用科技文献检索结果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文献检索结果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检索结果,研究者可以了解到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此外,检索结果还可以用于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为编写论文提供素材和参考。
在阅读检索结果时,研究者应注重筛选和归纳,提取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对文献进行适当的比较和分析。
在利用检索结果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注意的是遵循学术道德和避免剽窃。
研究者应该遵循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引用文献时要正确标注出处。
科技查新及科技文献检索

专利文献是专利申请和授权过程 中产生的文件,包括专利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等,具有新颖性、创 造性和实用性。
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检索
关键词检索是最常用的检索 方法,通过输入与主题相关 的关键词来获取相关的文献 信息。
高级检索
布尔逻辑运算符
高级检索提供了更为复杂的 检索条件,如限定时间范围、 文献类型、作者等,能够提 高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 (AND、OR、NOT)来组 合多个关键词或条件,实现 更精确的检索。
引文检索
引文检索是通过引用文献来 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能够 发现某一领域的重要文献和 学术动态。
科技文献检索的途径与工具
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 学术等,提供广泛的学术 资源搜索。
智能化检索
个性化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 能化的语义检索、图像检索 和语音检索,提高检索的准
确性和便捷性。
根据用户需求和偏好,提供 个性化的检索服务,如定制 推送、智能推荐等,提高用
户满意度。
多模态检索
跨学科融合
融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 种信息形式,实现多模态的 检索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
的信息需求。
科技查新在科研项目评估中的作用
01
科技查新可以为科研项目立项提供客观依据,避免低水平重复 研究。
02
在科研项目中期评估和结题阶段,科技查新有助于项目负责人
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科技查新可以为科研成果的鉴定和推广提供客观、公正的第三
03
方评价。
科技查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科技查新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 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
信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刘丹丹 2201514017
一、论文题目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论和技术
1.技术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也逐渐的发展起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很多静止的或者是动态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集成了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形成的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一般多用于军事、医疗以及交通等方面。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都是配置在恶劣的环境,或者是无人区,并且具有脆弱性,使得网络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还处于研究初期,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并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
2.检索式:(题名或关键字=移动通信)*(题名或关键字=信道估计)
二、检索过程
1.维普数据库
检索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检中文献14001条。
于是进行二次检索,在结果中检索关键词=通信协议,检中文献86条。
题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也逐渐的发展起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很多静止的或者是动态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集成了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形成的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一般多用于军事、医疗以及交通等方面。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都是配置在恶劣的环境,或者是无人区,并且具有脆弱性,使得网络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还处于研究初期,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并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参考文献如下:
(1)葛云龙.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特点及通信协议[J].科技导刊(电子版),2015,26
(2)何红松.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J].电子世界.2014,25
(3)秦伟.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14,16-23
KI知网数据库
检索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检中文献19668条。
于是进行二次检索,在结果中检索关键词=通信协议,检中文献127条。
题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及其发展研究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各种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分布于一定的监控区域内,组成的用于监测特定环境信息的无线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新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文章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标准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协议;
参考文献如下:
(1)刘拥民,蒋新华,年晓红,鲁五一.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10.105
(2)何红松.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J].电子世界.2014.08.30
(3)阚凤龙, 徐自文, 陈楠, 左传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及其发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2014.08.30
3.超星数据库
检索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检中文献23901条。
于是进行二次检索,在结果中检索关键词=通信协议,检中文献115条。
摘要: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设计及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重点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数据融合算法及水下路由通信算法。
全书共分为10章,以全新的视野、翔实的资料,深刻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一些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工程应用开发的设计方法。
书中大部分内容是作者近年来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协议
参考文献如下:
(1)葛云龙.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特点及通信协议[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26.P128
(2)陆冰.实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及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王汝传,孙力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其应用[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11.04
4.万方数据库
检索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检中文献25939条。
于是进行二次检索,在结果中检索关键词=通信协议,检中文献297条。
题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产生形式的多样化,信息传递手段的复杂化,对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通信系统中新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3种常见的通信协议.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通信协议
参考文献如下:
(1)何红松.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J].电子世界.2014.16
(2)葛运龙.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特点及通信协议[J].科教导刊.2015.9
三、检索外文数据库
检索途径:keywords 检索式:(keyword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keywords=Communication protocol)
1.检索IEE.X plore
检索关键词=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检中文献65673条。
于是进行二次检索,在结果中检索关键词=Communication protocol,检中文献13783条。
题名:A study on sensor nodes attestation protocol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摘要:A sensor network is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from the special application fields such as wil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dustrial machine measurement, and military-purpose measurement to the daily application fields such as fire monitoring and pollution monitoring.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 wire and wireless network,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sensor nodes deployed in a certain field.
参考文献如下:
(1)Geetha V. 1; K Chandrasekaran.A Distributed Trust Based Secur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Wireless Sensor Network.1945-3078.2014.06.09
2.检索CALIS外文期刊
检索关键词=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检中文献357877条。
于是进行二次检索,在结果中检索关键词=Communication protocol,检中文献9787条。
题名:On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stic Cross 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摘要: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diversification, mean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mplicated,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his paper,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erging technologi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are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s three kinds of comm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参考文献如下:
(1) Deshpande,P. ; Madankar, M.S. Techniques improving throughpu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A survey[J].IOCPCT,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