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1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5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5张PPT)

神武器。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
士 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
道 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
精 勇于战斗。

本课小结
统治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古 代
大 时间、人物: 646年开始,孝德天皇
化 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 经济上: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授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 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 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的 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 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 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 是学习中国的吗?
室生寺五重塔
日本仿唐建筑
六七世纪时, 日本社会发生了 什么变化?
社会矛盾十分 尖锐,统治阶 级内杠,下层 民众反抗。
那时的中国什么样子呢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
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 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 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 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 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
中国唐朝的相扑俑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
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 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 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 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 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 本》
日本武士道

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 产生,到武家开始执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步 兴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 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0张PPT)

意义 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建立
武士道
思维迁移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
C 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
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
B 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 “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
B 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
大化改新意义:
大化改新使 日本发展成 为一个中央 集权制的封 建国家。
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名为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 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 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 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武士和武士集团
请同学们三至五分钟认真阅读课本53~54页,用 铅笔画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是一种怎样 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什么? 2、幕府统治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开创者是 谁?形成标志是什么? 3、幕府与天皇的关系是怎样的?
幕府统治
(1)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 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组成庄园。
• 大和政权组织: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课件

4.(2022·郑州期中)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学者指出,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起来 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理由是 (D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中央派官治理 C.农奴可以得到土地,但要出钱赎买 D.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不能买卖 【解析】依据材料“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 家所有制’”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 不能买卖。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大化改 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应是封建社会。
二、大化改新 右栏史料反映的是日本的哪次改革?结合史料完善改革内容。并回答这次改 革的影响。 1.改革:646年开始的_大__化__改__新__。
2.内容:
政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中_央__集__权__制__度___,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
治 央派官治理
经 将土地、部民收归_国__有__;将土地分给公__民___,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 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观点:日本善于学习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论述: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 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使日本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纯仓、 四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1)概括材料一中的改革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特点及对日本社 会产生的影响。 答:内容: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特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
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幕府统治
王室衰微 地方做大 社会动荡
武士阶层崛起
10世纪时期日本的城堡分布
幕府统治
武士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 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 员成为“武士” 对抗对象 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 有时响应朝廷号召去 征战
幕府统治 武士效忠对象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
今日日本称自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
大 和
初步统一
经济形态 领地经济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王室和贵族的关系?
王室只是地位高于普通贵族,属于大贵族阶层。
古代日本领地上的部民与哪里的什么居民相似?
西欧庄园里的农奴。
大化改新 背景
人物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 学习中国的吗?
茶 道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 历史上册第11课_古代日本【课件】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 历史上册第11课_古代日本【课件】
迫或弃逃亡,或聚众劫掠,强盗、窃盗并大起之,不可止。”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3料、8贵:(族政威治胁上皇)权大,贵族政“局苏混我乱氏。父子专权,大和国朝廷出现统治危机。”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①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贰 第一位师唐朝的太子 — 大化改新
二、第一位师唐朝的太子 1.改革背景
问题4:分析材料思考大化改新的国外背景。
圣德太子
推崇佛教并想要改革自救的圣德太子, 在听到高句丽僧人慧慈 “大隋官制完整,
使国势臣强小盛野,妹笃子信拜并保见护天佛朝法皇”帝的谏言后, 陛下,决定我遣在使此入奉隋上朝我进行主取国经书,:由此也开启了 “东天日本皇遣敬隋白唐西使皇活帝动。……”
材达料。”9:②着“国日大唐际本国: (者中 催,国 化法文 因式化 素备定直 ),接珍影国响也,常须
问题6:分析幕府统治出现的背景(经济、 政治)。
是我想的 那个庄园 吗?
不太一样, 我可没有封 君。
经济:
随允着许封公建地制的发展, 农 严私民重有受,大剥量削逃越亡来越,
二、第一位师唐朝的太子 3.改革内容
问题4:如果你是当时回国的遣唐使,请你为天皇写一份改革 方案。
孝德天皇
天皇陛下:
臣以为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所以臣建议:
1.政治上:
这样可以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 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 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削 弱地方贵族实力
2.经济上:
这样可以
问题2:阅读史料,分析日本的统一历程并制作时间轴。
1-2世纪
小国林立
3世纪
大和出现
5世纪
统一日本
材料1:乐浪海中①有小倭国人林,立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汉来书献·。地理志》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国歌 《君之代》 国花 樱花 国服 和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出现小国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 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 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 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 与印绶。
系列革新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内容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的建立有利于统治根基 和国内局势的稳定。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
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 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 不能买卖。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 宫 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
廷 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 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
政 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
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
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
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古人绘制的日本第一代天皇陵园外景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社会结构

