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在物理隔离器中的应用
常用频段带线隔离器-嵌入式隔离器参数表

常用频段带线隔离器嵌入式隔离器参数表隔离器、射频隔离器、同轴隔离器、带线(嵌入式)隔离器、宽带隔离器、双节隔离器、表面封装隔离器、微波隔离器、波导隔离器、高功率隔离器带线(嵌入式)隔离器∙频率范围12MHz至26.5GHz,高达2000W功率.∙应用于民用,军事,航天,空间等.∙低插损,高隔离器,高功率.∙可按客户要求订制生产.低频率12MHz至1300MHz,包括FM,VHF,UHF等410MHz至26.5GHz, GSM,CDMA,WCDMA,LTE,L.S.C.X band, etc带线(嵌入式)隔离器:只是输入输出端口是带状线,装上连接器,就是同轴隔离器了,带线隔离器一般可以直接焊在板子上使用。
常见带线隔离器实物图如图一二,图二为带衰减,两者区别为带衰减可承受功率较大。
带线隔离器应用广泛,下面简单介绍常用手机频段使用带线隔离器的产品规格:图一 图二常用手机频段划分:以下分别列出优译三种尺寸带线隔离器指标参数:1919带线隔离器外形设计图2020带线隔离器指标参数表2020带线隔离器外形设计2525带线隔离器指标参数表2525带线隔离器外形设计图延伸阅读关于环形器隔离器的概述:环行器和隔离器是一类微波铁氧体器件,通过铁氧体控制微波信号的传输。
由于其具有非互易性,正向插损很小,而反向时则能量绝大部分被吸收。
环行器和隔离器依靠磁场来完成非互易性的工作,但仅有磁场而没有微波铁氧体,微波信号的传输仍然可以互易。
器件中的微波铁氧体决定了它的谐振频率。
关于优译:优译创立于中国深圳市,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是集军民用微波通信器件开发、设计与生产的一体化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
公司成立于2003年,依托产业优势,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国内、国际双规运营的经验模式,在微波通信行业赢得信誉和口碑,生产的产品频率范围从300KHz 至110GHz, 功率高可达20KW,广泛使用于民用、军事、航天、空间技术等领域。
隔离器及作用原理

隔离器是什么隔离器作用原理能起到隔离电源作用的开关电器称为隔离器。
隔离器分断时能将电路中所有电流通路切断,并保持有效的隔离距离。
隔离器一般属于无载通断电器,只能接通或分断分布电流和无载情况下的感应电流等可忽略的电流,但也有一些隔离器产品具有一定的通断能力,在非故障条件下接通和分断电气设备。
刀开关是一种最简单的电器,在一块绝缘板上组装两组静触头,利用一组活动刀片的拉、合实现电路的切断与导通,有的带简单的灭弧罩,有的将触头和刀片完全裸露在空气中,利用空气的间隙有效地形成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因此刀开关是一种隔离器。
隔离器和熔断器串联组合成一个单元,隔离器的动触头由熔断体或带熔断体的载熔件组成时,即为隔离器式熔断器组或称为熔断器式隔离器。
刀开关的动触头由熔断体组成时,即为熔断器式刀开关。
隔离器的外形和图形符号如图所示。
(1)刀开关:刀开关有单极、双极和三极之分,主要供无载通断电路用,有时也用来通断较小工作电流的照明设备和小型电动机的电源开关。
带灭弧室并采用杠杆操作的刀开关有HD11、HD12、HD13、HD14、HD17等系列单投刀开关,以及HS11、HS12、HS13等系列双投刀开关,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最大可达380V、额定电流最大可达1500A的配电设备中,可以作为不频繁手动接通和分断额定电流值以下的负荷电路;不带灭弧室或采用中央手柄操作式的刀开关有HD11、HS11、HS17等系列单投或双投刀开关,不能切断带电流的电路,只能作隔离开关用。
(2)隔离开关:兼有开关作用的隔离器称为隔离开关,主要用作电源开关,不允许带负载操作,带熔断器式隔离开关还具有短路、过载保护功能。
常用的有HD17、HS17系列刀形隔离器;HD18系列空气式隔离器;HG1、HG30系列熔断器式隔离器;HH10、HH15、HH16、HH3016系列隔离开关熔断器组;HR3、HR5、HR6熔断器式刀开关等。
其中,HD17系列手柄操作型隔离器,其最大额定电流可达1600A;HD18系列换代产品,有手柄操作和动力操作两种,其最大额定电流可达4000A;HR5系列产品为更新设计产品,采用NT系列熔断器,有断相保护功能,主要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最大可达600V、额定电流最大可达630A、有高短路电流的配电设备中。
i2c隔离方案

i2c隔离方案I2C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许多嵌入式系统中,例如传感器、显示器、嵌入式系统等等。
但是,由于I2C总线上的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是共享的,因此可能存在数据泄漏、EMI干扰甚至设备损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I2C隔离方案最近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简介I2C通信是一种串行通信技术,全名为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由Philips(现在为NXP)开发的面向设备通信的总线。
该总线由两条单向线(SDA和SCL)组成,其中SDA线用于双向数据传输,SCL线用于时钟信号传输。
I2C总线上的所有设备都使用相同的总线连接,因此它可以通过在总线上发送特定的命令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I2C隔离方案的目的是降低共享I2C总线所带来的风险。
共享总线会带来一些风险,如电流峰值可能会损坏与总线连接的设备,例如传感器或其他器件,或干扰导致总线上的数据损坏。
隔离I2C 总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它还可以使通信更加安全和可靠。
隔离方案I2C隔离方案基本上分为两类:基于变压器和基于光电隔离器的方案。
基于变压器的隔离方案是使用高频磁场在两个物理电气隔离区之间传输I2C信号。
这种方案可以防止设备之间的电流和电气噪声相互干扰。
变压器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方式,用于隔离I2C通信。
在I2C总线上,这种隔离器通常置于从器件和主机之间,以隔离它们以及所有其他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基于光电隔离器的方案是使用光电耦合器来传输I2C信号。
传输过程中,输入先被传输到发光二极管(LED),然后转换到光电晶体管(OPT),最终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口。
光耦合器可用于隔离来自传感器或其他外部设备的高电压或高电流信号。
优点I2C隔离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传输过程中的EMI干扰和电气噪声的影响,提高通信准确性和实现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
通过广泛应用于许多嵌入式和自动化应用程序中,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安全和数据完整性,减少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损坏的风险。
08-第8章 信令数据

