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法对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定标准 》…。
17 测定方法 .
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 生产的
血液流变学测定仪 。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 , L 置 于肝 素抗凝 管 中摇匀 , 2o条件 下 , 在 5c 4 h内实验
完成 。
l8 统计方法 数据以 X S _  ̄ 表示,采用 x 检验
和 t检验 。
2 结果 2 1 综 合 疗 效 比 较 治 疗 组 显 效 为 3 . 2例 (3 3 ; 有 效 2 5 .%) 2例
注: 与本组 治疗前比较,P 00 。 (. 5 两 组 患者 泊疗 后 临床症 状均有 明显改 善 ( P0O ), 间 比较 无 明显差 异 ( >. 5 。 掌 <. 5 组 P 00)
24 血液 流 变学测 定 结果 .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比较
例 ( 0 o ;有 效 9例 4 . %)
l2 诊 断 标 准 _
西 医诊 断 标 准 无 效 6例 3.%)
( 0 o ; 无 效 9例 3 . %)
学会和协会 (SC 及 wO临床 命名标准化联合 IF ) H 专题 组 报 告 《 血性 心脏 病 的 命 名及 诊 断 标准 》 缺 ( 99年 )。中 医诊 断标 准 参照 《 17 中药 新 药 治 疗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瘀F; J 复方丹参滴丸; t 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5 14 R4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4 65 ( 2 0— 09 0 A 1 0— 8 2 20 ) 306— 2 0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效及应用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效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中药制剂,由丹参、制何首乌、羚黄、磁石等药物组成。
它具有活血化淤、舒筋活络的功效,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功效及应用。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1. 滴丸中的丹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液循环,促使血栓溶解,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脑梗等。
丹参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流量和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可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
2. 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复方何首乌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脂、调节血管壁功能,防止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何首乌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3. 复方丹参滴丸中还含有羚黄,具有活血化淤、补气血、安神定志的功效。
羚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血量、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同时还能改善大脑供血,提高认知能力,对于防治脑血管病变和记忆障碍等有一定的效果。
4. 复方丹参滴丸中的磁石被认为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具有镇痛、止血的作用。
磁石中的微量元素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血液黏稠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
二、其他方面的应用:1. 泌尿系统疾病: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肾脏供血,促进尿液排出,对于肾脏损伤、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 妇产科疾病: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月经不调、经痛、痛经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调节女性的生理功能。
3. 皮肤疾病: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对于溃疡、疮疖、湿疹等皮肤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疼痛症状:复方丹参滴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对于风湿痛、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5. 神经系统疾病: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脑部供血,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对于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总结起来,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活血化淤、舒筋活络、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祛瘀止痛等。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能主治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能主治简介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采用多种草药制成的传统中药制剂,其中主要成分为丹参。
复方丹参滴丸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效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复方丹参滴丸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逐一介绍。
1.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脑血管的供血功能,从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抗氧化作用:复方丹参滴丸富含丹参酮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氧化伤害,从而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抗炎作用。
3.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它可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4.促进微循环: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流速,同时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从而促进组织营养和代谢,改善组织缺血和缺氧状态。
5.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反应,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6.抗炎作用: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缓解炎症损伤。
7.保护心肌和脑细胞:复方丹参滴丸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的损伤,增加心肌和脑细胞的抗缺血耐受性,保护心肌和脑细胞免受损伤。
适应症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上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2.冠心病: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高血压: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微循环。
4.脑血栓: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防止脑血栓的形成和发展。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 活血化瘀 - 舒筋活络 - 消肿止痛 - 改善微循环 - 促进氧气供应 - 抗血小板聚集主治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心脑血管疾病: - 冠心病:可改善冠脉血流,缓解心绞痛,并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脑血管疾病:可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减轻中风后遗症。
- 动脉硬化: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缓解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改善心肺功能。
3. 血栓性脉管炎:可改善血管病变,减少微血栓形成,缓解患者症状。
4. 痛风、关节炎:可减轻关节疼痛、红肿,改善关节功能。
5. 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可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筋络。
用量复方丹参滴丸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遵循以下用量指导: - 成人:每次口服2粒,每日3次。
- 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用量。
