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民族舞蹈身体训练教案

民族舞蹈身体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民族舞蹈的身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民族舞蹈的身体训练和舞蹈技巧的提高。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内容。
1.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身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舞蹈动作的练习和表现。
4.舞蹈情感的表达和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1.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观看一些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让学生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如舞蹈的动作、服饰、音乐等方面的特点。
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民族舞蹈的看法和感受。
2.身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热身运动,进行一些基本的拉伸和放松动作,使身体得到充分的准备。
(2)基本舞蹈动作的练习,如站姿、步伐、转身、跳跃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
(3)舞蹈姿势的练习,通过一些特定的舞蹈姿势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舞蹈动作的练习和表现。
(1)学习具体的舞蹈动作,通过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逐步学习具体的舞蹈动作,如手臂的动作、腿部的动作等。
(2)舞蹈动作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逐步提高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美感。
(3)舞蹈动作的表现,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动作的表现,培养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和表演能力。
4.舞蹈情感的表达和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1)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通过一些具体的舞蹈作品,让学生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2)舞蹈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进行舞蹈情感的表达,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团队合作的训练,通过一些团体舞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通过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和技巧。
傣族舞蹈教学实践教案

傣族舞蹈教学实践教案教案标题:傣族舞蹈教学实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傣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傣族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4.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傣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傣族舞蹈音乐和舞蹈视频资源。
2. 舞蹈教学辅助工具,如镜子、音响设备等。
3. 学生服装和道具,如傣族服饰和头饰。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傣族舞蹈的形象,引发学生对傣族舞蹈的兴趣。
2. 介绍傣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舞蹈的背景知识。
活动一:学习基本动作1. 播放傣族舞蹈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舞蹈的节奏和氛围。
2. 分步教学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手势、身体姿势和脚步等。
3. 强调舞蹈的协调性和流畅性,引导学生练习基本动作。
活动二:学习舞蹈技巧1. 分组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舞蹈技巧的练习,如转身、跳跃和旋转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优秀的舞蹈表演,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活动三:编排舞蹈节目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傣族舞蹈音乐,并编排一段舞蹈节目。
2. 引导学生在编排过程中发挥创意,注重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舞蹈表达的准确性。
3. 每个小组进行舞蹈节目的排练和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傣族舞蹈的特点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舞蹈对于传承和表达文化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舞蹈节目进行评估。
3.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傣族舞蹈表演或相关文化活动。
2. 鼓励学生进行傣族舞蹈创作,展示他们的个人风采。
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民舞动作实训报告总结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我们的民族舞蹈表演水平,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校舞蹈系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民舞动作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舞蹈动作,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实训内容1. 民族舞蹈基础知识实训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识,包括民族舞蹈的历史、分类、风格特点、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民族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基本舞蹈动作训练在掌握基础知识后,我们开始了基本舞蹈动作的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1)基本步伐:包括平步、走步、跑步、跳步等。
(2)基本舞姿:包括站姿、蹲姿、坐姿、卧姿等。
(3)基本手位:包括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等。
