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虎门销烟
四年级语文s版27 虎门销烟(详案)内附全解

1虎 门 销(xiāo ) 烟2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❶起来了。
[句导读:开篇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
有人大声读着:“钦差(qīn chāi)❷大臣林则徐(xú),遵(zūn )照皇上御旨(yù zhǐ),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jiǎo )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zhān )……”3[①“沸腾”说明了什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hē)呵地捋(lǚ)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句导读:这里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充分抓住了老年人、青年人和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不同特征来描写。
]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4[②人们听到当众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要描写老年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luó)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5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
[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6[④“浩浩荡荡、四面八方”等词语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百姓听到销烟后的庆贺场面。
门滩人山人海,水泄(xiè)不通。
段导读:交代了前来观瞻的人很多。
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
7[⑤从“十五丈见方”看出了什么?]池子前面有一个涵(hán )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1☜ 2 ❶沸腾:比喻情绪高涨。
❷钦差: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3①说明了这一天的与众不同。
吸引了读者,又引出了下文。
因果关系,第二、三句是说“沸腾”的原因。
4②是兴奋、激动、喜悦的心情。
因为他们代表了所有的老百姓。
5③虎门销烟深得民心,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虎门销烟教案2语文S版(最新整理)

过渡:课文中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小三角”)“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一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这是一个“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1.复述课文
A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指名答:板书: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
B同桌练习复述。
C指名上台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听清楚他们的朗读有没有错误。
(师生评议,纠正错误的朗读)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的生字。
。
1.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yānhǔmén
( )( )yán bāqīwǔ
( )( )
shuǐxièbùtōng
()
2.组词:
消()除()
销()徐()
侮()
海()
请大家做在自备本上。
校对答案。
二:练习: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事件之“壮"。
出示: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3)、指导朗读
a、先让学生自读感悟。
b、指名学生读,评论。观看录象。场面壮观,礼台上下庄重、肃立。
c、再读。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27 虎门销烟

这里再次突出写孩子,是因为:
孩子的率真表现最能代表广大群众的心情。
第2自然段百姓成群结队的庆祝销烟
阅读第4自然段 2、销烟池的大小和结构是什么样的?
阅读第5自然段 3、销毁鸦片时的壮观场面是怎样的?
阅读第6自然段 • 4、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销烟场 面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 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 商人们拱手恭听,连声称是。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遵 呵 锣 聋 泄 搭 监 督 恭 畏
zūn hē luó lóng xiè dā jiān dū gōng wèi
(遵守) (遵循) (笑呵呵) (乐呵) (敲锣) (锣鼓) (耳聋) (震耳欲聋) (排泄) (水泄不通) (搭桥) (搭车) (监督) (监管) (监督) (督查) (恭候) (恭敬) (畏惧) (敬畏)
鸦片
罂栗
学习链接
•
鸦片是一种毒品,人吸食后易上瘾,体质严 重下降,甚至会危及生命。19世纪初,外国侵略 者大肆向中国走势鸦片。因为吸食鸦片后,人们 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轻而易举地落入洋人的口袋, 无数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国库也日渐空虚, 甚至军队中的官兵也染上了毒瘾,大大削弱了军 队的战斗力。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35000 吸毒人数:200多万/35年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000 20331 15000 12576 10000 7889 5000 4000 0 年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看谁读得好
27虎门销烟