一般情况下,建议年龄在12岁以上的儿童按照成人用量服用,年龄在2-12岁的儿童每次口服1粒,每日3次。
年龄在2岁以下的儿童应咨询医生确定用量。
- 建议用温水将复方丹参滴丸送服,避免与过热食物一同服用。
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对复方丹参滴丸成分过敏者禁用。
3. 用药期间如出现皮疹、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此文档对复方丹参滴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进行了简要介绍,具体用药需咨询医生或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复方丹参滴丸属于非处方药,但仍需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使用,避免滥用。
丹参滴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丹参片

丹参滴丸的作用与功能1. 功能概述丹参滴丸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是丹参片。
丹参片是从丹参植物的根部提取的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医疗价值。
丹参滴丸以丹参片为主要成分,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功能和作用。
2. 丹参滴丸的主要功能丹参滴丸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血液循环促进:丹参滴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液的供应和输送能力。
•抗凝血和抗血栓:丹参滴丸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抗氧化作用:丹参滴丸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起到抗氧化作用。
•降血脂作用:丹参滴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丹参滴丸的主要主治丹参滴丸在中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常用于以下主治:•心脑血管疾病:丹参滴丸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增加血液供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栓形成:丹参滴丸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扩散。
•血脂异常:丹参滴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调节脂质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丹参滴丸可以改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的症状,缓解气短、乏力等病症。
4. 丹参滴丸的用法用量•成人一次口服2-4片,一日3次;儿童用量减半,一日3次。
•丹参滴丸一般饭后服用,遵医嘱。
5.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丹参滴丸。
•患有出血性疾病或正在接受其他抗凝治疗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请按照医嘱使用丹参滴丸,不可随意增加剂量或停药。
6. 不良反应丹参滴丸一般耐受性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如果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7. 结语丹参滴丸是一种以丹参片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抗凝血和抗血栓、抗氧化、降血脂等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W0 r l d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1 a n d We s t e m Me d i c i n e 2 0 1 7 , V 。 1 . 1 2 , N 。 . 6
o n a r y He a r t Di s e a s e a nd I t s I n lu f e nc e o n He mo r he o l o g y a n d Bl o o d Li p i d
Z t t A NG L i ~ j i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c o mp o u n d D a n s h e n d r o p p i n g p i l l i n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 H o u m a p e o p l e g H o s p i t a l i n S h a n x i , Ho u m a S h a n x i 0 4 3 0 0 0 )
’8 41・
・
临床研究 ・
复 方 丹 参 滴 丸 治疗 冠 心 病 的疗 效及 对 血 液 流 变 学 及 血 脂 的 响
张 丽 杰 【 摘要 】 目的 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 的临床 疗效 , 并分析其 对患者血 液流变学及 血脂
的影响 。方法 将 收治 的冠 心病患者 1 0 0例 , 随机分 为对照 组和治疗 组 , 每组 5 0例 。两组 均采 用常 治疗组 临床总 规治疗 , 治疗组 加用复方丹参滴丸 , 1 0粒/ 次, 3次/ d , 皮下 注射低 分子 肝素钙 5 0 0 0 U, 1 次/ 1 2 h , 1 5 d 为 1个疗程 。共治疗 2个疗程 。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 变化 。结果 有效率为 8 8 %, 对照组临床 总有效 率为 7 4 %, 两组总有 效率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两 组患者治疗后 T G、 T C、 L D L—C低于治疗前 , H D L—C水平 高于治疗 前 , 且治疗 组改善 程度更 为 明显 ,
复方丹参滴丸配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疗效及对血液黏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配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疗效及对血液黏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脏病变,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在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时,西医通常会选择使用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传统中医药,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中,复方丹参滴丸与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疗效和对血液黏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对复方丹参滴丸配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疗效进行探讨。
一、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1. 症状改善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状况,提高心肌耐受缺血的能力。
2. 心功能改善复方丹参滴丸还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功能,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3. 血脂调节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状况。
4. 抗血小板聚集复方丹参滴丸含有丹参等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复方丹参滴丸配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心功能,调节血脂代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二、对血液黏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1. 调节血液黏度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血液高黏滞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而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栓的形成。
2.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等药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它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减少内皮素的分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损伤,改善血管功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血管疾病。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方法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疗程8周,并与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消心痛10g,每日3次,疗程8周相对照。
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胸痛、胸闷、心悸等病症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80%,心电图缺血性ST-T表现明显恢复总有效率74%,血流变改善率86%。
