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雷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尝试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重难点】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2、活动前了解幼儿关于夏天雷雨的已有经验,收看或收听关于雷雨的天气。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钱的情形。

1、太阳公公到哪去了?2、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乌云)3、看上去怎么样?4、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打雷声,闪电)二、引导幼儿观察雷雨时的情形。

1、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雨点)2、雨从哪儿来?落到了哪里?看看四周的树、花草、房子有什么变化。

3、等雨小些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撑伞到雨中走走,听雨点声,看雨滴落到地上的圈圈、地面的积水、花草变化等。

三、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后的情形。

1、看一看,听一听,现在和下雨时又什么不一样?2、天上出现了什么?(白云)3、到户外走一周,呼吸雷雨后的清新空气,感受雨后的凉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2篇】雷雨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阅读教学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

学生准备: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留心观察天气变化。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优质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优质教案

16 雷雨【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景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景色的变化。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审美创造: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

【课前解析】《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关注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

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解内容,重点关注“压”“垂”两个词语,通过做动作、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它们运用的好处。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再现了雷雨中的景象。

先让学生找出景物,再引导体会雨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

结合图片,入情入境地读。

第七至八自然段写雷雨过后的清新世界。

让学生找出景物,重点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挂”“坐”两个词语的妙用。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9个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可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整体识记。

其中“黑”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笔顺,“垂”笔顺易错,要多强调练习,“迎”要重点指导“卬”的左部分,不能多加一点或一撇。

关注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清新。

借助图片读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随文识记巩固“雷声、清新。

”【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

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

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学校二班级语文《雷雨》教案1[教材分析]:酷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快。

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观赏着漂亮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调皮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玩耍。

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

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育同学具有感受、理解、观赏的技能。

”“让同学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低班级段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同学“开展想象,感受语言的精美。

”本课的阅读教学尊敬同学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同学有情趣地诵读、想象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读说结合,激发情感,培育同学灵性。

[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让同学在自主诵读、创情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3、能按肯定的顺次观测图画,培育观测技能和说话技能。

4、在体会文章意境时,让同学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开阔视野,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难点]1、让同学在创情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2、能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改变的特征。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1、〔板书:雨〕你见过什么样的雨?2、同学自由回答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雨的样子,老师相机总结同学的回答。

今日,老师要带大家去观赏夏季里雷雨的壮美景色。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播放影像,情境体验1、播放雷雨前、中、后的影像,让孩子们仔细观看。

〔师仔细观测孩子们在观看时的表情〕2、总结孩子们刚才看影像时的感受,让同学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同学自由汇报。

3、师依据孩子叙说,相机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精确。

2、同桌互读互评。

〔媒体出示评价标准:能仔细读书,得;能仔细读书,读得精确,得;能仔细读书,读得精确流利得。

〕3、获一颗星和两颗星的小伙伴齐读课文,争取得三颗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片段,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及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品读·鉴赏课5.教时:一教时【重难点简析】1.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 作者说《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雷雨之夜,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这就是当年23岁的曹禺创作的四幕话剧《雷雨》的结局。

那么今天,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近这位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二、审美感知,整体把握。

1.【投影】曹禺和《雷雨》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生字“垂、彩、虹”。

2.抓住事物感受雷雨前后大自然的变化。

3.拓展语用,会用“越…越…”等词语准确描述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事物感受雷雨前后大自然的变化。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观察并描述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课件、平板资源【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感知雷雨1、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雨?(下雨的情景)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雷雨和这些雨有什么不同?(雷雨一般出现在夏季,伴随着打雷)【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积累生字,认识雷雨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学生读)2、指名读,一个学生读一段,其他同学听,做标记反馈。