27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课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案一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
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
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27 虎门销烟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 山 )人( 海 ) 赞不( 绝 )( 口 ) 成( 群 )结( 队 ) 浩浩( 荡 )( 荡 ) ( 惊 )心( 动 )魄 自投( 罗 )( 网 )
谢谢
用一用~~
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地的旅游胜地通常是人山人海,道 路被围得水泄不通,但游客们还是为有这样难得的假期而欢 呼雀跃。
课文结构
交代时间 值得纪念
观众人多面广
介绍经过
仪式庄严隆重
爱国御侮 永不屈服
虎门销烟
群情激奋 销毁量大 点名意义 伟大壮举
12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广州城沸腾 第二部分(2-5):虎门销烟壮观 第三部分(6):外国商人震惊
督
字义:①监督指挥;②监管。 组词: (监督)(督战)(督办)(督察) 辨字: 盲人 盲目 盲从 盲文
担
辨读:dān(担心)dàn(担子) 运用:大家都担(dān)心他不能挑
起养家的重担(dàn)。
钦差(qīn chāi):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办理重大事件的官 员。 御旨(yù zhǐ):指皇帝的命令。 观瞻(ɡuān zhān):观赏;瞻望。 赞不绝口(zàn bù jué kǒu):不住地称赞。 人山人海(rén shān rén hǎi):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泄,排出。水都流不出 去。形容非常拥挤或包围得很严密。 欢呼雀跃(huān hū què yuè):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敬畏(jì nɡ wèi):又敬重又畏惧。 自投罗网(zìtó u luó wǎnɡ):比喻自己送死。投,进入。 罗网,捕捉鸟兽的器具。
虎门销烟
鸦片毒害人民,危害国家和社 会。在鸦片严重泛滥,流毒甚 广之际,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 众销毁鸦片。这一壮举沉重打 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 可欺侮的。
27虎门销烟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个人修改
板书设计
起因
虎门销烟经过
结果
教后反思
学习准备
挂图、生字卡、课件
学习方法
自主 合作探究以读代讲引导点拨感悟探究指导朗读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X|k |b| 1 . c|o |m
27、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
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
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
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
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
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 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
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 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 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
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
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
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
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 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 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 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27虎门销烟

