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12·无机物推断及检验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案突破无机推断题解题障碍的四个技巧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案突破无机推断题解题障碍的四个技巧

突破无机推断题解题障碍的四个技巧无机推断题是一种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运用为一体的综合性题目。

这种题型以常见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为载体,以方框图或其他简明符号给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无机推断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不少同学在解这种题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里我将以一道推断题的解题过程集中介绍突破无机推断题常用的四个解题技巧。

【例题】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

(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Ca2+、A13+、Fe3+完全沉淀的pH:Ca(OH)2:p H≥13;A1(OH)3:p H≥5.5;Fe(OH)3:p H≥4.1)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血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从无到有——教你如何进行资料分析这样一条实验流程型的无机推断题经常会提供一些资料卡。

资料中出现的内容是在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这些知识在教科书上没有介绍过,但是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自学掌握。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 无机推断题教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 无机推断题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专题二十二无机推断题(两课时)【考试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相似、相近或者者相联络的内容,常以框图题的形式在高考题中出现。

【要点精讲】要点一:根本思路读题(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打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要点二:相关知识储藏 1.三角转化: 2.分步氧化的几种情况 分步氧化的几种情况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分步氧化如下: ABC 1.SSO2SO3 2.NH3NONO2 3.N2NONO2 OCO2 5.NaNa2ONa2O2 6.RCH2OHRCHORCOOH 3.置换反响的类型置换反响的类型 1.金属→金属 如Fe +Cu2+Fe2++Cu ,2Al +Fe2O3Al2O3+2Fe推断题 明显条件隐蔽条件 抓关键 (打破口)推断 现象特征其他特征 结论 检验 高温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 O 24.据特殊的实验现象:(1)遇酚酞显红色或者者潮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碱性气体〕(2)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气体:NO(3)加碱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必有Fe2+(4)加苯酚显紫色或者者加SCN-显血红色或者者加碱产生红褐色沉淀,必有Fe3+(5)遇BaCl2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SO42—、Ag+、SO32—(6)遇HCl生成沉淀,可能是:Ag+、SiO32—、AlO2—、S2O32—(7)遇H2SO4生成沉淀,可能是:Ba2+、Ca2+、S2O32—、SiO32—、AlO2—(8)与H2S反响生成淡黄色沉淀的气体有Cl2、O2、SO2、NO2(9)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O2,阴极产生的气体是:H2(10)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Cl2、SO2;加热恢复原颜色的是SO2,不恢复的是Cl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可能有:NaClO、Ca(ClO)2等次氯酸盐、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活性碳等(11)遇淀粉变蓝的:碘单质〔12〕遇到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有:Cl2、NO2、Br2蒸气、I2蒸气5.特征现象焰色反响:Na+〔黄色〕、K+〔紫色〕浅黄色固体:S 或者者Na2O2或者者AgBr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 、Cu2O 、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黑色〔CuO 、FeO 、FeS 、CuS 、Ag2S 、PbS 〕黄色〔AgI 、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 、BaSO3]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特征反响现象:])([])([32OH Fe OH Fe 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6.物质的特征构造7.与工业消费相关的主要反响高温、高压【典例1】以下列图中各方框中的字母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响物或者者生成物(某些物质略去)其中常温下B、D、G、I、J为气体,其中B可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N的所有物质中只有G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高中化学物质推断问题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推断问题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推断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物质推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化学物质推断的步骤和技巧;
3. 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和化学知识对未知物质进行推断。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化学物质推断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物质性质和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推断。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物质推断的定义和意义;
2. 化学物质推断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数据对未知物质进行推断。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介绍化学物质推断的定义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学习(15分钟):讲解化学物质推断的步骤和方法,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习。

3.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数据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4. 结果分析(10分钟):学生整理实验数据,分析推断出未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物质推断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课堂讨论:
1.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2. 分析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讨论化学物质推断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
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化学物质推断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复习;
2. 完成一份关于化学物质推断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1. 学生对化学物质推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下节课的教学准备和安排。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推断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推断题

