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1

合集下载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1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1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起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那歌声真好听。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 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 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 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 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 国的树!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 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 树!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 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 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 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 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 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 南国的树!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 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鸟的天堂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鸟的天堂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鸟的天堂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鸟的天堂》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记述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动态景象。

脉络梳理:
全文共14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交代了“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和当时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赞美了大榕树的美丽和生机。

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1。

《鸟的天堂》课文

《鸟的天堂》课文

巴金纪念馆
该网站为纪念巴金先生而设,提供了关 于巴金的生平、作品和思想的介绍,包 括《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和解读。
VS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
该网站提供了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资 料和论文,包括对《鸟的天堂》的评价和 分析,可供读者深入了解该作品的研究现 状。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称逐 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当地一个 著名的旅游景点。
02
文本解读
文章主题与思想
主题
文章主题是描述一个鸟类天堂的自然景观,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 态。
思想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呼吁,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重要性。
写作手法与特点
写作手法
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细节描写,以及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的美好。
艺术鉴赏
语言艺术特色
01
02Biblioteka 03描写生动作者运用丰富的形容词、 动词和比喻手法,使文章 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更加生 动形象。
语言优美
选词精准,语言流畅,富 有诗意,读起来令人愉悦 。
表现力强
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文章表现力强,使读者产 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文学价值与意义
审美价值
文章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 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学习方法与技巧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先通读全文,再重点阅读重要段落 做好笔记和整理,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的精 妙
参与学习小组或课堂讨论,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学习效果评估
参加课堂测验和考试,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自 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鸟的天堂》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鸟的天堂》
心情:平静、愉快的。
➢ 结合自己的理解,边读1—4自然段边想象画面,
说说应该用什么语气和节奏来读。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 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 树下,我了绳,拿起竹 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作者傍晚看到的是大榕树枝叶繁茂的静态场景, 早晨看到的是群鸟飞鸣的动态场景。
朗读指导:读傍晚的“鸟的天堂”,语速要相 对缓慢,声音低沉而舒缓;读早晨的“鸟的天堂”, 语速要轻快有力,同时读出惊喜、欢快的语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按照( C )顺序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
天堂”的经历:第一次是在( B ),没有见到鸟, 只看到了高大茂盛的榕树;第二次是在( A ), 看到了榕树上群鸟活动的热闹景象。 A.早晨 B.傍晚 C.时间 D.空间
听朋友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却 没有看见一只鸟。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 大树卧在水面上。 ➢ 这句话让你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仅仅一部分树枝,就像一 株大树,可以想象整株榕树该 有多么壮观,简直和河中央的 小岛一般大。
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 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 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 一支乐曲。
➢ 默读5—9自然段,说说傍晚的大榕树有什么样的特点,
并说明理由。
① 作者远看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身
边的朋友也在争论到底有多少棵
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 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 在扑翅膀。

鸟的天堂课文批注

鸟的天堂课文批注

五上语文23《鸟的天堂》课文批注
1. 本文主题:本文记叙了作者巴金与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和比喻,使文章生动形象。

例如,在描写傍晚的大榕树时,作者形容它像一片森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描写早晨的群鸟活动时,作者用比喻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景象,让人感受到鸟儿的生机和活力。

3. 重点句子:文章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例如,“榕树的树冠非常大,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片森林;从远处看,如浮在水面的绿岛。

”这句话不仅描绘出了榕树的外貌特征,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4. 情感表达:通过本文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

5.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傍晚的大榕树,第二部分描写早晨的群鸟活动。

虽然两部分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 写作目的:本文旨在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激发读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尊重。

7. 个人观点:我认为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通过作者的描写和比喻,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同时,我也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然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鸟的天堂_王秀民》1