(4)基本脚位:包括脚尖、脚跟、脚掌等。
3. 民族舞蹈组合训练在掌握基本动作后,我们进行了民族舞蹈组合的训练。
组合训练包括:(1)民族舞蹈小组合: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2)民族舞蹈大组合:如《阿里郎》、《康定情歌》等。
4. 民族舞蹈排练在完成组合训练后,我们进行了民族舞蹈的排练。
排练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动作、音乐、队形等方面,力求将民族舞蹈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舞蹈表演能力通过两周的实训,我们的舞蹈表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如何与音乐节奏相配合,如何调整队形和舞蹈动作等。
2. 深入了解民族舞蹈文化通过学习民族舞蹈的历史、风格特点等知识,我们对民族舞蹈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完成舞蹈排练。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
4. 增强了自信心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
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报告书

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课程由北京舞蹈学院苏雪冰老师主讲,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提高我的舞蹈技能,增强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民族民间舞基础知识:学习了民族民间舞的概念、特点、分类、历史渊源以及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步伐、节奏等。
2. 汉族民间舞:重点学习了山东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等汉族民间舞蹈。
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了这些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感受到了汉族民间舞粗犷豪放、热情奔放的风格。
3. 少数民族民间舞:学习了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通过模仿和练习,了解了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如藏族的“堆谐”、维吾尔族的“多朗”、蒙古族的“顶碗舞”等。
4. 舞蹈编创: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舞蹈编创,将所学动作进行组合,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
5. 舞蹈表演:通过分组练习和集体表演,提高了舞蹈表演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体会1. 民族民间舞的丰富性:中国民族民间舞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体现了我国56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舞蹈技巧的多样性:民族民间舞的动作丰富多样,包括步伐、手势、身段、跳跃等,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才能掌握其精髓。
3. 舞蹈文化的传承: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和发扬。
通过本次实训,我更加坚定了传承民族民间舞的决心。
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展现出舞蹈的魅力。
四、实训成果1. 舞蹈技能的提升:通过本次实训,我的舞蹈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掌握了多种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傣族舞实训报告

一、前言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中,傣族舞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着无数舞蹈爱好者的目光。
为了深入了解傣族舞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傣族舞实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和心得。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围绕傣族舞的基本手位、脚位、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方面展开。
1. 基本手位傣族舞的基本手位包括掌形、冠形、爪形、嘴形、叶形、曲掌等。
这些手位在舞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优美、富有表现力。
2. 基本脚位傣族舞的基本脚位有正步、丁字步、之字步、点丁字步、跟点丁字步等。
这些脚位在舞蹈中起着支撑和引导作用,使得舞蹈动作更加流畅、协调。
3. 基本舞步傣族舞的基本舞步包括平步、踮步、单踮步、吸踮步、碎踮步等。
这些舞步在舞蹈中起着丰富舞蹈动作、增强舞蹈节奏感的作用。
4. 舞姿造型傣族舞的舞姿造型具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躯干和手臂保持一定弯度,形成特有的“三道弯”。
这种舞姿造型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优美、富有力量感。
5. 动律特点傣族舞的动律特点主要体现在舞蹈动作的柔美、流畅和节奏感上。
舞蹈动作多为缓慢、优雅的曲线运动,节奏感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实训过程在实训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教练的指导,认真练习每一个动作,力求做到准确、到位。
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1. 认真学习,掌握基本动作在实训初期,我重点学习了傣族舞的基本手位、脚位、舞步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基本动作,为后续的舞蹈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注重细节,提高舞蹈水平在实训过程中,我注重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力求做到准确、到位。