目录第8章信令数据.....................................................................................................................8-18.1 背景知识.............................................................................................................................8-28.1.1 SIGTRAN协议........................................................................................................8-28.1.2 No.7信令.................................................................................................................8-48.1.3 V5接口协议.............................................................................................................8-78.1.4 DSS1信令...............................................................................................................8-88.1.5 掩码的概念..............................................................................................................8-88.2 配置M2UA数据.................................................................................................................8-98.2.1 配置概述..................................................................................................................8-98.2.2 增加内嵌式信令网关..............................................................................................8-118.2.3 增加M2UA链路....................................................................................................8-128.3 配置M3UA数据...............................................................................................................8-148.3.1 配置概述................................................................................................................8-148.3.2 增加M3UA本地实体.............................................................................................8-168.3.3 增加M3UA目的实体.............................................................................................8-178.3.4 增加M3UA附加选路业务(可选).......................................................................8-208.3.5 增加M3UA链路集.................................................................................................8-218.3.6 增加M3UA链路....................................................................................................8-238.3.7 增加M3UA路由....................................................................................................8-268.4 配置V5UA数据...............................................................................................................8-278.4.1 配置概述................................................................................................................8-278.4.2 增加内嵌式信令网关..............................................................................................8-288.4.3 增加V5UA链路集.................................................................................................8-298.4.4 增加V5UA链路.....................................................................................................8-308.5 配置IUA数据...................................................................................................................8-338.5.1 配置概述................................................................................................................8-338.5.2 增加内嵌式信令网关..............................................................................................8-348.5.3 增加IUA链路集.....................................................................................................8-358.5.4 增加IUA链路........................................................................................................8-368.6 配置MTP数据.................................................................................................................8-398.6.1 配置概述................................................................................................................8-398.6.2 增加MTP目的信令点............................................................................................8-418.6.3 增加MTP链路集...................................................................................................8-438.6.4 