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图的作用

合集下载

PMP各种图作用

PMP各种图作用

7、因果图:石川图,Why-why分析图,鱼骨图,找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可用于识别风险过程,分析风险起因。因果图(鱼骨图)和流程图即是质量管理工具又是风险管理工具。
8、影响图:把项目的某种情境表现为一系列实体和结果的相互影响关系,比如风险和项目目标的相互影响关系等。影响图是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不是质量管理的工具,这一点有别于因果图(鱼骨图)和流程图。
4、矩阵图: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亲和图:可以对潜在缺陷成因进行分类,展示最应关注的领域。一般关联头脑风暴方法,即在头脑风暴发散出来的创新思维或观点后,应用亲和图把这些思维或观点分组。
6、流程图:通过流程分析找问题原因或出处,通过工作流的逻辑分支及其相对频率,来估算质量成本。也可以用于识别风险过程,分析风险起因。考试中如果选择流程图,通常题干中会有“流程”、“程序”和“过程”等文字,可以判断是用来估算质量成本的。
题目的关键词“排序”、“优先”、“首要”、“最重要”,选择帕累托图。由于时间有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能解决关键问题。帕累托图用来从数量上发现主要矛盾,发现产生最大数量缺陷的原因(即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重要原因)。
3、散点图:确定两个变量间是否有关系,来估算自变量的变化将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值。通常在二维象限上(通常是X横坐标和Y纵坐标)看数据点是否在对角线附近。比如两个变量是正相关、负相关或非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一般关联回归曲线,即回归线)
(1)、在问题尚未发生前,找到隐患解决;
(2)、可以消除相关方对质量的担心;
(3)、可以监控过程、添加新变量之后的状态。
2、帕累托图:特殊的直方图(采用出现问题或原因的数量或频率为纵坐标,问题或原因的类型为横坐标),按频率排序,优先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符合二八原则(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控制图的使用

控制图的使用

1、控制图的作用有哪些?
(1)在质量诊断方面,可以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2)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而什么时候则需要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

(3)在质量改进方面,可以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2、控制图的应用程序是什么?
(1)选取控制图拟控制的质量特性。

(2)选用合适的控制图种类。

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3)确定样本组、样本大小和抽样问题。

在样本组内,假定波动只由偶然原因所引起。

(4)收集并记录至少20—50个样本组的数据,或使用以前所记录的数据。

(5)计算各组样本的统计量,如样本平均值、样本极差和样本标准偏差等。

(6)计算各统计量的控制界限。

(7)画控制图并标出各组的统计量。

(8)研究在控制界限以外的点子和在控制界限内排列有缺陷的点子以及标明异常(特殊)原因的状态。

(9)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3、控制图在应用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1)在5M1E因素未加控制,工序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就使用控制图管理工序。

(2)在工序能力不足,即在<1的情况下就使用控制图。

(3)用公差线代替控制线,或用压缩的公差线代替控制线。

(4)仅打“点”而不做分析判断,失去控制图的报警作用。

(5)不及时打“点”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工序异常。

(6)当5M1E发生变化时,而未及时调整控制线。

(7)画法不规范或不完整。

(8)在研究分析用控制图时,对已弄清有异常原因的异常点,在原因消除后,未剔除异常点数据。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 _第四章 统计过程控制(1)_2010年版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 _第四章 统计过程控制(1)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分析用控制图的主要作用是( )
A:用于分析、寻找过程稳态
B:起到贯彻预防作用
C:实时分析数据,监视过程运行状态
D:消除不合格品
答案:A
2、用于控制不合格率、废品率、交货延迟率、缺勤率、邮电、铁道部门的各种差错率等的控制图是( )
A:c 控制图
B:U 控制图
C:ρ控制图
D:n ρ控制图
答案:C
3、控制图主要用来( )
A:识别异常波动
B:判断不合格品
C:消除质量变异
D:减少质量变异
答案:A
解析:提示:控制图的作用在于识别异常波动。

4、在控制图的应用中,由于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导致的判异使( )。

QC七大手法概述及作用说明

QC七大手法概述及作用说明

QC七大手法概述及作用说明1. QC(Quality Control)简介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测量、评估和纠正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的管理活动。

通过质量控制手法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并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2. QC七大手法概述QC七大手法是指常用于质量控制领域的七种基本工具和技术,它们是:1.流程图2.帕累托图3.控制图4.直方图5.散点图6.因果图7.5W1H分析法下面将对每种手法进行详细的概述和作用说明。

2.1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形式来描述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的工具。

它通过使用各种符号和箭头表示不同的任务和决策,清晰地展示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节点。

流程图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工作流程,识别潜在的瓶颈和改进机会。

2.2 帕累托图帕累托图也称为80/20法则(Pareto Principle),它是基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观察而得名。