消心痛治疗后心绞痛病症改善总有效率5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56.67%,血流变改善率41.27%。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降低血液黏滞度疗效确切、平安、服用方便,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消心痛心绞痛血液流变学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根底上,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研制的一种纯中药滴丸剂,已经广泛应用临床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液黏滞度,是中药治疗心绞痛较为理想平安的药物。
为了更适合患者长期服药,我院按1979年H冠心病诊断标准[1],对80例入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疗程8周,并进行比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4年8月~2007年8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35~79岁,病程1~4年。
1.2观察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0例和对照组〔消心痛组〕30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生产〕每次10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消心痛每次10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
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病症缓解情况,测血压、心率,心电图检查,检测血流变,并仔细记录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1.3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前检测,停用一切抗凝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医药杂志.1997.26(4):307-308
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法对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柏晋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汪宁玲
自1995年5月~1996年6月,我们对5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伴有外周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者,采用口服(中国天津天使力联合制药公司生产的纯中药滴丸剂)复方丹参滴丸2疗程后(每4周为一疗程),复查外周微缩环及血液流变学均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为同期住院或门诊的患者。
按照1979年WHO诊断标准而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内藤周华1980日本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
年龄43岁~70岁,平均46.3岁:其中冠心病、心绞痛15例,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13例,高血压病9例,高脂血症13例。
对照组45例,男性28例,女性17例。
年龄45岁~71岁,平均47.1岁。
其中冠心病、心绞痛1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0例,高血压病8例,高脂血症10例。
两组病程均在1年~5年,平均2.7年。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或在门诊治疗,首先查心电图,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血脂分析及甲壁微循环等。
确诊后进行常规治疗2周,然后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三次,连用2个疗程。
对照组亦常规治疗2周,然后加服维脑路通片40mg,每日三次,连用2个疗程。
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栓长度、血栓湿度及干度、血小板聚集率应用苏州望亭精密仪器厂生产的SZ-4A血栓形成仪和SZ-4B血粘度检测仪,在同样的室温条件下由化验专业人员负责操作。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见表1、表2。
表1 50例治疗组前后疗效比较(x± s)
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
血栓长度
mm 血栓湿重
mg
血栓干重
mg
血小板聚集率
%
治疗前 4.918±1.912 1.748±0.029 28.7±5.2 88.5±11.2 25.3±4.6 58.0±8.50 治疗后 4.10±1.022 1.48±0.012 19.1±4.3 48.0±9.3 14.5±2.7 43.33±7.41
表2 45例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x±s)
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
血栓长度
mm 血栓湿重
mg
血栓干重
mg
血小板聚集率
%
治疗前 4.892±1.212 1.649±0.025 23.5±4.3 68.4±9.7 26.4±4.3 57.03±8.30
治疗后 4.613±1.091 1.438±0.021 22.2±3.9 62.8±8.8 20.8±3.5 47.01±9.74 2.2甲壁微循环测定:见表及308页表4。
表3 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某些指标自身对照变化
管袢密度管袢数(条/mm2) 直径(nm)管袢长血流速度
(条/mm2)交叉畸形输入枝输出枝袢顶管度μm 度(μm/s)治疗前 6.4 3.41 0.93 3.15 5.50 7.81 1.51 711 治疗后1) 8.91) 2.12 0.41 4.34 6.13 8.82 204 1013 1)P<0.01
表4 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变化自身对照
管袢形态血液刘太袢周动态总积分
治疗前 1.42 2.43 0.71 4.56
治疗后1)0.97 0.92 0.37 2.23
1)P<0.01
由表可见,复方丹参滴丸的活血化瘀法能明显降低血粘度,使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缩短,血栓的湿重和干重明显减轻,血小板聚集测定明显下降。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
与对
照组维脑路通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
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较维脑路通片疗效
更为满意。
本组患者在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前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复方丹参滴丸其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
丹参系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活血化瘀、凉血清火、宁心安神的功效。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丹参的研究已发展到细胞
和分子的水平,丹参的活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已有许多综述。
当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出现
一系列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导致组织灌注量减少,缺氧和酸中毒。
反过来,又会增加红细胞
的刚性,促进血液粘度进一步升高,形成血液粘滞因素的恶性循环易造成血栓形成。
而复方
丹参滴丸对血浆比粘度,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及血小板聚集性均有明显降低作用,这与其中的丹参、三七有抑制凝血功能和促进纤溶系统功能,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小
板第3因子及延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有关。
再者丹参本身能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增
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关外,还可通过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比粘度,改变红细胞膜的电荷,增
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发挥作用。
同时,丹参有改善微循环、加速微循环的血流速度的机制[1]。
据报告,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障碍主要是管袢数减少,管袢变细,红细胞不同程度聚集,使血流速度减慢。
并随着病情的加重,微循环障碍更加明显,当病情好转微循环障碍也随之得以改善[2,3]。
本文5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有微循环障碍,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大部分能都随着病情好转微循环得到改善,与文献[4]报告一致。
因此,甲襞微循环可作为冠心病、高脂血症观察指标之一。
通过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后对比,我们认为该药活血化瘀法对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是有肯定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司秀春.中医函授通讯,1995:(3);26
2.廖福龙.临床血液流变学,北京:临床荟萃杂志社,1987;30
3.陈士良,心血管病学进展,1992;13(2);369
4.张海珍.上海医院药学,1996:7(1):15—19
收稿日期:199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