增加MTP链路.......................................................................................................8-448.6.5 增加MTP路由.......................................................................................................8-488.7 配置SCCP数据...............................................................................................................8-488.7.1 配置概述................................................................................................................8-488.7.2 增加SCCP远端信令点.........................................................................................8-508.7.3 增加SCCP子系统.................................................................................................8-528.7.4 增加新全局翻译码(可选)...................................................................................8-548.7.5 增加全局翻译码(可选).......................................................................................8-55 8.8 配置V5接口数据.............................................................................................................8-578.8.1 配置概述................................................................................................................8-578.8.2 增加V5接口..........................................................................................................8-598.8.3 增加V5变量(可选)...........................................................................................8-63 8.9 配置PRA链路数据..........................................................................................................8-648.9.1 配置概述................................................................................................................8-648.9.2 增加PRA链路.......................................................................................................8-66第8章信令数据本章所描述的信令数据主要包括M2UA数据、M3UA数据、V5UA数据、IUA 数据、MTP数据、SCCP数据、V5接口数据、PRA链路数据以及ISUP适配数据,配置信令数据必须在配置完硬件数据与媒体网关数据之后进行,如图8-1所示。
隔离模块工作原理

隔离模块工作原理
隔离模块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一个系统或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其他部分隔离开来,以使它们相互独立工作,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隔离模块通常由物理和电气两个方面实现。
在物理隔离方面,可以采用金属屏蔽、隔离壳体、绝缘材料等方式,将隔离模块与其他部分隔开,阻断电磁辐射、噪声传导等可能的干扰源。
在电气隔离方面,主要通过隔离器件(如光耦、电磁继电器)将输入和输出电路进行隔离,以防止信号的互相干扰。
隔离器件利用光电效应或磁电效应等原理,将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的信号隔离开,电气信号只通过光或电磁场间接传输,而不直接通过导线等物理连接。
隔离模块可以实现不同电压级别之间的隔离,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它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
隔离模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理和电气手段隔离不同部分,降低干扰和风险,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物理隔离器产品说明书

物理隔离器产品说明书物理隔离器产品说明书© Copyright. UD Technology Inc. 10/20/2002物理隔离器产品说明书本产品-物理隔离器是根据《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及相关文件中物理隔离器相关描述并基于技术实现等考虑针对电网安全应用设计的。
它位于实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和电力综合信息网络边缘,能够在物理层次上实现两个网络在任何时刻不相连,并且通过系统设置在数据进入实时调度网络前进行数据分析,防止威胁、破坏等敌意攻击。
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将安全保护程度相对较高的网络称为内部网,将安全保护程度相对较低的网络称为外部网,与它们相连的控制、处理部分、接口等分别称为Internal System和External System,与它们直接相连的网络接口分别称为Internal Port和External Port,位于Internal System和External System之间为Switch System。
Internal System和External System、Internal Port和External Port在物理上任何时间不会连同。
该设备有三个物理独立的部分组成,一是Switch System,另两部分是分别是Internal System和External System。
具体系统逻辑结构见图:功能支持硬件功能物理隔离功能本产品处于两个既需要通信又有较高安全要求的网络交界处,无论是从OSI模型还是从TCP/IP协议栈来看,网络双方任何时刻在物理层上能够实现比特流的完全阻截和隔断。
数据交换功能数据交换是物理隔离器能够实现通信基础,它以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读取、删除的方式,完成Internal System和External System之间的信息交互。
通信的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处于对等地位,即双方具有相同的协议栈,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通信)均可接收和发送数据。
某电厂物理隔离方案

