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的发展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杨星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20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河北省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河北省;现代农业;问题;对策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生产。
[1]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河北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节水工程、生态环境、农村面貌都卓有成效;生产经营体制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逐步完善。
但是,河北省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专业人才不足。
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技术推广深度不够,农业教育的重视不到位,没有形成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较弱,严重阻碍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规模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我国平均每个农户的占地规模只有0.5hm2,畜牧业的养殖规模也比较小,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养殖仍是畜牧业的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不单单只依靠粮食种植,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下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智慧旅游景区是指通过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对景区内的信息实行感知、收集、传输、处理等操作,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和游客服务质量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
然而,在智慧旅游景区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解决。
一、技术应用不足智慧旅游景区技术应用不足,导致景区无法充分利用数据进行管理和服务。
例如,有些景区虽然具备基础的智慧旅游设施,但缺乏信息化建设支撑,不能准确把握游客需求和行为变化,导致管理不足、游客服务欠缺。
解决对策: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智慧旅游景区的信息化程度,加强智能化建设和网络安全,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景区管理和服务,实现景区信息化管理。
二、缺乏系统规划目前有些景区对智慧旅游的发展缺乏系统规划,没有构建智慧旅游景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缺乏对智慧旅游的长远规划,只注重短期收益。
解决对策:加强对景区规划及智慧旅游的长远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做好智慧旅游发展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维护等环节的管理,保障景区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员素质不足智慧旅游景区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包括景区信息技术、旅游服务及管理方面的人才。
然而,当前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难以满足景区发展的要求。
解决对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智慧旅游产业人才的发展平台,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适应智慧旅游景区发展的需求。
四、数据安全问题因为智慧旅游景区的操作涉及到游客的个人信息和景区的核心数据,若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将会对景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并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解决对策:加强数据安全防范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数据保护、备份、加密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不泄露和丢失。
总体来说,智慧旅游景区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规划管理、人员素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
为了充分发挥智慧旅游的优势特点,需要关注并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建设,推动智慧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风险的的分析及防范对策的研究

(Signature)
Instructor:Li Yongqing
(Signature)
ABSTRACT
With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onsumers’ attitude is becoming mature and tourist resort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people's hot consump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ourism resorts develop and construct rapidly, tourism resort projects set off a building boom. Because resort projects have a long investment cycle, large investment, complex factors, combining with China's tourist resort project’s imperfect development market, so the risk of investment in such projects is high. Therefore, carrying out a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for tourist resort project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本文顺应旅游度假项目开发经营风险管理的需要,在对旅游度假区项目特点、风险 特性分析和项目风险管理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度假区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采 用头脑风暴法从社会、经济、政策法律、自然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旅游度假区 