27.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一、学习有目标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有方法1.学习生字新词。
(1)我能看拼音写生字。
xiào hē hē gōng jìng zūn zhào jiān dū dā jiàn( ) ( ) ( ) ( ) ( )qiāo luó dǎ gǔ zhèn ěr yù long shuǐ xiè bù tōng( ) ( ) ( )有些字容易错,我要提醒大家:2.把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⑴许多外国人看到这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的场面,都非常震惊。
()⑵虎门滩上,人聚集得非常多,拥挤得连水都流不出去。
()⑶虎门硝烟后,如果还要走私鸦片,就是像鸟自己钻进罗网里去一样,自己送死。
()3.比一比,再组词。
销()遵()萝()笼()恭()消()尊()锣()聋()巷()三、大家齐探究1.用自己的话说说虎门销烟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2.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选取了三组年龄段的人来写(老年人、青年人、孩子们),为什么作者选择不同年龄段的人作为写作对象?3.第一自然段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对人们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四、看我行不行1.(必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入括号中,再把词语读一读。
chā chà chāi cī钦差.()出差.()参差.不齐()此言差.矣()差.错()2.(选做)排列顺序。
()那条蛇头尾乱摆,拼命挣扎。
()忽然,小狗停下来,汪汪地惊叫起来。
()呼哧一下,小狗勇猛地冲上去,踩住蛇的前身。
()我定睛一看,一条青蛇正迎面爬来,我害怕极了。
()星期天,我带着小狗到山上去拔草。
()小狗决不退让,它张开嘴,咬住蛇的“七寸”,蛇终于死了。
()小狗不像我那样慌张,只见它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注视着蛇的动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
门 销
开始 时间、地点、人物
( 1)
挖池、灌水、 经过 撒盐、泡烟、 (2--6) 倒石灰
(7)
烟 结果 销烟数量
27 虎门销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 • 2.体会“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灭了外国人的威风。”这句话的含义。 • 3.学习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 •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从林则徐说的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林则徐对外国商人的警告:中国人民 不可欺。也可以体会到当时朝廷禁烟的决心。
自学指导三:
• 1.这次虎门销烟有什么历史意义? • 2.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 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 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 侵略者的威风。
这段列举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多, 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 也说明了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之 深。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
择( B )
“壮”体现在哪些地方?
1、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群情沸腾
场面描写。
作用: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听到要当众 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喜悦的心情, 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憎恨。
1、前去虎门滩观瞻销烟 的有哪些人?从中体会到 什么? 人多的成语:
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游人如织、项背相望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 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 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 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 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2、仪式很隆重
3、销毁的鸦片数量很多
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 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答:一方面,这次销烟是由中国钦差 大臣林则徐亲自监督的,而且是当着外国 烟贩的面把近两万箱鸦片销毁的,使那些 外国侵略者看到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另 一方面,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影响之深都是世界罕见的。所 以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27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鸦片
鸦片的危害
• • • • • • 吸食上瘾 体质下降 危及生命 倾家荡产 财富外流 国力衰落
鸦片
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 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 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 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 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 鸦片是一种毒品,人吸食后 易上瘾,体质严重下降,甚至会 危及生命。
浴血守孤城——王铭章
镇南关大捷——冯子材 以身殉国——张自忠 抗日英雄——杨靖宇
海疆英魂——邓世昌
抗倭名将——戚继光 收复台 丰 碑
这样复习真有趣!
◆补充词语。 水( )不( ) 成( )结( ) ( )不( )口 人( )人( ) 震 耳( )( )( )锣( )鼓 欢 呼 ( )( )惊( )动( ) 浩浩( )( ) ◆把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 )年( )月( )日,( )的百姓涌 往虎门滩观看销烟。虎门滩( )( )。 ( )等文武官员监督销烟。围观的百姓 ( ),围观的外商( )。经过( ) 天,共销毁鸦片( )箱。这一壮举,长了 ( ),灭了( )。
探究:
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 销烟分几步进行?
池子灌上水 倒海盐 扔烟土 倒生石灰
课文用了哪几个词来表明销烟顺序?
先 ……然后……又……再……
这些词语表现了销烟过程的严肃、 认真以及中国人民彻底销烟的决心。
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 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 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 卷走了。
自学指导一:
•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节思考:这一段讲了什 么? • 2.人们的心情怎样?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 • 3.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 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 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 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 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 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 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 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 虎门滩去看哪!”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 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 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 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 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 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 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 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 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 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 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 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 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 质,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 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人们尊为民 族英雄。
虎门销烟池遗址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向全世界表明:
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负担 加重、战斗力削弱、损害生产、政治腐败
珍 惜 生 命
远 离 毒 品
学习目标:
•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2.理解“赞不绝口、震耳欲聋、水泄不通、 自投罗网”等词语。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4.理清文章的层次。
自学指导一: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 侮的!
4、林则徐是个怎样的人?
不畏权势、忠君爱国
正气凛然、忠肝义胆
总 结 本文记叙了1839年6 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 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 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歌颂 了中国人民爱国的精神。
精忠报国——岳飞
英勇献身
抗金英雄——宗泽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收复新疆——左宗棠
虎门销烟——林则徐
自学指导二
• 1.默读(2——6)自然节思考:这一段讲 了什么? • 2.销烟前人们的心情怎样?从文章哪些自然 节可以看出? • 3.林则徐是怎样指挥人们硝烟的?那些自然 段描写了硝烟的过程?人们的心情怎样? • 4.硝烟后,外国商人表现怎样?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 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 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 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 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 2.借助工具书理解“水泄不通、赞不绝口、 震耳欲聋、自投罗网”等词语。 • 3.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 4.会给文章分段。
zūn 遵 泄
遵照
hē
luó 呵
lóng 锣
震耳欲聋
xiè 聋
水泄不通
笑呵呵 锣鼓
dā
搭 畏
搭台
jiān
dū
监
gōng
督
恭敬
wèi
恭
敬畏
监督
督促
咆哮 嚣张 历史 彻底
收缴 欺侮 值得 气焰
销毁 水泄不通 应邀 震惊中外 山寨 盐巴 身着朝服 脊梁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惊心动魄
恭恭敬敬 垂手恭听
成群结队 敲锣打鼓
浩浩荡荡 壮 举
欢呼雀跃 赞不绝口
自投罗网 观 瞻
• • • •
赞不绝口: 连连称赞。 震耳欲聋: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人山人海: 形容非常拥挤或者包围的很严密, 水泄不通: 好像连水都不能流出。
欢乐的呼喊,快乐的跳跃。形容 • 欢呼雀跃: 非常高兴。 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惊心动魄: • 自投罗网: 自己进入罗网。比喻自己主动投 入到别人设下的圈套。 • 垂手恭听: 专心地听。
• • • • •
1.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 事件: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 段。
这段话写出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写出人们热烈庆祝销烟的喜悦 心情,表达了百姓的爱国情怀,也 表现销烟这一举动深得民心。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 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条涵洞,直通 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官 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这里先用具体的数字突出了销烟池的大, 再用“前面……后面……周围……“具体描 绘出了销烟池的整体结构。
课堂练习
luó gǔ jiān dū gōng jing zūn zhào
zhèn ěr yǜ lóng
huān hū què yuè
shuǐ xiè bù tōng
jīng xīn dòng pò
zàn bù
jué kǒu
chuí shǒu gōng tīng
从“欢呼雀跃”“雷鸣般的欢呼声”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围观群众看到壮观的销 烟场面后十分兴奋的样子,从而表 现出销烟壮举深得人心。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魄的场面,都非常 震惊。 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 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 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后, 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 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首恭听, 连声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