帕累托图通过按照频率和影响力对问题或原因进行排序,确定关键因素和主要贡献因素。

它可以帮助质量控制团队优先处理最重要的问题和原因,提高效率和效果。

2.3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改进过程稳定性和能力的工具。

它以时间为横轴,以关键指标(如质量特性、工序时间、成本等)为纵轴,通过统计分析过程数据,绘制出一条中心线和上下限控制线。

通过实时监控测量数据,可以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4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以长方形的形式显示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图表。

它通过将数据按照不同的范围划分为一系列等宽的区间,然后绘制每个区间的柱状图,表示该区间内数据的频率。

直方图能够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识别数据的偏移和异常值。

2.5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控制图

控制图

控制图控制图就是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并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方法。

根据假设检验的原理构造一种图,用于监测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它是统计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

英文control chart定义控制图又称为管制图。

第一张控制图诞生于1924年5月16日,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後,管制图就一直成控制图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资讯,从而判断生产过於受控状态。

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於稳定受控状;再一类的控制图,主要用於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由于受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差;前者由大量微小的偶然因素叠加而成,后者则是由可辨识的、作用明显的原因所引起,经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发现和排除。

当一生产过程仅受随机因素的影响,从而产品的质量特征的平均值和变差都基本保持稳定时,称之为处于控制状态。

此时,产品的质量特征是服从确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分布(或其中的未知参数)可依据较长时期在稳定状态下取得的观测数据用统计方法进行估计。

分布确定以后,质量特征的数学模型随之确定。

为检验其后的生产过程是否也处于控制状态,就需要检验上述质量特征是否符合这种数学模型。

为此,每隔一定时间,在生产线上抽取一个大小固定的样本,计算其质量特征,若其数值符合这种数学模型,就认为生产过程正常,否则,就认为生产中出现某种系统性变化,或者说过程失去控制。

这时,就需要考虑采取包括停产检查在内的各种措施,以期查明原因并将其排除,以恢复正常生产,不使失控状态延续而发展下去。

通常应用最广的控制图是W.A.休哈特在1925年提出的,一般称之为休哈特控制图。

控制图的原理及应用

控制图的原理及应用

次 数
净含量
次 数
净含量 平均值的差异 次 数
净含量
样品
分布曲线
标准差的差异 形状的差异
净含量
净含量
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制程(稳态),

其结果是稳定和可预测的

不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制程,其结果是不稳
定和不可预测的


净含量 净含量
预测 预测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六分。
共同原因(机偶原因,系统原因)
一、什么是控制图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六分。
控制图是对过程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量、分析、改进,
从而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统计工具。
样本统计量数值
175
170
UCL=172 上控制限
165
CL=164 中心线
160
155
LCL=156 下控制限
150
1
2
3
4
5
6
7
8
9
10
控制图示例 按时间或样本号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所得数值的描绘点。
过程应监控的对象
例如: a.机器故障或工具损坏.
b.使用不合格之原料或材料.
c.员工情绪欠佳或工作不努力.
d.不按操作标准作业或标准不适当.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六分。
制程控制不同形态
在控制状态下 (特殊原因消除)
局部问题对策: 属于局部问题应
由负责制程的现场人 员去改善.
时间推移
失去控制 (有特殊原因存在)
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休哈特在1924年5月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六分。

qc初级试题及答案

qc初级试题及答案

qc初级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QC?A. 质量控制B. 快速计算C. 量子计算D. 质量检查答案:A2. QC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生产速度B. 降低成本C. 确保产品质量D. 增加产品种类答案:C3. 在QC中,以下哪个工具用于收集和分析数据?A. 控制图B. 流程图C. 因果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请简述QC七大工具。

答案:QC七大工具包括:A. 因果图B. 控制图C. 流程图D. 散点图E. 直方图F. 帕累托图G. 检查表5. 什么是六西格玛?答案:六西格玛是一种旨在减少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缺陷和变异的方法论。

6. 六西格玛中DMAIC代表什么?A.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B.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再设计C. 数据、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 定义、测量、分析、创新、控制答案:A7. 请列举至少三种QC常用的统计方法。

答案:常用的QC统计方法包括:A. 假设检验B. 方差分析C. 回归分析8. QC中控制图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过程能力,以确保产品质量。

9. 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Cpk)?答案:过程能力指数(Cpk)是一个衡量过程性能的统计指标,它表示过程的中心趋势与规格限之间的关系。

10. 请解释QC中的5S方法。

答案:5S方法是一种工作场所组织和效率的方法,包括五个步骤: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控制图的原理作用应用范围

控制图的原理作用应用范围

控制图的原理、作用及应用范围1. 控制图的原理控制图是一种用于分析和监测过程稳定性的统计工具,它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概念,并结合实际数据将过程的表现可视化呈现出来。

控制图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随机性原理:过程中的变化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控制图通过测量样本数据并计算统计量,与过程的预期稳定性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变异是否超出预期范围。

