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真假探究2 陈牧作

合集下载

全球变暖的真实性辩论辩题

全球变暖的真实性辩论辩题

全球变暖的真实性辩论辩题正方:全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的科学证据支持。

首先,大量的气候数据显示,地球的气温正在持续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与工业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密切相关。

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显示,过去的几十年里,地球的气温一直在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速度在近年来更是加快。

此外,全球变暖还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现象,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证据。

此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环保专家也都支持全球变暖的真实性。

例如,著名的气候科学家迈克尔·曼恩曾经说过:“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另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前主任阿赫姆特·古特雷斯也曾经表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减缓和适应这一变化。

”因此,从科学数据和专家观点来看,全球变暖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反方:全球变暖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一些科学家和专家认为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一些学者指出,地球气温上升并不一定就是全球变暖的证据,因为地球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人类活动所导致的。

例如,太阳活动、地球自转轨道变化等都可能对地球气温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科学家也指出,过去的气候数据并不足以证明全球变暖的存在。

他们认为,地球气温的上升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而不一定代表了长期的气候趋势。

因此,他们认为对于全球变暖的真实性应该持怀疑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接受。

总的来说,全球变暖的真实性存在争议,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和研究来证实这一观点。

我们不能轻易地就接受全球变暖的存在,而应该保持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全球变暖的真实性辩论辩题

全球变暖的真实性辩论辩题

全球变暖的真实性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全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现象已经被科学证实。

首先,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地球的气温正在持续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也在不断发生。

例如,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显示,过去一个世纪中,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4华氏度。

此外,全球变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干旱、飓风等,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其次,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环保专家也都对全球变暖发出了警告。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再无视全球变暖,它正在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多次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正在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实际的案例中看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比如,近年来频发的林火灾害、冰川融化加速、极端气候事件等都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全球变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应对。

反方观点:全球变暖并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这只是一种被夸大的现象。

首先,有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气温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周期性现象,而不是人为造成的。

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地球科学家弗雷德·辛格尔曾经指出,地球的气温变化是由太阳活动、地球自转轨道等自然因素所导致的,人类活动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

其次,许多人对全球变暖的担忧是基于夸大的报道和政治宣传,而不是真正的科学证据。

比如,一些媒体和政治人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故意夸大全球变暖的影响,从而制造恐慌和焦虑。

而且,一些科学研究也存在着数据的不确定性和偏差,不能完全作为证据来证明全球变暖的存在。

最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是那么严重。

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适应气候变化。

而且,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这也表明全球变暖并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并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现象,而不是盲目跟风。

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

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

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很能够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肯定的联络,不久的未来,全球气候有能够逐突变冷。

记者9日从中国迷信院南京天文与湖泊研讨所得知,获国度自然迷信奖二等奖、由该所掌管的〝湖泊堆积与环境变化研讨〞效果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很能够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肯定的联络,不久的未来,全球气候有能够逐突变冷。

这项研讨显示,大约300年前,全球也曾出现暖期,事先的气温曾经接近如今的全球气温。

而大约4万年前,事先的气温甚至超越如今全球的平均气温。

〝只要了解历史才干预测未来。

〞参与这个项目的沈吉研讨员以为,现有的气候档案虽然详细,但时间跨度太短,通常只要几十年,而气候变化的周期很长,往往有数百年。

如何才干了解千万年前的气候资料?沈吉说,湖泊底泥具有记载延续、分辨率高、天文掩盖面广的优势,忠实记载了气候环境演化的信息,是一个自然档案记载库。

经过对湖泊底泥的取样、编年、剖析,研讨人员就可以了解几千年、甚至上百万年前的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历史。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末尾,中国迷信院南京天文与湖泊研讨所的专家们就末尾积极参与对湖泊堆积的研讨。

10多年的研讨效果说明,从近千年的气候变迁来看,在中国范围内,青藏高原变暖速度最快,年平均气温曾经上升4-5℃。

但是,这种升温不一定是人为要素形成的,很能够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

如今地球正处于从间冰期向冰期的过渡阶段,大趋向应该逐突变冷,但速度显然有点滞后。

研讨人员以为,有能够是温室效应延缓了全球变冷的进程。

沈吉通知记者,从上个世纪初以来,气候变化的频率正逐渐加快,由此形成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突变的能够性也在增大。

〝如今全球正处于过渡期,气候突变的能够性也最大。

我以为全球气温有能够突然变冷,虽然这有点超出人们的通常判别,但积极做好相应的预备应该是十分必要的。

〞。

全球变暖原因阐释及控温设想

全球变暖原因阐释及控温设想

全球变暖原因阐释及控温设想作者:陈继革张莹卢波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第12期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一暖一冷一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