题型1
从物质的特征性质 (颜色、状态等)突破
【例1】 如下图,A、B、C、D、G是五种常见单质,其中A、G为气体。 化合物R在常温下呈液态,F为黑色晶体,H为淡黄色粉末,图中部分生 成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H的电子式为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具有特征颜色和状态的常见物质 1. (淡)黄(棕)色固体:Na2O2、S、FeCl3、CuCl2;黑色固体:
MnO2、C、CuO、FeO、Fe3O4;紫(黑)色固体:KMnO4、I2;
(紫)红色固体:Cu;绿色固体:Cu2(OH)2CO3。 2. 有色气体: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 刺激性气体:SO2、NH3、HX(X为F、Cl、Br、I);无色无味气 体:H2、N2、O2、CO2、CO、CH4、NO。
(4)FA2构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共价化合物”或“离
子化合物”);F形成的碱与过量的A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C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答案:(1)4HCl(浓)+MnO2=====MnCl2+Cl2↑+2H2O (2)6I +ClO3 +6H ===3I2+Cl +3H2O 二氧化锰 (3)2H2O2========2H2O+O2↑(也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4)5.6×10 4 mol· L
- -1 - - + -
题型2
从特殊现象突破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无机推断.ppt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之无机推断.pptx

8.黑色: ; 3O4;; ;;2S; 2;C粉; 2S; ; 、、、3光照分解均变黑;绝大多数金属在 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
9.白色:
; 23; 24; 23;4; 3; 3; 3(4)2;4;;
二、特别的反应及变化关系
1、反应条件: 熟悉具有特殊反应条件的反应,如:高温
(多数是重要工业生产反应);催化剂、电解; 光照;放电;加热、加压 等条件下的反应。
2、高熔点,耐高温物质:氧化铝陶瓷(2O3)
3、常见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物质:
M28的有:N2 C2H4
M30的有: C2H6
M32的有:O2 S M78的有:2O2 C6H6 ()3 M100的有:3 3 3N2 M98的有:H24 H34 M120的有:3 4 相同碳原子数的酸比醇的大14
4、密度的最小的物质为:H2
NH3 O2 NO O2 NO2 H2O HNO3 CH4 O2 CO O2 CO2 H2O H2CO3
(2)三角形转化关系
(3)交叉型转化关系
4: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
单质A
碱 化合物B
+ 化合物C
酸 5.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A: 2、2、 I2、S
三、物质结构
1、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可能是:
D

2KMnO4==K2MnO4+MnO2+O2↑

2NaHCO3==Na2CO3+CO2↑+H2O NH4HCO3=△=NH3↑+CO2↑+H2O

(NH4)2CO3==2NH3↑+CO2↑+H2O

4HNO3==2H2O+4NO2↑+O2↑ Ca(HCO ) =△=CaCO +CO ↑+H O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知识点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知识点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知识点高考化学无机推断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通过介绍无机推断的基本概念、常见方法、应用和注意事项,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并有效备考化学无机推断。

一、基本概念无机推断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和化学反应,根据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的特点,推断出物质的组成成分、性质或结构的一种方法。

它是根据指定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与未知物质的反应,确定未知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从而推断出未知物质的特征。

二、常见方法1. 滴定法:滴定法是通过反应物容量的测定来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组成。

常见的滴定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等。

2.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沉淀形成与溶液中某些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来推断未知物质中的离子组成。

常见的沉淀法包括硫化沉淀法、氯化沉淀法和碳酸盐沉淀法等。

3. 反应法:反应法是通过观察未知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结果,来推断出未知物质的性质和成分。

常见的反应法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等。

三、应用无机推断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分析:无机推断可以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通过对样品中各种离子的推断,来判断样品的组成和性质。

这对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和医药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

2. 金属材料检验:无机推断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金属材料的成分和品质。

例如,通过检测金属材料中的杂质元素,可以评估其纯度和可用性。

3. 矿物鉴定:无机推断在地质学和矿物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矿物样品的成分和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和地质活动。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无机推断的过程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化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对于推断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注意实验条件和反应时间等关键因素。

2.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进行无机推断时,考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能够准确判断未知物质的性质和成分。

高考化学复习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之无机推断

高考化学复习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之无机推断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之无机推断无机物推断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因为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转化为载体,能够突出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进行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年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无机物推断一般以II卷的综合题为主。