某电厂物理隔离方案天御6000网络物理隔离装置XX电厂DCS系统网络物理隔离解决方案北京和信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OO五年二月一、概述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已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影响着“数字电力系统”的实现进程。
研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制定电力系统信息遭受外部攻击时的防范与系统恢复措施等信息安全战略是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中,安全区隔离最为突出,具体措施如下,采用不同强度的安全隔离设备使各安全区中的业务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关键是将数据调度系统与综合业务系统、综合业务系统与互联网等实行有效安全隔离,隔离强度应接近或达到安全隔离。
北京和信网安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在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内。
公司以信息安全系统和软件应用开发为核心,主要面向网络安全、通信等相关的IT领域,进行项目投资和产品开发。
公司确立以网络安全隔离器、防火墙、网络电子钥匙、VPN路由器和防病毒网关等信息安全技术为公司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目前,这些安全产品都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
并赢得用户的广泛赞誉。
天御6000系列网络安全隔离装置是北京和信网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专门针对电力行业的需求,专门为电力系统开发的网络安全产品。
单向隔离装置可以把I区/II区的数据高速、实时、安全、单向地传到III区/IV区;再把III区/IV区的数据高速、实时、安全、单向地传到I区/II区;双向隔离装置可以满足III区/IV区的用户安全、实时、高速的上网要求。
二、XX电厂网络现状XX电厂网络拓扑图如下:Mis接口机 DPU OPR 实时数据库 COM ENG HSR 电厂DCS系统电厂MIS系统三、XX电厂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分析XX电厂dcs网络系统目前是由一个com机通过usb线与一台mis接口机线连,com机把dcs系统的数据发送到mis系统的实时服务器上,由于dcs系统是通过usb线与mis系统相连,并不能在原理上保证数据传输的单向性,一旦mis系统中感染有病毒或恶意代码,就有通过usb线进dcs系统的可能。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1.ARM系统在LED显示屏中的应用(利用ARM系统控制彩色LED显示屏)2.ARM-Linux 嵌入式系统在农业大棚中的应用(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棚栽农作物生长的3 大要素。
为了实现农业大棚中这3 种要素数据的远程实时采集,引入了当前嵌入式应用中较为成熟的ARM9 微处理器和Linux 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 采用温度传感器PH100TMPA、湿度传感器HM1500 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NAP221A ,设计一种基于TCP/ IP 协议的嵌入式远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2方面对该系统进行具体设计。
)3.ARM 嵌入式处理器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设计一种基于ARM 嵌入式处理器系统的智能仪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 并结合uc/o s2II或者Linu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给出一套完整的任务调度和管理的方法, 最后用实例说明)4.ARM系统在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中的应用(采用ARM系统构建一个路试法的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5.ARM 嵌入式控制器在印染设备监控中的应用(针对拉幅热定型机,设计一种基于485 总线的分布式监控系统。
用ARM 嵌入式控制器实现主、从电机的同步运行和烘房温度的控制;在PC 机上用VB6. 0 设计转速和温度的监控画面;实现ARM、变频器和PC 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6.基于ARM系统的公交车多功能终端的设计(完成电子收费、报站、GPS定位等功能)7.基于ARM9的双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设计一种基于ARM9内核微处理器的双路CAN总线通信系统。
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部分硬件的设计,系统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包括启动引导代码U - boot、嵌入式L inux - 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以及用户应用管理软件四个部分。
)8.基于ARM9 和Linux 的嵌入式打印终端系统(嵌入式平台上的打印终端的外围电路连接设计、嵌入式Linux 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开发和应用程序的开发)9.基于ARM 的车载GPS 终端软硬件的研究(重点研究基于ARM 的导航系统的软硬件设计)10.ARM系统在B超系统中的应用(完成系统软件硬件设计,包括外围电路)11.基于ARM 的嵌入式系统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应用(提出一种基于ARM、DSP 和arm-linux 的嵌入式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完成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12.基于ARM的视频采集系统设计(完成系统软件硬件设计,包括外围电路,采用USB接口的摄像头)13.基于ARM的高空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构建一种经济型的爬壁机器人控制平台, 与上位机视觉定位和控制系统结合,使其适用于导航与定位、运动控制策略、多机器人系统体系结构与协作机制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理隔 离 器 ;iu ; 物 Lnx 双端 口 R M; 入式 A 嵌
中 图分类 号 : P 9 . 8 T 33 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7 —6 9 2 0 )7 1 3 3 1 3 2 X(O 6 O —0 8 —0 6
Em b d e nu S Ap i a i n n Phy i a s l t r e d d Li x’ plc to o s c lI o a o
制器 同步 双端 系统 , 实现物 理 隔离 和数据 传输 , 时在 Un x内核 中加 人 防 火墙 过 滤 , 强安 全 性 。作 为一 个 典 型 的嵌 入 同 u 增 式 Ln x i 在设 备 中 的应 用 , 中阐述 了开发 环境 建立 、 u 文 调试 环境 建 立 、 网卡 驱 动实 现 等方 面 , 助于 了解 嵌 入式 Ln x 开 有 ju 的
数据传1 2 物理 隔离器 实现 方案 .
