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

合集下载

搭石课文知识点总结

搭石课文知识点总结

搭石课文知识点总结《搭石》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散文,通过对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搭石的介绍,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搭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技艺,它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理解。

通过对这篇散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搭石和生活哲学的知识点,下面是对《搭石》散文内容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一、搭石的工艺和特点搭石,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搭建结构,这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技艺,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搭石的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在搭石的过程中,大量石块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摆放,才能构成稳固的结构。

同时,搭石也充满了艺术美感,设计者可以通过不同的石料和结构方式,营造出独特的美学效果。

因此,搭石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术,它既需要工匠的苦心经营,也需要设计者的创意和审美。

二、搭石与生活哲学作者在《搭石》一文中,通过对搭石的介绍,表现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搭石看似简单的技艺,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学。

在搭石的过程中,工匠和设计者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耐心和毅力去完成每一道工序。

这正是生活中所需要的品质,需要我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另外,搭石也需要团队合作和协作,需要不同的人才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这也是生活中所需要的品质,需要我们学会团结互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搭石与自然的关系搭石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它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搭石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石料的特性和来源地,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去选择石块和进行设计。

这体现了设计者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注重用自然的材料去建造结构,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同时,搭石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需要依靠自然资源去建造结构,同时也需要保护和维护好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存。

四、搭石与传统文化搭石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搭石》ppt课件

《搭石》ppt课件

选词填空。
随堂练习
1.会场人太多了,我们需要几个人来(维持)秩序。 2.老师在台上讲话时,下面的同学请( 保持)安静。
小练笔
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让我们都用一双慧眼,用心去寻找美、发现 美,用手中的笔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小练笔: 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课后作业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搭 石
你关注过自己的阅读速度吗? 你每分钟大约能读多少字?
学习主题: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学习重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 方法
走近作者
刘章(生于1939年),字尔玉,被誉为“农民诗人”“草
根诗人”。。诗《北山恋》获全国首届新诗奖。
主要作品:组诗《北山恋》,诗文集《刘章诗选》《刘章
边读边想象画面,想想: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 时,心里会怎么想?在挑选到合适的石头满意离去 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 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 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 肯离去。
一行人走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 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 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 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认真抄写课后生字词。 2.课后交流还有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3.继续练习速读课文,想想哪些画面留给你的印象最 深刻,这里的人们有哪些优秀品质?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 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 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搭石》教案8篇

《搭石》教案8篇

《搭石》教案8篇《搭石》语文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学情分析】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师:昨天啊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

(课件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搭石这篇课文

搭石这篇课文

搭石这篇课文
【实用版】
目录
1.搭石的定义和作用
2.搭石的种类和特点
3.搭石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4.搭石的现代应用和价值
正文
搭石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搭建桥梁、城墙等建筑物。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建筑史上,搭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搭石的定义和作用非常明确。

搭石,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搭建的石头。

它通常由大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头构成,具有承重能力强、耐久性好等特点。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搭石成为了建造大型建筑物的主要材料之一。

其次,搭石的种类和特点也值得探讨。

从形状上来看,搭石主要有圆形、方形、长条形等不同的形状。

从质地上来看,搭石可以分为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等不同的类型。

每种搭石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例如砂岩搭石质地较轻,适用于搭建轻型建筑物;石灰岩搭石质地坚硬,适用于搭建大型建筑物。

再者,搭石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深远。

在我国的历史上,搭石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

许多古代的建筑物,如长城、故宫等,都使用了大量的搭石。

这些建筑物不仅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承载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搭石的现代应用和价值也不容忽视。

尽管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搭石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
一些景观建筑和仿古建筑中,搭石仍然被广泛使用。

同时,搭石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也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搭石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一环,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搭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搭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课文原文】《搭石》作者:刘章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人们在小溪里摆上一排搭石,方便过河。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赏析】《搭石》这篇课文通过描绘乡村生活中平凡而又普通的搭石,展现了乡亲们淳朴自然、和谐互助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乡亲们默默奉献、互敬互爱的美好心灵。

首先,课文以“搭石”这一具体事物为切入点,讲述了人们如何在小溪中摆放搭石以供过河,既反映了乡民们面对生活困难时积极应对、智慧创造的精神风貌,又展示了他们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其次,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人走搭石时的场景,如“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乡间生活的和谐与宁静之美,以及乡亲们之间的默契与友爱。

再次,文中对乡亲们礼让谦和、尊老爱幼的具体行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如当两人相遇时总会互相礼让,年轻人主动背老人过搭石等细节,深入浅出地展现出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伦理和深厚的道德风尚。

最后,“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这句话寓意深远,既是对搭石实用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乡亲们善良品质和深厚情谊的赞美。