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建立了旅游度假区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 的权重;基于旅游度假区项目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能够获取的风险信息具有 不完整性和模糊性特点的考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旅游度假区项目风险综合评 价模型,从而对旅游度假区项目的总体风险给予了定量判断,并以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 闲度假区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针对旅游度假区项 目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具体措施,为旅游开发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金融问题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金融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推动,河南省的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金融问题。
本文将分析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金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金融服务不到位。
由于河南省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缺失。
农民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河南省农业发展相对较落后,农业企业和农民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传统的融资渠道往往依赖于银行贷款,但由于农业经营风险较大,银行对于农业的贷款审批存在较多的限制,导致融资渠道不畅通。
3.利息负担过重。
目前,农民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时,往往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
由于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额的利息负担给农民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4.投资回报周期长。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获得回报,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一般都有较短的期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这使得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面临着资金压力和风险。
1.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应加大对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面向现代农业的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2.拓宽融资渠道。
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还可以引入其他金融工具,如农业保险、信托等,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
还可以鼓励农民与农业企业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投资,多元化农业融资渠道。
3.降低融资成本。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农业金融的发展,降低农民的融资成本。
金融机构也应当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减少利息负担。
4.延长贷款期限。
应推动金融机构向农业提供长期贷款,延长贷款期限,满足现代农业的资金需求。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贴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还款压力。
5.加强农业金融服务的宣传与培训。
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对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的认知,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
农业旅游观光体验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旅游观光体验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农业旅游观光体验园作为一种结合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的模式逐渐兴起。
通过农业旅游观光体验园的建设,可以提供给游客们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参与农事活动以及品尝农产品的机会,同时为农民提供增加收入的途径。
本项目拟在X地区建设一座农业旅游观光体验园,以满足人们对农业生活的向往和参与。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座以农业体验和旅游观光为主题的园区,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生产的机会。
2.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3.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旅游收入。
三、市场分析1.农业旅游观光是当前发展迅速的旅游业态之一,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欢和关注。
2.本项目所在地X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有利于开展农业旅游观光活动。
3.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农业旅游观光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四、项目内容和规模1.农业体验园面积约为XX亩,包括农田、果园、蔬菜种植区和动物饲养区等。
2.设立农事体验区,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农业生产,如种植、播种、采摘等。
3.果园和蔬菜种植区内设置观光步道,游客可以参观果树和蔬菜的生长过程。
4.动物饲养区内设置农场动物,游客可以与动物互动,如喂食、骑马等。
5.建设观光休闲区,包括农家乐餐饮和农产品展示销售区。
五、投资估算1.土地费用:XX元2.建设费用:XX元3.设备采购费用:XX元4.运营费用:包括员工工资、水电费、宣传费等,预计每年XX元。
六、预期经济效益1.年游客接待量预计XX人次,平均门票收入XX元/人次,预计年门票收入为XX万元。
2.农产品销售收入预计为XX万元。
3.餐饮收入预计为XX万元。
4.总收入预计为XX万元。
5.预计年运营成本为XX万元,预计净利润为XX万元。
七、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较大,有利于项目的发展和运营。
2.项目所处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有助于提供游客满意度更高的农业旅游观光体验。