要很好地解答无机物推断题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解题“五步曲”⑴审:审清题意,从题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⑵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⑶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⑷验: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⑸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常见“题眼”归类解析1.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物质颜色⑴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 e(O H)3黄色:AgI、Ag3PO4浅黄色:S或Na2O2或AgBr 蓝色:C u(O H)2紫黑色:KMnO4、I2黑色:炭粉、CuO、FeO、FeS、CuS、Ag2S、PbS;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⑵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红色)、Fe(SCN)3(血红色)关键是寻找“题眼”①特殊颜色②特征反应③特殊条件④特征转化⑤特殊生产“题眼”就是抓“特”字⑥特征数据水(溶剂) 苯(溶剂) CCl 4(溶剂) Br 2 黄→橙 黄→橙红 I 2深黄→褐淡紫→紫红紫→深紫说明:表格中的溶液基本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接近单质本身的颜色 ⑶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Br 2(g)(红棕色)、NO 2(红棕色)、I 2蒸气(紫色)、O 3(淡蓝色) 2.根据特征反应现象推断 特征反应现象:⑴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⑵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 2 (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 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⑶白色沉淀F e (O H )2置于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红褐色[F e (O H )3](由白色→灰绿→红褐色) ⑷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NO⑸气体燃烧呈苍白色:H 2在Cl 2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呈蓝色:CO 、H 2、CH 4 ⑹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 3⑺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 2、Br 2、FeCl 3、碘水等(即只要有能力将I -氧化为I 2分子,不一定是碘分子) 3.根据特征转化关系推断⑴掌握一些特别的连续变化关系)(D C B A O H O O 222酸或碱−−→−−→−−→−①3OH 2OO 3HNO NO NO )(NH 222−−→−−→−−→−气体②42OH 3O 2O 2SO H SO SO )(S H 222−−→−−→−−→−气体 ③32OH 2O O CO H CO CO )(C 222−−→−−→−−→−固体④NaOH O Na O Na )(Na OH 22O2O222−−→−−→−−→−固体⑵注意几个典型转化关系三角转化:⑶与碱反应产生气体①⎪⎪⎩⎪⎪⎨⎧↑+=++↑+=++↑−−→−-23222222OH H 2SiO Na O H NaOH 2Si H 3NaAlO 2O H 2NaOH 2Al 2H Si Al 、单质 ②铵盐:O H NH NH 234+↑−→−+碱③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单质:Al化合物:Al 2O 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A — ⎪⎩⎪⎨⎧−−→−−−→−CB 气体强碱气体强酸A 为弱酸的铵盐如(NH 4)2CO 3或NH 4HCO 3;(NH 4)2S 或NH 4HS ;(NH 4)2SO 3、NH 4HSO 3④与酸反应产生气体⎪⎪⎪⎪⎪⎩⎪⎪⎪⎪⎪⎨⎧⎪⎪⎩⎪⎪⎨⎧⎪⎩⎪⎨⎧↑↑−−−→−↑−−−→−⎪⎩⎪⎨⎧↑↑−−−→−↑↑−−−→−⎪⎩⎪⎨⎧↑↑−−→−↑−−−→−↑−→−22HNO 2SO H 22HNO 22SO H 2HNO 2SO H 2HCl 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342342342、、、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 ()()()⎪⎪⎩⎪⎪⎨⎧↑−→−↑−→−↑−→−+++------2H 3232H 22H 323SO HSO SO S H HS S CO HCO CO 化合物 ⑤Na 2S 2O 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S 2O -23+2H +=S↓+SO 2↑+H 2O⑥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单质⎪⎩⎪⎨⎧↑+=+↑+=+22222O HF 4O H 2F 2H NaOH 2O H 2Na 2化合物()()()⎪⎪⎩⎪⎪⎨⎧↑+=+↑+↓=+↑+↓=+↑+=+2222223232322232222H C OH Ca O H 2CaC S H 3OH Al 2O H 6S Al NH 2OH Mg 3O H 3N Mg O NaOH 4O H 2O Na 2⑦强烈双水解()()()()()⎪⎩⎪⎨⎧↓−−→−↓+↑−−→−↓+↑−−→−-----+3O H 232O H 232O H 3233OH Al AlO OH Al S H HS S OH Al CO HCO CO Al 222与⑧与Na 2O 2反应⎪⎩⎪⎨⎧+↑−−→−+↑−−→−NaOH O CO Na O 2O H 322CO 22⑨电解()⎪⎩⎪⎨⎧↑+↑+−−→−↑+−−→−↑+↑−−→−22232222H Cl NaOH NaCl O Al O Al O H O H 电解电解电解溶液熔融 其他反应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高温金属+Al 2O 3归中反应:2H 2S+SO 2=3S+2H 2O 4NH 3+6NO−−→−催化剂4N 2+6H 2O ClO -和ClO -3和Cl -在酸性条件下的归中反应置换反应: 金属→金属⎩⎨⎧+→+铝热反应盐金属盐金属.2.1金属→非金属⎪⎩⎪⎨⎧+−−→−+↑−−−→−+C MgO 2CO Mg 2H Fe Mg Na 22O H H 2点燃或)、、活泼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高温高温HI HBr HCl 2S S H )I Br (Cl H CO O H C CO 2Si SiO C 2O HF 4O H 2F 22222222222非金属→金属⎪⎩⎪⎨⎧+−−→−++−−→−+222CO C O H H 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高温高温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铵盐⎪⎩⎪⎨⎧↑+↑−→−+↑+↑−→−+↑+↑−→−∆∆∆S H NH ]S )NH [(HS NH O H SO NH ]SO )NH [(HSO NH O H CO NH ]CO )NH [(HCO NH 232442233243422332434硝酸盐⎪⎩⎪⎨⎧↑+↑+−→−↑+↑+−→−∆∆2232223O NO 2Ag 2AgNO 2O NO 4CuO 2)NO (Cu 2 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OH 6NO 4O 5NH 4SO 2O SO 2O O H 2O H 2O 3KCl 2KClO 222332222MnO 222MnO 322+−−−→−+−−−→−+↑+−−→−↑+−−−→−∆∆∆催化剂,催化剂,, N 2+3H 22NH 34.根据特殊工业生产推断重要工业生产反应(回忆重要的工业过程)⑴煅烧石灰石(工业上制取生石灰,副产物为CO 2) ⑵煅烧黄铁矿⑶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工业上制硫酸,请关注反应的热效应、反应设备、厂址的选择、三废的利用等问题、反应条件的选择) ⑷合成氨⑸氨的催化氧化(用于硝酸工业,知识个极为典型的连续反应工程应特别予以关注)⑹电解饱和食盐水⑺工业制盐酸⑻工业制取漂粉精⑼工业制水煤气⑽硅酸盐工业5.根据特征数据推断近两年计算型推断题成为高考热点之一①解这类题时要善于抓住物质转化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例CO→CO 2,NO → NO 2,SO 2→SO 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均为16); ②放出气体的体积或生成沉淀的量; ③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④气体的相对密度、相对分子质量; ⑤离子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 ⑥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⑦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等重要数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推断题教学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推断题教学案