全球变暖,使得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既危害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到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很多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温室效应说1822年,法国人J·Fourier首次把地球大气层比作“温室”,1938年,英国工程师Gallendar 提出人类活动和工业发展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不断加热大气,从而增强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和氧气占了总量的99%,但是起到温室效应的却主要是一些微量气体,这些气体对太阳辐射的主体部分——短波和可见光吸收很弱,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吸收强烈。

因此当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时,大气的温室效应就会加剧,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部的温度升高。

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大幅度上升的结果。

太阳变化说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哈比布拉·阿卜杜萨马托夫最近提出~种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相反的观点: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几乎不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目前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太阳活动强度增加所导致的。

太阳辐射处于近千年来最强烈的时期。

瑞士和德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太阳辐射越来越强烈是导致近期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太阳辐射强度一直呈现前所未有的急剧上升趋势。

强烈的太阳辐射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并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与海洋表面上空的温室气体总量相比,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微不足道的,因此通常意义的人类工业活动和全球温室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成立。

全球升温早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开始。

目前的“温室效应”理论看似合理,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

目前全球海洋表面温度正在变冷,这说明地球的温度已经达到了峰值。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哥本哈根会议的调查研究研究时间:2010年2月6日——2010年2月12日学校:衢州市实验学校班级:八(8)班调查范围:衢州市常山县城组长:徐怡怡第一执笔人:徐怡怡调查成员:徐怡怡宋林皓王振川张轶凡李津津指导老师:张岳武【内容摘要】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9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对这次气候变化大会的内容了解有多少?又如何看待会议成果?针对广大初中生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关注度,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气候变化几经不再是少数环境保护主义者所关注的事情,它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的每一个人。

从2007年3月起,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和科技部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共同举办气候酷派大型活动。

气候酷派与不同的目标人群,包括中学师生、媒体专业人员和广大公众等合作,创新的方法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并鼓励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

【关键词】世界气候大会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环保【研究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会议将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

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广泛视为是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

五年级下册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报告作文

五年级下册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报告作文

五年级下册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报告作文窗外,烈日炙烤着大地,恍若要将一切都慢慢慢慢融化掉。

我靠坐窗户旁,翻阅书籍着一本关与全球变暖的书籍。

书中的图片沾满血迹: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我的难过沉甸甸的地的,一股未必能言语的
悲伤涌上心头。

你忘了小时候,冬天时总飘着鹅毛般的大雪,孩子们田地里欢笑迅疾疾速飞奔,堆雪人、雪仗,他留了一串串十分欢快的笑声。

而如今,冬天已变的愈发短,雪也渐高浓少,孩子们没有办法在电视里又看了看雪景,心中蕴满了那种那种渴望。

夏天,热浪袭人,仿如空气都被点然了。

人们躲在空调房里,不愿意出门后儿。

而那些个个在买户外运动器材工作的人们,却又不能能承受住着酷暑的煎熬。

我只是偶尔会看见路边的树木被潮湿闷热晒得蔫头耷脑,叶子都曲卷了,仿似在向人们倾吐着苦难。

我翻阅书籍书,看到了一张张求气候变化的数据图。

温度曲线一直在迅速地快速会下降,海平面断的飞快慢慢的迅速下降,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也越发高。

这个冰冷的数据,却蕴涵着宏大到极点的危险。

我缓缓不由抬起右手头,望向窗外那一片清澈的蓝天。

有过,天空是这样的纯净、高远,现在却常常觉得觉着觉得被灰色的雾霾笼罩。

我心中透出出了忧虑,你还以为说未来真会像书中请解释一的那样的话的,人类会活着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吗?
我下了一定要成功从身边做起,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为被破坏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我也许,假如我们你算算人都分散爆开爆裂开来,就能共同创造一个极为更好的未来。

我协奏书,心中无限的期待。

我我完全完全相信,人类有智慧和能力战胜困难,让地球杀回生意盎然的景象。

全球变暖是否是真实存在的辩论辩题

全球变暖是否是真实存在的辩论辩题

全球变暖是否是真实存在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全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

全球变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科学研究和证据的支持。

首先,大量的科学数据显示,地球表面温度和海洋温度正在上升,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等现象都表明了全球变暖的存在。

例如,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显示,自1880年以来,地球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约1.1摄氏度。

此外,许多科学家也指出,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例如工业排放、森林砍伐等都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

除了科学数据外,许多名人名句也支持了全球变暖的存在。

比如,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曾说过,“我们所面临的气候危机是真实的,它正在发生,而且它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例如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就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而签署的。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科学数据、名人名句以及国际社会的共识都支持了这一观点。

反方观点,全球变暖不是真实存在的。

全球变暖是一个被夸大的问题,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变暖现象。

首先,一些科学研究认为,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并不是持续的,而是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变化。

例如,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等现象,这表明了地球的温度并非一成不变的。

此外,一些科学家也指出,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并不一定就是全球变暖的证据,可能是自然变化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