3.项目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基于SWOT分析的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4500字

基于SWOT分析的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4500字摘要:目前,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主要集中在背景研究和宏观层面上的实现路径上。
在国家已经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前提下,各地更需要微观层面上的理论研究。
以凤凰村为例,对凤凰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运用SWOT研究方法,对凤凰村新农村建设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对策研究。
毕业关键词:凤凰村;SWOT分析;新农村建设;对策中图分类号:F32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31-02一、基本情况西乡乡凤凰村位于乡政府的腹心地带,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 636亩,2006年全村总人口1 471,共427户,耕地面积2 018亩,其中:水田面积2 020,旱地68亩,人均耕地1.37亩,人均纯收入3 709元。
凤凰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通过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是单一的种植粮食不能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增加农民收入。
从2002年开始,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凤凰村逐步探索种植优质葡萄和优质稻,尝到甜头的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优质稻,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600亩,每亩产值都在5 000元以上,其他水果和经济作物近100亩,粮经比例达到了2∶1。
二、凤凰村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区位优势明显。
凤凰村位于西昌市城郊,距西昌主城区12公里,距火车站12公里;礼太路(镇道)贯穿全村,雅攀高速公路与凤凰村六组临近,机耕道贯穿全村各社,交通便利。
2.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西昌市地处安宁河流域中段,是攀西地区的腹心地带,具有充足的光热、水、气资源条件;空气透明度好,年温差小,日较差大;由于冬温不低,春温回升快,所以还具有物候期早的优势。
凤凰村土壤肥沃深厚,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西昌市重要的水果、蔬菜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3.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
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耕地保护问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的保护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耕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维持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动下,耕地面临诸多问题,如非农化、水土流失、污染等,亟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保护耕地资源。
二、问题分析1. 非农化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转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
2. 水土流失问题:过度耕作、过度集约化经营和不合理的农业措施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使耕地利用率下降。
3. 污染问题: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土地保护管理为了保护耕地资源,需要加强土地保护管理,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土地用途管制范围,严格控制非农化行为,加大对违规开发和占用耕地的处罚力度,提高非农化土地补偿费用,以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2. 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通过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可以降低农业对土壤的破坏程度,提高土壤质量,保持土壤肥力。
同时,合理轮作和休耕制度的实施可以减少耕地的机械性生态破坏,保护土壤的水、肥养分。
3.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无序堆放和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还会增加土地的负荷。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保护耕地资源。
4. 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和管理意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5. 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通过给予农民生态补偿费用,鼓励他们采取生态友好的耕种方式,保护和改善土地环境。
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对策2023-11-13CATALOGUE 目录•引言•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国内外城郊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03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动城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背景及意义0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郊农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02城郊农业的发展对于满足城市居民的农产品需求,保障城市食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分析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城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目的和方法02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青岛市城郊农业区位优势明显,靠近城市消费市场,交通便捷,为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现状青岛市城郊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优质的土地、水源和气候条件,为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农业资源丰富青岛市城郊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还逐渐发展起了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