综上,《搭石》一文以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入手,寓深意于平实之中,将乡村社会的质朴、和谐、互助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搭石课文解析

搭石课文解析

搭石课文解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搭石课文概述2.搭石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3.搭石课文的主题和意义4.搭石课文的艺术特点5.搭石课文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正文一、搭石课文概述《搭石》是一篇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课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 21 课。

课文作者是刘章,通过描绘家乡一条无名小溪上的搭石,展现了家乡人们之间和睦互助的亲情和乡情,同时赞美了家乡勤劳的人民。

二、搭石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作者刘章,原名刘瑞章,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人。

他是一位著名作家,曾任《邯郸日报》总编辑,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他的作品以真实、朴素的笔触描绘农村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三、搭石课文的主题和意义《搭石》一文通过描述家乡的无名小溪和溪水上的搭石,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和乡亲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都必须脱鞋绾裤。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在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

这一行为体现了家乡人们之间无私的帮助和关怀,彰显了农村生活的美好和乡亲们的亲情。

四、搭石课文的艺术特点1.真实朴素的描绘:课文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小溪和搭石,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原貌,让读者感受到乡土气息。

2.细腻的情感描绘:课文通过描绘人们过河的情景,展现了家乡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互助精神。

3.结构紧凑:课文围绕搭石这一主线展开,结构紧凑,内容连贯。

五、搭石课文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搭石》一文让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之间和睦互助的亲情和乡情,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搭石知识点

搭石知识点

搭石知识点1. 什么是搭石?搭石是一种建筑技术,指的是将石块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堆叠在一起,形成结实的建筑结构。

搭石可以用于建造墙体、拱门、桥梁等各种建筑物。

2. 搭石的历史搭石作为一种建筑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之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大块岩石来进行简单的堆叠,用以构建简易住所和防御工事。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搭石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中,搭石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就是由大量巨大的石块按照精确的角度和方向堆叠而成。

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许多建筑物也采用了搭石技术,如帕台农神庙、罗马斗兽场等。

3. 搭石的原理搭石的原理是利用石块之间的摩擦力和重力,使其相互支撑,形成稳定的结构。

具体来说,搭石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石块选择: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石块,以便能够互相咬合和支撑。

•角度和方向:将石块按一定角度和方向堆叠,以增加稳定性。

•填缝材料:在石块之间填入适量的填缝材料,如沙子、泥浆等,以增加粘结力。

•平衡调整:在搭建过程中及时调整各个部分的平衡,保持整体稳定。

4. 搭石技术分类根据不同的搭建方式和技术要求,搭石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搭石技术:•干堆式:即不使用任何黏结材料,在干净、平整的基础上直接将石块堆叠起来。

这种方式常用于修建围墙、花坛等较低要求的建筑。

•粘结式:使用黏结材料将石块粘在一起,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常用的黏结材料有石灰、水泥等。

•拱形搭石:通过将石块按弧线形式堆叠,形成拱形结构,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这种技术常用于建造桥梁、拱门等。

•钻孔搭石:在石块中钻孔,并通过钢筋等材料将其连接在一起,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5. 搭石的应用搭石技术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城墙和围墙:搭石可以用于修建城墙和围墙,提供防御和界限功能。

•住宅建筑:在传统的乡村住宅中,常使用搭石技术进行墙体建造。

搭石ppt课件

搭石ppt课件

技术进步与新材料的应用
要点一
技术进步推动搭石行业创新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搭石行业提供了 更多的创新机会,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点二
新材料的应用拓展搭石应用领域
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搭石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建 筑和园林景观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新兴的生态修复、公共 艺术等领域。
民间传说
搭石还与许多民间传说有关。每个地区的搭石都有其独特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搭石的文化内涵, 也传承了地域文化的记忆。
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现代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搭石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和创新。现代设计理念被引入到搭石的制作中,使传统的搭 石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新材料应用
新型材料的应用也为搭石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例如,使用水泥、树脂等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加结实、 美观的搭石。
教育与普及
产业与文化发展
建议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和内容, 加强对搭石等传统工艺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
期望搭石工艺能够与相关产业和文化发展 相结合,形成产业链和文化品牌,为地方 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THANKS.
搭石课件
目录
• 引言 • 搭石基本概念 • 搭石的制作工艺 • 搭石的应用场景 • 搭石的文化内涵 • 搭石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语
引言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题介绍
什么是搭石? 搭石的起源和发展
搭石与建筑、景观等领域的联系
目的和意义
了解搭石的基本概念 和特点
探讨搭石在未来发展 中的潜力和可能性
掌握搭石在建筑、景 观等领域中的应用
搭石的制作工艺
03
选材与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

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