无机框图解题规律总结1.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点”!特殊物性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结构特殊条件2.以点带面,综合分析3.精确解答“特”一、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1.常见的有颜色的物质:固体淡黄色或黄色:S 黄、FeS2黄、Na2O2 浅黄、AgBr 浅黄、AgI 黄、Au 黄、CuFeS2黄、TNT 淡黄等。

红色或红棕色:Cu 紫红、 Cu2O 红、Fe2O3红棕等。

黑色:C(石)无色、C(石墨)黑、CuS、Cu2S 黑、FeS 黑、MnO2黑、FeO黑、 Fe3O4(磁性物质)黑色晶体、CuO 黑、PbS 黑、Ag2O 棕黑等。

紫黑色:I2紫黑、KMnO4紫黑白色腊状固体:白磷溶液 Cu2+蓝、 MnO4-紫红、Fe2+浅绿、Fe3+ 棕黄、Fe(SCN)3血红、NO2-浅黄、[CuCl4]2-黄、[Cu(H2O)4]2+蓝。

氯水浅黄绿色、溴水橙黄色、碘水棕黄色溴的有机溶液橙红—红棕、 I2的有机溶液紫红气体 Cl2黄绿、NO2棕红、 Br2 蒸气红棕、I2蒸气紫色、N2O3暗蓝2.物质的状态、气味硬度等:呈液态的金属单质:Hg 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Br2常温呈气态的单质:H2、O2、Cl2、N2、F2、稀有气体等。