除了科学研究外,一些名人名句也支持了全球变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观点。

比如,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全球变暖是一个由中国制造出来的谎言,是为了让美国的制造业受到打压。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支持,例如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等。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问题,科学研究、名人名句以及一些国家的态度都支持了这一观点。

五年级话题全球变暖的调查报告作文

五年级话题全球变暖的调查报告作文

全球变暖的调查报告作文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引起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以二氧化碳为例,在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前的19世纪初,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70ppm,而到了1988年以上升到350ppm。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次森林毁坏使得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同样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如甲烷、氯氟烃(氟里昂)、氧化氮等也不同程度得增加着。

尽管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显而易见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对气候带、降水量以及海平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人类居住地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给以应有的重视。

认为这种影响从长远来看是无关紧要的看法是不负责任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例如随着温度的身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是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

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真假探究
高一三班陈牧
对普通民众,甚至是像我这样的高中生来说,全球变暖似乎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跟自己没啥关系,而现在,全球变暖的说法更是众说纷纭,我们的力量显得极其可微。

其实不然,全球变暖是切实发生每个人身旁的事情,它会对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衣食住行可能都会受到全球变暖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普通民众也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关注我们的地球的真实情况。

而全球变暖后的真实性,灾难性后果是否会产生,众说纷纭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那么大家就跟随我来了解全球是否真的在变暖?
说道全球变暖,一般来说它指的是地球在一段长时间内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人类活动加剧,污染逐渐严重等等的情况所造成的地球圈整体温度上升,相信大家不少人也在课本中看到类似的话,那么我们就此展开既然大家普遍认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一定是因为近百年来人类的工业活动开始飞速发展建造大量机器工厂造成温室效应增强既然这样就用线性统计图的方式展开
从公元0年到2000年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在公元500年—公元1000年左右,地球温度大幅上升,在公元1400年—1800年左右,气温又降至2000年中的最低点。

在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公元1400年—1800年的(小冰期)中,温度处于两千年中的最低但是从1600年左右开始大幅上升,而且现在的最高温度也没有高于中世纪暖期的最高温度。

因此,全球变暖仍在正常范围内,灾难性的后果如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并不会发生。

针对这种观点,另一种观点是:因为以上数据只是部分地区的(如欧洲地区),并不能说明全球温度是否也是这样,因此不具备代表性。

如果需要知道全球温度的变化,应该调查所有地区的温度。

但是有研究表明,小冰期的气候在中国的
响应是十分强烈的,是与全球这一降温事件耦合在一起的。

台湾高山湖泊于1320年开始出现冷干环境沉积,华北平原于13世纪80年代进入明显的降温期。

除了云南、贵州地区降温不明显外,小冰期盛期在全国范围普遍出现低温期。

因为小冰期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出现饥荒,中国明末饥荒连年,也是造成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综上看来,小冰期确实存在过,因此数据没有代表性一说不成立。

同时,俄罗斯的科学家提出另一种观点:目前全球变暖的现象其实与二氧化碳无关。

尽管近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持续增加,但在不远的将来人们看到的情景将是:全球气温将进入变冷期。

科研人员在分析了5千年、2万年、10万年间大气变化的数据后发现,每一次全球变暖时,大气温度和二氧化碳的表现都是一样的:首先大气温度开始升高,而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则要落后几千年。

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速度要比大气温度升高的速度快,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速度就会超过温度提高的速度。

当温度开始下降时,二氧化碳的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二氧化碳的含量开始下降时,其下降的速度也会超过大气温度下降的速度。

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到冻结阶段。

因此可以说全球变暖是地球自我周期性调节的表现。

综上所述,不论全球变暖是否由温室效应有关,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上升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这是地球自我调节的自然过程,还是由人为因素(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超出正常范围的升温,还是不能确定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造成大气中温室效应增强?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1/3,到2003年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过去的42万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未有这么高。

大气二氧化碳的增长2/3是由矿物燃料造成的,其他则由森林砍伐、工业生产等造成。

除了温室效应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全球气温的变化。

有人认为可能是太阳活动或火山活动。

一份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研究显示,即使在太阳活动最不活跃的年份,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仍然比散发到太空中的能量更多,也就是地球温度仍然会上升。

与2004年相比,2007年太阳活动强度更弱,但是产生的能量却比2004年多。

当太阳活动减弱的时候,到达地球表面的可见光却增多了,从而促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相反,当太阳进入活跃期,反而可能会给地球降温。

但是短期内的研究成果可能是偶然的,所以太阳活动因素的研究更需要长期的数据。

以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看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在短时间内还是没有办法很确切的查出是什么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不过很有趣,一些发达国家反而因此将这些麻烦推到我们身上,约束我们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更应该理智地看待,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同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这是当下我国的国力应该能做到的,同时作为新一代的高中生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方面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