②王室和贵族各有自 己的私有领地。领地 上的居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从事 农业的称为“田部”, 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 “海部”等等。来自 中国、朝鲜的移民也 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 锦织部、锻治部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0张PPT)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的概念在幕府时期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 诚、义、勇、忠、仁、礼、名誉、克己的武士信条。
在幕府时期,将军任命御家人担任各地武的士守道护。、地头,
御家人则要无条件服从主君,为其作战,定期前往幕 府或京都担任警备,自行承担费用。
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 较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叫 “ 大和国”。5 世纪初,大和政权 统一了日本。
合作探究
大和国王古坟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3)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4)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 大化改新的特点与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 武士集团的崛起 ✓ 幕府政治的建立
小试牛刀,我能行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 百国。“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C.阿拉伯
B.拜占庭 D.朝鲜
小试牛刀,我能行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 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地位: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 期。
从整个日本古代史看,天皇掌握实权仅局限于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实权先后由豪强、 摄关、武士掌握,并未建立起真正的中央集权。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3.武士道。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古代日本 (共28张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古代日本 (共28张PPT)

中央 政治 地方
经济
大化改新时的日本 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中国隋唐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 国的吗?
西

市朱 市







西



学有所获
史料:从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及其建筑、雕刻、佛画,此外还有服装、 器具和生活样式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了。
武士集团: 武士集中在一地区最强大豪强 贵族旗下,组成武士集团。
源氏 平氏
击败
• 目的:
总结归纳:武士与武士集团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 组成成员:
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 性质: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
• 特点:
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日本尚未统一时,日本岛30多个小国与汉朝发生“通使”关系。

遣唐使

倭寇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民国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回看历史,凝望现实,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如何看待中 日关系的变化?
课堂总结 统一:
5世纪初 , 大和统一日本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背景:中国文化的直接影响着日本
时间:646年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
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B )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 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 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645年,乙巳之变
改革派代表—中臣镰足
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
• 时间: • 人物:
646年
孝德天皇 年号:大化
• 效仿对象:唐朝典章制度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化改新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 三级,与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颁给农民,六年一颁 ,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从这则故事中你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大化改新
• 背景: • 1、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下层民众反抗。 • 2、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 时间:646年 • 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 内容: •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与中央派官治理。 •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颁给农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 意义: •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归纳大化改新的 内容
武士道
• 含义:武士阶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 内容:名,忠,勇,义,礼,诚,克,仁。
日本的民族精神
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 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 应呈报”。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 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化改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意为”日出之国“。
改新之后
天皇被鼓吹为天界主神天照大神的 子孙。
天皇的第一次出现:
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在向 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 敬白西皇帝。”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
幕府统治时期。 室町幕府(足利尊)
江户幕府(德川家康)
• 特点: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
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 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幕府统治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
团,源始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
源赖朝曾把后白河天皇比喻为“日本最大的大天狗”, 但他认识到皇室仍然是可以利用来号令天下的权威的象 征。同时,皇室已经衰弱,仅靠它来维系国家的统一是 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承认皇权的前提下,另 立政权机构,实行武家统治。从表面上看,源赖朝凡涉 及国家大事,他均禀呈朝廷批准。在实际行动上,则时 时设法控制朝廷,让朝廷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推古天皇
日本武士
不输不入
形成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 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 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 ,社会局势动荡。
武士与武士集团
• 目的: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 组成成员: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 性质: 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