在教练的指导下,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舞蹈水平,对傣族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们共同分享舞蹈心得,探讨舞蹈技巧,使自己在舞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实训成果通过一个月的傣族舞实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傣族舞的基本手位、脚位、舞步等2. 提高了舞蹈技能,对傣族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五、总结通过这次傣族舞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傣族舞的魅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学分:2实验学时:34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面对非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点、风格,以及把握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节奏和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学生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修养和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基本要求1、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的服装、道具特点。
2、理解各民族民间的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关系,能辨别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并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概括各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基本韵味,以及音乐特点。
3、掌握所开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手位、步伐、基本训练组合,以及所开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节奏和韵律。
三、主要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辅导、检查。
四、实验教学内容项目:藏族实验教学【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学时】34学时【实验目的】就是要学生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风格,以及把握藏族舞蹈的基本节奏和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学生藏族舞蹈的艺术修养和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藏族舞蹈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实验内容摘要】藏族:1、踢踏:(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1)颤动律(2)步伐组合2、弦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1)曲伸动律(2)靠步、撩步、拖步综合组合。
【实验基本要求】(1)了解藏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了解藏族的服装、道具特点。
(2)理解藏族的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关系,能辨别其风格特点,并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概括舞蹈的特点、基本韵味,以及音乐特点。
(3)掌握藏族的基本手位、步伐、基本训练组合。
通过藏族舞的训练,解决学生下肢的松弛及上身的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渐把握不同动作节奏的特点,并能完成动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音响、U盘、舞蹈教室五、考核方式考核类型:考试考核形式:操作六、主要参考资料1、《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赵铁春,田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42、《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材》韩萍,郭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4。
民族舞蹈专业课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的日益繁荣,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舞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舞蹈技能,我校特开设了民族舞蹈专业课。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我在民族舞蹈专业课实训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感。
二、实训目的1. 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了解我国各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包括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编排等。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4. 激发学生对民族舞蹈的热爱,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民族舞蹈基础知识:学习我国各民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舞蹈动作特点等。
2. 民族舞蹈基本动作:学习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3. 民族舞蹈组合编排:根据所学舞蹈动作,编排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组合。
4. 民族舞蹈表演:在课堂上进行民族舞蹈表演,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四、实训过程1. 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我国各民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舞蹈特点。
在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各民族舞蹈的动作要领和风格特点,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基本动作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基本动作。
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
3. 舞蹈组合编排: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舞蹈动作,编排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组合。
在编排过程中,注重舞蹈的节奏、动作的连贯性和舞台表现力。
4. 民族舞蹈表演:在课堂上进行民族舞蹈表演,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表演过程中,注重舞蹈的感染力、节奏感和团队协作。
五、实训成果1. 学生的舞蹈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动作规范、流畅,具有民族特色。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得到锻炼,为将来的舞蹈表演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3. 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认识更加深入,热爱民族舞蹈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激发。