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 SO2 HCl NH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O Si Al Fe硬度最大的单质:C(石)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C3.依据焰色反应判断元素:Na 黄、 K 浅紫(通过蓝色钴玻璃)、Cu 绿、Li 紫红、 Rb 紫、Ca 砖红、 Ba 黄绿、 Rb 紫、Sr 洋红。

二、据特殊的实验现象:(1)遇酚酞显红色或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碱性气体)(2)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气体:NO(3)加碱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必有Fe2+(4)加苯酚显紫色或加SCN-显血红色或加碱产生红褐色沉淀,必有Fe3+(5)遇BaCl2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SO42—、Ag+、 SO32—(6)遇HCl生成沉淀,可能是: Ag+、 SiO32—、AlO2—、S2O32—(7)遇H2SO4生成沉淀,可能是:Ba2+、Ca2+、S2O32—、SiO32—、AlO2—(8)与H2S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气体有Cl2、O2、SO2、NO2(9)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O2,阴极产生的气体是:H2(10)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Cl2、SO2;加热恢复原颜色的是SO2,不恢复的是Cl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可能有:NaClO、Ca(ClO)2等次氯酸盐、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活性碳等(11) 遇淀粉变蓝的:碘单质(12)遇到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有:Cl2、 NO2、 Br2蒸气、I2蒸气三、特殊的反应条件和特征反应: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1)⎪⎪⎩⎪⎪⎨⎧↑+=++↑+=++↑−−→−-232222222232222HSiONaOHNaOHSiHNaAlOOHNaOHAlHSiAl OH、单质(2)铵盐:OHNHNH23碱4+↑−→−+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1)(2)3.与水反应产生气体(1)单质⎪⎩⎪⎨⎧↑+=+↑+=+22222422222OHFOHFHNaOHOHNa(2)化合物:⎪⎪⎪⎪⎪⎩⎪⎪⎪⎪⎪⎨⎧⎪⎪⎩⎪⎪⎨⎧⎪⎩⎪⎨⎧↑↑−−→−↑−−−→−⎪⎩⎪⎨⎧↑↑−−−→−↑↑−−−→−⎪⎩⎪⎨⎧↑↑−−→−↑−−−→−↑−−→−22浓2浓22浓22浓22浓2、、、非金属、金属单质342342342NOSOSOSCONOCOSOCNONOSOHHNOSOHHNOSOHHNOSOHHCl()()()⎪⎪⎩⎪⎪⎨⎧↑−→−↑−→−↑−→−+++------2323222323化合物SOHSOSOSHHSSCOHCOCOHHH()()()⎪⎪⎩⎪⎪⎨⎧↑+=+↑+↓=+↑+↓=+↑+=+22222232323222322222326233422HCOHCaOHCaCSHOHAlOHSAlNHOHMgOHNMgONaOHOHONa放入水中生成气体和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物质⎩⎨⎧+→+铝热反应.2盐金属盐金属.14.与Na 2O 2反应5.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 、Al 2O 3、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 3、NaHSO 3、NaHS 等) 、弱酸的氨盐[NH 4HCO 3、(NH 4)2CO 3、NH 4HSO 3、 (NH 4)2SO 3、 (NH 4)2S 、NH 4HS 等]、氨基酸等;6.电解 7.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2)金属→非金属⎪⎩⎪⎨⎧+−−→−+↑−−−→−+C MgO CO Mg H Fe Mg Na O H H 22222点燃或)、、活泼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高温高温HI HBr HCl S S H I Br Cl H CO O H C CO Si SiO C O HF O H F 2)(224222222222222(4)非金属→金属⎪⎩⎪⎨⎧+−−→−++−−→−+222CO C O H H 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高温高温8.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1)铵盐⎪⎩⎪⎨⎧↑+↑−→−+↑+↑−→−+↑+↑−→−∆∆∆S H NH S NH HS NH O H SO NH SO NH HSO NH O H CO NH CO NH HCO NH 232442233243422332434])[(])[(])[(♣(2)硝酸盐⎪⎩⎪⎨⎧↑+↑+−→−↑+↑+−→−∆∆223222322242)(2O NO Ag AgNO O NO CuO NO Cu (3)硝酸:4HNO 3=====2H 2O+4NO 2↑+O 2↑(4)碱式碳酸铜:Cu(OH)2(CO 3)2 ====== CuO + 2CO 2↑ + H 2O9.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10.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的元素可能是硫和氮2H 2S+SO 2=3S+2H 2O 4NH 3+6NO −−→−催化剂4N 2+6H 2O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 11.两种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这两种溶液的溶质可能是①Ba(OH)2与(NH 4)2SO 4或(NH 4)2CO 3或(NH 4)2SO 3②可溶性铝盐与可溶性金属硫化物或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强烈双水解③可溶性铁盐与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④Na 2S 2O 3溶液与强酸13.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H 2S 和SO 2及它们相对应的盐、活泼金属、不饱和烃、醛、酚、碱 14.两物质反应先沉淀后溶解的有:CO 2与Ca(OH)2或Ba(OH)2、NaOH 与铝盐、氨水与AgNO 3、强酸与偏铝酸盐 四、依据特征结构:1. 正四面体型分子:CH 4 SiH 4 CCl 4 SiCl 4 P 4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无机物的推断及检验
【专题目标】
1.掌握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3.运用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物质的推断及检验。