(正音)3、要把课文读好,可要先认识生字宝宝,你想让老师教你写哪个字?(出示四会字投票)4、指导写“垂”字:我们看看这三个“垂”,哪个字正确?垂字的三横长短不一,是锥型结构,从中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1)我们来看它的象形字像什么呢?(树枝因硕果累累而坠向地面)经过漫长的演变,“垂”字就成了今天横平竖直的模样,中国的汉字真神奇!我们一起来把它写好吧!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生字投票了解学情,在充分自读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读中感悟,体验雷雨1、课文写了雷雨前后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把它们画出来。

2、学生汇报有哪些景物,全班读原文。

(板书)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彩虹(教字)、乌云、叶子、蜘蛛、树、蝉、青蛙等板书:动物:蝉、蜘蛛、青蛙变:天气:乌云、雷雨、风越来越景物:叶子、树、彩虹渐渐3、蝉、蜘蛛:平板推送分类雨前: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雷雨》 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雷雨》   部编版

《16 雷雨》一.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

《雷雨》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本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少,只有四个,学生自主掌握其音、形比较容易。

要求写的字有12个,规律性很强,其中有8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是半包围结构,利于这些已掌握部分合体字书写方法的学生梳理写字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巩固。

课后题的“读读想想”版块第一次明确在教材中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

而在“读读抄抄”版块中,编者利用学习小伙伴的泡泡话,提出带点词用得好的说法,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体会“压、垂、挂、坐”用词的巧妙。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4.体会作者按时间顺序、巧用对比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句歇后语,老师只说前半句,看看谁能猜出后半句?是呀,六月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一会笑容满面阳光灿烂,一会也许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

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把课文分成三段。

并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品读感悟(1)雷雨前自由朗读雷雨前.圈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并想象画面,你都看到了什么?交流: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动作表示?从“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你有什么感受?(闷热)齐读: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出示: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垂”是什么意思,谁能用手表示?能不能换成掉?体会垂字的好处。

你想象一下蜘蛛此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呢?谁能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这一部分?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下,忽然狂风大作,蜘蛛仓惶逃走的情景。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16 雷雨 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16 雷雨 教案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16 雷雨( 精读课文 )1.认识“压、蝉”等 5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 9 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 8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积累生字,把握课文大意。

体会景色的变化和用词的精妙。

2 课时第一课时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小学课件资源导入新课教师口述:你们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资料链接雷雨,伴有雷电的雨,多发生在夏天的下午。

它在积雨云中形成,强烈时可出现暴雨。

雷雨,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流旺盛所致的热雷雨,常见于夏季午后,范围小而雨短;另一种是冷暖空气剧烈冲突,促使暖湿空气上升而致的降雨性雷雨,其范围大,雨时也较长。

初读课文(一)认读字词,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课件)(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一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雷( léi)黑(hēi)乌(wū)压(yā)垂( chuí)户( hù)新(xīn)迎(yínǎ)扑(pū)蝉( chán)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这篇心得( dé)体会写得( de)好。

②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垂、蝉”;后鼻音“迎”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③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出示课件)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清新迎面开展读词游戏。

①指名读,开火车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主题,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乐趣、发现秘密。

课文描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恩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

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雷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产生于雷暴积雨云下。

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

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

形状弯曲,通常为半圆状。

色彩艳丽。

东亚、中国对于七色光的最普遍说法(按波长从小至大排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éi yǔwū yún hēi sè xiàyā
()()()()
shù zhī xià chuí mén hù pū dǎ
()()()()
二、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只阵条根张
一()大风一()树枝一()网
一()彩虹一()蜘蛛
三、仿写词语。

黑沉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渐渐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用横线标出选段里的动词。

2.选文共写了______动物,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请你也写一写雨过天晴的美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雷雨乌云黑色下压树枝下垂门户扑打
二、阵根张条只
三、乌压压绿油油红灿灿
慢慢地快快地徐徐地
四、1.出挂叫坐满叫
2.3 蝉蜘蛛青蛙
五、示例:雨停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美丽极了。

万物像是被洗过,那么干净,那么耀眼。

空气也非常清新,使劲一闻,仿佛还带着一股甜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