《鸟的天堂_王秀民》1
(1)周围有山有水环境幽雅。
(2)大榕树枝繁中茂、适合鸟儿生活。
(3)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受到保护,能自什么这棵大榕树叫做鸟的天堂?
一、教学反思
课中品读体味,深入感受生态美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鸟的天堂》一文内容写的非常美,语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来自于生态环境的美!为让这美的生态图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究就成为关键。
3、看到大榕树上那群鸟欢腾、热闹非凡的景象,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应接不暇)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眼睛应接不暇的?
小结:这两个自然段描写了大榕树上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板书:动态
4、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离去的?他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5、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个句子中两个“鸟的天堂”意思有什么不同?句末用感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品读体味课文,勾勒生态和谐图。
为完成这个探究性专题,学生就不能只局限于领悟树的“大”,还需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提及这点就表明对课文学习的层次是停留在肤浅层次的。因此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通过学文,在大脑中勾勒出一幅生态和谐的图景,从而感受生态的美,达到以课文为载体渗透“绿色教育”的理念,这样的渗透才是自然生成的。如文章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抓住“大概涨潮的时候……”让生知道这儿气候温暖,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抓住“卧”“垂”这些重点词的品析,让生感悟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副KDGXXUYOqD8/

《鸟的天堂》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主要内容《鸟的天堂》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赞美“鸟的天堂”,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们随着作者的脉搏,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其妙风光吧。

一《鸟的天堂》有关资料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二《鸟的天堂》主要内容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树与鸟,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和谐美,产生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流程一、说天堂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⑴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思考: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2、交流:第一次: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5~9自然段。

)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4、交流:⑴树: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先从个性化的词语入手,你为什么想到这个词语?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去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巴金生平和代表作,学生猜这是谁。

随机出示巴金像。

2.导入(师述):现在我们就来学一篇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板书课题),一同来感受一下巴金爷爷文章的语言美。

3.课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是指什么呢?想不想见识一下这棵大榕树?(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配合简介:这棵大榕树在广东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上,有着500年左右的树龄。

它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心上的二十多亩地。

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鸟的天堂》。

4.出示“天堂”的字典中意思,结合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异同。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分段,填空。

课件依次出示具体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如下):
作者曾()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经过;第二次是()经过。

因为经过的()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第一次看到(),却没看到()。

第二次去听到了(),又看见了()。

这使作者信服那枝叶繁茂的()真是()。

教师引导小结,过渡到第一段的学习。

师: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大家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

1.指名一生读句子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齐读。

2.比较句子的异同,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

把后两个“在”去掉,读一读两种写法的不同。

①讨论分析两个句子的异同:
②小结:巴金爷爷文章中的语言美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感情朗读第一句,读出韵味。

三、学习写大榕树的段落,体会大榕树大得壮观的美。

1.接下来我们去欣赏那棵大榕树吧,听录音读1~~9自然段,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学生汇报说。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这是一棵高大(庞大、巨大)的树。

②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师随机板书高大(或枝叶繁茂)。

问: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3.学生细读课文:要求用“——”划找课文描写榕树高大(或繁茂)的词句。

①学生回答交流所划找的词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下列句子:
a.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

b.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这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c.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d.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

树叶绿得可爱。

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e.这棵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②引导理解体会以上句子的基础上逐句指导朗读,自由放声读——指名读——齐读
4.再体会树的特点。

从文章中你还读懂了这是一棵怎样的树?照以上方法学习。

5.感受联想句。

●作者在写榕树枝叶繁茂的第八自然段中,不仅有看到的,还有自己
的联想。

用“﹏”划出相关句子。

●感情朗读。

自由放声读——男女配合读
6.反复朗读,体会榕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特点。

a师:要是这棵高大而美丽的榕树就在我们面前,相信大家也会被吸引,被倾倒,继而赞叹不已!
(课件展示“高大繁茂”的大榕树)
b.难怪作者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齐读
c.运用自己最投入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五、总结:
是啊,“鸟的天堂”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怪不得鸟儿们都喜欢它,在这里安下了家。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段录像吧。

从这段录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巴金爷爷又是怎样描写这群鸟的呢,下堂课我们再来学习。

六、完成课堂作业练习第2、3 两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