【经典题型】
题型Ⅰ:(07年高考全国卷)提示: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

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1)单质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生成G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C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看似复杂,但有一明显突破口,即溶液E中加氨水、通入空气得红褐色沉淀,此沉淀是Fe(OH)3,由此推断C为单质Fe,F为H2,E为亚铁盐;再往前推,粉状化合物和粉状单质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铁,应为铝热反应,故B为Al,D为Al2O3,H为NaAlO2,溶液I中含有Na+、Al3+。

答案:(1)H2
(2)4Fe2+ + 8NH3·H2O + O2 + 2H2O = 4Fe(OH)3↓+ 8NH4+
或:Fe2+ + 2NH3·H2O = Fe(OH)2↓+ 2NH4+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3)Al3+ 和Na+
(4)H2SO4(或HNO3)
【规律总结】铁作为一种变价金属,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金属的腐蚀中铁起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以铁为载体,在化学实验、物质推断和化学计算都有可能出现。

题型Ⅱ:(2006年高考全国卷)下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质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度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右上表格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须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本题为一综合推断题,突破口为饱和食盐水电解:
2NaCl +2H2O 电解
2NaOH + H2↑+ Cl2↑
可得A、B、C分别为NaOH、H2、Cl2,根据题意推断C为H2,进而得B为Cl2,A为NaOH,所以H为HCl;由题中表格可知C和D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3C + D = 2I,所以I中应有3个H原子,D为双原子分子N2。

答案:(1)HCl
(2)
(3)
题型Ⅲ:有某白色粉末,取出少量溶于水,用铂丝蘸取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焰色呈黄色,再透过钴玻璃观察,焰色呈浅紫色。

另取少量粉末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后加入稀盐酸则
逸出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能与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继续向原反应液中加盐酸至过量,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原来的混
合物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由颜色反应,肯定白色粉末中含有Na+和K+。

由粉末与盐酸反应逸出气体的性质,判断气体是CO2,但可能由CO32-或HCO3-与酸反应而得。

粉末加热不产生气体,排除了NaHCO3或KHCO3中的HCO3-。

从后一步实验得到难溶于酸的白色钡盐,确定出原粉末中有SO42-.
答案:K+、Na+、CO32—、SO42—;
CO32—+ 2H+ =CO2↑+H2O,CO2 + Ba2+ +2OH—= BaCO3↓+ H2O,
SO42—+ Ba2+ = BaSO4↓
【随堂作业】(45分钟)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
2.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和CO。

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又减小,但气体还有剩余。

以下对混合气体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3.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
4.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物质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写出):
请回答:
(1)固体A是(写出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列框图填写下列空格:
(1)C是,D是,G是,E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物B+浓盐酸:。

F的水溶液与E溶液:。

H与NaOH溶液反应:。

(3)单质C与浓硫酸共存的现象为:。

(附答案)
1.A2.C3.B
4.(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气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5.(1)Na2O2
(2)NaOH + SO2 = NaHSO3
(3)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6.(1)Al,Cl2,CO2,Na2CO3或NaHCO3;
(2)MnO2 + 4HCl MnCl2 + Cl2↑+ 2H2O ;
2AlCl3 + 3Na2CO3 + 3H2O = 2Al(OH)3↓+ 3CO2↑+6NaCl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3)钝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