产业结构多元化生态环境压力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市城郊农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如土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部分城郊农业企业和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存在不规范使用农药、化肥等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一定风险。
农村劳动力流失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青岛市城郊农村的劳动力逐渐流失,许多年轻人进城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生产成本上升近年来,青岛市城郊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农资价格、土地租金等都在上涨,给农民和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青岛市城郊农业发展问题03国内外城郊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国内城郊农业发展经验北京模式北京市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核心,通过建设“菜篮子”工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措施,推动城郊农业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在耕作农业 旅游 中, 人们通 常 向往 一种传 统的耕 作方
物 的机会大 大增加 , 并有与 候鸟等野 生畜禽接触 的可能 , 增加
了患病 的风 险, 如近年流行 的禽流感。另外 , 相对 于传 统家庭散
式, 不用化肥 、 农 药, 甚至不使用现 代耕作机 械 , 享受手工 劳作 的生产过 程。在现 代农业高度发达的今天 , 旅游者真 能忍受产 量低 、 外观差, 甚至多虫的农产品?城市居民真能参与一定强度
许多潜在的风 险, 需认真评估 。 ① 随着 投入的增加 , 生态景观显 著改善 ; ② 原来农业生产中和旅游中的生态环境风险有加大 的
趋势 , 如 原始生态受到破坏 , 污染物排放增加等。广义的农业旅 游包括耕作农业旅游 、 林业旅游、 养殖 业旅游等 , 所形成 的生态
环境风险各不相同, 下面分别讨论:
废食 。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肥料流失 , 增 加水体富营养化 的风
险, 并可 能增 加温室气体 的排放 , 但合理 使用化肥 是高产优 质 的必要条件。农业生产中 , 除了环保意识外, 肥料成本是过量使 用化肥 的重要制 约因素 , 但在农业 旅游 中, 这个制 约因素相 对 较小 , 更需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 , 并加强监督 。 现代农业很难离 开农药 , 耕作农业旅 游 中也 同样如此 , 但可 以尽量使用低 毒农 药、 易降解农药, 控制使用时段, 增加生态防治。另外 , 还可把环 保活动寓 于农业旅游之 中 , 例如利用 鸟类防治虫 害, 利 用不 同 作物 间的化感作用防治病害 。 ( 3 ) 林业 旅游与传统 旅游相近 , 但进 一步 强化 了森 林生态 的地位和作用 。保护森林是游客和管理者 的共 同 目标, 但 实际 操作层面 , 会产生许多偏离, 甚至造成生态破 坏。管理者出于短 期经 济效益 的考 虑, 在风景 区附近大肆修 建豪华别墅 , 往往 造 成对原有景观的破坏。作 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 环境就是资源, 原 生性 具有 重要 的价值 。这种 原生性往 往是不可再造 的, 一旦被 破坏 就难 以恢复, 资源也就丧 失了价值 。游客 出于猎 奇心理或 不同的审美感受, 可 能喜欢大面积 的人造景观 , 如漫 山鲜花 、 万 亩果园, 这都可 能造成对 原生态 的破坏 , 形成一种人造 的、 相对 脆弱的生态环境 。同一林种 的大面积种植 , 增加 了防火、 防病、 防虫害的难度 , 还可能增加物种减少 、 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另 外, 修筑道 路、 增加景观构筑物等都有可 能破坏 原有 景观, 增 加 水土流失、 山体滑坡等风险。 ( 4 ) 在养殖业旅游 中, 人们 向往人与畜禽 的和谐共处 , 并喜 爱各 种逗趣活动 , 但 人与畜禽 的接触 , 也大大增 加 了人 畜共患 病传播 的机会 。近 年散 养畜禽广 受欢 迎, 特别是农业 旅游 的园 区, 如“ 走 地鸡 ” 、 “ 走地猪 ” 等。这种模式下, 畜禽接触 环境微生
显 现 的 问题 越 来 越 多 , 农 业 旅 游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受 到 关 ’ 注[ 。 本
文就农业旅游的环境与卫生方面的风 险进行探讨 。
1 农 业旅游发展风险分析
1 . 1 生态 环境 风 险
农 业旅游是 一种产业融 合 , 农 业 向旅游 业提供 资源 , 旅游
业 向农业提供增值服务 , 二者的融合在经济上产生许多共赢 的 模式 , 但对生态 环境 的影 响既有正面 的也有负面 的影响 , 并有
空气; ③ 随着 收入 的提 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
自驾游开始成为一种常见 的休闲方式, 旅游更加方便快捷 。
很多人认为, 旅游是无烟工业 ,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然而 ,
旅游业发 展的结果表 明 , 旅游 同样 会造成环 境污染 , 有些还 非 常严重 , 农业旅游也不能例外。随着近年农业旅游 的迅速发展 ,
著经济 、 社 会 和 生 态 效 益[ u。 农 业 旅 游 的 迅 速 发 展 原 因是 多 方 面 的 , 主 要 表 现 在 三 方
是农 民使用农药和激 素的重要诱因 。只有把现代农业技术与传
统 元素相结合 , 充 分利用高科 技成果 , 并尽量 规避 现代农 业 的 弊端 , 才能使耕作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 2 ) 现在农 业的高产优 质离不开化 肥 , 我们 没有必 要因噎
面: ①随着城 市化进程 的加快 , 城市 人 I 1 1 的高速 增长和 高度 集 中, 导致 了人 口密集 , 道路拥挤, 城市居 民承 受着越 来越 大的心
理压力, 渴望一个 宽阔的视野和轻松 的环境 ; ②城市高楼林立 ,
绿地减少, 环境污 染严 重, 城市居 民渴望回归大 自然 , 呼吸新鲜
I 1 管理科学
农 业旅游 的发展风 险分析及对策研 究
邵 玉பைடு நூலகம்昆
( 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 广 东广州 I 5 1 0 0 8 0 )
摘
要: 我国近年农业旅 游发展迅速 , 产 生了显著经济和 社会效益 , 但 随着规模的扩 大, 也暴露 出一些 阻碍农业旅游可 持续发 展的 问
题 。分析 了农业旅游 中潜在的环境与卫生风险, 主要包 括生态环境、 饮食卫生和旅游地卫生等方面 的风险, 并从政府、 行业组织和企业
等不同层面提 出了相应对策和公共政策建议。 关键词 : 农业 旅游 ; 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 对策
0 引 言
农业旅 游是农业 生产与现代 旅游业相 结合而 发展 的一 种 旅 游模式 , 即将农业 资源转化 为旅游产 品, 以农业生产经 营模 式、 农业 生态环境 、 农业 生产活动 等来吸 引游 客实现旅游 行为 的新型旅游方式 。2 O世纪 9 0年代 , 我国农业旅游 率先 在上 海、 北京 、 广州等大都 市的郊 区兴起 , 近年在所有 大城市 , 甚至 二、 三线城市 也得到迅速 发展 , 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力 , 且产生 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