六、实训总结1. 民族舞蹈专业课实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舞蹈技能,还让我对我国各民族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民族舞日常基本功训练教案

民族舞日常基本功训练教案教案标题:民族舞日常基本功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民族舞蹈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3. 学生能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准备:1. 教室或舞蹈室。
2. 音乐设备。
3. 民族舞蹈音乐。
4. 民族舞蹈服装(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民族舞日常基本功训练。
2. 引导学生讨论民族舞蹈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主体(30分钟):1. 动态热身(5分钟):- 播放适合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如跑步、跳跃、摆臂等。
- 强调热身运动的重要性,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2. 基本姿势练习(10分钟):- 向学生展示民族舞蹈的基本姿势,如站立姿势、手臂姿势等。
- 引导学生模仿并练习这些姿势,注重正确的身体对位和手臂的舞蹈线条。
3. 基本动作练习(15分钟):- 向学生展示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转身、转体、起身、踏步等。
- 分步骤教导学生学习这些动作,并逐渐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舞蹈组合。
- 强调动作的流畅性和舞蹈的表达力。
4. 冷静放松(5分钟):- 播放柔和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舒缓的伸展运动,放松身体。
- 强调冷静放松的重要性,以恢复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强调学生继续坚持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以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3. 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的民族舞蹈活动,拓宽自己的舞蹈视野。
扩展活动:1. 邀请专业的民族舞蹈演员或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以激发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2. 组织学生参加民族舞蹈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徽花鼓灯的基本体态、主 要动律和几个单一动作。主要动律有2个,一个是 上下动律,另一个是划圆动律;单一动作共6个, 它们是拔泥步、燕落沙滩、平步、立圆晃手、单展 翅和三点头。今天学习的内容只能让大家对安徽花 鼓灯的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以后的课程中, 我们还要反复练习,不断深入,直到大家熟练掌握, 运用自如。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多练习。
1、撤步、起步单一组合 2、快起步单一组合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起步综合训练组合内容
1、安徽花鼓灯《起步综合训练组合》前半 部分内容。 2、安徽花鼓灯《起步综合训练组合》后半 部分内容。 3、配合音乐进行组合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重点难点
起步时脚腕的内力控制,并不是一拍完 成,而是逐渐向上的动态过程。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车水步、梗步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这是安徽花鼓灯基本步法的一个延伸。另外, 将车水步、梗步做了一个片段式的练习组合, 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动作连接使同学们更好 的掌握是新的内容学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十四:车水步、梗步 综合训练组合 (一)练习
1、车水步:双脚带韧劲交替用力 2、梗步:迈步时要快,一拍将重心推上去 3、车水步单一组合 4、梗步单一组合
安徽花鼓灯简介
安徽花鼓灯是在长江、黄河之间,亦即 南北两地文化的结合处形成的一种民间歌舞 形式。主要流传在安徽的怀远、凤台、颍上、 凤阳、蚌埠等县农村。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安徽花鼓灯简介
在安徽当地,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有着较完备的艺术组织,它由舞、歌、锣鼓演奏组 成。舞蹈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大花场”(集 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由男角——“鼓架 子”、女角——“兰花”表演的双人即兴抒情舞段, 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和“盘鼓”(舞蹈、武 术、技巧表演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从总体上看, 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 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碎步: 1、行进碎步 2、后退碎步 3、横移碎步。 注意强调“欲动先倾” 以及流动中保持 基本体态。今后在课上我们还会反复练习, 希望大家在课下也多下功夫。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四:安徽花鼓灯碎步综合训练
(一)步伐热身 (二)进退碎步、横移碎步等单一动作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三)分段练习
1、将上述2个基本动律、6个单一骨干 动作连成两个小片段,反复练习。 2、配合上音乐进行分段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四)组合练习
完整的跟随音乐进行组合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重点难点
训练中始终保持提臀立腰弧线上提的基本体 态。 基本动律的发力点从肋部开始至腋下。上下 动律的重拍向上,划圆动律的重拍向下。 完成流动性步伐时,双膝应内靠,上身保持 相对的平稳。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欣赏
安徽花鼓灯民间艺人表演片段 安徽花鼓歌旋律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一)道具执法及基本体态练习
道具执法:右手虎口拿扇,左手三指捏巾。 基本体态:双脚正步,提臀立腰,身体略微 前倾,双手胸前抱扇。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基本动律及单一骨干动作
1、基本动律