在本方案中, 物理隔离器采用两个独立的 85 20系统, 通过互斥访问共享的 D R M, P A 达到同一时刻两边系统相
互隔离 的 目的 。C L P D完 成 协 调 两 个 系 统 对 D R M 的 PA
刘建成 , 李永 刚
( 首都 师 范大 学 信 息 工程 学 院 , 京 10 5 ) 北 00 1
摘 要 : 统 的 网络隔 离方 案采用 的是 逻辑 隔离 。为 了达 到从 物理 上 隔离 的 目的 , 传 以保 证更 可靠 的 网络安 全 , 同时保 证 快
速的网络传输 , 文中提出了物理隔离器的设计方案。双 Ln x i 系统通过双端 口R M 交互 网络数据 , u A 并采用 C L P D逻辑控
Ab ta tTrdt n ln t r slt eou ina o t o i li ltn Io ei r e o i lt nph sc ll e . 1k h ewo k moe src : a ii a ewo k i aers lt d p slgc s aig n d no d rt s aeo y ia a r na et en t r r o o o a o ' o y s c r d fse ewo kn rn p r . hsatcep vd s te p y ia s ltr Sd sg eou in. —s se cmmu c ts b h e u ea atrn t r ig ta s ot T i ril r ie h h sc i ao ’ e in rslt n o l o o Bi y tm o ni e y te a DP ,d pigo eCPLD t y c r nz h wosse a o t n n osn ho iet et y tmst mpe n h h sc i ltn a dd t o oi lme tt ep y ia s aig n aac mmu iain I d io a d l o nc t . na dt n,d s o i
LI Ja —h n LIYo gg n U in c e g, n — a g
( col fIfr t nE gn ig C ptl r l i rt , eig1 0 5 , hn ) S ho o nomai n i ̄ n , ai ma Unv sy B in 0 0 1C ia o a No ei j
网络安全也 已经成为国家 、 国防及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物理隔离器提供了一种很新颖 的网络安全解决方式。 伴随着 L u 在网络设备中的广泛应用 , m _x 其低廉、 高效 的
应用 性 能 , 以及 丰 富 的源码 支 持 等 , 用嵌 入 式 Lnx 采 i 搭 u 建 网 络平 台渐渐 成为 一种趋 势 。
se sa d te yo mb d e n x. tp n h or fe e d Liu d
Ke r s p c1i ltr Liu Dl y wo d : h a s ao ; n x; ’ o
; b d d m e e de
O 引 言 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非常重要 的方面, 随着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 ,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 日渐突出,
维普资讯
第
6 期 2 0 7月 年 06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发 展
0。M P 兀ER 1 TEa 0I0(Y . ; AND DEVEL 0PMENr
Vo. 6 No 7 11 .
J1 20 u. 0 6
嵌 入 式 L n x在 物 理 隔 离 器 中 的应 用 iu
访问, 保 证 同 一 个 时 刻 只 有 一 个 系 统 可 以访 问 以
tefrwalftri h h ie l i e nt eLiu en loi rv h e u i Astetpcla piaino m b d e Liu nd vc , x o n h e eo - l n xk r e t mpo et esc rt y. h y ia p l to fe e d d n xo e ie e p u dt ed v lp c me te vr n n ulig, b g e vrn n tb i iga d n t r a dd ie mpe e tt n ec Hep t n esa d ted v bp n n io me tb i n de u i me ul n ewo kc r rv ri l n ai t. l ou d rt h e e me t n d n o d n m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