- 稳态原理:在一个稳定的过程中,所测量的样本数据会围绕着一个中心值进行随机波动。

通过指定上下控制限,控制图可以帮助识别超出正常变异范围的异常情况。

- 规范化原理:控制图将过程数据标准化为无量纲形式,这样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过程的稳定性和性能。

2. 控制图的作用控制图在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测过程稳定性:通过控制图的使用,可以对过程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

当过程的变异超出控制限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过程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 识别特殊因子:控制图能够帮助识别过程中的特殊因子,如异常事件、材料变化等。

通过对控制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解决,以提高过程的品质和效率。

- 指导决策:控制图提供了过程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有助于决策者快速了解过程的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例如,当控制图显示过程稳定时,可以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当控制图显示过程异常时,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 控制图的应用范围控制图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过程,尤其在生产制造和服务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 制造业:控制图可以用于监测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帮助找出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调整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服务业:控制图可以用于监测服务过程的性能指标,如平均等待时间、客户满意度等,帮助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

- 医疗领域:控制图可以应用于医疗过程的监测和改进,如手术时间、治疗效果等,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图的作用:
①能够判断品质是处于稳定状态还是处于异常状态。

②可以确认不良对策是否有效。

③可用作日常品质维护管理的主要工具。

4.该方法实战时注意事项: (仅以x-R 控制图为例)
①选定要控制的对象,一般在《标准作业书》里都有详细规定。

②准备数据
A . 要生产稳定时期的最新数据。

B . 以此数据作成的控制图,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如不
能真实反映品质状况,还需重新研讨收集数据的时期。

C . 数据量越多越好,尽量在100个以上,组数在20~
25以上。

③计算以下各值:
中心值(CL )、上限值(UCL )、下限值(LCL )、平均值(x )、总平均值(x)、极差平均值(R)。

*其中A2、D4、D3可以从《系数表》中查得。

*上下限计算到小数后面二位。

x—R管理图系数表
N A2B3B4C4D3D4M3A2
2 1.88— 3.2670.797— 3.267 1.88
3 1.023— 2.5680.886— 2.575 1.187 40.729— 2.2660.921— 2.2820.796 50.577— 2.0890.94— 2.1150.691 60.4830.03 1.970.951— 2.0040.549 70.4190.118 1.8820.9590.076 1.9240.509 80.3730.185 1.8150.9650.136 1.8640.432 90.3770.239 1.7610.9690.18
4 1.8160.412 100.3080.284 1.7160.9720.223 1.7770.363 110.2850.321 1.6790.9750.256 1.744—120.2660.354 1.6460.9770.283 1.717—130.2490.382 1.6180.9790.307 1.693—
*当N=2—6时,不考虑R控制图中的下限。

④在空白通用x—R控制图上,记入品名、品质特性、规格、测定单位、测定仪器、测定者、测定日期等内容。

⑤在空白通用x—R控制图的相应位置上画上UCL、CL、LCL线,其中UCL、LCL线为红色虚线,CL为红色实线。

A.例如,T550录音机P卷轴自1998/3起生产工序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试作成x—R管理图。

R 控制图
C . 的走势,就能很好地判定品质是否处于稳定或异常状态。

⑥当点线走势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品质处于稳定状态: A . 连续25个点都在控制线内。

B . 连续35个点中,只有1个点在控制线外。

C . 连续100个点中,只有2个点在控制线外。

⑦当点线走趋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为品质处于异常状态:
况:
a. 连续3点中有2点接近控制线。

判异条件a
b. 连续7点中有3点以上接近控制线。

判异b条件
c.连续10点中有4点接近控制线。

d.连续11点中有10点落在中心线的某一侧。

e.连续14点中有12点落在中心线的某一侧。

f.
g.
h.当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时,即非随机排列。

差异h条件
j.当点线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时。

判异j条件
①当品质特性呈正态分布时,所设定的控制线不同,任意测定所得的值,其分布在控制线内的概率不同,换言之,即使是正态分布,亦有极少数产品不符合品质规格要求,要小心区分差异和判稳的原则。

②如果点子落在控制线以外时,不论是正常还是异常分布,均要在点子处做上记号,注明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③生产成本下降,为增加产量打下基础。

④人机怠工减少,返工减少。

⑤检查频度和数量得以减少,各种试验费用随之减少。

⑥各种装置、设备、夹具的修理、改善或增设,都得到合理的、有重点的进行。

①不是凭直觉或者经验,而是可以科学地、有效地
②只要明确判断标准,谁都可以同样作出正确的判断。

③平日被忽略的问题点突出地表现出来,避免管理遗漏。

④可以从杂乱的变化中发现问题总的规律性。

⑤不会被个别的问题分散了注意力,可以看到整体。

⑥因为具有客观性,容易统一众人的意见。

⑦在状况说明时,因为有统计分析过的数据,说明可以简单地进行。

⑧看一眼图表就能大致明白现状,可以提高全员对品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