上下动律:保持基本体态,发力点从肋部开 始至腋下,重拍向上。 划圆动律:重拍向下,其他要求同上。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2、单一动作
拔泥步:动力腿动作拍的后半拍短促地拔起。 燕落沙滩:右前踏步蹲,双手保持小三节的 弯曲状态。 平步:双膝内靠,身体保持相对平稳。 立圆晃手:强调倾拧,即倾时整体重心向前, 拧时从腰部以上整体拧回。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2、单一动作
单展翅舞姿:以左脚为重心,双脚立起,膝 盖内靠,提臀立腰弧线上提,右手向上展开, 扇尖向上。 三点头(一慢两快):用气息带动身体的起 伏(吸气带动身体向上提,头部下低并转向3 点;呼气身体自然放松,头部抬起转向8 点。),注意气息与眼神的收放配合。
重点难点
在初步掌握动态、动律的基础上,要求 熟练运用各种动作连接完成综合。要求与音 乐融为一体,表达出舞蹈所特有的情感。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将安徽花鼓灯《动律综合训 练组合》、《碎步综合训练组合》、《扇花 综合训练组合》和《起步综合训练组合》进 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复习,不仅包括动作上的 顺序更包含了舞蹈中的风格特征以及情感的 表现,请同学们在课下多揣摩。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撤步、起步是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内容, 快起或者慢起的重点都在于脚腕的控制力之 上。另外,在撤步、起步单一动作的基础上 加入了连接,形成一个小的组合片段进行舞 蹈。课下自习时请同学们将重点放在动作的 连接运用上。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八:安徽花鼓灯起步训练 (下)
(一)复习
重点难点
绕团扇的扇、巾重叠在一条线上 开合扇要求双肘提起、小臂自然下垂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团扇的基本执扇方法、 三种团扇的做法以及两个单一的组合,请同 学们在课下多进行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六:安徽花鼓灯扇花训练(下)
(一)复习
1、上绕团扇、下绕团扇 2、开合扇 3、贴挽扇 4、单一团扇组合 5、单一开合扇组合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五:安徽花鼓灯扇花训练(上) (一)团扇的基本执扇方法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团扇的几种做法
1、上绕团扇、下绕团扇:扇、巾重叠在一 条线上 2、开合扇:双肘提起、小臂自然下垂 3、贴挽扇:要求在原位进行挽扇,由夹扇 变为握扇 4、单一团扇组合 5、单一开合扇组合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三)《动律综合训练组合》 后半部分内容
(四)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重点难点
训练中强调发力点在肋部。 节奏上强调上下动律的重拍向上,划圆动律 的重拍向下。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徽花鼓灯 《动律综合训练组合》的全部内容, 请同学们在掌握单一动作规格要求的 同时将关注点放在动作的运用及连接 上,使组合完成得更加流畅、自然。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十:巩固安徽花鼓灯前四个综合 训练组合,掌握两个基本步伐 (一)配合音乐复习
1、《动律综合训练组合》 2、《碎步综合训练组合》 3、《扇花综合训练组合》 4、《起步综合训练组合》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新步伐
1、拔泥步:动作腿要短促地拔起 2、风柳步:脚掌紧拔地面,衬着劲儿走 3、拔泥步、扒泥步单一组合 4、风柳步单一组合
1、拔泥步、扒泥步单一组合 2、风柳步单一组合 3、双环步单一组合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步伐综合训练组合内容
1、安徽花鼓灯《步伐综合训练组合》 后半部分 2、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重点难点
在各种步伐的行进过程中,注意保持基本 体态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将安徽花鼓灯《步伐综合训 练组合》的全部内容学习完了,请同学们在 记熟动作的基础上更多的将感情融入到舞蹈 表演之中。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三:安徽花鼓灯碎步训练
(一)步伐热身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碎步类型 1、行进碎步: “欲动先倾” 2、后退碎步:流动中保持基本体态 3、横移碎步:要求双膝靠拢,后脚紧催 前脚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三)多种队形变化的碎步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重点难点
碎步强调“欲动先倾”。 流动中保持基本体态。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三)《碎步综合训练组合》全部内容
(四)加入音乐配合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重点难点
碎步强调“欲动先倾”。 流动中保持基本体态。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碎步综合训练组合》 的全部内容,请同学们在掌握单一动作规格 要求的同时将关注点放在动作的运用、连接 以及感情的表现上,使组合完成得更加流畅、 自然。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七:安徽花鼓灯起步训练(上) (一)全身热身活动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安徽花鼓灯起步训练内容
1、撤步、起步:强调脚腕的内力控制 2、快起步:注意动作中掌握紧收、积蓄、 突发的力的控制 3、撤步、起步单一组合 4、快起步单一组合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重点难点
起步时脚腕的内力控制,并不是一拍完成, 而是逐渐向上的动态过程
重点难点
区分拔泥步与扒泥步的不同,第一个步 伐是脚离开地面垂直拔起,第二个步伐则是 像后侧斜线提起。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徽花鼓灯另外一个 步伐——双环步,还有双环步单一组合,请 同学们下去以后多做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实验十二:安徽花鼓灯步伐综合组合
(一)练习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车水步、梗步综合训练 组合内容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
(二)组合要求
1、《动律综合训练组合》:总体要求各种舞姿呈 现出“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2、《碎步综合训练组合》:总体要求表现出“溜 起 意先行,刹住不断线”的特点 3、《扇花综合训练组合》:总体要求扇花舞动流 畅、灵活,与脚下步伐配合协调 4、《起步综合训练组合》:注意体会“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的感受 民族舞蹈训练实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